2016届高考历史时事热点专题复习之 “一带一路” 建设的历史思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供瘤动脉超选插管 的临床价值探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介入科 顾建平 年 5 月 · 上海 在肿瘤的介入性诊疗工作中, 供瘤动脉的超选插管有其重要的 临床意义。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一带一路”战略解读 山东大学 范爱军.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优美的双曲线 04级八年制 学号: 学生: 林颖.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关于汇率计算.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热点专题:一带一路.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全球化的原因和条件: 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各国、各地区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整体的历史过程。 2、全球化的原因和条件: ①20C八九十年代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一带一路”被正式提升为国家战略 2013年 首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9月 的战略倡议 共同建设 10月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你知道这幅画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由谁创作的吗?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个人金融产品营销与业务创新 中国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 成都.
“一带一路” (One Belt One Road)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带一路”专题复习 冷水江二中 历史教研组.
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和挑战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所 林勇新 上海· 2015年4月21日.
“一带一路”寻梦中国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 史的大国,古代中国以其独特的 魅力、博大的胸襟对世界做出了 巨大的贡献。特别是通过对外交 往,有力的促进了与我们有着紧 密联系的东南亚国家的发展。
“一带一路” 战略构想及思考 同江党校 马秀福.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宝洁的品牌战略.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展望 医院发展路在何方? 2015医院年度工作计划.
                                                                                                                                                                
北京移动(中国移动的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无线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做为无线市场的开拓者,拥有中国70%的无线通信市场,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无线提供商,北京移动拥有上亿的手机用户,支持60多个国家的漫游业务。 为北京移动创造的价值 … 优秀的性能,支持了庞大的用户群 标准化了系统接口 加强了系统的灵活性.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扁平化精美IT工作实施规划 涛说PPT.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文化传播网
Greening One Belt One Road The Role of NGOs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今日中国 ——浅谈孔子学院发展必要性 杨智强.
1.5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PRESENTED BY OfficePLUS
西藏 Tibet.
Harvard ManageMentor®
政策环境与旅游投资 Policy environment & Tourism Investment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OWASP中国介绍 作者:RIP 时间:
通货膨胀对债权人有利,还是对债务人有利?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016届高考历史时事热点专题复习之 “一带一路” 建设的历史思考

时 政 热 点 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 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 + 丝绸之路经济带 海上丝绸之路 = 一带一路

时 政 热 点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提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1个月后;习近平主席又在印度尼西亚首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即二者合称。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将“一带一路”战略放在发展的最前沿。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考纲链接】 1、与中国古代“丝路”贸易有关的历史史实 (客观条件、政策支持、具体表现) 2、新航路的开辟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原因、方式、影响) 3、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经济、政治、外交) 4、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原因、表现、组织)

“一带一路”之“前世” 陆上丝绸之路 无数铃声摇过渍,应驼白练到安西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璧之路。

“一带一路”之“前世” 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之“今生” 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一 带 路示 意 图 中国 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一带一路”命题方向 1.以古代丝绸之路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与对外贸易。(古代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牵涉到汉唐宋代明清的对外贸易) 2.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为切入点,考查区域经济集团化(如中国与东盟的合作)。 3.以“一带一路”地区政府合作为切入点,考查国家安全与区域稳定(如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 4.考查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及全球经济的意义。 5.考查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如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等)。 6.以“一带一路”的战略目的为切入点,考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职能转变(如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等)。

一带一路”命题方向 7.考查马歇尔计划(有人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 8.考查文明的交流与碰撞(古代、近代、现代); 9.考查经济的转型升级、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外的投资。 10.考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战后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一员)。

探究一:重走古代丝绸之路 材 料 一 汉代 唐代 宋代

探究一:重走古代丝绸之路 问题设计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至宋代,丝路贸易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曾长期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但是自从8世纪初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发达之后,已有衰落的趋势。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至宋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 问题设计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至宋代,丝路贸易发展的特点。 ①路径:汉代以陆路为主,宋代以海路为主,唐代海陆并举。 陆上丝绸之路渐趋衰落,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荣。 ②范围:覆盖范围广,远及西亚、北非、欧洲。 ③内容:商品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④原则:注重平等贸易、和平交往、睦邻友好。

探究一:重走古代丝绸之路 问题设计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唐宋丝路贸易形成不同特点 的原因? 提示: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科技 唐代: 政治: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设立市舶司。 经济: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科技与思想文化:科技发达、文化繁荣,东亚文化圈。 宋代: 政治:①局部统一、 政府重视。 经济:①工商业发达,特别是制瓷业发达。②经济重心南移。 科技:科技发达,造船技术的提高,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探究二: 近代东西方文明冲突下的“丝路”与“新航路” 材 料 一 新航路开辟路线图 材料二: “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史西洋”,“皇上命和等帅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所以宣德化(朝廷的恩德)而柔(安抚)远人也”。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之达伽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郑和。”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问题设计1: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 划然开一新纪元”的原因是什么? ①引起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改变了世界形势的历史发展进程。 ②世界从封闭、分散走向开放、整体的趋势。

探究二: 近代东西方文明冲突下的“丝路”与“新航路” 材料三: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朝廷遂“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信中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1793年) 问题设计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郑君之烈,随郑君 之没以俱逝。”的原因是什么? ①社会环境:政治: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经济:自然经济的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思想:保守、盲目自大、天朝上国。 ②郑和航海的目的和性质决定不可能延续下去。

探究二: 近代东西方文明冲突下的“丝路”与“新航路” 材料四: 在此后的历史中,随着西域诸国湮没在流沙之下,丝绸之路作为一条商道也逐渐被历史所冷落,丝路走向了它的衰落。明朝中后期实行“海禁”政策,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国家的科技文化水平逐渐落后于世界水平,而丝绸之路的衰落只是它的一个缩影。 15 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崛起,他们阻塞了东方经中亚到达欧洲的商道,即丝绸之路。这导致欧洲一些贸易城市的衰败,为寻求新的商道,他们开始了大航海时代。 当欧洲在中世纪以后开始觉醒,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洲各国,中国的各种传统商品再也难以与各种工业产品相竞争。法籍伊朗裔学者阿里 玛扎海里认为:“在促使古老的丝绸之路遭到遗弃的主要因素中,应提到近代技术工业的诞生和发展,这种工业以代用品取代了来自中国的传统产品。”因此,缺少了商品的流动,作为商道的丝绸之路便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 问题设计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内因: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政治、经济、思想) 外因: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工业革命的冲击

问题设计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 探究三:现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建设 材料一: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处于换挡期、阵痛期、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社会改革和发展到了矛盾集聚、风险积压、需要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期。 ①国内改革步入深水区,对外开放面临调整转向 。 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投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区域内的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 ②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 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中国成为世界能源进口和消费大国,原油进口来源和运输渠道比较集中和单一,这种原油进口格局与近年来南海局势的紧张,使得我国原油进口潜在的“马六甲之困”日益突出,能源安全形势加剧。 ③中国能源进口和消费需要。 西方社会的“中国威胁论”其来有自,德国威廉二世就提出所谓的“黄祸论”、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也曾炒作过“红色威胁”。当前国际舆论尤其是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发展和崛起抱有疑虑、担忧甚至戒备、敌意。 ④“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 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推行所谓的“重返”亚洲再平衡策略,意图围堵中国的发展空间,遏制中国的发展势头,美国“重返”亚洲再平衡战略与中国参与建构国际新秩序形成越来越激烈的对冲。 ⑤中美战略博弈日益白热化。 问题设计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

探究三:现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建设 材料二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 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 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 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问题设计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1世纪的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 想的有利条件。 国际: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经济: 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国内: 政治: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社会稳定、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思想: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完善。

问题设计3:某些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存有疑虑,称其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你如何评论?

区 别 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 提示:从“一带一路” 与“马歇尔计划”的时期、本质、范围、经济效应等方面分析)

区 别 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 观点:此观点是对“一带一路”的误读、曲解,是不正确的。 区 别 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 提示:从“一带一路” 与“马歇尔计划”的时期、本质、范围、经济效应等方面分析) 观点:此观点是对“一带一路”的误读、曲解,是不正确的。

区 别 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 观点:此观点是对“一带一路”的误读、曲解,是不正确的。 冷战时期 区 别 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冷战时期 提示:从“一带一路” 与“马歇尔计划”的时期、本质、范围、经济效应等方面分析) 观点:此观点是对“一带一路”的误读、曲解,是不正确的。

区 别 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 观点:此观点是对“一带一路”的误读、曲解,是不正确的。 冷战时期 区 别 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冷战时期 提示:从“一带一路” 与“马歇尔计划”的时期、本质、范围、经济效应等方面分析) 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经济扶持以达到政治控制 观点:此观点是对“一带一路”的误读、曲解,是不正确的。

区 别 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 观点:此观点是对“一带一路”的误读、曲解,是不正确的。 冷战时期 区 别 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冷战时期 提示:从“一带一路” 与“马歇尔计划”的时期、本质、范围、经济效应等方面分析) 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经济扶持以达到政治控制 观点:此观点是对“一带一路”的误读、曲解,是不正确的。 排他性 包容性

区 别 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 观点:此观点是对“一带一路”的误读、曲解,是不正确的。 冷战时期 区 别 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冷战时期 提示:从“一带一路” 与“马歇尔计划”的时期、本质、范围、经济效应等方面分析) 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经济扶持以达到政治控制 观点:此观点是对“一带一路”的误读、曲解,是不正确的。 排他性 包容性 主要输出消费品,对美国经济拉动效应更大 主要输出基础设施建设,对当地经济拉动效应更大

区 别 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 观点:此观点是对“一带一路”的误读、曲解,是不正确的。 冷战时期 区 别 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冷战时期 提示:从“一带一路” 与“马歇尔计划”的时期、本质、范围、经济效应等方面分析) 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经济扶持以达到政治控制 观点:此观点是对“一带一路”的误读、曲解,是不正确的。 排他性 包容性 共同点:两者都在客观上反映了中美两个大国通过过资金、技术援助推动相关国家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发展(恢复)的时代要求。 主要输出消费品,对美国经济拉动效应更大 主要输出基础设施建设,对当地经济拉动效应更大

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谈谈你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认识。

“一带一路”构想的战略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下,受古代丝绸之路的启发,习总书记提出了新时期的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并得到了相关国家的积极回应。“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1、不设门槛。 “一带一路”战略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间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它不同于美国当年的“马歇尔计划”,有政治标准和军事谋求,他是纯粹的经济合作平台,只要有诚意就可以加入。“马歇尔计划”最终催生了北约的诞生,但是中国没有这样的图谋。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上 “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不绝于耳。“一带一路”的建设,正是中国在向世界各国释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国崛起不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代价。

2、中国的优势。 2 万多亿美元的外汇贮备,重要的是中国愿意拿出来进行投资。陆上一带发展资金为 1000 亿美元,中方计划出资 400 亿美元。其次,中方具有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 3、参与国利益。中国的优势正好就是其他参与国的劣势,他们缺资金、缺经验。中国带资帮助他们搞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港口),最直接的利益就是增加就业机会,脱贫脱困。基础设施建成之后,可使贸易额迅速达到每年 10000 亿美元,增长速度达到 19% ,他们最终能够搭乘中国快速发展的顺风车,共享发展的成果。

  4、中国的利益。 “一带一路”的建设重点是“五通”,具体指的是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①中国进行资本输出,都以人民币结算,将有利于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亚投行的出现动摇美国主导的陈旧的国际金融体系。②扩大多边贸易,有利于中国消解产能过剩 ,增加就业机会。 ④ 基础建设资金是 7300 亿元 / 年,这将给中方带来巨大的商机。⑤可以在中国周边形成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5、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不管是中国的带资建设项目,还是其他资金渠道的建设项目。都必须实行专款专用,并接受当事国或者第三方的监督,避免工程建设中滋生腐败现象,杜绝豆腐渣工程。否则,中国的国际声誉将受到不良影响,并将影响今后的合作意向。 总之,中国政府倡议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自身发展,而且惠及亚洲、欧洲、非洲乃至世界,对提升世界经济发展繁荣与和平进步具有深远意义。可以预见,这一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宏伟蓝图必将在各国互信合作中得以实现。

谢谢各位莅临指导 一 带 路 献 世 界 深 化 改 革 惠 民 生 祝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祝石化学子高考圆梦! 为出彩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