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疾病預防 李素箱 教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如何運動才健康 國立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 王光濤. 預防或控制代謝症候群沒有特別的訣竅或捷徑,所有專家的建議還是老話『養 成良好的健康習慣』 保持標準體重、健康飲食 如同減肥飲食法近年爭論不斷,代謝症候群飲食也有類似的疑問。 要控制體重,還是不能忽視控制飲食整體的總熱量。 梅約醫學中心的教育網站上也建議,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是,多吃不同種類的蔬果。
生物體內的 恆定性與調節 6-5 血糖的恆定 第 6 章. 思考一下 !! 為何在肚子餓一陣子之後,肌餓的感覺會 消失呢?
為什麼要運動 ? 不運動易引起 -- 肥胖症 併發動脈硬化 高血壓 心臟冠狀動脈阻塞 糖尿病 新聞片段.
運 動 的 好 處運 動 的 好 處 小朋友分組討論ㄧ下,5 分鐘之 後上台報告 !. 好處有哪些呢 ? 強健骨骼、肌肉和關節。 減少抑鬱和焦慮的情緒。 減少體脂肪、控制體重。 減緩老化延長壽命。 減少因為心臟病造成的死亡。 減少高血壓的機會,並可幫助降低血壓。
認識慢性腎臟疾病 健康講座 August 11, 討論的主題 1. 了解腎臟的功能 2. 慢性腎臟病的原因 3. 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4.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
看診小撇部 門診科別 & 健康檢查. 一、門診科別 ( 一 ) 眼科  視力減退  紅腫  痠痛奇癢流淚不止  斜視  角膜炎  眼睛不舒服.
食物 迦密 愛禮信小學 張嘉雯 五望 (9) P.1 目錄 P.1 主題 P.2 目錄 P.3 類別 P.4 飲食金字塔 P.2.
增進體能的肌力 訓練法 林嘉志 博士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副教授 美國運動醫學會團體運動教練 (ACSM-GEI) 美國運動醫學會個人教練 (ACSM-CPT)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生理師 (ACSM-EP-C) 美國運動醫學會註冊臨床運動生理師 (ACSM-RCEP)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即良藥認證第三級.
講題 大 綱 認識代謝症候群 認識高血脂症 認識糖尿病 升糖效應與升糖指數 五色蔬果健康飲食 慢性疾病與健康.
六大營養素之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A 維生素 D 維生素 E 維生素 K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C.
認識高血脂症 如何降低 ” 血油 ” – 遠離心臟病和腦中風的威脅 LIP-DC
常見疼痛保健 頭痛 下背痛 口腔疼痛. 常見疼痛 — 頭痛篇 原因: 疾病:血壓,腦部,眼睛 3C 食物:起司 (cheese), 巧克力 (chocolate), 柑桔類食 物 (citrous fruit) 。因含酪胺酸,會造成血管經孿。 醃製品:含有亞硝酸鹽,可能引起偏頭痛。 代糖阿斯巴甜:可能會過度刺激或干擾神經末梢,增加肌.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三軍總醫院糖尿病衛生教育實習 指導老師:陳永懿 實習學員:李汝禮
高血壓 王鳳英副教授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健康體能運動處方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卓俊辰.
運動很健康.
團隊管理及 女性運動員訓練理論 球類運動學系 吳忠政.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委託高雄醫學大學經營) 林麗英 羅婉菁 糖尿病衛教師
代謝症候群V.S 三高 講師:張惠蘭.
何謂血脂 血脂正常值: 血清中所含的脂肪簡稱血脂,主要包括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低密度膽固醇、高密度
台灣歷年女性生殖系統癌症 發生率的變化.
9 女性的運動處方     (含孕婦) 作者:方進隆.
甲、是非題:對的加上「ˇ」,錯的加上「X」
健康運動抗三高 主講者: 小港醫院 物理治療師 林育湘.
主講人 / 三軍總醫院 婦產部 婦科腫瘤研究室 賴鴻政醫師
停止運動訓練 對運動生理適應的影響 田詠惠 林貴福 新竹教大.
PART-4.
健體領域分享 體重管理.
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The Practical Guideline of Health Management
高血脂的防治 吳佳倩護理師 100年03月04日.
攝護腺癌之骨骼保健 鍾 孝 仁.
謝明哲 M. J. Shieh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研究所
班級:幼保二甲 學號:499I0004 姓名:鄭惠慈 指導老師:陳韻如
健康體位小常識.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你的肝----發炎了! 肝發炎指數 – GOT 及 GPT 超過 40 U/L。 如果一直不降,就嚴重了。
第 5 章 生物體的協調作用 5-3 內分泌系統 的運作.
病 毒 性 肝 炎.
Chp 2 行為與心理的生物基礎.
Chapter 8 內分泌系統.
鈣與常見的骨骼疾病 骨骼的結構與功用 鈣在人體的代謝與調節 常見的骨骼疾病與營養照顧 --骨質疏鬆症 --多種骨關節炎與痛風 身體缺鈣的困擾
101年度與糖共舞 糖尿病系列課程 臺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原萬華區衛生所) 關心您 糖尿病 與合併症 糖尿病飲食 端午節怎麼吃 美麗人生
100年上半年度三高團體健康講座 三高剋星課程 歡迎參加 一律免費 來電預約專線 轉3276 小港醫院關心您 日期 時間 講題
Trans Fat Intake Lowers Total Cholesterol 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without Changing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in Wistar Rats 日食四甲.
能量營養素的 代謝利用 蕭寧馨 應用營養研究室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 2012.
高 血 脂 黃胤鷁護士 主講.
膽固醇在人體內的形成與利用 第七組 組員:黃立騰、潘彥仁、杜峰慶、 謝政雄、謝承越、黃靖軒.王珈瑋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遠離三高健康講座暨篩檢活動 歡迎來參加~~ 遠離三高健康講座暨篩檢活動
濫用藥物 姓名:林鴻源 下6B.
健 康 教 育 分 組 報 告 第五組 疾病與健康 組員   陳毅修 楊惠婷 張智堯.
單元內容 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 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 高血壓的危險因子 如何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認識糖尿病,生活更甜蜜 麻豆區衛生所 關心您.
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part 2) Hong-Wen Deng, Ph.D. Osteoporosis Research Center
細胞膜的雙磷脂層 (Phospholipid bilayer in cell membrane)
Diabete.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Health and Eating Behavior of the People in Hong Kong
食品科學概論.
國內外運動科學研究 發展與現況 張振崗教授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拒做大腹翁.小腹婆 中華科技大學.
健康生活 林思敏 五禮.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18-3 課堂整理 第十五組 0993B010 張維哲 0993B042 游博雄.
如何擁有健康快樂的老年生活? 成大行為醫學研究所 蕭逸琳.
Presenter : Siang Wang Advisor : Dr. Yen - Ting Chen Date :
Machine Learning & Bioinformatics
細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運動與疾病預防 李素箱 教授

運動與糖尿病 規律運動能增加肝臟與脂肪等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蘇俊賢, 2002;林世澤,1995),原因: 一、規律運動會減少體內多餘的脂肪並減輕體重,而過多的脂 肪與體重會妨礙身體細胞對胰島素之敏感性。 二、增加胰島素細胞之接收部位,或者增強細胞被接收部位之 功能。 三、規律運動會增加胰島素在細胞表面或內部對肝醣的氧化速 度及交互作用(張妙瑛等,2007)。

運動與糖尿病(續) 規律運動會增加肌肉和肝臟的血糖含量,改善因活動而造成血 糖過低現象。 肌肉肝醣在運動時會被消耗,當肌肉肝醣被耗盡至某種程度實 會導致血糖下降;因此,會刺激肝臟釋放葡萄糖進入血液中, 以維持血糖濃度(劉立宇,1995)。 如果能長期規律運動並配合飲食管理,便能發揮控制血糖效果 (戴良全,2003;陳嫣芬、李文玲,2001)。

運動與糖尿病(續) 規律運動可增進心臟和血管的循環和代謝功能,並可穩定心理情緒及降低心臟冠狀動脈症狀。 另外,在血脂方面,規律運動會降低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和低密度蛋白膽固醇,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運動與血脂肪 低密度脂蛋白方面,研究證實: 從事耐力訓練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濃度要比同年齡不運動者低。 高密度脂蛋白方面,研究證實: 從事耐力訓練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濃度要比同年齡不運動者高。

運動與血脂肪(續) 三酸甘油脂方面,研究證實: 常跑者的三酸甘油脂,濃度要比同年齡不運動者低。 無氧(乳酸)閾值方面,研究證實: 耐力訓練要達到某種最低閾值,才能顯著的改善血脂肪。

運動與血脂肪(續) 運動、食物與血脂肪方面,研究證實: 食物的攝取會影響平常不運動者的高密度脂蛋白的濃度,但食物的改變對於常跑者的高密度脂蛋白並沒有影響。幾乎任何強度的持續性運動,都有降低血脂肪的效果。

運動與血脂肪(續) 氣喘與運動能力,氣喘者可以藉適當的運動方式, 會同醫藥來避免其症狀其症狀發作;同時,也可 以因適當的運動或訓練來達到更強的體能水準。

運動與癌症 目前運動也被認為是預防癌症的方法之一。多年來癌症一直是臺灣地區十大死因之榜首,經常從事身體活動或維持規律運動的習慣,可降低罹患結腸癌、肺癌、攝護腺癌及乳癌等多種癌症的危險(Kinningham, 1988)。

運動與癌症(續) 臺灣地區女性乳癌的死亡率有年年上升的趨勢,以身體活動或運動來預防乳癌的可能機制包括:運動改變女性荷爾蒙濃度、運動減少體脂肪、運動增強免疫系統功能、運動增強抗氧化能力、運動者基因傾向、運動者健康的生活行為、運動降低鐵質、運動消耗多餘能量及運動加速受傷或不正常細胞凋亡等(黃森芳,2003)。

運動與骨質疏鬆症 要避免骨質疏鬆症除有賴於平日多攝取鈣質外,多做運動亦可預防。若能在較年輕時及早參與運動,則骨頭內會儲存較多的骨質,發生骨質不夠的情況自然較少。若老年才參與活動,則可以減緩骨質的流失,甚至停止骨質流失(黃永任,1998)。

運動與骨質疏鬆症(續) 身體活動的情形對骨骼的強度有很大的影響,骨骼的使用量愈大或承受的壓力愈大,愈能增加骨細胞的建造能力(張豐麟,2002;侯勝茂,1991;黃建蘭,1997;楊再興,1998;Legwold & Greg, 1997)。隨著年齡的增長 ,骨骼和骨中礦物質無可避免的都會流失,而規律的運動具有減緩其流失速率的效果,因此,運動對於預防骨質的流失,的確有很大的功效(張豐麟,2002;陳韋達,1996)。

運動與骨質疏鬆症(續) 此外,運動可以作為不同年齡層骨質疏鬆症的預防和治療,除了幫助停經前婦女達到最高的巔峰骨量,也可以幫助維持增加的骨量。老年人從事漸進式運動除了幫助維持骨質密度外,亦可增加肌力和改善敏捷性及平衡感,可以有效的減少跌倒的危險性,降低骨質疏鬆性骨折的意外(李水碧,2003)。

運動與骨關節疾病 適當運動除了可減少骨關節的僵硬與疼痛外,也可增進肌力,避免作用肌與拮抗肌的肌力不平衡現象,並在規律的運動後,增加關節部位的氧氣與營養素的補充,以促進關節部位組織的再生。同時患者的心理也會因為適當的運動而避免沮喪現象的產生,對生活品質的提升有相當大的助益(黃永任,1998)。

運動與內分泌 運動對腎上腺、胰腺、性賀爾蒙及腦下垂腺等的變化,已普遍受到重視。至於長期運動對焦兒茶酚縜爾蒙的影響,在Karki的研究報告指出:經過訓練後血漿內腎上腺皮質賀爾蒙皆有增加的現象。運動後血漿內胰島素下降,有助於肌肉對血糖的攝取並有利於大腦使用。運動中血漿內胰島素下降,在生理上有助於肝臟產生的葡萄糖輸出量增加。昇糖激素在運動中對肝醣的產生有著鉅大任務。

運動與內分泌(續) 運動中類皮質糖有調節肝臟內的肝醣及末梢葡萄糖的功能。一般相信運動後睪固酮會改變,有研究指出訓練有素的女性,其睪固酮含量比沒有訓練的女性來的高些。一般專家學者認為運動中動情激素與妊娠激素會有增加的情形。腦垂體分泌生長賀爾蒙,研究發現運動中血漿內生長賀爾蒙有上升的情形(黃榮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