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苏轼 皇天后土 监平生忠义之心 名山大川 还千古英灵之气 ——李方叔.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看日历.
主題:時間和日期 二零零九年 七月七号.
第二十六课 前赤壁赋 苏轼.
第十三章 文 学 风 格.
苏轼其人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走 进 东 坡.
数 学 建 模.
苏辛词豪放特点研究 指导老师: 组员: 倪诗茵 徐思敏 沈小云 顾裕璠 邹仲祺 浦珺 徐余忠.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Study guide 哪一年nián? 2016年 四月 几月yuè? 星期几? xīng qī jǐ ? 几号? hào r ì
课件制作:郝玥.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苏轼 主讲人:汪俊.
苏 轼 专 题 认识苏轼这个文艺全才,了解他在诗、散文、词、书法方面的杰出成就。 鉴赏豪放与婉约兼容的词风特点。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有趣的发现 江苏省大丰市第三小学 谢海虹.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赤壁赋 宋·苏轼.
初三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审题训练 泰兴市洋思中学 刘金玉
记时法 扬州市育才小学 周志杨.
Starter: What is that secret number?.  6  7  8  9  10  Liù 六  Qī 七  Bā 八  Ji ǔ 九  Shí 十.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22岁和苏辙同中进士,谥文忠。曾任翰林学士,时人称苏学士;身为长子,人称苏长公,其弟苏辙人称苏少公。他在政治上主张慎重,反对王安石新法(出身地主阶级),但他历任地方官吏,对人民生计颇为关怀。著有政绩。在文学几个方面都有杰出贡献,其作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由于屡遭贬斥,作品往往流露出达观放任,忘情得失的思想。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有个宝宝真稀奇, 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 年底只剩一张皮。 (打一物)
猜一猜 有个宝宝真稀奇, 身穿三百多件衣。 天天都要脱一件, 等到年底剩张皮。 谜底( ) 日历.
年 月 日.
九义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数学 月 年 日 马刚.
登 飞来峰 王安石.
回望 素材天下网sucaitianxia.com [PPT模板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个人年终总结.
月 年 日 执教者:吕国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年、月、日 严怀军
欢迎观赏 点击翻页 谢庆漫画选编 2002—2013 资料来自小老头网站 2013年底编辑制作.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第三课:水 Leçon 3 水和土,活动一:地图 Activité 1, page 44
生日快乐.
Greetings and Family 十二月十九日
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 Lesson 8 First, Second, Third.
日 月 明 生 星 期 今 天 昨 你 我 他 的 幾 是 qí wŏ Rì yuè jīn tā míng tiān de shēng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一维搜索方法 2011年11月.
Shift Happens
自从我认识耶稣 zi cong wo ren shi ye su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自从我认识耶稣.
古 诗 江 上 渔 者 岳阳小学 肖云珩.
Shǔ huā shēnɡ 数 花 生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一去二三里.
Sān cūn yān jiǔ tái liù tíng.
一去二三里.
Shui 水 water.
Area of interaction focus
最大公因數 第 1 頁.
分享者: 鄭雅文老師 Brisbane Queensland Australia 昆士蘭華語文數位學習中心
logo POWERPOINT 适用于计划 / 汇报 / 总结等相关的ppt演示
10/04 Do now—听和写 朋友 我的朋友 他是我的老师 他是我的同学 他住在新泽西.
In the School Zài Xué xiào lĭ
题材来源于园明园第12届荷花节,时间为二00七年六月下旬至八月下旬,历时两个月。 摄影 制作:费润升
1 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元旦 11/20 11/21 11/22 11/23 11/ /25 11/26 11/27 11/28 11/29 11/30 12/ /2.
Internal River Transportation
1. 我_____ 我的舅舅不常_____ ,但是我跟他最亲。
20、美丽的 课题 Md:gp.
总复习.
生词 คำศัพท์ 宋词 sòngcí ฉือในสมัยราชวงศ์ซ่ง 词人 círén นักประพันธ์ “ฉือ”
使用Fragment 本讲大纲: 1、创建Fragment 2、在Activity中添加Fragment
7的乘法口诀 新乡市凤泉区宝山路小学 孙继霞.
8、9的认识 一年级组 李 晶.
104年臺中市市長盃籃球錦標賽 國中男子組賽制表 預賽(21隊)(共21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了解苏轼 皇天后土 监平生忠义之心 名山大川 还千古英灵之气 ——李方叔

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受到儒家和佛老思想双重影响,思想十分矛盾。 入世:积极进取,怀才不遇;出世:逃避现实,寄情山水。 走近苏东坡 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受到儒家和佛老思想双重影响,思想十分矛盾。 入世:积极进取,怀才不遇;出世:逃避现实,寄情山水。      

苏 轼

第 一 卷【书 香 世 家】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人。生于北宋中期,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卯时 (午前六时),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苏洵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志在科举,但怀才不遇。苏轼道观私塾里度过童年, 苏轼在天庆观的私塾里读了三年,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十岁时母亲教他后汉书,在母亲教导下进步非常快

第 二 卷 【名震京城】 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21岁的苏东坡和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进士及第。殿试,献上二十五篇进策,深得仁宗皇帝的心,被评为翰林学士。欧阳修很赏识他,提拔他,后来苏轼及苏辙便拜欧阳修师。嘉佑二年四月,母亲程氏去世,苏家父子三人在京,赶紧回乡料理丧事。嘉佑四年,母丧期满,父子三人再度赴京都。嘉佑六年,苏轼、苏辙二人在恩师欧阳修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是年举行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考试。苏轼以三等、苏辙以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入选。

第 三 卷 【出 任 凤 翔】 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 ,离开父亲和弟弟,苏辙一路送到京都外城郑新门才与兄长道别。 任职期间,闹过的水灾和旱灾,都得到很好的处理。但疲乏的工作加上官场的你争我斗,苏轼渐渐感到无比的忧戚。终于在英宗治平二年(1065)冬,凤翔的任期届满,苏轼迫不及待的奔回父亲及弟弟居住的都城开封。不料第二年他妻子死了,不到一年,父亲去世,带着沉重的心情,苏轼乘船运送父亲及妻子的灵柩回故乡眉山

第 四 卷【王 安 石 变 法】 熙宁元年,神宗即位,服父丧期满的苏轼在继室王氏的陪同下离开故乡,第二年出任监官诰院。 此时宋神宗为重建面临困境的国家财政,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 苏轼由于有不同的政治思想,受到排挤。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年方36岁的苏轼落败,被迫请调杭州 (今浙江省杭州市),心中不免有些难过及挫败感。苏轼在办完公务后,一得空便四处游玩,以解烦忧。结识了许多知交,也作了不少优秀诗歌。如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等。政治上的挫败反而促使东坡体验了更丰富的人生,开拓了一片更宽广的文学领域。 熙宁七年(1074),苏轼自愿调任密州 (今山东省诸城县),因那儿离苏辙任职的济南很近。也在密州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名作如<超然台记>、<水调歌头 - 中秋怀子由>、<江城子 - 密州出猎>等流传于世。 上一页

第 五 卷【乌 台 诗 案】 后来苏轼被调任到徐州 (今江苏省铜山县)、湖州 (今浙江省吴兴县)。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时,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个月的一天,,一位朝廷钦差,为了要讨好王安石,把苏轼捉拿进京,指称他诽谤朝廷,请皇上下令司法官员判他的罪。不久苏轼就被送入狱中,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案子轰动一时,除湖、杭州等地的百姓请和尚念经为他祈福,许多赏识他的官员都舍身挽救,加上神宗原本就喜爱他的文学,生病的曹太后为他说情,最后只定 “讥讽政事”之罪。后受皇帝恩赐,判他流放黄州,免于一死。

第 六 卷【流 放 黄 州】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初到黄州,衣食住行都成问题。后来自力更生,开荒种地。在平淡地生活中找到喜悦,并坚定要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进。一年后,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名其为「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文章无论在思想还是在题材上都有了扩展。如 <前赤壁赋>, <念奴娇 - 赤壁怀古>、<后赤壁赋>等,此时的苏轼在文学艺术的造诣上已达极高的境界 ! 元丰七年,神宗下令苏轼离开黄州,改授汝州 (今河南省汝南县) 团练副使。旅途中曾遇王安石,二人虽有不同政治见解,却谈得非常投机,王安石对他评价极高。

第 七 卷【元 祐 更 化】 元丰七年,苏轼恢复名誉,被起用为登州 (今山东省蓬莱县)知事,不到十天,受朝廷之召出任礼部郎中。12月调回京都开封,任起居舍人。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三月,神宗崩逝,10岁的哲宗登基,逐次废除新法。新法派被排斥。昔日重臣重新掌政。史家称为「元佑更化」。 元佑元年(1086),苏轼晋升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同时兼任侍读。但此时的苏轼已对做官没有兴趣了。对王安石及新法的认识使他对新法有保留一件,保守派的人便说他是王安石的新法派了;新法派又不把他当作自己人,所以东坡便变成夹缝里的人物。 元佑四年,苏轼摆脱派阀之争,请调转任杭州知事。苏轼在知事任内修筑了西湖苏堤。 元佑六年又奉召出任翰林学士承旨,并兼任侍读,但遭排斥,不到几个月又被调任颖洲(今安徽省阜阳市)知事。离开朝廷,次年转任扬州(江苏省阳州市)知事。 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九月,苏轼又被召回朝廷,出任兵部尚书,十一月晋升为礼部尚书,此即苏轼从政的最高职位。

第 八 卷【南 行 千 里】 晋升高位后,受到的党派攻击也越来越多,郁郁不乐的苏轼请奏调任江南,未获批准。继室王氏又去世。 元佑八年九月,出任定州(今河北省定县)知事。同月,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元佑更化」宣告结束。18岁的哲宗开始亲政,重新推行新法。 绍圣元年(公元1094)四月,59岁的苏轼被指称诽谤朝廷,贬为岭外英州 (广东省英德县)知事,六月在转任英州的途中 (都还没到呢 !)又受命流放惠州 (今广东省惠州市)。在惠州的两年中,苏轼生活困窘,有时连酿酒的米也没有,吃菜也靠自己种。可是苏轼这一辈子,对磨难早就习惯了;对这一切安之若素,觉睡得还是那么香甜。朝廷奸人仍不罢休,苏轼被放逐到自古所说的天涯海角 - 儋州。在儋州,苏轼一贫如洗,他一边读书,读他最爱读的柳诗和陶诗 (他也只带了这两本书),作诗自娱;结交平民朋友,生活虽然凄苦,但深具特色又有内涵的苏轼,仍然超然洒脱,自得其乐。

最 终 之 卷【永 存 的 诗 人 心】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崩逝,徽宗即位。五月,苏轼获赦免于流放海外之罪,此时,苏轼一家死了九口人 !然而此时,苏轼因旅途辛苦早已染病在身。 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苏轼卧病常州 (江苏省常州市)并上奏致仕。七月二十八日,苏轼逝世。   66年的岁月里,或许波澜重重,或许生活窘困,苏轼始终未曾因而颓唐丧志,一直坚强的活下去。而最难得的,应属他始终保有,那颗温柔细腻的诗人心。

苏轼( 1036 一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说:“不觉汗出 。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1071)开始,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石),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    

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当时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黄州的生活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他观察问题变得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

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

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后死于常州。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才华横溢的苏轼 文—— 诗—— 词—— 书、画—— “ 唐宋八大家 ” “ 唐宋八大家 ” “苏 黄” “苏 辛” “宋 四 家”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 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苏辛: 北宋词人苏轼 南宋词人辛弃疾以苏、辛词为豪放派的代表,故常以并称。

 解读苏东坡 为情——笃厚真挚、慷慨豪迈 为政——心系民众、胸怀社稷 为人——豁达超脱、苦乐随缘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祸福之上的豁达情怀。 ——周国平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