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 王宇新 大连理工大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1 认识计算机网络.  学习目标: 对各种生活中的计算机网络有一定的认识; 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及其功能; 说出计算机网络的三种类型及相应的特点; 了解因特网的发展历史。
Advertisements

NAT与ICMP交互.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阮晓龙 /
计 算 机 网 络 主 讲: 陈 伟 宏 职 称: 副 教 授 湖南城市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第9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本章主要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组成和分类 网络协议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西南林学院计科系 董跃宇 计算机网络基础 西南林学院计科系 董跃宇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基本组成 OSI/RM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相关概念, 模型中数据传输 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欢迎辞 1.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主讲教师:史建政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第七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组.
大学计算机基础 五、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 最基本概念之一 (使用 Office XP演示).
计算机网络基础 主讲人:沈丹萍 南邮吴江学院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 张宝明.
虛擬與真實 — 資訊化社會的文化面向.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3 交换机干道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计算机网络教程 (第三版).
通信概论 第4章 数据通信.
Internet应用基础教程 陈浩 QQ: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信息技术导论》 第4章 2004年8月.
第九章 数 据 通 信.
引言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 IP数据报/分组 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寻径),并将该数据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转发)。
第17章 实现路由器.
项目四 组建跨地区网络 授课教师:肖颖.
计算机网络技术 刘君,廖细生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第7章 电子商务网络平台技术 7.1 通信技术 7.2 网络技术 7.3 数据库技术 7.4 Web技术.
计 算 机 网 络 Computer Networks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 任课教师: 孙亚.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郭仲英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论.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格物资讯开放ICON库 V1R1.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计算机网络原理 徐明伟
计算机网络 吴功宜 编著 欢迎辞.
存储系统.
管理信息结构SMI.
矢量距离路由.
实用组网技术 第一章 网络基础知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通信工程学院 宋锐 助教:陈金皖
乐驾-车载无线终端-CARRO 产品类型:车载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599 江苏鸿信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计算机通信及计算机网络 知 识 结 构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通信技术.
格物资讯开放ICON库 V0R2.
Online job scheduling in Distributed Machine Learning Clusters
计算系统与网络安全 Computer System and Network Security
VisComposer 2019/4/17.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计算机网络与网页制作 Chapter 07:Dreamweaver CS5入门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数据报分片.
谢聪.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1.2 因特网概述 网络的网络 起源于美国的因特网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
格物资讯ICON发布 V0R3.
3.8 局域网应用实例 某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网络中心组网实例 会议中心的无线组网实例.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计算机网络技术 王宇新 大连理工大学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第二节 ARPANET的设计思想 (覆盖教材 1.1.2 节部分内容)

基本要求 1 2 3 4 了解ARPANET的产生原因和设计思想; 理解通信网络方案设计的两个基本问题; 掌握分组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 了解TCP/IP与ARPANET的关系;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过程中有三个标志性的网络: ARPANET、NSFNET与Internet。 (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 ARPANET,一个专门用于传输军事命令与控制 信息的网络

1. ARPANET的研究 可靠、容错 容侵 研究背景: 现代通信技术: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 军方需要一个专用军事网络,“可生存系统” 通信网络方案的设计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网络拓扑结构 数据传输方式 可靠、容错 容侵 计算机系统受到攻击后还能够完成关键任务。可靠、容错、容侵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思路 第一种方案基于星形结构 — 集中式和非集中式(星-星)的拓扑构型 — 集中式和非集中式(星-星)的拓扑构型 所有结点都与一个中心结点相连,结点发送的数据都要通过中心结点转发。如果遭到破坏,造成整个网络瘫痪。 星-星结构难以避免其固有缺点。

第二种方案:分布式网络的拓扑构型 高度分布与具有容错能力的网状结构 没有中心交换结点,每个节点与相邻结点连接,构成网状结构。 如果有结点损坏,数据可通过其他路径传输。

1980年的APPANET(100多个结点)

…    数据传输方式:电话交换网 交换机 两部电话机互相连接只需一对电线。 5 部电话机两两相连, 需 10 对电线。 N 部电话机两两相连, 需 N(N – 1)/2 对电线。 当电话机的数量增多时, 就要使用交换机来完成全网的交换任务。   …  交换机

线路交换举例 A 和 B 通话经过四个交换机: 通话在 A 到 B 的连接上进行 C 和 D 通话只经过一个本地交换机: ( 交换机 用户线 中继线 B D C A C 和 D 通话只经过一个本地交换机: 通话在 C 到 D 的连接上进行 10

数据传输方式为什么不能采用电话交换网? 电话交换网(用于传输语音信号): 一种低速模拟信号传输过程,误码率高; 呼叫过程10~20s,相对整个通话过程可接受。 计算机的数据传输: 要求准确传输每个bit; 一般是突发性的,真正用于传输的时间很短,线路大多数时间空闲。

分组交换技术的基本设计思路 分组交换技术的3个重要的概念: 分组:数据预分成多个固定格式分组; 存储转发:中间节点先存储再转发; 路由选择:转发节点选择合适的(路由选择算法)传输路径。 在分布式网络中采用分组交换的数据传输方式

报文与报文分组 数据通过通信子网传输时有报文(message)与报文分 组(packet)两种方式: 报文传输:不管发送数据的长度是多少,都把 它当作一个逻辑单元发送; 报文分组传输:限制一次传输数据的最大长度 ,如果数据超过规定的最大长度,发送结点就 将它分成多个报文分组发送。

报文与报文分组 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 分组交换网中的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分组的首部中的地址信息,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 用这样的存储转发方式,最后分组就能到达最终目的地。

报文分组交换 (亦称包交换)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交换单元是大小可变的数据块,称为分组。 在每个节点,分组将被暂时储存,然后按照分组头中的信息规定的路线发送。  通常把采用分组交换(包交换)方式的计算机网络称为分组交换网。 对于数据通信来说,更好的解决方法称为分组交换,早期为报文交换。 更长的单元传输被分解为多个分组,它们通过网络节点到节点地传送;分组的最大允许长度由网络确定。

三种交换的比较 线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报 文 连接 建立 报 文 数据 传送 报文 连接 释放 报 文 t A B C D P1 连接 建立 P2 P1 P3 P2 P4 P1 P3 P2 报 文 P4 数据 传送 报文 P3 P4 连接 释放 报 文 t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比特流直达终点 报文 报文 报文 分组 分组 分组 数据 传送 的特点 存储 转发 存储 转发 存储 转发 存储 转发 16

提供数据报服务的特点 网络随时接收主机发送的分组(即数据报) 网络为每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路由。 H2 H4 D B H6 E H1 A H5 路径可能变化 H6 E H1 A H5 C 传输过程中,每个分组单独处理,称为数据报 每个数据报带有完整的目的地址,选择自己的路由 每个数据报都带有分组序号,以便重组,因为它们到达的顺序不定 差错和流量控制由主机负责 H3 分组交换网

分组交换的优点 灵活、高效:以分组为传送单位,查找路由,有利于提高路由器检错、重传的效率,提高路由器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迅速、可靠: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报文分组。可以根据链路通信状态、网络拓扑变化,为不同分组动态选择传输路径,减少分组传输延迟。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灵活、高效:以分组为传送单位,查找路由,有利于提高路由器检错、重传的效率,提高路由器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迅速、可靠: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报文分组。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可以根据链路通信状态、网络拓扑变化,为不同分组动态选择传输路径,减少分组传输延迟。分布式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生存性用于计算机方面有诸多研究,指计算机系统受到攻击后还能够完成关键任务的能力,与传统的安全性不同,后者研究重点为防侵,前者研究重点为如何容侵。 18

ARPANET设计思想 提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概念 通信子网—负责数据通信处理的通信控制处理机与通信线路 资源子网—负责数据处理的主计算机与终端 IMP:接口报文处理机 HOST:主机 每个IMP通过速率56kbps的传输线与多个IMP连接起来。IMP设备就是路由器的雏形。

ARPANET设计思想 通信子网结构与分组交换原理示意图 IMP将主机和终端连入网内; IMP完成分组接收、校验、存储、转发功能; P6

ARPANET最早4个结点的结构 (1969年) 斯坦福研究院 加州大学洛山矶分校 加州大学 桑塔芭芭拉分校 犹他大学

1971年的APPANET(40个结点)

1980年的APPANET(100多个结点)

ARPANET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计算机网络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起到重大奠基作用。主要贡献表现在: 开展了对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分类方法的研究。 提出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的二级网络结构概念。 研究了分组交换的协议与实现技术。 研究了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的模型与协议体系。 开展了TCP/IP协议与网络互联技术的研究。

2. TCP/IP协议研究与发展 注意与术语Internet的区别 “网络互联” (internet/internetworking) 研究,将不同类型的网络互联起来。需要克服异构网络在分组长度、格式、分组头与传输速率上的差异。 注意与术语Internet的区别 70~80年代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出现大量计算机网络:军用网、研究试验网络、公共服务网络、校园网等; 注意与Internet的区别。

ARPANET的协议结构

1977年10月,ARPANET研究人员决定将初期的网络协议分为传输控制协议(TCP)与互联网络协议(IP); 新的TCP/IP协议集成到BSD UNIX中。1983年1月,ARPNET想TCP/IP协议的转换全部结束。 Berkly Software Distribution = BSD

小结 ARPANET的产生原因和设计思想 通信网络方案设计的两个基本问题 分组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 TCP/IP与ARPANET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