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群> 許仁惠 王昭新 周盈暉 范惠貞 台北古蹟巡禮 <製作群> 許仁惠 王昭新 周盈暉 范惠貞
北門 孔廟 芝山岩 圓山遺址 林安泰古厝 艋舺龍山寺 大龍峒保安宮 艋舺清水巖 台北郵局 景美集應廟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北門是清代台北府城的五座城門當中唯一以原貌保留下來的建築,現被指為國家一級古蹟。
北門的形式頗特殊,乃一封閉式碉堡,城樓用牆兩層,至為堅固,屋架仍為中國傳統式木構架,雕飾簡潔大方 。
孔廟中集其建築之大成 ,莫不以大成殿為首。其體積龐大且面積寬闊,但外型比例勻稱且具秀麗之姿。 台北孔廟 孔廟中集其建築之大成 ,莫不以大成殿為首。其體積龐大且面積寬闊,但外型比例勻稱且具秀麗之姿。
台北孔廟 孔廟最吸引人的,莫過於一年一度的教師節的~~~~"祭孔大典",而當中的"八俏舞"更是當中的重點。
台北孔廟 大成殿內裝置有八角形藻井,兩側裝有平頂天花,花中央以欄干框成長方形井,其上再覆以斜格露明天花,這種形式頗類似於街屋中之樓井,殊為罕見。
芝山岩 芝山岩是一突出孤立的小山丘,因早期抵達的漳州人覺得它像故鄉的「芝山」而命名之,此地除了老地層外,其特有的奇岩怪石也被冠以神妙傳說如象、獅、蛇、馬「四大金剛」及「石頭公」等相當有趣。
芝山岩 芝山岩最美的季節為秋季,滿是無患子巨木的翩翩黃葉,黃葉滿山遍野的景致比秋日楓紅更為迷人是去與人擁擠賞楓外的另一絕佳選擇。
圓山遺址位於台北市圓山山丘西麓,最早於清光緒二十三年(西元一八九七年)為日人伊能嘉矩與宮村榮一發現,光復後又陸續挖出陶、石、骨器及貝類等遺物。
據考古學者鑑定,圓山遺址代表四千八百年至兩千五百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在當時台北盆地仍為湖泊,圓山則為一座有人居住生活的小島,由挖出的大量貝殼、獸骨可證明當時的人以漁獵和農耕為主,其所留下的貝殼堆積物,稱為貝塚。
林安泰古厝 林安泰古厝為中國傳統四合院民宅建築,擁有一百六十年以上的歷史,是台北市最完整的古厝建築。
林安泰古厝 林安泰古厝係採民間地理風水之習而建造之南式古宅,整體格局嚴謹大,方主從分明配置均齊,選料手工都非常精緻,是認識中國傳統式建築的好樣本。
艋舺龍山寺 艋舺(今萬華)是台北市開發最早的地方,而台北第一名剎-龍山寺,就是當地居民信仰、活動、集會和指揮的中心,寺奉觀世音菩薩。
艋舺龍山寺 在廣場上,可注意地板石材,其中切割較不整齊的部分,已有古老的歷史。從前台灣海峽又叫「黑水溝」,風浪很大,移民都用石板來壓船艙,以便能安全渡海來台,而這些石板,後來也就用來舖設龍山寺前的部分廣場。
胼手胝足到北台灣發展的同安先民,為感謝保生大帝的靈佑庇護,於是集合附近仕紳於嘉慶十年(西元1805年),共同聚資興建保安宮於現址,分前殿、正殿、後殿及東西護室,莊嚴巍峨,終年香火連綿。
大龍峒保安宮民間俗稱「大道公廟」,現已被政府列為二級古蹟,在清朝與艋舺的龍山寺、清水巖的祖師廟,並稱台北市三大寺廟。
艋舺清水巖 艋舺清水巖,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二年(西元一七八七年),奉祀清水祖師陳昭應,為福建安溪移民,自原籍湖內鄉清水本巖分靈而來。
艋舺清水巖 清水祖師為安溪人的守護神,艋舺清水巖在日治期間曾充為學校,後來也曾設立州立二中,即今成功中學前身,在臺北教育史上亦有重大意義。
台北郵局 台北郵局位於北門內,早在二十 世紀初年即有一座本造郵局,至民 國十八年(西元一九二九年)再改 建鋼筋水泥大樓。
台北郵局 這座當時台灣最大的郵局使用 鋼骨構造,但外牆多用貼面磚及洗 石子技巧,有時代特色,尤其它的 褐色面磚,據說有防空保護色作 用。
景美集應廟 景美集應廟創建於清同治六年(西元一八六七年),供奉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人的保護神,在四百年前,安溪人移民來台北,因為他們大部分都是茶農,所以選擇了文山這個廟溼的山丘地來種茶,同時帶來他們的鄉土保護神。
景美集應廟 現今集應廟於民國十三年重修,尚保存古建築風貌。格局為兩殿兩廊兩護龍,為清代台灣中型寺廟之代表。
霞海城隍廟建於咸豐九年,「霞海」 之來源,據說是跟它的祖廟有關,因為神像是由福建同安移民,由同 安的下店鄉所帶來的,當地又稱為「霞城」,而原廟建於城南的「臨海門」一帶,因此又稱為「霞海城隍」。
霞海城隍廟一到農曆5月13日城隍爺聖誕祭典前後,進香的信徒更多,廟內香火裊繞、人聲鼎沸,而祭典當天,城隍爺出巡的隊伍浩浩蕩蕩,迎神賽會喧騰熱鬧,最具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