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人逸事 孙犁
惟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法]巴尔扎克《个人生活场景·后记》) 我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细节,如果把我的作品比作编织好的生活的网,那么细节就是网中的结点。([苏联]阿·托尔斯泰《感觉·视点·结构》) 就像从很小的孔穴能窥见阳光一样,细小的事情刻画出人物的性格。([英]塞·斯迈尔斯《自助论》) 细节有两个作用:一是“推微知著”,从小处看到大的意义,也就是能看到事物的苗头;……一是“搜间传神”,搜求一般人不注意处,即找到好的细节,把它写下来,起到传神写照的作用。(周振甫《文章例话》) 无论一个细节——场景、性格、情节多么奥妙美丽,假若它不是为了最完善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它对作品的艺术性就是有害的。([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
细节描写就是在作文创作中,把对表现人物和情节有特殊作用的细微语言、动作、表情、物件、景色等环节进行准确、细致、生动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一 缘定 写作者和妻子是怎么结婚的——天作之合。 二 初见 写作者和妻子的第一次见面——结婚之前。 三 持家 写妻子从娇惯到吃苦耐劳的转变——婚后生活。 四 诀别 解释写作缘由(思念、愧疚),回忆妻子临终情景——临终诀别。
她点头笑着说:“真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 ——满意,幸福
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 ——腼腆,害羞 她严肃地说:“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不能这样跟着你走。”我只好一个人走了。 ——纯朴,老实 典型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
她弯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个后仰,沾了满身土,北瓜也滚了满地。 ——柔弱 有时和大女儿轮换着背上二斗高粱,走三里路,到集上去粜卖。从来没有对我叫过苦。 ——能干 对比手法
她在娘家,因为是小闺女,娇惯一些,从小只会做些针线活。 ——先抑 后来孩子多了,穿衣困难,她就下决心学。从纺线到织布,都学会了。 ——后扬 铺垫手法
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上走。 ——关爱孩子 “我对你们,没负什么责任。母亲把你们弄大,可不容易,你们应该记着。” ——侧面表现
“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 我说:“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 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珍视恩爱
叙事平淡(≠不事雕琢) 高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 高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叮…”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
梢门洞、坏道儿、打早起、伸懒筋、粜卖 没有出现自造词、生僻词甚至是错误词
具有典型性 文学的典型性是指作品的艺术形象所具有的通过鲜明独特的、能够唤起美感的个性形式揭示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规律的生气特性。是个别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细节真实 过了几分钟,我和爸爸来到小叔家的前门,看见墙上金碧辉煌的壁画和雕梁画栋[1],我不禁傻了眼……我在玩的过程中,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我婶婶赶忙跑上来,看见地上一片狼籍,就冲着我大喊:“看你这乞丐样,还配到我家来,不是看在我丈夫的面子上,我早就把你们赶走了,你还不识好歹,在我家乱搞。”[2]……随后,爸爸抱起我,离开了叔叔家。 来到家后,我又哭了好长时间,我暗自发誓:“我一定要考上高中,再考上大学,来证明我自己。”[3]从这以后,我彻底改变了自己,努力学习,因为我知道,只有认真学习才有前途,才会有好房子住,才不会被人瞧不起。 ——《读写月报》2006年第3期
细节真实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有一句话:“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后来有人写信说蝉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觉得那晚确实听到了蝉声,但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问了好几个人,并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结果大家都认为蝉夜晚通常是不叫的。朱自清因此怀疑自己是记错了,准备在散文集《背影》再版时,删掉蝉叫这个句子。可是后来,他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而一般人对月夜蝉叫的认识不准确。他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说明观察事物之不易。
课后作业 以“莽汉吃相”或“淑女吃相”为题,做一个200字左右的细节描写,注意对人物进行细致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