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為準備慶祝基督死而復活的逾越節, 也就是準備施行入門聖事, 亦即已受洗者(基督徒)與將受洗者(候洗者) 一起,準備新生。 初時一天、兩天,繼而一周、三周, 以至後來發展成六周到四十天,即四旬期*。 自從第三世紀,羅馬教會已發展出有系統的禮儀, 幫助候洗者,皈依基督,融入教會的生活。 今日羅馬教會仍嚴加遵守。 *四十是進入福地前的四十年(申8:2; 29:5;戶32:13);與主相遇的40天準備 過程(出24:18,34:28;列上19:8);還有洪水淨世四十日夜(創7:12)。 耶穌也在曠野守齋四十天(瑪4:2;路4:1-2)。總之,是一段淨化時期。 四旬期及復活期淺釋 (三之二)
四旬期及復活期淺釋 (三之二) 四旬期首主日甄選禮: 即甄選準備在復活節領受入門聖事的候洗者。 這些慕道者經過約一年半的慕道學習, 已經熟悉福音和教理,且在心靈和行為上已經皈依基督, 並懷著信德,慣常祈禱,及參與教會的生活。 於是,在導師、陪談員、介紹人、代父母等的共同推薦, 及由神職人員審查合乎資格後,在堂區(教會)團體面前, 遞上入門聖事申請書,或把姓名登記在候洗者名冊內。
候洗者經過天主藉教會的甄選, 進入「新生」的近準備期(四旬期),即要藉良心的反省和懺悔,淨化心靈,漸漸死於自我 …… 並要藉對 基督更深入 的認識, 而得到生活 的光照, 活於基督。
候洗者在四旬期第三、四、五主日,也要在教會團體 (堂區)前,接受「檢視」,即「考核禮」。 教會在這三個主日,要為候洗者再解釋三篇特別的福音: 耶穌與井邊婦人論道(若4:6-42)指示活水之源、 治好胎生瞎子(若9:1-8)指出生命之光,及復活拉匝祿(若11:1-45)展示生命, 來揭示人靈的軟弱,及基督的醫治,使候洗者和教友一起, 接受基督的拯救,好能遠離罪惡和魔鬼的操控。 「候洗者考核禮」可以說是簡單的驅魔禮。 同時,也可為候洗者傅油,求主賜給他們力量, 以戰勝三仇(魔鬼、肉身和世俗)。
在香港,「考核禮」不但 在堂區團體中舉行, 也分區由主教主持, 讓不同堂區的候洗者可以見面, 互相鼓勵,也與教區主教見面, 聆聽主教的教誨*, 以增強融入教會的經驗。 *第三世紀的羅馬教會已有如此記載, 見依玻理《宗徒傳承》15-21。
候洗者經過「考核禮」的「檢視」,在平日的聚會中,教會也給候洗者授予信經,即以信經來協助候洗者整合信仰; 又授予天主經,即以天主經來協助他們整合自己的祈禱生活, 進入深度的皈依,把自己交託於天主。
與此同時,四旬期的另一特色, 就是已受洗的教友也在這段時期不斷悔改更新, 以身作則,陪伴候洗者皈依基督。 事實上,早期教會,教友犯了嚴重罪過, 必須公開懺悔和補贖,尤其在四旬期開始, 教會便收錄「懺悔者」作最後準備: 在「懺悔者」頭上撒上灰土。「懺悔者」在四旬期內穿上苦衣、守齋克己、勵行補贖, 好能在聖周四接受公赦罪,以便重新被教會接納, 歡慶逾越節,重度基督徒生活。 到了六、七世紀之後,私告解的形式盛行, 全體教友都渴望在四旬期悔改更新, 辦妥當告解和做妥補贖後,慶祝逾越節。 於是,在1091年開始,直到今天,羅馬教會都會在四旬期首日,為全體教友舉行聖灰禮儀,開始以悔罪和補贖來準備逾越節。
在四旬期內,全體教友在福音光照下,勵行靈修操練,即以讀經祈禱、 反省懺悔,與天主修好,並以守齋克己,操練和重整自己的內心傾向, 以達致清心寡慾,及履行愛德, 好能與人和好共融。
在讀經祈禱方面,自十四世紀,直到今天, 拜苦路仍是教友 在四旬期內最喜歡和最感人的祈禱方式。 它的基本結構是讀經、默想和祈禱,使人跟隨基督,走上逾越之路。
「苦路」十四處* *按聖良納(St. Leonardo of Port Maurice + 1751)所列的苦路次序
除了習慣的十四處十字架苦路外,梵二後有加入第十五處 紀念「耶穌復活」,也有近來按聖經重編, 由「耶穌於受難前與門徒共進逾越節晚餐」到「耶穌復活」 的「逾越之旅」。 同時,在復活期,也有彷照十四處的「光明之路」, 以默想基督的復活。 「光明之路」十四處* *梵蒂岡二千禧年中央委員會編《朝聖者祈禱手冊》,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辦事處翻譯及出版,2000年,208-215頁。
至於守齋克己,目的是要克勝私慾偏情,以達至清心寡慾。 自1215年,羅馬教會便規定教友每年至少辦告解一次。尤其在準備復活節時(四旬期)。這好比周年的靈魂健康檢查。這檢查和省察,不單要按聖經﹑十誡﹑四規﹑八福,更要徹底檢視罪根(罪宗),好能通過省察﹑痛悔﹑定改﹑告明和補贖,而重整生命的方向。
驕傲、慳吝、迷色、忿怒、嫉妬、貪饕、懶惰。 事實上,《要理問答》中,助人省察人性軟弱的「七罪宗」,仍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七罪宗」就是 驕傲、慳吝、迷色、忿怒、嫉妬、貪饕、懶惰。 今日,揮霍、奢偧、以暴易暴都是病態。 這一切都是基督徒所要克勝的。
履行愛德也是四旬期的操練,使人和好共融;「愛德」可以戰勝罪惡。 《 要理問答》中的「神形哀矜」仍是我們要遵行的。 「神哀矜」就是解人疑惑,教導愚蒙,勸人悔改, 安慰憂苦,赦人侮辱,忍耐磨難,又為生者死者祈求。 「形哀矜」就是飢者食之,渴者飲之,裸者衣之, 收留旅人,照顧病人,探望囚者,埋葬死者。 今日,「神形哀矜」應包括關心福傳、環保、 維持社會和世界公義、締造和平,這一切都是基督徒所要履行的。
香港教區每年四旬期,鼓勵教友克己守齋之後, 把節儉而來的款項,捐作愛德經費, 在聖周四或聖周五在禮儀前帶回聖堂,已成為一項良好習慣。 同時,近年也影響了「飢饉午餐」濟貧行動的興起。 其實,這一切都無非是延續和實現教友受洗後的不斷悔改和皈依,也是對候洗者的以身作則。
四旬期及復活期淺釋 (三之二) (2004.03.23 修訂版) 策劃監製:羅國輝神父 執行製作:卓穎德 天主教香港教區 禮儀委員會辦事處印製 香港堅道16號教區中心十樓 電話:2522 7577 傳真:2521 8034 電郵:hkcdlc@catholic-dlc.org.hk 網址:http://catholic-dlc.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