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浆”和“输血/血制品”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病例报告规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控 江 路 街 道 2008 年暑期工作总结. 社区的暑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一项关系 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今年暑期,控江路街道在进一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本着 “ 领导重视、学生喜欢、家长放 心 ” 的宗旨。以社区教育为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Advertisements

什么是艾滋病? AIDS AIDS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 性疾病 ; 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抵 御疾病的能力降低 ,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 最终导致死亡 。 病毒侵入人体 免疫细胞 全称为 “ 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 ” ;
艾滋病 / 结核病流行与防治 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艾结防科. 基本内容 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 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和特征 结核病相关知识.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体育基础知识讲授教案 课题名称:艾滋病的传播. 教学目标: 学生明确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了 解日常生活中那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病 毒。
艾滋病疫情管理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网络直报的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启动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的通知  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 艾滋病网络直报工作指南(试行)  2007 年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质量考核参考指标 ( 试行 )
关于艾滋病 —— 从生物学角度看 AIDS. 你所知道的 你已经知道: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 病原体: HIV 病毒 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 HIV 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易感人群:由于没有疫苗,差不多所有的 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公共课教学部教师 全红霞 性与爱是人类精神的一道 最强烈的光辉, 穿越灵与肉 \ 穿越 神圣与世俗, 荡涤着我们的灵魂. ______ 佚名.
鲤城区艾滋病防控形势 鲤城区疾控中心 2015 年 11 月 13 日. 全球艾滋病流行概况  million [34.3 million – 41.4 million] 34.3 million [31.8 million – 38.5 million] 17.4 million.
5 、认识传染病 无锡沁园实验小学 曹爱萍. 从小到大你患过这些病吗?疾病名称是否患过此病是否接种过疫苗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 肺结核 近视眼 结膜炎 贫血 龋齿 蛔虫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健康教育能力建设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基本概念 健康教育能力建设课件. 健康教育能力建设 内容 我国主要卫生问题 我国主要卫生问题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概念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概念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意义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意义 本省健康教育 / 健康促进概况 本省健康教育 / 健康促进概况.
世界卫生组织 2000 年统计资料:全世界每 年死于吸毒的人数约 10 万,有 1000 万因吸毒丧 失正常的智力和工作能力 。 我国公安部统计: 2000 年中国登记在册吸 毒人数为 68 万,比前年增长 8.5 万多人,中国已 由毒品过境国转变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毒 品受害国,毒品犯罪和吸毒人数攀升,国内毒.
非亞洲歧視問題 南非. 定義 歧視指的是因為一些不合理原因、甚至無 關係的原因而對某一社會團體成員作出負 面的行為,此行為會導致對此一社會團體 成員不利的後果 任何人由於其種族問題而受到不平等的對 待,即屬種族歧視。種族歧視不一定只限 於有色人種。白人也可以是被歧視的對像 一個人帶原 HIV 病毒,而在社會上受到不平.
有一种人,易患肿瘤,反复感染; 有一种病,超级瘟疫,世纪杀手; 这种病, 无医可治,无药可防; 这种人, 病情凶险,无一幸免。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艾滋病专题 艾滋病 艾滋病是英语 “AIDS” 中文名称, AIDS 是获得 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 HIV )后引起的一种致 死性传染病。 HIV 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 机体 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 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
艾滋病,是种人畜共患疾病,由感染 "HIV" 病毒引起。 HIV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 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 T4 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 T4 淋巴 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 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 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 HIV 本身并不会引发.
第一次活动 是非题 青春之旅 芓芸的故事 小北的故事.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防治艾滋病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 工程实施方案》 解读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二○一○年七月. 前言 目前广西的艾滋病防治形势异常严峻 : 艾滋病疫情呈弥漫性流行状态 传播模式多样化 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发病率和病死率呈快速增长趋势 如不再采取果断措施,艾滋病问题将成为影响我区 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第三节 身体的防卫 3 、烧伤病人治疗时,一般应尽量用自己的 皮肤进行植皮。你知道原因吗? 皮肤进行植皮。你知道原因吗? 1 、当流感流行时,为什么有的同学容易感冒, 而有的同学一般不感冒? 而有的同学一般不感冒? ? 2 、你知道艾滋病吗?患者可能因小小的感冒 而死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而死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申子瑜 我国采供血服务的情势分析. 2 3 我国采供血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 采供血服务工作面临的挑战 采供血服务工作思路
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丁建平. 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 1 、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中血源和性传播主要与个人的价值 观念、生活方式、个人行为密切相关。 正确的价值观念、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个人行为,完 全可以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
2014 年 10 月. 学生入学考试 15 位编号 号工号 ****** 北科 MBA 网址: 如: 初试密码为身份证 后六位,登录成功 后可进行修改。
第 2 章 性愛安全護照 第二單元 青春性愛合奏曲. 性是美好的,有時候卻帶來煩惱 …. 性傳染病就是經由性行為所感染的疾病, 症狀大多發生在性器官。 什麼叫做性傳染病? 已存在數十個世紀 簡稱為性病 (或花柳病) 包含非淋病性尿道炎、 淋病、梅毒、菜花、 愛滋病等.
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病及其预防 疾病名称是否患过此病是否接种过疫苗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麻疹 麻疹 水痘 水痘 肺结核 近视眼 结膜炎 贫血 龋齿 蛔虫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从小到大你患过那些病?
艾滋病的野外生存能力(病理). ⑴在室温下,液体环境中的 HIV 可以存活 15 天, 被大量 HIV 污染的物品在湿润的情况下在 3 天内有传染性。 ⑵离体血液中 HIV 病毒的存活时间决定于离 体血液中病毒的含量,病毒含量高的血液, 在未干的情况下,即使在室温中放置 96 小 时,仍然具有活力。即使是针尖大小一滴.
传染病基本知识 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家琪.
湖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验教科书《生命与健康常识》六年级上册
护理伦理学 第10 讲 主讲 高玉霞 16学时.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三日
张孔来 教授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博士生导师 艾滋病工作网络 主席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青少年与艾滋病 学生:陈晓珊、霍萃婷 谭滨滨、徐文罡.
19床的愛滋媽媽.
愛滋個案管理的政策方向與公衛任務.
人類疾病與危機.
——艾滋病专题讲座 旌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艾滋病防治科
愛滋病防治-讓愛無懼 社團法人台灣愛之希望協會 副主任 吳孟姿.
湖北省人民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柳东如
关爱生命 关爱生活 弋阳县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办公室.
第3單元 青春性愛合奏曲 第2章 性愛安全護照.
艾滋病的相关临床检验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全鑫.
 艾滋病流行现状、基本知识 及防治政策 芦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年11月3日.
锡林郭勒盟性病艾滋病 防治技术培训班 2012年6月9日.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1201.
穿脱隔离衣 主讲人:李伟梅.
云南省红十字会 艾滋病预防与关怀项目 执行要求
——基于《2012年全国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
1999年全球人口死亡主要原因 排名 百分数 心肌萎缩 12.7 脑血管疾病 9.9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7.1 艾滋病 4.8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一病毒 二细菌 三真菌 重庆三峡学院生物系 刘仁华.
生活事件教案 愛滋風雲.
兩性教育.
社会共同参与 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 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峰 2014年4月15日.
内容 艾滋病流行概况 全球 中国 云南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相关危险行为 艾滋病检测基本知识 艾滋病治疗基本知识 报告时间:120分钟.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 加强春季流行疾病的预防.
預防愛滋病 六忠 何慧妤 專題研究報告.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阳泉实验中学.
主题讲座 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
艾滋病 小斗士.
邵阳市四中 远离毒品 阳光生活 授课员 付红梅.
预防艾滋病,从你我做起 11数控主题班会.
用event class 从input的root文件中,由DmpDataBuffer::ReadObject读取数据的问题
提供机构:XXXXXXXXX 机构级别:X级X等(无级别可不填写)
6.4 你有信心吗?.
一级代理商协议(T1协议)申请流程指导.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采血浆”和“输血/血制品”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病例报告规范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艾滋病防治研究所 监测与管理室 2012年8月14日 2017/3/16 第1页

背景 1994-1996年,我国部分省份单采浆导致HIV集中感染,距今至少16年; 1998年,义务献血法实施,全国规范临床用血,至今14年; 2003-2004年,部分省份开展了大规模的HIV感染者筛查,发现了数万采血浆、输血/血制品途径的感染者; 此后,每年仍会新发现上千例“采血浆或输血/血制品”途径感染的HIV/AIDS病例; 2012年1-4月份,新报告“采血浆或输血/血制品”途径感染519例。 第2页

2000-2011年新发现采供血HIV/AIDS 第3页

2000-2011年采供血HIV/AIDS死亡报告 第4页

UNAIDS提供的HIV/AIDS转化进程表(无ART) Years after HIV infection HIV感染后年数 Numbers of AIDS developed each year Death numbers of each year 每年发展成艾滋病 每年因艾滋病死亡 % Accumulate积累(%) 1 0.5 2 2.5 3 6 9 4 15 5 7 22 29 36 8 43 50 10 (2002) 56 11 60 12 64 13 68 14 (1998) 72 76 16 (1996) 80 17 84 18 (1994) 88 19 92 20 94 第5页

采供血HIV/AIDS病例数 (根据2012年4月底病例报告数据库) 第6页

1-4月份采供血HIV/AIDS病例年龄分布 年龄组 感染途径 采血(浆) 输血/血制品 0- 3 05- 1 15- 19 20- 9 25- 5 8 30- 11 35- 44 32 40- 57 38 45- 35 50- 30 29 55- 24 25 60- 15 17 65- 14 36 合计 256 263 第7页

1-4月份血源性HIV/AIDS病例职业分布 感染途径 采血(浆) 输血/血制品 不详 3 4 干部职员 工人 7 17 海员及长途驾驶员 1 家政、家务及待业 13 24 教师 离退人员 2 16 民工 8 6 牧民 农民 208 159 其它 12 11 散居儿童 商业服务 学生 医务人员 幼托儿童 总计 256 263 第8页

2010年核查情况 2010年性艾中心重点工作—新发现有偿采供血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者调查 调查地区: 调查对象 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颍州区、临泉县 调查对象 2007年至2010年7月31日期间新报告的采供血途径感染HIV的病例

2010年核查情况 计划核查464例,实际核查415人,河南285人,安徽125人 核查后 传播途径 安徽 河南 合计 例数 构成(%) 采血浆 108 86.4 249 87.4 357 87.1 异性性传播 13 10.4 29 10.2 42 输血 3 2.4 1 0.4 4 1.0 不详 0.8 6 2.1 7 1.7 125 100 285 410 第10页

2010年核查情况 未参加筛查原因 安徽(n=105) 河南(n=210) 合计(n=315) 例数 比例(%) 从未听说过大筛查的事情  未参加筛查原因 安徽(n=105) 河南(n=210) 合计(n=315) 例数 比例(%) 从未听说过大筛查的事情 12 11.4 14 6.7 26 8.3 没想过自己会感染 51 48.6 98 46.7 149 47.3 担心检测得到阳性结果受歧视 16 15.2 49 23.3 65 20.6 查出阳性也治不好,查了也没用 2 1.9 1 4 1.3 检测时不在家(外出打工等) 54 51.4 105 50.0 159 50.5 其他原因 8 7.6 5 2.4 13 4.1 注:分母为应答人数。 第11页

2012年1-4月血源性HIV/AIDS病例 信息核查 目的: 调查2012年1-4月份新报告采血浆和输血/血制品感染病例的既往高危行为暴露史和就医史,核实其感染途径; 考核病例报告联系方式和个案基本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调查时间:2012年5月21至6月10日。 调查现场:2012年1-4月份新报告采血浆和输血/血制品感染的HIV/AIDS数大于等于10例的省(现住址) 河南(346)、安徽(31)、广东(21)、 陕西(14)、湖北(12)、河北(11)、 山东(11)、北京(10)和山西(10)。 第12页

调查方式和内容 利用病例报告卡中的信息联系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核实其个案信息的准确性; 对可以取得联系的感染者和病人: 面对面访谈:由信息核查人员完成,并填写调查问卷。 调查内容:艾滋病感染相关高危行为暴露史、求医史以及HIV抗体检测情况。 第13页

传播途径判断流程图 排除血源性 步骤1 不排除血源性 病例 排查 步骤3 高危行为史 确认为血源性 不排除也不确认血源性 步骤2 相关证件、记录和证明人 步骤4 第14页

核查主要结果 2012年1-4月,9省份共报告经“采血浆”和“既往输血/血制品”感染者466例。 5月21-31日期间,该9省完成该类病例核查454例,占应核查病例的97.4%。其中, 对391个病例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访谈,经核实: 272例可判断为经“采血浆”和经“输血/血制品”感染 119例应判断为其他传播途径; 对63例报告病例的传播途径结合随访进行核实: 31例可判断经“采血浆”和“输血/血制品”感染, 32例应判断为其他传播途径。 结论:454例中传播途径正确的有303例,占66.7%(303/454)。 第15页

核查结果 符合一致共计303例,占66.7%(303/454) 2012年1-4月新报告经采血浆和输血/血制品传播病例共519例 其中9省需调查病例共466例,实际调查454例(454/466=97.4%) 有病例调查(问卷)391例 医务人员随访核实63例 结果一致 272例 不一致 119例 结果一致 31例 不一致 32例 符合一致共计303例,占66.7%(303/454) 第16页

核查结果分析 核查不一致的151例中, 在被判断为经“采血浆”和“输血/血制品”途径感染的303个病例中, 61例来自各省医疗机构, 90例来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被判断为经“采血浆”和“输血/血制品”途径感染的303个病例中, 143人可以提供明确的采血浆地点和名称, 104人可以有明确的证明人, 133人有明确的受血时间和地点,其中115人受血时间在1998年之前 第17页

核查不一致的病例来源 医院 疾控中心 合计 采血浆 17 52 69 输血/血制品 44 38 82 61 90 151 报告病例医院多为地市级医院,包括附属医院和人民医院,县、区级医院较少 第18页

首次卖血浆时间 1994年及以前 107例 1995-1998年 36例 2002年 1例 合计 144例 第19页

没有参加既往“大筛查”原因 31人表示没有想到自己会感染, 30人担心受到歧视而不愿做检测, 26人表示当时正在外地打工, 18人表示没有听说过“大筛查” 105人

传播途径判断不正确的主要原因 患者怕歧视; 有家人陪同,不愿承认婚外性行为史; 患者病危或已死亡,信息提供不全; 虚假病例; 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河南省采血浆和输血/血制品病例调查结果 应调查346例,占全国的2/3(346/519)。实际调查337例,流调率为97.4%;问卷调查293例。 9例未调查的原因是:3例死亡,未找到知情人;6例失访。 调查到的337例患者中 重复报告3例,已删除; 冒名顶替7例,已删除; 传播途径发生变化82例,占调查人数的25.1%(82/327)。 核查后传播途径一致率为74.9%(245/327)。 经采血(浆)途径感染的病例调查后传播途径一致率为77.5%(138/178) ; 输血/血制品感染病例调查后传播途径一致率为71.8%(107/149)。

传播途径变化情况 调查后 调查前 合计 采血(浆) 输血/血制品 138 5 143 3 107 110 异性传播 33 29 62 同性传播 1 2 其他 6 8 不详 假冒病例 7 重复 未调查到知情人 9 194 152 346

传播途径发生变化病例的报告单位 传播途径发生变化的82例,疾控中心报告的有62例,医院报告的有20例。 其中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10例,县区级疾控中心报告52例。 医院涉及15家,河南省9家,外省6家。

进行问卷调查293例,其中有既往有偿供血史的病例有134例,都不能提供当年的献血证;128例(95 进行问卷调查293例,其中有既往有偿供血史的病例有134例,都不能提供当年的献血证;128例(95.5%)首次卖血时间在1997年之前;在1997年的有4例(唐河地下血站3例,山西1例),1998年1例,不详1例。 121例可以提供明确的输血时间和地点。

124例既往有偿供血者没有参加2004年大筛查 主要原因是: 检测时不在家(外出打工等):71例 担心检测得到阳性结果受歧视:28例 没想过自己会感染:26例

传播途径变化原因 担心受歧视; 故意隐瞒,怕家人,尤其是配偶知道实情; 不好意思讲; 情况复杂,最先得到卖血史的信息,或者合并配偶阳性、婚外性行为、手术史或拔牙史等难以判断; 接诊或流调医生的问题,没有详细询问患者的接触史; 信息录入错误。

督导中发现的问题 走访感染者和与现场工作人员访谈: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会陆续有采血浆感染者病例报告; 卖血浆证基本遗失; 患者可以描述卖血地点 和采血单位的名称 及详细过程; 反复卖血浆者体表特征明显; 血液的溯源调查较为困难。 第28页 28

“采血浆”和“输血/血制品”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病例报告规范 艾滋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在进行病例报告时,报告传播途径为既往 “采血浆”或“输血/血制品”的病例应满足以下要求,且所有相关材料均需留存备查。 1. 报告病例的身份证和联系方式必须真实可靠; 如果报告病例是经采血浆/输血/血制品途径感染,需由所在报告地的县区级疾控中心按照此标准审核后方可上报 具体判定标准如下: 第29页

“采血浆”途径感染—报告规范 在排除其他传播途径后,必须具备以下必要条件并符合参考条件中的一项: 必要条件: 参考条件: 1980年及以前出生 病例报告时需进行CD4检测且结果在350个/μl及以下 参考条件: 报告病例需提供1998年及以前的采血浆证或在当地相关机构的采血浆记录中能够查到其相关记录; 在既往大筛查的记录表中能够查到其做过HIV检测且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相关记录(包括初筛阳性,替代策略阳性和WB确认阳性);

“输血/血制品”途径感染—报告规范 在排除其他传播途径后,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输血: 1998年及以前输血感染,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两个: 应有医疗文件证明其受血地点和受血记录; 所在医院曾经有过输血感染HIV案例; 病例报告时需进行CD4检测且结果在350个/μl及以下。 如果能追溯到供血者,其HIV检测结果为阴性,可排除输血感染。 1999年及以后输血感染 要进行血源(或供血者)追溯,对血源进行HIV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需要提供相应的医疗证明及所输血液编号)

“输血/血制品”途径感染—报告规范 报告“输血制品”途径感染的艾滋病病例应在排除其他传播途径,应同时具备以下两项条件。 血制品: 报告病例有明确的医疗文件或医疗记录证明1998年之前曾经输注过Ⅷ因子;若是自购Ⅷ因子,应提供当时购买发票或其他票据; 病例报告时需进行CD4检测且结果在350个/μl及以下。 第32页

注意 报告规范还需要经卫生部的审批,目前还没有正式施行。 省疾控中心会及时转发卫生部或国家疾控中心关于此规范的正式批文,待收到相关批文后,再依据正式文件开展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