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遊樂.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Advertisements

「運用Anderson&McFarlane 社區評估八大系統推動社區健康營造」
班級: 小 班 時間:102年3月4日~102年5月17日 幼兒年齡: 歲
桃園市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 審議項目:□ 1.建築基地綜合設計(申請審查部分請打勾) □ 2.屋脊裝飾物審議 □ 3.裝飾柱/裝飾版審議
社區營造兩大要素及發展面向 居民需求 人 人文教育 社福醫療 社區治安 社區資源 文、地、產、景 環境景觀 環保生態 產業發展.
自然保育與環境教育 大多數的人都自居世界之上,而不是之內。 人類並不了解他自己和其他環境因子之間的關係。 他們孤立自己,因而像是一塊打亮的大理石, 觸摸起來雖然光滑,但卻是冷冰冰的,距離遙遠。 ~John Muir~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花蓮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 36小時關鍵能力研習 分組實做作業單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綠色旅遊 Green tourism 在台灣的趨勢與導遊發展
森森不息- 愛林、保林、護林宣導 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教學優良教師分享 資訊管理系 陳昌助.
餐飲管理經營 – 單元五 餐 飲 安 全 衛 生 李宜玲 unit5餐飲安全衛生.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ASP.NET基本設計與操作 建國科技大學 資管系 饒瑞佶 2007年.
Database Systems 主講人:陳建源 研究室 :法401
-- 從系統觀看見每一個孩子 台灣海寧格機構系統排列師 李悅寧
家長教育 之 電子學習.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林道 9K工寮 中之關130.5K 90分 150分 20號道路 垭口林道 關山嶺山3176M 溪頭山 3272M 1.5K 110分
Web Service 1.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內案例分析.
餐飲設施規劃流程.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行的色彩 交通標誌(4).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一年五班班親會 導師:黃立芬 任教科目:數學
菲你不可 世界志工社2009菲律賓服務團.
三福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季法人說明會 第三季法人說明會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由於最近銅價波動甚鉅,本公司希望能提供即時售價行情,以利貴方作為預算編制使用
由於最近銅價波動甚鉅,本公司希望能提供即時售價行情,以利貴方作為預算編制使用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機綠. 在這綠色老屋 碰撞出更多 人與人相遇的機 率 綠.
由於最近銅價波動甚鉅,本公司希望能提供即時售價行情,以利貴方作為預算編制使用
南投縣草屯鎮 平林國民小學校園重建計劃.
花王集團.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TOURISM & HOSPITALITY STUDIES 旅遊與款待 張祝珊英文中學 新高中課程簡介
由於最近銅價波動甚鉅,本公司希望能提供即時售價行情,以利貴方作為預算編制使用
校外實習媒合資訊平台介紹 報告人:王上明 指導單位: 教育部技職司 承辦單位: 明志科技大學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由於最近銅價波動甚鉅,本公司希望能提供即時售價行情,以利貴方作為預算編制使用
主題研究架構.
NewsWeek No.2 人權修法懶人包 配合高中公民第1冊第3章.
由於最近銅價波動甚鉅,本公司希望能提供即時售價行情,以利貴方作為預算編制使用
營運模式.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南區 ~中小學教師數位博物館研討會 藝術類數位博物館介紹 和春技術學院馮治平 91年2月2日.
由於最近銅價波動甚鉅,本公司希望能提供即時售價行情,以利貴方作為預算編制使用
由於最近銅價波動甚鉅,本公司希望能提供即時售價行情,以利貴方作為預算編制使用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由於最近銅價波動甚鉅,本公司希望能提供即時售價行情,以利貴方作為預算編制使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森林遊樂

森林遊樂區的特性與發展沿革 森林的價值 森林可多目標利用 森林除了林木與林地之外,還包含其他植物、動物、氣候、土壤、土壤水、枝葉層、腐植層及土壤微生物等有機、無機環境組成的生態社會。 森林可多目標利用 除了林木生產之外,還具有林木與副產物生產、調節氣候、國土保安、涵養水源、森林遊樂、休養保健、陶冶性靈、自然教育、自然環境保護及野生動物保育等多方面功能,更具有美學、景觀、藝術、文化上難以計量之價值。

森林遊樂區的特性與發展沿革 台灣森林資源多樣性之美 台灣的環境特色 豐富多樣的植生帶

森林遊樂區的特性與發展沿革 森林遊樂的特性 台灣高山險峻,生物多樣性豐富,森林環境存在的價值十分豐富,森林遊樂的規劃設計,應是有怎樣的資源提供怎麼的遊憩型態,而非創造與資源不相干的遊憩活動。

森林遊樂區的特性與發展沿革 台灣森林遊樂事業發展概況 1958年台灣省政府公佈「台灣林業政策及經營方針」,其中第21條指示應積極發展森林遊樂事業。 1964整建合歡山森林遊樂區 1967墾丁 1969武陵 1972成立墾丁森林遊樂區管理所 1974規劃阿里山 1976 研訂「台灣森林經營改革方案」,第13條「發展國有林地多種用途,建設自然生態保護區及森林遊樂區,………………..」 1977太平山 1978林務局成立森林遊樂課,整件內動、知本、池南 1985 完成國有森林遊樂資源調查、評估工作,在此同時也修正公佈「森林法」,其中第17條:「森林區域內,得視環境條件,設置森林遊樂區;其設置管理辦法由中央主關機關定之」。 1989 農委會訂定發布「森林遊樂區設置管理辦法」 1992 省政府頒布「台灣省森林遊樂區提供公民營作業要點」,規劃森林遊樂區之餐飲住宿開放民營作業 1994 東眼山、雙流、奧萬大開放

森林遊樂區的特性與發展沿革 森林遊樂區(至今開放22處森林遊樂區) 林務局 退輔會 教育部 新竹林區管理處:內洞、滿月園、東眼山、觀霧 羅東林區管理處:太平山 東勢林區管理處:武陵、大雪山、八仙山、合歡山 南投林區管理處:奧萬大 花蓮林區管理處:池南、富源 嘉義林區管理處:阿里山 屏東林區管理處:藤枝、雙流、墾丁 台東林區管理處:知本、向陽 退輔會 棲蘭、明池 教育部 溪頭、惠蓀

森林遊樂區的特性與發展沿革 自然教育中心 定義與發展原由 為何推動自然教育中心 符合林務局核心價值與自然教育發展宗旨 因應全球環境教育發展趨勢 提供國人優質的環境學習與戶外遊憩體驗

森林遊樂區的特性與發展沿革 自然教育中心 發展原則 重視教育 專業團隊 地區特色 永續環境 服務品質 社區經營 全球思考、在地行動

森林遊樂區的特性與發展沿革 自然教育中心 課程類別 戶外教學 環境解說 主題活動 特別企劃 專業研習

森林遊樂區的特性與發展沿革 全國步道系統 國家步道系統: 區域步道系統: 中央山脈脊梁、陽明山、淡蘭-東北角海岸、插天山、霞喀羅-鹿場連嶺、蘇花-比亞豪、雪山群峰、合歡-能高越嶺、關門、海岸山脈、阿里山、玉山橫斷、關山-內本鹿越嶺、南台灣等,共14條。 區域步道系統: 觀音山-陽明山-北海岸、基隆-東北角海岸、北桃山域、竹苗山域、宜蘭-太平山、花蓮-太魯閣、中彰山域、南投山域、雲嘉-大阿里山、大台南山域、高雄山域、高雄區域、屏東山域、東部區域等14個區域系統,共56個子區域步道系統。

森林遊樂區的特性與發展沿革 森林遊樂區之籌設 成立籌備委員會 森林遊樂區之成立較一般公園更為容易,僅需適當之森林地區即已具備基礎。地方政府(縣市鄉鎮)如經決定設立森林遊樂區,即應成立某某森林遊樂區籌建委員會,地方首長兼任主委,並聘請有關機關主管、地方熱心人士及專家學者為委員。會內分組辦事: 總務組 財務組 技術組

森林遊樂區的特性與發展沿革 森林遊樂區之籌設 經費預算之籌劃 經費之籌劃為主要之工作,在創辦初期可能費用相當龐大,其來源有: 按照計畫分年編列在支出預算內 要求上級機關補助 地方熱心人士捐助 貸款(需注意還款來源:在年度預算內編列償還預算,再則可將營運後所收費用分年還款)

森林遊樂區的特性與發展沿革 森林遊樂區之組織與職掌 技術股: 遊樂區之發展、增闢、美化事項。 林木培育、修剪、造植、保護事項。 各項設備之保養維護事項。 環境清潔、衛生之管理維護事項。 遊樂人士之安全保護事項。 自然風景保護事項。

森林遊樂區的特性與發展沿革 森林遊樂區之組織與職掌 事務股 公文之收發繕校保存及印信之典守事項 財產之保管、物料之採購事項。 工程之招標議價事項。 員工之勞動登記及薪餉發放事項。 餐旅業務和攤販之管理事項。 遊樂區內各種違規取締事項。 門票或其他業務費之收支事項。 年度計畫預算之編造事項。

森林遊樂區的選擇、調查與規劃 遊樂區的選擇條件 交通便利地區 森林廣闊地區 環境幽美地區 無公害的地區 設施容易地區 有名勝古蹟地區 森林繁茂具有特色之林地

森林遊樂區的選擇、調查與規劃 遊樂區的類型 田原型 平原型 湖沼型 山岳型 森林型 雪嶺型

森林遊樂區的選擇、調查與規劃 森林遊樂區的調查 地址 -動物種類 權屬 -面積 地況 -林況 氣候因子 -風景特色 地址 -動物種類 權屬 -面積 地況 -林況 氣候因子 -風景特色 歷史文物古蹟 -可供遊覽項目 可供遊覽人數 -交通狀況 水源狀況 -電源狀況 居民狀況 -其他

森林遊樂區的選擇、調查與規劃 森林遊樂區的規劃 中心區的規劃 自然風景的規劃 地勢寬闊 風景優美 具有特色 有名勝古蹟 出入口設計 山水規劃 林地規劃

森林遊樂區的選擇、調查與規劃 森林遊樂區的規劃 交通的規劃 遊樂設施 區外交通 區內交通 兒童遊樂場所的規劃 涼亭規劃 座椅及桌子的規劃 林間木屋和別墅規劃 其他

森林遊樂區的選擇、調查與規劃 森林遊樂區的規劃 公共設施規劃 水電與排水系統 衛生設備 垃圾桶 廁所 辦公室 餐旅設備 山莊設備

森林遊樂區的選擇、調查與規劃 森林遊樂區的規劃 社教設施規劃 博物館 植物館和動物園 自然研究場所 色彩調配與心理調適

森林遊樂區之管理與維護 環境清潔之維護下列禁止事項必須明確揭示: 不得亂拋廢物。 不得在屋外或道路兩側亂堆雜物。 不得隨意吐痰、便溺。 不得任意張貼廣告。 不得隨地引火取暖、炊飯。 不得在區內流動叫賣物品。 不得在指定停車場外停靠車輛。 不得放牧。 不得任意搭建房屋或工寮。

森林遊樂區之管理與維護 自然風景之保護 禁止盜伐林木,剝取樹皮。 禁止濫採山中花草。 禁止開墾林地。 禁止濫殺野生動物。 禁止採取土石。 禁止樹上、石壁上題刻字跡。

森林遊樂區之管理與維護 遊樂區之安全設施 險崖、陡坡、落石地區。 危險道路,橋樑陷阱。 深水、急流、流砂。 有毒蛇、猛獸、蜂群之地。 有毒植物地區。 噴灑農藥地區。

森林遊樂區之管理與維護 餐旅之管理 在大型或遠程之森林遊樂區內,旅社、餐廳和食品店等皆不可或缺,此種含有商業性店舖,不必由政府機關或林務機構直接經營,可交由特約公司在指定地區設置營業,訂定管理合約,照約執行管理,按期檢查。 林務局會同有關機關整理,並將遊樂區旅遊設施提供民間合作經營(包括餐旅業),公布有「台灣省森林遊樂區設施提供民間合作要點」及「台灣省森林遊樂區公民營作業要點」。

森林遊樂區之管理與維護 導遊業務 應有相當學識,宜於高中畢業程度以上。 具有相當口才,略曉外語。 身體健康,儀表端正,態度熱忱。 熟悉遊覽地區之地形、風光、氣候和文物歷史來源等。 導遊時應著特定制服,以示責任。 曾受訓練。

森林遊樂區之管理與維護 導遊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執行導遊業務時,言行不當。 遇有旅客患病,不予妥善照料。 引導旅客採購物品或其他服務收受回扣。 向旅客額外需索。 向旅客兜售或收購物品。 以不正當手段收取旅客財物。 私自兌換外幣。 為旅客媒介色情或有妨害善良風俗之行為。 玷辱國家榮譽,損害國家利益。 不遵守專業訓練之規定。

森林遊樂區之管理與維護 設施之管理修護 遊樂區內之各種設施因其存在深山曠野,容易損壞,必須經常派員巡視,尤其是在颱風暴雨之後更須詳為檢查。即使無颱風暴雨之來襲,各種設施應作定期性之保養,這些工作每年需要相當多的經費,均應編入年度支出預算。

森林遊樂之未來展望 就台灣森林條件而言,生態旅遊區位包括:森林遊樂區、自然步道區、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保留區、中央山脈保育廊道、社區森業等。

森林遊樂之未來展望 生態旅遊的崛起 如何提供足夠的遊憩機會,又能維持生態環境自然的原始狀況就變得非常重要。經營者除了應規劃不同遊憩型態的遊憩區,以滿足不同的遊客需求,減輕環境破壞外,尚可從遊憩據點的規劃、動線的設計、環境教育、管埋維護、懲戒等措施,保持遊憩的品質,尤其在事前依資源的特質界定遊憩型態更為重要,如健行、爬山、解說活動、騎單車等皆為適合環境發展的旅遊型態。

森林遊樂之未來展望 澳洲自然環境旅遊守則中有四大要點極其重要。 不在自然環境中留下任何非本土的種子、果實或植物。 謹慎安靜的旅行。 順著步道旅遊。 體驗自然環境以徒走、獨木舟或單車最好。

森林遊樂之未來展望 國家步道 為了滿足國人充分體驗自然之美,促進身心健康,國內各相關單位或民間社團相繼開發各式步道,國家步道系統的建立,可以串連全台旅遊區及景觀據點,亦可依據不同的資源條件發展不同型態的生態旅遊及服務設施;同時結合山村社區及地區性公益團體,建立夥伴關係,發展親近山林的知性之旅。

森林遊樂之未來展望 重要古道: 國家森林步道: 淡蘭古道、金包里古道、桶后越嶺古道、跑馬古道、挑鹽古道、鳴鳯山古道、能高越嶺古道、王山山道、八通關古道、獨立山越嶺古道、關山古道等。 國家森林步道: 苗栗馬拉邦森林步道、嘉義獨立山森林步道、嘉義大凍山森林步道、屏東里龍山森林步道、台東大武山森林步道、宜蘭聖母山莊森林步道。

森林遊樂之未來展望 活動型態的多元與精緻化 搭乘遊覽車趕集,走馬看花賞景,是許多國人習慣的旅遊方式,也因此經常錯過許多欣賞大自然的機會。若能徒步健行或在優美的景點住下細細的品味玩賞,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森林的價值相當多元,因此透過對森林環境的了解,不管是管理單位或是遊客,均可經由各種不同主題資訊的掌控,設計出精彩且饒富意義的活動。 一般說來,遊憩活動多由遊客服務中心規劃負責,目前國內許多遊客服務中心多以圖片展示及電影,服務中心與遊客間缺乏互動,遊客通常只逗留幾分鐘就離開,服務中心並未充分發揮其功能。因此,面對未來可茲提供的遊憩型態,尚有許多亟待開發的創意空間。

森林遊樂之未來展望 環境教育與生態遊戲的推廣 森林環境所提供的教育功能,不僅對象不限男女老少,其內涵更可透過摺頁、自導式步道、展示館、多媒體、解說牌或解說員引導等方式,使遊客獲得知性與感性的雙重滿足,並透過自然環境的接觸,使遊客了解並關懷鄉土文化,培養鄉土意識。 要認識環境除了觀看,還必須包括傾聽、欣賞、觸摸和嗅聞,結合以上的體驗與知性之旅,才是真正的了解自然,欣賞自然。 許多森林的環境教育活動都偏重單一物種的介紹,除了讓遊客認識蟲魚鳥獸之名,認識其價值與功能外,若能分析物種在環境中的地位,環環相扣的物質循環與食物鏈關係,甚至引證譬喻其與人類的生活關係,在環境教育中更為重要。

請帶著尊重自然的心,來鑑賞園區內動物、植物、地質、地形與氣象等自然生態之美。 林務局國家森林遊樂區生態旅遊遊客守則 請帶著尊重自然的心,來鑑賞園區內動物、植物、地質、地形與氣象等自然生態之美。 請珍惜自然資源,隨手做環保,垃圾減量及分類,回收資源,留給園區清爽的環境。 徒步健行與單車旅行最有益健康,亦可充分享受大自然。 順著步道前行,避免破壞污染溪床、溼地與地形脆弱的環境。 國家森林遊樂區內不歡迎流動攤販,也請您勿任意購買。 請用欣賞、體驗與觀察代替採集、破壞、刻字、污染及捕獵。

進入園區內請儘量使用環保餐具,或攜帶可重複使用的容器。 林務局國家森林遊樂區生態旅遊遊客守則 進入園區內請儘量使用環保餐具,或攜帶可重複使用的容器。 在自然的環境中,宜著與自然環境相調和的衣褲、寬緣帽、運動鞋或登山鞋,並隨時預防蛇、蜂與蚊蟲叮咬。 在大自然環境中,攜帶或引入外來的動植物,將帶來生態的干擾與破壞。 謹慎安靜的旅行,避免干擾野生動物的生息。 請學習並尊重社區的生活與文化。 除了攝影,什麼也不取;除了回憶,什麼也不留。

步道政策 緣起 民國67年林務局即編印有「台灣山岳旅遊手冊」 70年間進行登山路線之勘查、整修與避難山屋之整建工作。 80年中則因應國人登山風氣提升,委請中華民國山岳協會對全台熱門登山步道進行調查 88、89年完成國有林登山步道系統(含古道)大安溪以北及以南區域之規劃報告。 90年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召開「研商建立全國登山步道網會議」,決議由林務局協調各相關單位,規劃整合建置全國登山健行之步道系統。 95年8月,更配合行政院呼應民間發起「開闢千里步道,回歸內在價值」社會運動,由林務局整合相關單位,共同建置發展全國步道系統,並加強建置發展之廣度與深度。

步道政策 建置目標 以步道系統為脈絡,串聯各地旅遊區及景觀據點 結合文化創意產業,展現區域風貌與特色 均衡建置五大向度,完善發展整體系統 充實環境教育內涵,加強人與自然互動 導入公私協力機制,開啟多元參與

步道政策 發展策略 完善的向度系統 適切的設施活動 正確的環境態度 多元的學習管道 豐富的互動發展

步道政策 工作項目 研訂分級制度及設計規範:研訂步道分級制度,檢討各類步道路線選定規範、使用規則、維護管理及附屬公共設施選址、規劃設計、施工規範、圖例等,以為山林設施及管理依循。 自然人文資源調查 實質整建步道系統 維護管理及監測 建置資料庫及導覽網站

步道政策 階段成果

步道政策 階段成果 研訂設計規範分級制度,整合山林管理制度 研訂各類步道規劃設計規範 研訂步道分級制度及設置管理要點

步道政策 階段成果 規劃全國步道系統藍圖,整體均衡發展 於93年完成14個國家步道系統藍圖規劃,97年完成14個區域步道系統、56個子區域步道系統藍圖規劃,以為全國步道系統整體建置發展之依循。 考量步道資源特色及景觀美質代表性、生態敏感度、交通連結關係與可及性、可提供遊憩機會之屬性、現有使用程度、安全與使用困難度與周邊生活圈、社區、聚落關聯性等評量因子。依據五大建設向度在步道系統發展中扮演機能,均衡建置各項應提供之軟硬體建設,逐步落實全國步道系徆膃X發展。

步道政策 階段成果 95年著手推動無痕山林運動(Leave No Trace, LNT)。 落實推動無痕山林運動,內化環境倫理 95年著手推動無痕山林運動(Leave No Trace, LNT)。 96年更整合行政機關、相關社團及專家學者,籌組無痕山林執行委員會,積極協調整合公私部門之認知,透過各級政府及相關團體之力量共同落實推展,以期具體改變民眾對環境之態度與行為。

步道政策 階段成果 整建維護步道路體設施,維護環境品質 整建步道過程以原有路線、土徑步道為主,以生態工法、自然材料為原則,並兼顧步道之排水性、適地適材等前提。 除步道路體實質整建外,適時適地配合整理營造可視景觀,充實緊急救難醫療等設備,以備不時之需,並加強步道沿線環境及設施安全。

步道政策 階段成果 建構步道環境資料庫及管理資訊系統,逐步充實各項環境因子調查,以為步道導覽網頁、電子學習站等用途。 建構導覽網頁及管理資訊系統,統一資訊平台 建構步道環境資料庫及管理資訊系統,逐步充實各項環境因子調查,以為步道導覽網頁、電子學習站等用途。 整合開發步道入口網站:配合E化趨勢,整合並規劃建置全國步道入口網站,即時更新並持續擴充導覽網站資訊。

步道政策 階段成果 辦理環境調查監測紀錄,掌握環境條件 發行多樣化教材文宣,提供山林知識學習管道 推廣自然創作,拓展山林活力與潛力 推廣多元遊程創意活動,活絡地方產業 活絡公眾參與推展步道志工及公私協力 活絡公眾參與。 工作假期導入 籌組步道志工團隊 鼓勵民間團體認養步道

步道政策 全國步道系統建置發展之未來展望 全國步道系統提供國人認識自然環境、瞭解鄉土文化、增進身心健康、推動生態旅遊與學習自我認知等場所,提供瞭解與保護自然環境的最佳管道與場所,其中的生態與文化更將成為獨特的台灣經驗。希望藉由存在其間的良善山林活動以磨勵人的心志,讓人得向大自然學習,從中獲取不同的生活體驗以激發心靈層面的提昇,建立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