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 孤独之旅
曹文轩, 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 北京大学教授、 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代表作品: 《山羊不吃天堂草》、 《草房子》等长篇小说。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优裕的生活竟在一夜间毁了,因为父亲生意的失败,致使这个孩子的优越感全失。于是他陪着父亲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始了放鸭生活……. 《草房子》是一本儿童读物。小说通过陆鹤、纸月、细马、杜小康四个同学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和学习生活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以及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感人场景。 杜小康家原来是全村首富,一直过着无忧无虑,有求必应的生活。他的生活受到孩子的羡慕,优异的学习成绩,口袋里有各种各样的零食,能够骑着罕见的自行车穿梭于孩子们游乐场。这样的孩子,肯定是孩子们的“孩子王”,享受着至尊无上的地位,即使做游戏也往往是“将军”“司令”的领袖人物。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优裕的生活竟在一夜间毁了,因为父亲生意的失败,致使这个孩子的优越感全失。于是他陪着父亲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始了放鸭生活…….
嬉闹 觅食 驱除 歇斯底里 初读小说,掌握字词 撅断 旋 风 愕 然 恣 睢 嗤 笑 寒 噤 五 行 惘 然 折本 撩逗 chān 嬉闹 觅食 驱除 歇斯底里 搀 杂 juē xuàn è Zì suī chī 撅断 旋 风 愕 然 恣 睢 嗤 笑 寒 噤 五 行 惘 然 折本 xíng shé jìn wǎng liáo 撩逗 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造句:他歇斯底里的呐喊着,为了心理的不平和委屈
小说三要素 杜小康、杜雍和。 人物: 情节: 环境: 无边无际的芦苇地。 一位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无边无际的芦苇地。
情节梳理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父亲去放鸭. 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感受。 写杜小康在芦苇荡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 孤独之旅 出发时—— 到达苇荡时—— 安顿之后—— 时间一久—— 那天雨后天晴—— 茫然、恐惧 害怕、胆怯 感到孤独 不再忽然恐慌 坚强
阅读文中细节描写的语句,勾画批注,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细节描写是对事件的细小环节或对人的某一部分所作的特定的描写。它能成功塑造人物的形象,反映人物的性格。
已经是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偶然行过去一只船,那船上的人已是杜雍和杜小康从未见过的面孔了。 鸭们不管。它们只要有水就行。水就是它们永远的故乡。它们开始觅食。觅食之后,忽然有了兴致,就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因此,这叫声既显得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奋。 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 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已无一户人家。 孤独的所在 对比手法,以鸭子们的无忧无虑来反衬父子俩的茫然彷徨。 这是对杜小康远离家园之后的心理描写,体现他此时的茫然孤寂。 学生勾画之后要让他们讨论交流。
1.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苇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 面对眼前 “如万重大山围住” 的景象,少年杜小康感到胆怯、害怕。
2.吃完饭,杜小康才稍稍从恐慌中镇定下来。……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驱除杜小康的恐慌。夜里睡觉时,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 残酷的现实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驱除孩子心头的恐惧之感。
3. 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经过这一夜的风雨考验,面对着眼前的一切,杜小康已无法回避,在困境中他磨炼着自己的品行,敢于面对现实,并勇敢地战胜了自然界的风雨、人生中的风雨,使自己的意志更加坚强了。
4.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歪”和“埋”表明此时杜小康非常的孤独和害怕,鸭子已经成了他唯一的伴侣。 “哭”是为自己本不应该承受这样的艰辛而委屈得哭;同时,也是为自己承受住了生活的艰辛而激动得哭。
这些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体现在何处? 通过大量细致的细节描写,刻画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轨迹,把杜小康由害怕孤独到能面对孤独到勇敢战胜孤独的过程很好地描述出来,生动地再现了主人公人生成长的过程。
用前面同样的勾画批注的方法,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或段落,说说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提示:鸭群、芦苇荡、暴风雨
鸭群 1.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还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突出划船赶鸭子的速度很快,衬托了父子俩孤寂、单调的行程
鸭群 2.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唯恐自己与这只惟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有时,它们会将头从翅膀里拔出,看一眼船上的主人。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插回翅膀里。 以鸭子“无家”“漂流”及对唯一的小船的依靠衬托出父子俩此时孤独、恐惧、无依的心理。
鸭群 3.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以鸭子的成长象征着小康的成熟,深化了小说主题。
芦苇荡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 这样无边无际的芦荡渲染了气氛,更增添了主人公内心的恐惧和害怕。
暴风雨 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可怕的暴风雨让本来孤独恐惧的主人公更加陷入恐慌之中,但也正是有了这暴风雨,让杜小康体验了真正成长的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结合杜小康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心理活动,说说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想一想 结合杜小康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心理活动,说说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孤独之旅”主要指杜小康在孤独中的成长的过程。 具体而言: 因家道中落而失学,失去了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是孤独; 随父亲一同放鸭,远离了自己熟悉的村庄及人群是孤独; 父子间干巴巴的交流更让人寂寞和孤独; 无边无际的芦苇荡让他有一种“永远也逃不走的感觉”,未卜的前途更让他恐惧和迷茫。就在这孤独之中他长大了,坚强了。 情感世界的孤独 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 对未来的恐惧
鸭 群 芦苇荡 暴风雨 环境描写 无家的飘游者——长成真正的鸭 压抑——开阔 可怕 — 搏斗 — 成长 鸭 群 无家的飘游者——长成真正的鸭 鸭子和杜小康都经历了自己的成长,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芦苇荡 压抑——开阔 芦荡见证了杜小康心理变化的过程。 暴风雨 可怕 — 搏斗 — 成长 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失学后 孤独中 风雨中 鸭下蛋 放鸭是生活的全部 鸭群是伙伴、是心灵的安慰 护鸭感到成长的艰辛和喜悦 甘苦中的喜悦——人生的成果 想一想 鸭群是杜小康亲密的伙伴。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描写这些鸭子,这与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联系? 失学后 放鸭是生活的全部 孤独中 鸭群是伙伴、是心灵的安慰 风雨中 护鸭感到成长的艰辛和喜悦 鸭下蛋 甘苦中的喜悦——人生的成果
总 结: 本文通过多处的细节描写表现杜小康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变化轨迹,再现了人物成长的过程。写得具体、生动,真实可信。文章多次地进行环境描写,不仅衬托了人物的心情,烘托了小说气氛,还通过环境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形成高潮,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感悟主题 1、体现了人的力量:人能克服困难, 战胜困难,取得胜利走向成熟。 2、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孤独”是 重要的一笔。 3、人要战胜大自然,更重要的是战 胜自我。 4、青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要躲避 困难,努力赢取胜利,会有一种 自豪感和成长感。
拓展与联想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试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