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論語選――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7 第十八章補充 模擬.
Advertisements

第三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扬子中学 宋咏春 王国维 “ 二重证据法 ” 传世文献与地下考古相互印证。
ISBN 財務管理原理 ( 再版 ) 謝劍平 著 第十一章 財務規劃與預測.
感冒怎麼辦 ?! 現代人不可不知的用藥基本常識 [ 藥你健康 ] 簡報分享 行政院衛生署出版 台大藥學系編印 ( 中華民國 95 年初版 ) 感冒藥雖能減緩不適 症狀,卻不會讓感冒 好的比較快,所以千 萬不能太過依賴喔 ! 喔 ~ 我了解了 ! 你真是個專業 的藥師,謝謝 你的解說 !
國小閱讀推廣經驗分享 臺中市西屯區大鵬國小設備組長林益生 102 年度圖書教師進階課程 國立台中圖書館 國際會議廳 2013/03/08.
创造现代生活 纸的利用与装饰.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 展有什么影响? 我们的调查:  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  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成为 “ 资 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为资产阶 级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物质基础: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
数字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表达 和传递信息。 明明想为六年级的每个同学都 编一个号码,请你帮帮他。
2011 年中考复习教学研讨会议程 一、初三质检试卷分析(学科中学组成员) 1. 启明中学 2. 连江三中片 3. 凤城中学片 4. 全县质检数据通报 二、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建议.
2015 湖南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 6.13 ) 主讲:马小藩 时间: 6 月 13 日晚上 7 点开始 湖南省考交流群: 选调生交流群: 法检两院交流群: 中公教育出品 Copyright© 微信: hnzgjy 湖南中公微博.
作者:海倫凱勒 出版社:文經閣 出版年: 2006 ISBN : J 邱宣文.
分享成长的快乐 2010年3月刊 成长进行时 欢乐出版社.
讲 练 答 三位一体 2015湖南省考高分讲堂 主讲:行测:王殿韦 申论:王越践 中公教育出品 主题:考前20天复习策略和针对方法
5種常見溝通型態       陳亭君 林姿妤       黃皓維 王瀚廷 討好型 一致型 責備型 超理智型 打岔型.
第6章 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
晨露 进入 阳光出版社
公文製作與處理要領 靜宜大學 楊正寬 民國98年9月1日.
注册会计师涉税鉴证业务 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2007年7月)
第3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
我們可以選擇食物? 可以選擇人生嗎? 美味的代價 Food Inc. 李昂,鴛鴦春膳
三國演義 作者:羅貫中 S104 郭鴻儀 製作.
露天拍賣會員註冊 -成為賣家的註冊流程 王志文 陳宜琪 黃怡嘉.
劳动之歌 2007年寒假特刊 总第12期 蜜蜂小学主办 献给劳动者的歌 劳动节的由来 小鬼当家 多采的风 . 目录 蜜蜂出版社.
& 现代物流管理 李静芳 编著 普通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类规划教材 订购电话: ;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CAI课件
讲 练 答 三位一体 2015湖南省考高分讲堂 主讲:张静思 曹海丁 中公教育出品 主题:行测答题技巧讲解 时间:4月7日晚上7点开始
公文製作與習作 行政院秘書處 93年10月11日.
 台南縣私立興國高級中學  公文橫式書寫推動說明會簡報 93年12月22日 總務處 編製.
文書作業講習.
文書作業講習.
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國家諮商心理師特考及格 現任中台科技大學幼保系及文教所副教授 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兼任副教授
曹红旗 省特级教师 潍坊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新浪博客: 揽月湖畔的教育碎思
讀書心得分享: 善待細胞, 可以活的更好.
J107 胡婷涵 28號.
Copyright © Dale Carnegie & Associates, Inc.
2011年11月3日凌晨,江西省南昌市筷子巷35号发生一场大火。火灾过后,住在35号的大部分居民回忆火灾发生的情况时,一个名字不约而同地从他们口中说出。夏娟,一名12岁的初二女生,在发现大火时没有选择独自逃生,而是逐一敲开邻居的门,让至少15名居民因此幸免于难。 你认为夏娟同学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举动呢?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CAI课件
學習要點 1. 了解人力資源管理的策略重要性 2. 介紹何謂招募與裁員 3. 說明不同工作的最佳甄選工具 4. 解釋績效評估的各種方法
校园赠语 青少年常识文丛 哈尔滨出版社 校园赠语 主编:李杰 副主编:王勇 韩雪 七年级一班 李荣坤 封底 返回 退出.
輔導與諮商原理 ─助人專業的入門指南 A Guide to the Helping Professions
我最愛的一本書 上課不要看小說 我最愛的一本書—上課不要看小說.
滴水之恩,何以相“报” 本期焦点 中国感恩出版社 感恩节 妈妈,您辛苦了 给爸爸洗脚 生活中的感恩 我心目中的感恩 阅读 2008年12月号
摘要說明 使用的時機:閱讀教育 步驟:介紹書籍資料後進行討論 適用的領域或議題:語文領域 單元名稱:自創教材.
Copyright 2006 © The Miktam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Inc.
任课教师: 孙秀峰 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星星的眼淚 星星的眼淚 班級:S202 座號:46 姓名:鄭媛文 作品:星星的眼淚
思潮竹 作者無 名氏.
圖解專案管理實務與案例演練 第 7 章 WBS與資源管理 2009年1月27日 情報技術研究中心
國立中興大學107年度 公文寫作進階核稿研習 公文程式與製作 講授人:林起潛 民國107年8月6日.
从被砍到见骨 到无处安放隐私 每周法治热点幻灯版: ,第8期 庞克道编著.
福建客家土樓 飛飛的攝影手札 圖文:飛飛 循環播放,按ESC離開。
參考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遠距學園 簡報製作:林秀玲.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曾品方老師
參考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遠距學園 簡報製作:林秀玲.
細胞學說.
手工書的製作和簡介 四年級 閱讀課
新高中通識教育科教案設計分享會 現代中國: 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 朱秀玲老師.
我不是日本來的阿嬤,也不靠著 水蜜桃維生的台灣阿嬤……
大豆有望继续跨年度牛市行情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我是浙商期货的徐文杰,今天下午我们团队将要讲的题目是 大豆有望展开跨年度牛市行情
得人如得魚 馬太4:18-22、路加5:1-11.
阅读从馆员开始 —献给图书馆馆员的书 第三辑·职业篇 图书馆工会 文献编目部 推荐.
何謂溝通? 溝通 意思的轉達及了解 人際溝通 組織溝通 轉達意謂訊息是以收訊者可理解的方式所接收 對意思的了解並不等同於收訊者同意此訊息
第5讲 问题识别、议程与政策备选方案 做人在有疑之处不疑,做学问在无疑之处有疑。————胡适 利益集团.
公文簽辦應注意事項 數字書寫、使用原則- 舉例說明:
公文書信製作 國立二林工商 人事室主任王慶城.
Copyright © Dale Carnegie & Associates, Inc.
朱天心.
資料來源:九德國小 新庄國小中年級圖書利用教育 書的身體 資料來源:九德國小 授課者 王美惠老師.
我不是日本來的阿嬤,也不靠著 水蜜桃維生的台灣阿嬤……
2006年3月25日-4月9日 14個人 4輛吉普車 1個心願 走進香巴拉 離天堂最近的地方 照片版權所有 Copyright.
4.理財規劃者適格性分析與實作 理財規劃重點 生涯階段 「就業前準備階段」(學習階段) 「初入社會階段」 「確定職涯階段」 「維持職涯階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課 論語選――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智慧--我不是日本來的阿嬤, 也不是靠著水蜜桃維生的 臺灣阿嬤…… 課前引導 智慧--我不是日本來的阿嬤, 也不是靠著水蜜桃維生的 臺灣阿嬤……

我是懂得創造生活樂趣的塔莎老奶奶。

你會發現……原來,生活也可以這麼過。 老了,不一定要成為家人的負擔,只要懂得創造生活樂趣 老,不再是件讓人畏懼的事, 反之,你有充足的時間可以浪費在更多美好的事物上。 你會發現……原來,生活也可以這麼過。

卻擊敗眾多年輕女性,成為日本雜誌票選出最受憧憬的女性人物第一名。 她,今年92歲, 卻擊敗眾多年輕女性,成為日本雜誌票選出最受憧憬的女性人物第一名。 美國知名繪本作家塔莎老奶奶, 遠離城市的繁華, 只為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Copyright @ by Tasha Tudor & Family , Inc. Photograph ©Richard W. Brown

心靈的滿足 「想獲得幸福,就是希望心靈得以充實吧! 我滿足於身旁的任何事物。 無論是屋子、庭園、動物或是天氣,生活中的一切,都令我滿足。」 Copyright @ by Tasha Tudor & Family , Inc. Photograph ©Richard W. Brown

享受人生的每分每秒 「孩子們曾問我: 『妳的一生肯定很辛苦吧?』 其實,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呢。 我一直都以度假的心情過日子, 每天、每分、每秒,我都很享受著唷!」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光 「英國作家蕭伯納曾說: 『只有年少時擁有年輕, 是件可惜的事。』 對我而言, 隨著年歲增長, 日子過得更充實, 且懂得享受生活樂趣。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光。」

你會發現,歷經歲月的刻痕, 原來是一件這麼美好的事。 不管你現在幾歲,生活其實有無限可能! 選擇自己要過的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別忘了與最親愛的人 分享每一個可以更幸福的機會, 讓每個都會或即將步入老年的人, 都能擁有最簡單的心靈滿足。 你會發現,歷經歲月的刻痕, 原來是一件這麼美好的事。

老,是大多數人會遇到的人生階段,老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除了年齡的增長外,心靈並沒有成長,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需要學習的東西

老年人在忙碌一生後,如何放下權利欲望,並修養心性,培養厚德,留典範於後輩子孫是必須學習的。聖哲說:老來之精惟恐竭,精竭則死。老來之氣惟恐洩,氣洩則死。老來之神惟恐離,神離則死。精何以不竭,必也遠色乎。氣何以不洩,必也寡言乎。神何以不離,必也無欲乎。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能從心所欲不逾矩……。易經消息卦:「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人生年齡有幼、少、壯、老等生理上的生長衰退變化,明乎消息盈虛,氣數盛衰,作必要的調整改變,才能趨吉避凶,自求多福。

譯者: 魏采如 / 蕭雲菁 作者: 塔莎.杜朵 (文字) / 理查.布朗 (拍攝) 圖文出處 譯者: 魏采如 / 蕭雲菁 作者: 塔莎.杜朵 (文字) / 理查.布朗 (拍攝) ISBN: 9789866920653  出版社: 三采文化 出版年: 2007年7月18日

第二課 論語選—子路曾皙 冉有公西華侍坐

目 次 一、知人論世~作者其人其事其書 二、軼聞趣談~作者相關事典 三、文心對焦~題解 四、探驪得珠~課文賞析 目 次 一、知人論世~作者其人其事其書 二、軼聞趣談~作者相關事典 三、文心對焦~題解 四、探驪得珠~課文賞析 五、國學殿堂~課文相關國學、文學常識 六、妙筆生花~文法修辭成語對聯 七、提綱挈領~章法結構 八、集思廣益~課後問題討論 九、更上一層~延伸閱讀 十、應用練習~形音義及綜合演練 十一、網路資源~本課相關及圖文資料 來源 ◎五、六、九、十等四個單元建議配合電子講義使用。

一、知人論世 作者 《論語》 孔子生平 孔門弟子 孔子行教像 回目次

《論語》是孔子與弟子、時人談論與應答的語錄,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根據記述編輯而成。全書分為二十篇,每篇取篇首二或三字為名,成書時間約在春秋戰國之交。 《論語》為十三經之一,文字明白曉暢,言簡意賅。全書既揭示儒家理想人格的養成之道,也闡釋了仁、義、禮、忠、信等倫理道德的內涵,是認識孔子思想最重要的典籍。自宋代朱熹將其編入《四書》之列後,便成為歷來士人必讀之書,對後世的思想文化影響至為深遠,所受到的重視,其他經典罕能比擬。重要注本有宋朱熹《論語集注》等。

孔子形貌 關於孔子相貌與形體特徵的最早記載為《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而首上圩頂」,成年後「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又載鄭人之言云:「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孔子聽後不以為然,說:「形狀,末也。」史記所記大體反映了孔子頭生凹頂,身體魁梧,體格健壯的形貌。隨著漢代孔子逐漸被神化,其形貌之描述越來越奇特。 http://tskxxx.blog.163.com/blog/static/597359620078293334115/

孔子生平綱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西元前五五一年),卒於魯哀公十六年(西元前四七九年),享壽七十三歲。 (一)少也貧賤 (二)長而好學 (三)去魯返魯 (四)在魯從政 (五)周遊列國 (六)整理六經

孔子生平 孔子少年出仕,可考者僅知其曾為委吏與乘田,其歷時殆不久。 孔子年過三十,殆即退出仕途,在家授徒設教,至是孔子乃成為一教育家。 魯昭公二十五年,孔子三十五歲,是年適齊,據《史記》,乃昭公被逐後避亂而去。或說在昭公被逐前見機先作,今不可定。魯昭公二十七年,孔子又在魯,依史記所述,此時「魯自大夫以下皆僭離於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

孔子為人 教學:自然的氣氛下,啟發、引導學生。 教學主張:有教無類;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為人:不以聖人、仁者自居。好學不倦、 安貧樂道。盡本分、求仁道。 孔子回顧自己的一生,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二、軼聞趣談 ~課文相關事典 ~ ˙孔子的趣聞掌故 ˙孔門四科十哲 回目次

作者趣聞掌故 《史記‧孔子世家》中有許多關於孔子的掌故,如: 問禮老子、學琴師襄、在齊聞韶、 誅少正卯、夾谷之會、厄於陳蔡、 陳庭辨矢、節骨專車、韋編三絕、 獲麟絕筆、夢奠兩楹。

孔門四科十哲 孔子的學生據說有三千人,其中七十二人在學業上很有成就。西元七二○年,唐玄宗開元八年,依國子司業之請,塑孔門四科高弟十人坐像於孔廟,配享先聖,曰十哲。 孔門弟子中造詣最高的十人被稱為孔門四科十哲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言語:宰我、子貢; 政事:冉有、子路; 文學:子游、子夏。

孔子三千弟子 http://beianwuhan.blog.sohu.com/96791595.html

顏回 德行── 顏淵、閔子騫 http://www.confucius.gov.cn/kzwz/200403/pic/kmdz.htm http://stweb.jcjh.tp.edu.tw/chinese/1chinese/9/four.htm

德行── 冉伯牛、仲弓 冉伯牛

冉有 政事── 冉有、季路

宰我 言語── 宰我、子貢

文學── 子游、子夏 子游 http://www.confucius.gov.cn/kzwz/200403/pic/kmdz.htm

孔門弟子─子路 仲由,字子路,一字季路,春秋時魯之卞人,生於西元前五四二年,少孔子九歲,為孔子之及門弟子,性好勇,孔子之「野哉,由也」,即謂仲由有剛猛不馴之氣勢。子路曾屢從孔子遊歷,對孔子敬愛不已,曾為季氏宰,頗著政績,曾治衛之蒲邑,孔子三稱其善,南遊於楚,從車百乘,仍不忘事親時之粗食,孔子曾謂仲由之事親:「可謂生事盡力,死事盡哀者也」。 《左傳》哀公十五年,衛國動亂,子路為衛人碎屍成肉醬。

孔門弟子─曾點 曾點是一位奮發進取之士,孟子曰:「如琴張、曾皙、牧皮,孔子之謂狂矣。」孔子曰:「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即為明證。曾點雖狂而性暴,孔子仍喜愛之。 曾點之子曾參即為儒門宗聖。據說,曾子於瓜田除草,不慎割斷瓜根,曾點大怒,用大棍將曾子打昏,倒於瓜田良久始甦,起而向父認罪,且回家鼓琴而歌。孔子聞之,要門人不准曾子再進門,曾子自思並無過失,孔子則以「小杖則待,大杖則走」提醒他勿陷父之不義,曾子聞之,遂拜見孔子以謝過。

孔門弟子─冉有 小孔子二十九歲,是孔子之及門弟子,性謙和,多才藝,尤擅政事。 冉求之才能,雖屢為孔子所讚賞,但有些作為,孔子亦隨時予以糾正。冉求之仕季氏,是季氏請孔子未果,始由冉求出仕。 冉求為季孫氏家臣,替季氏聚斂,孔子以季氏已很富有,要學生們指責冉求之不是。 冉求非獨文治上有所表現,在武功上亦有可圈之處。

孔門弟子─公西華 《孔子家語》謂:「齊莊而能肅,志通而好禮,儐相兩君之事,篤雅有節,是公西赤之行也」。是時人認為他已達於「經禮三百,威儀三千」。 據禮記所載,孔子之喪,公西赤治喪禮,其棺飾、葬祭、旌旗等,分採夏、商、周 三代之禮制,備三王之禮以尊之。 今人尚親子關係如朋友,或始創於公西赤,據漢淮南王劉安所撰之淮南子載:「公西華之養親也,若與朋友處,曾參之養親也,若事嚴主烈君,其養一也」。

三、文心對焦 題解 文體、主旨 文體探究 關於《論語》 回目次

本文選自《論語‧先進》。透過孔子與四位學生間的互動,生動的呈現出孔門循循善誘的教育方式。其義理內涵的豐富與寫作筆法的卓越,在《論語》諸篇章中極為特出。 一般人多以為儒門氣象莊嚴,不知道聖人施教多是從平常生活處入手。在閒談中,孔子引導學生各言其志並隨機啟發,弟子或陳述具體抱負,或抒發生命情懷。最後孔子既肯定了子路等人的淑世襟懷,也讚許曾點祥和悠然的境界。師生之間和樂一片。

※文體探討─語錄體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集。「語錄」作為一種文體,乃論語所首創。在《論語》之後,《孟子》、《墨子》亦可見語錄之存,而《莊子》、《荀子》、《韓非子》中亦有語錄之遺。漢代揚雄的《法言》直摹《論語》之體。至於宋代程顥、程頤的《二程粹言》、朱熹的《朱子語類》,以及明、清的一些語錄體著作,都仿效《論語》文體。此外,《論語》語錄體對後世的影響,還及於《世說新語》之類的筆記、小說。甚至到了現代,也不能忽略語錄體的存在。

一、論語的名稱及涵義 《論語》這部書,主要記載了孔子應答弟子及時人的談話。其中有的是當時的直接記錄,有的則是弟子們根據相互傳聞而記下的間接記錄。孔子逝世之後,弟子後學們便把這些紀錄彙集、編纂成書。 「論」是「論纂」,「語」是「言語」,「論纂」孔子之「言語」,故稱《論語》。也就是「孔子語錄彙編」之意。

二、論語的作者與成書時代 《論語》現存二十篇,四百八十餘章,其中大部分是孔子的言論和行事,基本上都是孔子的學生記錄的。從這些章節尊稱「子」、「子曰」、「夫子」,可以證明,它們決非孔子自己寫的;由此也可以推斷:這些章節最初記錄的時間,是在春秋末年孔子生前或死後不久。今人楊伯峻推定論語成書在戰國初期(大約在西元前四○○年左右),這個推論應是可信的。

三、論語的傳本與篇章 成書:戰國初年 禁燬:秦朝 經籍漸出:漢朝,三種傳本。 傳本 魯論語 齊論語 古論語 篇數 20篇 22篇 21篇 相異之處 與今傳論語相同 多〈問王〉、〈知道〉兩篇 孔子故宅中 文字 隸書 古文

今傳論語:20篇以每篇第一章,去除「子曰」、「子謂」而命名。 上篇 1 學而 2 為政 3 八佾 4 里仁 5公冶長 6 雍也 7 述而 8 泰伯 9 子罕 10 鄉黨 11先進 12顏淵 13子路 14憲問 15衛靈公 16季氏 17陽貨 18微子 19子張 20堯曰 下篇

《論語》內容多為簡短的語錄形式,而本章結構完整,文意委婉,對話生動,人物性格躍然紙上,是先秦敘事散文中的佳篇。 此章問答應在孔子五十出仕前。孔門講學本在用世,子路長治軍,冉有長理財,公西華長外交禮節,三人所學各有專長,可備世用。 孔子聞三子之言,其樂可知。然孔子則寄慨於道大而莫能用,深惜三子者之一意於進取,而或不遇見用之時,乃特賞於曾皙之放情事外,能從容自得樂趣於日常之間也。

四、探驪得珠 2.深度鑑賞 題解 第一段 第二三段 第四五段 第六段 回目次

姓仲,名由,一字季路。魯國人,小孔子九歲,性率直,好勇力。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姓冉,名求,字子有。魯國人,小孔子二十九歲,性謙和,多才藝,亦擅政事。 姓曾,名點,字皙。魯國人,與子參同為孔子弟子。皙,音 ㄒㄧ。 姓公西,名赤,字子華。魯國人,小孔子四十二歲,熟習禮節,長於外交。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不要因為我的年紀比你們稍大,就不敢說出自己的志向。「一日長乎爾」即「長乎爾一日」;「毋吾以也」為「毋以吾長於爾而不敢直言己志」之省文。以,因為。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那你們會有什麼作為?以,用。 平日。義同「平居」。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輕率、急遽的樣子。 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在春秋時代後期,千乘為小國,萬乘為大國。乘,音 ㄕㄥˋ,四馬駕一車,此處借指兵車。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夾處。 禮義。 指受到外敵的侵略。師旅,軍隊。 等到。比,音 ㄅㄧˋ,和「及」同義。 又加上鬧饑荒。饑饉,泛指荒年。穀不熟為饑,蔬不熟為饉。 音 ㄕㄣˇ,微笑。

指每邊長六、七十里的土地面積,此指小國。 「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或。 使人民富足。 至於。 音 ㄙˋ ,等待。

指祭祀。 「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與、和。 指諸侯朝覲天子或諸侯會盟之事。 穿著禮服,戴著禮帽。端,古代禮服,又稱玄端。章甫,古代禮帽。 贊禮之人。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指瑟聲間歇。希,通「稀」。 鏗然一聲。鏗,音 ㄎㄥ,狀聲詞。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撰述,此指陳述。 放下瑟,站了起來。舍,同「捨」。作,起立。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在沂水邊洗浴。沂,音 ㄧˊ ,水名,源出山東省 鄒城市,於江蘇省北部流入泗水。 晚春。莫,音ㄇㄨˋ,「暮」之本字。 成年的人。古代男子二十行加冠禮。冠,音 ㄍㄨㄢˋ。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在舞雩臺上吹風乘涼。風,吹風,動詞。舞雩,古時求雨的祭壇。雩,音 ㄩˊ 。 嘆息的樣子。喟,音 ㄎㄨㄟˋ。 讚許。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謙讓。 冉求所說的,不是治理國家的事嗎?唯,語首助詞。與,通「歟」。 言赤只能做小相,又誰能做大相呢?

深度鑑賞 描寫技巧 段落分析 思想探討 本文特色

描寫技巧 (一)全文幾乎都是透過對話的形式呈現,而人物的對話則與其性情若合符節。 在對話中問句的密集出現,也使得文中人物的互動顯得非常緊密。場景的安排的交代亦頗具巧思:先以「侍坐」點出這是一個師生共話討論的場面;行文至半才看到「鼓瑟希」,讀者方大悟原來對話從一開始便是在音樂聲中進行的;最後以「三子者出,曾皙後」句交代對話者從五人變成二人。高明的描寫技巧,使本章讀起來像是一篇有趣的極短篇小說。

描寫技巧 (二)本篇生動而形象地記述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議論人生志趣的一次談話,反映了儒家禮樂治國的政治思想及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態度和方法。 從人物的對話和動作中,可以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活生生的形象。本文僅三百一十五個字,其中用於敘事、描繪人生情態的文字極少,而主要筆墨是師生之間的對話及人物的動作,使本文具有非同凡響的藝術效力。

段落分析 本文可分為三段。 1.孔子問志—從開頭至「則何以哉?」 2.四子述志—從「子路率爾而對」至「吾與點 也」為第二段 3.孔子評志—從「三子者出」至篇末為第三段

思想探討 「言志」兩字是全文章法的線索,所以需要再三強調。孔子不作具體回答,意味深長,這就迫出了「夫子何哂由也」的具體提問。這一提問引出了孔子的一段評語。孔子在解釋「哂由」的原委時,點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為國以禮」。四子述志都在不同程度上闡明了這一中心思想。子路雖然「其言不讓」,但把「知方」(懂禮知義)作為治國的主要方略,冉求高度重視禮樂教化,公西華所說的「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也是禮的體現,而曾皙所描繪的理想生活更是形象化的禮樂之治。

思想探討 對話的過程中,孔子的動作、話語寫得甚少,但他的持重舉止、思想風度,給人的印象卻特別深刻。他對子路的發言只是「哂之」,未作評論,但是令人尋味。他對冉有、公西華的發言沒有任何表示。他對曾皙的發言,是「喟然嘆曰:『吾與點也』」。這是因為曾皙所描繪的是以禮樂治理的「太平社會的縮影」,與孔子的「風清俗美、人民安樂」政治理想正好相符。

思想探討 從「三子者出」至篇末為第三段,寫孔子評志。因為孔子對三子未作明確表示,而曾皙很想知道孔子對他們的看法,故有意留在後邊。這是必不可少的交代之筆,這一交代顯得合乎事理。 孔子對子路等三人的志向也都是肯定的,他們三個談話的內容雖不盡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先富後教,禮樂治國。這段文字補充交代了孔子對子路「哂之」的原因,因為孔子向來認為,治國以禮,禮以讓為貴,子路的話不夠謙讓,所以孔子「哂之」。冉有、公西華的談話卻過於謙虛了,所以孔子評述他們的話時,表明他的這一意思。

思想探討 孔子喟然嘆之 孔子一貫提倡「學而優則仕」的積極用世態度,他曾帶領自己的學生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但沒有得到重用,晚年只好回到魯國整理文獻並教育學生。他學識淵博,才智卓絕,尚且一生坎坷,懷才不遇,何況他的學生呢!「吾與點也」是他總結自己的一生經歷後說的話,這正是他的「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論語 衛靈公)的思想反映。

本文特色 本篇雖是語體散文,但結構完整,以孔子的啟發性講話開頭,又以孔子的評語作結。「言志」二字貫穿全文,文章通過「言志」這一中心線索來表現「治國以禮」的中心思想,脈絡十分清楚。

本文特色 本篇沒有多少記敘、描寫,基本上是用對話來組成全文。師生五人的談話,如同劇本、小說中的人物對話一樣,具有鮮明的個性。每個人說的話就像給自己畫像,既表現了各自的不同性格,又表現了各自的身分和專長。循循善誘、親切和藹的孔子,坦率、自信、有勇而知方的子路,審慎謙退的冉求,謙遜而知禮善辯的公西華,悠然灑脫的曾皙,個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

五、國學殿堂 一、先秦儒家諸子散文的發展 二、四書簡介 三、論語與孟子 四、經書沿革 五、孔子弟子簡表 回目次

一、先秦諸子散文的發展 先秦儒家諸子散文的發展,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個連續發展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春秋戰國之際的《論語》,它屬於簡短的語錄體散文,以記言為主,多半是簡短的談話和問答,《論語》在對話中雜有議論的文字,已初具說理文的規模,但也還保留很多語錄體的對話形式。

第二個階段是戰國中葉的《孟子》,此書是對話式的論辯文,文體還基本保留著語錄體的方式,不過它的論辯鋪張揚厲,很具雄辯的說理性,它和《論語》相比,已經有了很大區別,而且書中辭彙豐富,注意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量,已有較強的文學性。 第三個階段是戰國末葉的《荀子》,荀子在書中講究論斷透闢,辭采繽紛,注意文章的構思和修辭,邏輯性強,體現了先秦議論散文的最高成就。

二、四書簡介 編者:南宋朱熹合《論語》、《孟子》 、 《大學》、《中庸》為四書,並作集注。 元、明、清以《四書章句集注》取士,故數百年學術政治深受影響。

(一)《論語》簡介 ‧作者: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 ‧語錄體之祖。 ‧孔子學說的代表文獻。 ‧秦火後漢有今文魯論、齊論與古文古論。 ‧其主旨以仁為中心。 ‧今本論語乃張侯論共二十篇,分上下論各十,起於學而,終於堯曰,計五百零八章。

(二) 《孟子》簡介 ‧作者:孟子弟子筆記,孟子潤飾而成 (二) 《孟子》簡介 ‧作者:孟子弟子筆記,孟子潤飾而成. ‧《孟子》七篇,分上下,計十四卷。 ‧學說要旨:性善、尊王賤霸、貴民輕君,先富後教、重仁義輕功利、距楊墨放淫辭。  

(三) 《大學》簡介 ‧分為經一章,傳十章。經是曾子作,傳乃曾子弟子作。 ‧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六步驟:止、定、靜、安、慮、得。

(四) 《中庸》簡介 ‧作者:相傳孔子之孫子思所作。 ‧講儒家的人生哲學: 性、情、中和、忠恕、智、仁、勇、誠。 ‧與《大學》本為《禮記》中之一篇。 ‧共三十三章,孔門傳授之心法。 ‧中庸之道是支配中華民族數千年主要的思想。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張群以為養慧之法。

三、論語與孟子 書 名 論 語 孟 子 十 家 儒家 又 稱 論、語 作 者 孔丘弟子 孟軻弟子 時 代 春秋 戰國

中心思想 仁 推仁至義,人性本善,民貴君輕,尊王賤霸 書籍體制 語錄體 設想寓言,語錄體 篇 卷 二十篇,始於學而,終於堯曰 七篇,各分上下,始於梁惠王,終於盡心 注 疏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 註:1.篇卷命名與內容無關。 2.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3.宋朝趙普曰:「半部論語治天下。」 4.先秦諸子中,《墨子》為語錄體;漢朝揚雄仿《論語》著《法言》,為語錄體。南宋朱熹《朱子語類》也是語錄體。

四、經書沿革 前 秦 六 經 詩、書、易、儀禮、樂、春秋 西 漢 五 經 詩、書、易、儀禮、春秋(因為樂,有名無實體) 南朝劉宋 十 經 前 秦 六 經 詩、書、易、儀禮、樂、春秋 西 漢 五 經 詩、書、易、儀禮、春秋(因為樂,有名無實體) 南朝劉宋 十 經 詩、書、易、儀禮、禮記、周禮(後三者合稱三禮) 春秋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合為春秋三傳) 論語併孝經

唐 代 十二經 十經中論語、孝經分開,加上爾雅。(唐文宗開成石經) 南宋光宗淳熙年間 十三經 ( 六經 ):詩、書、易、儀禮、周禮、春秋 ( 三傳 ):左氏、公羊、穀梁(春秋經合於三傳中) ( 四記 ):禮記、論語、孝經、爾雅 ( 一子 ):孟子 (即開成石經十二部加上孟子一書) 註:四庫全書中,經部除了十三經之外,另有四書類以及小學類(許慎•說文解字)

五、孔子弟子簡表 姓 名 字 號 國籍 生平及言行 閔 損 子騫 魯 二十四孝、孔門德行科 「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冉 耕 姓 名 字 號 國籍 生平及言行 閔 損 子騫 魯 二十四孝、孔門德行科 「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冉 耕 伯牛 孔門德行科。得惡疾,夫子嘆曰:「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冉 雍 仲弓 孔門德行科,口才不佳 「犂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顏 回 子淵 魯 孔門德行科。安貧樂道,夫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短命早逝。夫子曰:「天喪予!」曾讚孔子:「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冉 求 子有 孔門政事科。求也藝 為季氏宰為之聚斂,夫子曰:「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夫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仲 由 子路 季路 孔門政事科。嘗為季氏家臣,後於衛國變亂中結纓而死 「由也喭(鹵莽)」、「由也,不得其死然」

端木賜 子貢 衛 孔門言語科。善於賤買貴賣,方人(批評別人) 宰 予 子我 魯 孔門言語科。嘗晝寢,夫子曰:「朽木不可雕也。」 卜 商 子夏 孔門文學科。晚年居西河為魏文侯師,喪其子而喪其明,與儒家學術之傳承著有功績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言 偃 子游 吳 孔門文學科。嘗為武城宰,夫子曰:「割雞焉用牛刀?」對曰:「君子學道愛人,小人學道易使。」

樊 須 子遲 魯 請學稼,夫子曰:「不如老農老圃。」 原 憲 子思 夫子卒隱於野,子貢譏其病,原憲曰:「無財為貧,學道不行為病,憲貧非病。」 公西赤 子華 志為宗廟之事,願為小相 有 若 有子 貌似孔子,夫子卒,弟子相與共立為師 曾 參 子輿 夫子曰:「參也魯(魯鈍)」孔子以其通孝道,受之業,作孝經

顓孫師 子張 陳 夫子言:「師也辟(外向偏激)」告以多聞闕疑,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之 公冶長 子長 齊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世傳通鳥語 孔 鯉 伯魚 魯 孔子獨子,早逝 陳 亢 子禽 曾對子貢言:「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問於伯魚有異聞乎,最後退而喜:「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陳亢兄子車(齊大夫)死,子車之妻與家宰商議要人殉葬,陳亢以為二子為之最合宜,最後果弗用

林 放 子邱 魯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顏無繇 路 顏回之父 司馬耕 子牛 宋 可考之弟子中,唯一貴族。因兄弟四人驕侈成禍,曾言:「人皆有兄弟,我獨無!」(子夏言:「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申 棖 子周 魯 夫子曰:「吾未見剛者,棖也欲,焉得剛。」 曾 點 皙 曾參父,志為暮春時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 漆雕開 子若 習尚書,不願出仕 高 柴 子羔 衛 不滿五尺。柴也愚 澹臺滅明 子羽 陳 貌醜有德,子游稱其「行不由徑」,夫子曰:「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至聖:孔子 亞聖:孟子 復聖:顏回 述聖:子思 宗聖:曾參

六、妙筆生花 ˙修辭 ˙轉品 ˙成語集錦 回目次

六、妙筆生花 ― 轉品 定義:一個詞彙,在語文中改變了它原來的詞性。這種修辭多半可從其語句上的位置來判斷詞性。

(一)名詞作動詞 1.鼓瑟希,鏗爾。 2.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 (韓愈.師說) 3.故就酒家觴之。(司馬光.訓儉示康) 4.昔正考父饘粥以餬口。(司馬光.訓儉示康) 5.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司馬光.訓儉示康) 6.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王安石.傷仲永) 7.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論語.述而) 8.市碑文,果實歸。(李清照.金石錄後序)

9.簿甲乙,置書冊。(李清照.金石錄後序) 10.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11.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蘇軾.赤壁賦) 12.臣妾於吳者三年而不倦。(蘇軾.留侯論) 13.手長鑱,為除不潔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4.謹食之,時而獻焉。(柳宗元.捕蛇者說) 15.風則襲裘,雨則御蓋。(蘇軾.教戰守策) 16.於是齊侯以晏子之觴而觴桓子。(錢公輔.義田記) 17.不拊愛子其民。(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18.三門嵯峨,鐘鼓樓翼其左右。(林景熙.蜃說) 19.不要緊,天雨,我有木屐哩!(夏丏尊.生活的藝術) 20.讀書等於是尚友古人。(梁實秋.漫談讀書)

(二)名詞作形容詞 1.割雞焉用牛刀。(論語.陽貨) 2.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 (司馬光.訓儉示康) 3.桂櫂兮蘭槳。(蘇軾.赤壁賦) 4.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 (韓愈.祭十二郎文)

(三)名詞作副詞 1.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李斯.諫逐客書) 2.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蘇軾.赤壁賦) 3.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歸有光.項脊軒志)

(四)動詞作名詞 1.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孟子.離婁上) 2.不該向築路的人,寄予由衷的感謝嗎? (熊崑珍.路) 3.我喜歡能在我心裡充滿著這樣多的喜歡。 (張曉風.我喜歡) 4.盲目的,逐透明的享受,飲朦朧如幻想。 (江玲.困)

(五)動詞作形容詞 1.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陶淵明.桃花源記) 2.遷客騷人,多會於此。 (范仲淹.岳陽樓記) 3.有幾隻歸鳥從他們頭上飛過。 (陳醉雲•鄉下人家) 4.初看傲來峰削壁千仞。 (劉鶚.明湖居聽書) 5.有人送給你羨慕的秋波呢! (宣建人.抒情小品)

(六)動詞作副詞 1.爭割地而賂秦。(賈誼.過秦論) 2.陰風怒號,濁浪排空。(范仲淹.岳陽樓記) (七)形容詞作名詞 1.你分不清他們究竟唱出了快樂,還是唱出了哀愁。(吳延玫•火鷓鴣鳥) 2.縈青繚白,外與天際。(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3.難道美麗也是一種錯誤?

(八)形容詞作動詞 1.立身苦不早。(古詩十九首) 2.親賢臣,遠小人。(諸葛亮.出師表) 3.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4.立在半桌後面,把梨花簡丁當了幾聲。(劉鶚.明湖居聽書) 5.剷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

6.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蘇軾.留侯論) 7.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柳宗元.蝜蝂傳) 8.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 (柳宗元.蝜蝂傳) 9.這時候,春光已是爛漫在人間了。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 10.謹身節用,遠罪豐家。 (司馬光.訓儉示康) 11.蓮只紅一個夏季。(余光中.訣)

(九)形容詞作副詞 1.視吾家所寡有者。 (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2.細細欣賞山水,時時出外旅行。 (李霖燦•山水與人生) 3.菱蔓弱難定,楊花輕易飛。 ( 王維.歸輞川作)

成 語 詞 義 率爾成章 不經思索,下筆成文。形容文學作品粗疏、草率、不細心 率爾操觚 輕率下筆,不加思索,揮筆成文。但也有一義形容文思捷速 百乘之家 周時大夫有地方十里,兵車百輛,故稱卿大夫為「百乘之家」 千乘萬騎 形容車馬眾多 萬乘之國 出兵車萬乘之大國。後世稱天子為萬乘

成 語 詞 義 章甫縫掖 章甫,禮冠。縫掖,袖子寬大的衣服。章甫縫掖指儒者的服飾 章甫薦履 指把戴在頭上的帽子,墊在鞋子下面。比喻行事顛倒,是非不分 喟然而嘆 長聲嘆息 無人問津 沒有人詢問渡口。比喻事物已遭冷落,無人探問

與孔門弟子有關的成語 1.登堂入室 解釋:堂、室,古代宮室,前面是堂,後面是室。登上廳堂,進入內室,比喻學問或技能從淺到深,達到很高的水平。 典出:論語.先進 原文: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2.過猶不及 解釋:過,過分。猶,如同。不及,達不到。說明做得太多與做得不夠一樣不合適。 典出:論語.先進 原文: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3.駟不及舌 解釋:駟,古時由四匹馬拉的車。舌,指說的話。一句話說出口,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話說出來,再也無法收回。 典出:論語.顏淵 原文: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4.名正言順 解釋:原指名分正當,說話合理。後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 典出:論語.子路 原文: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利。」

5.行不由徑 解釋:走路不走捷徑,比喻行事光明正大,不投機取巧。 典出:論語.雍也 原文:子遊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6.禍起蕭牆 解釋:蕭牆,屏障大門的牆壁,比喻內部。禍起蕭牆比喻災禍亂發生於內部。 典出:論語.季氏 原文:子曰:「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7.開柙出虎 解釋:本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現多比喻放縱壞人。 典出:論語.季氏 原文:孔子曰:「……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8.見賢思齊 解釋: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向他學習,和他一樣。 典出:論語.里仁 原文:「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七、提綱挈領 ~ 章法結構 ~ 回目次

八、集思廣益 ~問題討論~ 弟子性格 孔子讚許曾點 孔子的提醒 為政先後次序 回目次

一、子路言志,夫子哂之,之後又有冉有、公西華的回答,從這些對話中是否可以看出三位弟子的性格? 答:在《論語‧先進》中有這樣的一段對話,可以用來說明子路與冉有的性格: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本文中子路「率爾而對」,充分表現其衝動與急躁的個性,與孔子所說的「由也兼人」相符。 孔子先問「求!爾何如?」才有冉有的回答,這符合他「退」的個性。 最小的公西華回答之前先說:「非曰能之,願學焉。」是身為晚輩極為客氣的口吻。子貢於家語中謂:「齊莊而能肅,志通而好禮,儐相兩君之事,篤雅有節,是公西赤之行也」。可知公西華是嚴謹有節的人,慎重而不踰矩,在本文的表現正符合這樣的性格。

二、孔子聽完曾皙「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回答後喟然一嘆,試說明孔子讚許曾皙的原因。 答:首先,這是一種對於自然與人文之美的無限嚮往。之前三子所言只在事功,而「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則是一種大適融然的物我合一境界。其次,曾皙所言也是一種天理流行、充滿的聖人之世。人處其中,但見動靜從容,胸次悠然,自然表現優雅的儒者氣象。想到當時世局的混亂,孔子不免要長嘆了。

三、文末孔子與曾皙的對話中,對子路與曾皙各有什麼樣的提醒和勸勉? 答:孔子先是對曾皙解釋何以「哂由」,因為「為國以禮」,子路志在治國,但謙讓不足,不免有驕矜之氣,所以需要節制。此處也能看出子路的性格。而所有的對話結束在對冉有與公西華的肯定上,並未再對曾皙的志向多言,應微有提醒曾皙注意勿過於高蹈,以致忘懷儒家淑世責任的意味。

四、檢視本文四位弟子的發言:子路著重軍事;冉有強調經濟;公西華重視禮儀;曾皙則點出祥和世界的面貌。請各位同學也說說自己的志向與抱負。 答:孔門弟子不論懷抱何種抱負,都有濟世拯民與使世界美好祥和之心。就學中的學生若能立志高遠,將來才能開創人生新局;立志須有益國計民生,方不至成為社會禍害。同學只要言之成理,職業無分貴賤,都值得嘉許、鼓勵。

九、更上一層 補充教材 《論語‧公冶長》第五 〈經魯祭孔子而嘆之〉 〈經曲阜城〉 回目次

(一)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公冶長》第五) 【語譯】 顏淵、子路兩人侍立在孔子身邊。孔子說:「你們何不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子路說:「願意把自己的車馬、衣服、皮袍,與我的朋友共用,雖然用壞了也不抱怨。」顏淵說:「我願意不張揚自己的長處,也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子路向孔子說:「願意聽聽您的志向。」孔子說:「(我的志向是)讓年老的人安心,讓朋友能信任我,讓年輕的子弟能得到關懷。」

(二)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論語‧公冶長》第五)

【語譯】 孟武伯問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說:「我不知道。」孟武伯又問。孔子說:「仲由嘛,在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裡,可以讓他管理軍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問:「冉求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冉求這個人,可以在有千戶人家的大邑,或是能出百輛兵車的卿大夫之家中當個總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問:「公西赤又怎麼樣呢?」孔子說:「公西赤嘛,可以讓他穿著禮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貴賓,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臺南孔廟

栖栖:忙碌不安的樣子。 (三) (唐玄宗.經魯祭孔子而嘆之) 夫子何為者,栖栖一代中。 地猶陬氏邑,宅即魯王宮。 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 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 (三) (唐玄宗.經魯祭孔子而嘆之) 栖栖:忙碌不安的樣子。 陬:《史記》:「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此為孔子生長之地。 魯王宮:漢代魯恭王曾拆除孔子故宅以擴大自己的宮室,後來「升堂聞金石絲竹之聲」,才停止。 嘆鳳:《論語‧子罕》:「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兩楹奠:《禮記‧檀弓》:「予(孔子)疇昔之夜,夢坐奠於兩楹之間。……予殆將死也。」

(四)〈經曲阜城〉 唐.劉滄 行經闕里自堪傷,曾嘆東流逝水長。 蘿蔓幾凋荒隴樹,莓苔多處古宮牆。 三千弟子標青史,萬代先生號素王。 蕭索風高洙泗上,秋山明月夜蒼蒼。 闕里:孔子住地,在曲阜城內。後世多用作曲阜的代稱。 逝水:《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洙泗:洙水和泗水之間是孔子聚徒講學的地方。

十、應用練習 1.字義比較 2.字形辨析 回目次

字義比較 (一)兵·卒·士·軍·師·旅 1.就編制而言:《周禮》有「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的說法。所以五百人為旅,二千五百人為師,而全軍有一萬二千五百人。通常大國有三軍,小國則有一或二軍。 2.軍與師的用法:兩者都可以表示軍隊和軍隊的編制單位。作為軍隊的編制單位,「軍」比「師」大,軍轄師,古今一律。表示軍隊時,在先秦「師」一般指出征在外的軍隊,「軍」則泛指軍隊。漢代以後,「師」很少再用來表示軍隊,「軍」也指出征在外的軍隊。「軍」表示軍隊時,可以指士兵,也可以指軍營,「師」沒有這種用法。

(二)飢.餓.饑.饉 1.「飢」和「餓」程度不同。「飢」是吃不飽,「餓」是嚴重的「飢」。韓非子 飾邪:「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可以看出「飢」和「餓」的區別。 2.「飢」和「饑」上古不同音,「飢」為脂部,「饑」為微部。意義也不同,「飢」是吃不飽(指的是個人),「饑」是災荒(指的是眾人)。 3.「饑」和「饉」都指災荒,渾言無別,析言之,則「饉」比「饑」嚴重。爾雅 釋天:「穀不熟為饑,蔬不熟為饉。」穀梁傳:「二穀不升謂之饑,三穀不升謂之饉。」

字 形 字 義 詞 例 比 等到(ㄅㄧˋ) 由也為之,「比」及三年 排列(ㄅㄧˋ) 魚鱗相「比」 相並(ㄅㄧˋ) 天涯若「比」鄰 偏私阿黨(ㄅㄧˋ) 君子周而不「比」(論語•為政) 依從(ㄅㄧˋ) 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 「比」(論語•里仁) 比擬(ㄅㄧˇ) 自「比」於管仲、樂毅(三國志•諸葛亮傳)

方 禮義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面積見方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方法 求助無「方」、治國良「方」 依然 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3. 以 因為 「以」吾一日長乎爾 毋吾「以」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靈公) 用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論語•季氏)

3. 以 用 為國「以」禮 用來 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人(論語•憲問) 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 4. 加 施加 「加」之以師旅 增益 既富矣,又何「加」焉(論語•子路) 增加 上有「加」餐飯,下有長相憶(飲馬長城窟行)

5. 因 又加上 「因」之以饑饉 親近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論語•學而) 就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論語•堯曰) 6. 如 或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至於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與、和 宗廟之事,「如」會同 比、及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韓愈•師說)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論語•學而)

6. 如 奈何 人而不仁,「如」禮何(論語•八佾) 詞尾助詞 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論語•子罕)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論語•述而) 似、像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論語•泰伯) 如果 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論語•陽貨)

7. 使 讓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使用 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論語•子路) 假使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論語•泰伯) 役使 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論語•陽貨) 君「使」臣以禮(論語•八佾) 任命 孟氏「使」陽膚為士師(論語•子張)

8. 舍 通「捨」,放一旁 (ㄕㄜˇ) 「舍」瑟而作 放棄、停止(ㄕㄜˇ)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三十里(ㄕㄜˋ) 退避三「舍」

9. 相 贊禮之人(ㄒㄧㄤˋ) 願為小相焉 察視(ㄒㄧㄤˋ) 「相」機而動 指示兼稱代用法,受詞省略(ㄒㄧㄤ)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李白.長干行) 互相(ㄒㄧㄤˋ) 不恥「相」師(韓愈.師說)

10. 風 吹風 「風」乎舞雩 風俗 移「風」易俗 11. 師 軍隊 加之以「師」旅 老師 「師」說 12. 莫 通「暮」(ㄇㄨˋ) 「莫」春者,春服既成 不可(ㄇㄛˋ) 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里仁)

13 率 輕率(ㄕㄨㄞˋ) 子路「率」爾而對曰 帶領(ㄕㄨㄞˋ) 獎「率」三軍,北定中原(諸葛亮•出師表) 全都(ㄕㄨㄞˋ) 六國互喪,「率」賂秦耶?(蘇洵•六國) 遵循(ㄕㄨㄞˋ) 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為偽者也(孟子•滕文公上) 一定的標準(ㄌㄩˋ) 處事的定「率」

14 與 讚許(ㄩˇ) 吾「與」點也 「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論語•述而) 和(ㄩˇ)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論語•衛靈公) 對待(ㄩˇ)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論語•顏淵) 等待(ㄩˇ)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陽貨) 歟(ㄩˊ) 歸「與」!歸「與」(論語•公冶長) 管仲非仁者「與」(論語•憲問)

14 與 相關(ㄩˋ) 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論語•泰伯) 教育(ㄩˇ) 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論語•子路) 同「舉」(ㄐㄩˇ) 選賢「與」能(禮記•禮運)

15 乘 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ㄕㄥˋ) 千「乘」之國 史書(ㄕㄥˋ) 晉「乘」楚杌,語多可採(連橫•臺灣通史序) 駕馭、駕騎(ㄔㄥˊ) 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墨子•親士) 搭坐(ㄔㄥˊ) 「乘」車 順應、趁、藉著 「乘」人之危、「乘」風破浪、「乘」勝追擊

16 爾 語尾助詞,同「然」。 子路率「爾」而對曰 鼓瑟希,鏗「爾」 你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爾」何如 位於句末,表示肯定的意思。同「矣」。 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公羊傳•宣公十五年) 表示疑問的語氣。同「乎」 然則何言「爾」?成公意也(公羊傳•隱公元年)

十一、網路資源 回目次

好站收錄 孔學出版社多種語言網頁 http://www.confucius.org/mainc.htm 論語全文﹑孔子傳略等。 正和書院 孔學出版社多種語言網頁 http://www.confucius.org/mainc.htm 論語全文﹑孔子傳略等。 正和書院 http://www.cd.org.tw/read/ 論語背誦卡等。

數位經典網站 http://www.chineseclassic.com/ 論語﹑禮記 ﹑莊子﹑老子原文及四書集 註—論語等。 大方廣 http://www.dfg.hk/big5/chtwh/ssjz/24-lunyu-xueer.htm 四書集註—論語﹑孟子菁華選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