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际合作项目 基金委国际合作局 2009年10月21日
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现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三个发展阶段 1986~2000年 开拓渠道,扩大交流(交流型) 1986~2000年 开拓渠道,扩大交流(交流型) 2000~2006年 拓展实质性合作(研究型) 2007~ 突出重点,提高合作层次(研究型、战略型) 2010年重大变化: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或承担过(3年期以上)科学基金项目可以申报大多数的合作项目
国际合作项目类别 重大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 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国际(地区)交流项目 在华召开国际学术会议 NSFC—RGC(香港联合资助局)联合科研基金 中德科学促进中心 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
NSFC优先资助的项目 能提高基金优先领域项目水平的合作研究 能促进年轻人才培养的合作项目 能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合作项目 能促进国际科技发展的合作项目 能提高中国在国际科学界地位的合作项目
1、重大合作研究项目 2001年设立,至今共资助重大合作研究项目306个,资助经费3.4亿元,涉及40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已支持47项,资助经费5050万元,比2008年增长24%和35% 。 属于非协议项目-研究类 资助内容:研究经费与交流经费 资助强度:100-200万元 (3-4年) 申请人资格: 申请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或承担过3年期以上基金项目; 与国外(地区)合作者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网上实时申报、中英文填写; 集中评审(海外专家参加或国际评审),差额投票; “鼓励竞争,择优支持” ,竞争性加强。 凝练优先领域,发挥引领作用,体现有限目标,强调强强合作,重视学科交叉和合作基础、合作的必要性和互补性、知识产权保护、成果共享。
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2009 (单位:万元) 科学部 申请数 科学部资助 资助强度 资助率 资助数 金额 数理 9 3 350 116.7 33.33% 化学 19 7 700 100 36.84% 生命 69 16 1700 106.3 23.19% 地球 13 4 600 150 30.77% 工材 29 8 800 27.59% 信息 26 26.92% 管理 2 200 25.00% 总计 173 47 5050 107.4 27.17%
2. 组织间协议合作研究项目-1 项目属性:协议项目 项目类别:研究类项目 资助内容:研究经费与交流经费(<=30%) 项目属性:协议项目 项目类别:研究类项目 资助内容:研究经费与交流经费(<=30%) 资助强度(三档):40万以下、40-80万元、100万元以上(含研究经费) 资助期限:3年为主
2. 组织间协议合作研究项目-2 中日环境与能源合作研究项目; 中德跨学科研究项目; 中加健康合作研究项目; 亚洲三国前瞻研究计划; 中美化学合作研究项目; 与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科研基金项目; 与联合国小麦玉米改良中心合作研究项目; 与联合国水稻研究所合作研究项目; 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合作研究项目; 与国际应用系统分析学会的合作研究项目; 中法合作研究(材料信息)项目; 中奥合作研究(生物和医学)项目; 中芬合作研究(普适计算)项目; 中丹合作研究项目。 9 9
2. 组织间协议合作研究项目-3 获知渠道: 不定期发布 申请时间、申请要求、附件材料等:按照“征集通知”的要求执行 申请人资格: “项目指南”、基金委网站“通知公告”栏中的“征集通知”; 不定期发布 申请时间、申请要求、附件材料等:按照“征集通知”的要求执行 申请人资格: 申请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或承担过3年期以上科学基金项目; 与国外(地区)合作者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按照组织间协议约定执行
组织间协议交流项目 (提供交流经费,集中征集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组织间协议交流项目 (提供交流经费,集中征集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中澳科技特别基金(二至三年); 中日(JSPS)协议交流项目(三年); 中美电子商务和数学资助项目(一年); 中韩协议交流项目(一年); 与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交流项目(一年); 与英国皇家学会合作项目(二年); 与爱丁堡皇家学会合作项目(二年); 中俄合作项目(二年)。
组织间协议交流项目 与我委有合作协议,随时受理的双边会议和人员交流项目的国外基金组织和科研机构。 包括:埃及、印度、巴基斯坦、泰国、美国、英国、捷克、新西兰、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挪威、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奥地利、希腊、葡萄牙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有关基金组织和科研机构都有双边协议或合作备忘录,双方可以共同资助人员交流和组织双边学术会议 *提供交流经费的,随时受理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3、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 定位: 落实中央和我委关于用好两种智力资源的指示,广泛吸纳国际研究资源、引进海外智力; 面向科技强国,培养潜在合作伙伴; 面向未来,培育对华友好人士; 进一步加强科学基金人才体系建设。
3.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1 项目类别:研究类项目 项目属性:非协议项目 资助内容:研究经费 申请人资格: 项目类别:研究类项目 项目属性:非协议项目 资助内容:研究经费 申请人资格: 申请当年3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外国优秀青年学者; 曾在知名大学、研究机构从事过三年以上基础研究工作或具有博士后研究的经历; 在中国工作期间愿意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和自然科学基金的各项管理规定。
3.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2 资助期限和资助额度: 半年期是10万元 一年期是20万元。 申请时间:分为两个阶段,一年二次 部委推荐(教育部和中科院):12月31日、次年5月31日 个人申请:次年1月31日、6月30日
2009年推荐、受理、评审情况 项目组织 试行期间,只接收中科院、教育部的推荐; 中科院、教育部共收到81份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申请,经过专家组评审,两部委于5月20日推荐项目申请46项。 其中:中科院从43项中推荐出19项 教育部从38项中推荐出27项 经专家评审,40项得到资助,经费总计740万元。
申报方式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专用 https://isis.nsfc.gov.cn/ (中文界面) 在线填报 依托单位在线审核 https://isis.nsfc.gov.cn/portal/index_en.asp(英文)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专用
4、中德科学中心 由NSFC与 DFG共同建立、共同投入、共同管理; 2010年双方各投入1260万元人民币; 资助项目类型:双边研讨会、战略领域的合作研究、中德研究小组、小型仪器,出版物等; 项目申报:中德科学家共同向中心申请,由NSFC与DFG分别评审,由中心审批。
5、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管理办法修订 原则: 以《条例》为指导 按照项目性质进行归类 按照基金总体要求和重点项目等进行规范 更有利于科学家申请
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三个管理办法 一、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1、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科研人员自由申请、围绕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各科学部的提出的优先领域,申请实质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与面上、重点项目同步受理、同步评审。 申报日期:3月20日前 科学部集中受理、评审、审批和管理
2、组织间协议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我国基金委与境外基金组织和机构签署的合作协议,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研究领域和受理期限双方协商确定;项目要经双方独立或共同评审;双方科学家分别得到各自基金组织的资助;双方开展合作研究;项目申请与面上项目不同步。 合作局牵头,发征集通知,学部集中评审和后期管理
二、国际(地区)学术会议项目管理办法 3、在华召开国际学术会议项目 学部负责,随时受理、审批 4、协议间双/多边学术会议项目 合作局牵头,会商科学部,立项、受理、审批和管理。根据双/多边达成的一致,发表征集指南或随时受理和审批
三、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管理办法 5、非协议合作交流项目 学部负责,随时受理、审批 6、协议合作交流项目 合作局负责发布项目指南,随时受理或根据双/多边达成的一致,发表征集指南、受理和审批 7、执行期超过一年的协议合作交流项目 合作局负责发布征集通知,集中受理,商学部审批,合作局管理
重大变化 关于限项 重大合作研究项目将与重大研究计划等归类限项 组织间协议研究项目将实行本身限项 均只能申请或承担一项 交流类项目无限项要求 关于申请资格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在研项目主持人和承担过基金项目的负责人
申报时间和报送部门 项目类型 申报时间 申报部门 合作研究项目 重大合作研究项目 集中接收 集中接收组 协议合作研究项目 按征集通知 国际合作局各地区处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 1月15日 6月15日 国际合作局外事计划处 合作交流项目 协议项目:依据征集通知 非协议项目:全年接收,建议提前3-4个月 协议项目:国际合作局各地区处 非协议项目:各科学部综合处 出国会议项目 在华会议项目 留学人员项目
6、发展战略研究 一、科学基金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部署 二、国际合作发展战略研究的工作和政策目标 三、科学基金国际合作战略研究的初步构想 (一) 国际科学合作的动向和特点 (二) 国外科学资助机构的国际战略 (三) 国际科学合作的基本形式和应对策略 (四) 国际合作发展战略的政策目标 (五) 国际合作发展战略的政策措施 (六) 国际合作发展战略的国别政策构想
国际合作发展战略的政策措施 要长期稳定支持以人员学术交流为主的国际合作,如人员互访,双边研讨会和在华会议,使更多的中国科学家与世界一流科学家在科学前沿开展世界一流的交流和研究工作; 要持续鼓励和大力推进实质性合作研究的国际合作,加大国际科技合作的力度和深度; 要积极推动着眼于长远规划的战略型合作,加强双边和多边、区域和国际范围的合作;
鼓励科学家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科学研究机构和国际科学研究计划的相关活动,积极参与地区和全球性科学议题的设定,提高中国科学在国际科学舞台上的声音,争取参与各项大型科学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使中国能够对世界科学发展施加影响和在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祝贺医学科学部成立 提倡以防病控病为目标,侧重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注重与国际同类研究接轨和合作,推动具有我国特色的中医药和原创性研究的开展,提高我国医学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 (全新的代码,必须使用新版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