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介紹 台南新樓醫院社區醫學部 張銘峰醫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防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中興院區心臟科 中興院區心臟科 主治醫師 陳冠宇 主治醫師 陳冠宇.
Advertisements

心律不整用藥之認識 及臨床應用. 定義 正常心跳 – 由右心房的竇房結 (SA node) 來控制,經由房 室結 (AV node) 、希氏徑 (His Bundle) ,把電刺 激由心房傳到心室,引起心臟的收縮,以維持 正常的血壓及身體所需之血液供應。 – 正常成人在休息狀態每分心跳速率為 60.
重症心力衰竭时 心律失常的诊治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谭慧琼. 几乎所有心衰者均可记录到室性心律失常 (Holter) 几乎所有心衰者均可记录到室性心律失常 (Holter) 多形、成对室早 87% (PVCs) 多形、成对室早 87% (PVCs) 非持续性室速 54% (NSVT) 非持续性室速 54%
藥師如何促進病患的藥物順從性? 以三高治療為例 成大醫院 心臟內科助理教授 劉秉彥 醫師. 高血脂症 張小姐陪母親至家庭醫學科門診就診, 67 歲的 張奶奶有高血壓與高血脂的病史,平時無抽菸 習慣,原始的處方為 amlodipine 5 mg q12h 與 simvastatin 10 mg qd.
預防中風與搶救中風 台灣經驗分享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 奇美醫院 陳蓉芳 藥師 1. 中風機率 2 3 台灣十大死因:
實證醫學之嚴格評讀 嘉義基督教醫院 整形外科 李孝貞 每年的 醫學雜誌.
6/22/2006First Responder Training1 First responder training MMH 15F Emergency Department Yu-Jang Su, MD 95/6/22 11:15—12:05.
心臟內科 心律不整心導管 燒灼術衛教 心律不整心導管燒灼術 以電極導管經血管放入心臟記錄心內電圖,並刺 激心臟誘發心律不整。然後找出病源部位,接上 高頻幅電流將病灶燒灼。可根治的心律不整,包 括: 心室上頻脈 (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心血管疾病预防 Jason Logan, MD 刘杰森.
老年高血压患者 RAAS特点分析及其治疗对策
西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病医院 心内主任医师 郭 瑄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出版物 健康生活方式 核心信息 第一册(试用版)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 多重危险因素的系统干预
動態心律不整判讀 Dysrhythmias
代謝症候群案例說明 Kuo-Chin Huang MD,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反方.
認識粥狀動脈栓塞 長庚紀念醫院林口總院 心臟內科張其任醫師.
第三章 心律失常 甘肃中医学院西医内科教研室.
唐红山 中山市健康教育所所长 中山市控制吸烟协会办公室主任
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冠心病的中西医综合防治 熊尚全 福建省人民医院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 Primary Hypertension )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杜正光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研究现状及展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吴兆苏 2009第五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
統合分析臨床試驗實之文獻品質評分:以針灸療法之統合分析為例
心内科科普教育 动脉粥样硬化 山东省交通医院心内科 张奇志.
心血管疾病篩檢 季瑋珠.
关注降压质量 河北省人民医院 郭艺芳.
长效CCB保护高血压患者 ——让高血压患者远离卒中和冠心病.
了解血压现状、关注变化趋势 ---全国第五次高血压调查的意义及方案介绍
机械及生物主动脉瓣 --病人选择及手术方式实施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 易定华,俞世强,刘金成,金振晓等 2008年12月 上海.
家庭自测血压远程传输 在血压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内科 曾春雨、杨成明
實證醫學專題報告 服用綜合維他命,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有多少?
呼吸衰竭 彰化基督教醫院 胸腔內科 張竣期醫師 98年8月11日.
诊室、家庭血压的规范化测量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陈鲁原 2014年7月19日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男性乳腺癌治疗进展 杨 默 芜湖市中医医院肿瘤科.
消除愛滋相關汙名與歧視 核心教材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疾病预后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寇长贵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冠心病优化治疗的重要环节 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吴伟康
5α还原酶抑制剂---保列治 对前列腺体积较大和/或血清PSA水平较高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 连续药物治疗6年疗效持续稳定
2015 WORLD JOURNAL STROKE MONTH LECTURE SERIES PRESENTS:
2012年心血管年会 石家庄 15 JUN,2012 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兼任講師 台大預防醫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林正清 2011/3/24
人口统计学及对健康的影响 Revised 05/06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HD)
職場健康促進與教育 陳俊傑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公共衛生科助理教授 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秘書長
红曲的研究与发展.
健康饮食、健康心脏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陈鲁原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水飛薊 (Silymarin)對高血糖症之影響
女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和 相关研究进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白小涓 沈阳.
病因与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 评价与应用 寇长贵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分析抗焦慮劑/安眠劑之使用的影響因子在重度憂鬱症及廣泛性焦慮症病人和一般大眾的處方形態
Jing Xu M. D. Dept. of Cardiolog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M.U
探討強迫症患者之焦慮、憂鬱症狀與自殺意念之相關
抑郁、焦虑障碍的睡眠紊乱诊断与治疗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监测室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
Telemedicine Study 进一步改善轻中度高血压治疗
心血管疾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 药物治疗.
實證醫學 GS 謝閔傑.
黃俊銘 葉俊杰 陳德鴻 許士超 許家豪 楊宏仁 楊美都 鄭隆賓
心搏暂停和心动过速依赖性尖端扭转性室速 Locati EH et al, JACC 1992
實證醫學 嘉義基督教醫院 外科部 黃國倉醫師
Elderly Suicide in Hong Kong 香港長者的自殺状况研究
性別影響評估 理念與操作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賴韻琳 專門委員
重症病童輸液問題之處置與照護 成大小兒部 王玠能醫師.
實證醫學常用資源及檢索 策略介紹 林愉珊 典藏閱覽組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民國98年5月11日.
社会研究方法 第二讲:理论与研究.
手部衛生推動經驗分享 新光醫院 感染管制小組 謝怡然 感管師
缺血性卒中血压管理的个体化策略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姚国恩 重庆医科大学 谢 鹏.
保护民众不接触烟草烟雾 Protect People from Second Hand Smoke
心律失常及护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心臟病介紹 台南新樓醫院社區醫學部 張銘峰醫師

Outline 先天性心臟病 心律不整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 二尖瓣脫垂 My presentation will be focus on the following topics: 2

先天性心臟病 黑、不黑 大血管轉位、法洛氏四重症、心室中膈缺損、心房中膈缺損、主動脈狹窄、肺動脈狹窄、PDA…etc 猩紅熱Rheumatic heart disease 遺傳性疾病 -Marfan syndrome 冠狀動脈病變 -心臟多重Anomaly

心律不整 PSVT, VT, Af-RVR, 快 Sinus node dysfunction,complete A-V block, …etc 慢

Sinus Node Dysfunction Transient Autonomic implication Neuraxial blockade, laryngoscopy, endotracheal instrumentation B1 agonist Atropine Cardiac pacing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Onset and termination are usually abrupt. Higher incidence in major vascular, cancer, and orthopedic surgery Death rate in non-cardiac surgery remains high: 50% Causes of PSVT: AV node and accessory pathways re-entry: 85% to 90% SA node and intra-atrial re-entry: casual mechanism Narrow-QRS PSVT With WPW syndrome: Vagal maneuver, adenosine, B-bloker, and cardioversion Without WPW syndrome: Vagal maneuver, adenosine, Ca++ channel blocker followed by cardioversion Wide-QRS PSVT IV procainamide and amiodarone and cardioversion

Atrial Fibrilattion >90% of SVTs in the post-op setting Etiology: Cardiac cause Systemic process Electrolyte imbalance If ventricular rate increases in an acute fashion perioperatively leading to significant hemodynamic perturbation, treatment should be prompt. Verapamil, esmolol, digoxin DC cardioversion Acute onset ( <1year) LA diameter < 45mm No ventricular enlargement Prior anticoagulation for arrhythmias older than 4 to 5 days

Atrial Flutter Less frequently encountered Same etiological factors as AF Not typically responsive to antiarrhythmic drugs Pacing Catheter ablation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壓力、肥胖造成動脈硬化引起心臟病

TO BE FAT OR NOT TO BE FAT ? 要胖       不要胖

菸害的嚴重性 美國的統計數字 吸菸致死的人口遠遠超過愛滋病、酒精中毒、交通事故、社會殺人案、吸毒和自殺等死亡人數的總和 死亡人數 AIDS 酗酒 車禍 謀殺 毒品 自殺 吸菸 美國的統計數字 1/Mackay/pp. 98-104, Table A 1/Mackay/ pp 98-105 吸菸致死的人口遠遠超過愛滋病、酒精中毒、交通事故、社會殺人案、吸毒和自殺等死亡人數的總和 1/Mackay/pp. 98-104, Table A

肆、戒 菸 吸菸會損壞血管內壁,造成 膽固醇堆積。

Model of Deaths Prevented or Postponed Through Risk-Factor Reduction 1/Unal/p. 3/Table 1 Key Point Along with cholesterol and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quitting smoking is a critically important risk factor to manage in postponing or preventing CHD–related deaths. Background This study by Unal and colleagues investigated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population-based primary prevention measures (in healthy individuals) versus secondary prevention efforts of risk factor redu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D on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 England and Wales. They constructed a model that synthesized data on the number of CHD patients, use of specific treatments, trends in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mortality benefits of specific risk factor changes in healthy people and in CHD patients. In the healthy population, the single largest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reduction in CHD mortality rates in 1981–2000 was quitting smoking. Over this time period, CHD mortality actually declined by 54%, and smoking prevalence fell by 35%. Quitting smoking resulted in the prevention or postponement of about 24,680 deaths—a substantially higher amount than the deaths prevented/postponed by cholesterol reduction (n = 4710) and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n = 7235). Reference 1. Unal B, Critchley JA, Capewell S. Modelling the decline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eaths in England and Wales, 1981–2000: comparing contributions from primary prevention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BMJ. 2005;331:614. Cholesterol Reduction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Quitting Smoking 1. Unal B et al. BMJ. 2005;331:1–6. 1/Unal/p. 1/ abstract; p. 3/ Table 1 25 25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Reduced By Quitting Smoking 1/Critchley/ p 86/abstract 1.20 1.00 1.00 2/Twardella/ p. 2106/ Table 4; p 2107/col 2/¶2 0.80 0.71 0.64 Odds Ratio 0.60 0.44 0.40 0.20 0.00 Currently Smokes Recently Quit* Formerly Never Smoked Smoked Quitting associated with 36% reduction in odds of all-cause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1 Decreases in CVD events in cardiac patients, even in those who recently quit2 Key Point Quitting smoking reduces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Background Quitting smoking substantially reduces the risk of all-cause mortality in individuals with CHD. A 2003 review of 9 electronic databases containing data from 1966 to 2003 fo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of patients with CHD, found that those who quit smoking had a 36% reduction in odds of all-cause mortality.1 A reduction in risk of cardiac events is evident even among those who recently quit. In a German study of 967 patients aged 30–70 years who already had experienced an acute coronary event, Twardella et al found that the odds ratio (OR) for subsequ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 decreased according to smoking status. Based on serum cotinine levels,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s never smokers, former smokers, and current smokers. Patients who said they smoked but who were negative for cotinine were classified as recent quitters. Assigning an OR of 1.00 for current smokers, the OR for recent quitters was 0.71, 0.64 for former smokers, and 0.44 for those who never smoked.2 References 1. Critchley JA, Capewell S. Mortality risk reduction associated with smoking cess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JAMA. 2003;290:86–97. 2. Twardella D, Kupper-Nybelen J, Rothenbacher D, Hahmann H, Wusten B, Brenner H. Short-term benefit of smoking cess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stimates based on self-reported smoking data and serum cotinine measurements. Eur Heart J. 2004;25:2101–2108. 1/Critchley/ p 86/ abstract/p87 methods *Defined as self-reported smokers who were cotinine negative. 1. Critchley JA, Capewell S. JAMA. 2003;290:86-97. 2. Twardella D et al. Eur Heart J. 2004;25:2101–2108. 26 2/Twardella/ p. 2101/ abstract; p. 2102/ col 1/¶5; p. 2106/ Table 4 26

民國92年臺灣地區十大死因 順位 死 亡 原 因 1 惡性腫瘤 156.01 27.1 2 腦血管疾病 54.98 9.55 3 心臟疾病 死 亡 原 因 每十萬人口死亡數 占死亡總人數之百分比 1 惡性腫瘤 156.01 27.1 2 腦血管疾病 54.98 9.55 3 心臟疾病 52.23 9.07 4 糖尿病 44.38 7.71 5 事故傷害 36.30 6.31 6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22.98 3.99 7 肺炎 22.06 3.93 8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 19.08 3.32 9 自殺 14.46 2.46 10 高血壓性疾病 8.17 1.42

2004台灣地區十大死因 勻根據衛生署2004年所發表台灣地區十大死因顯示高血壓雖然只列名第十大死因,然而加上腦血管疾病/ 心臟疾病/ 糖尿病/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等,共有5大死因與高血壓息息相關,這5大死因死亡總人數加總還高於第一大死因-惡性腫瘤,由此可知如果能夠透過醫界、藥界的努力,有效防治高血壓,我們可以預期將能有效降低這5大死因的死亡人口,減少健保支出並延長國人之平均壽命。其他已開發國家有關高血壓的控制如何呢?我們可由接下來的slide向各位醫師做個報告。 台灣地區十大死因中與HTN有關高達5種:腦血管疾病/ 心臟疾病/ 糖尿病/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 高血壓性疾病 Fm: DOH

台灣糖尿病之盛行率 臺灣地區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NIDDM〉的盛行率為 6.23%,女性稍高於男性。 年齡愈大盛行率也愈高

糖尿病常見的症狀 三 多 症 : 尿多、喝多、吃多 其他症狀 : 體重減輕 易疲倦 皮膚搔癢 傷口不易癒合 腳部酸麻, 刺痛感 視力減退

慢性併發症 腎病變 神經病變 視網膜病變 皮膚病變 足部病變 冠狀動脈心臟病 牙周病

糖尿病的合併症 腦出血、腦梗塞 眼底視網膜 心臟血管疾病 腎病變 下肢缺血性症狀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by Age & Gender Group in Taiwan Percentage (%) 台灣高血壓盛行率 根據國民健康局於2003年公佈之台灣三高盛行率調查報告顯示,台灣地區高血壓盛行率,依照年齡及性別分組:小於20歲,男性為4.2%、女性為0.4%,20-29歲男性為6.6% 、女性為1.1%,30-39歲男性為11.7% 、女性為2.8%,40-49歲男性為26.4% 、女性為13.3%,50-59歲男性為37.6% 、女性為31.1%,60-69歲男性為44.7% 、女性為49.2%,70-79歲男性為62.8 % 、女性為59.8%,大於80歲男性為53.2% 、女性為61.1%。 40歲以上的男性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有高血壓,年紀越大得到高血壓的機率越多。目前台灣人口越來越老化,因此高血壓的盛行率會越來越高。高血壓會有很多的併發症,造成經濟的負擔,因此如何控制高血壓以及以後相關併發症的預防是重要的課題。 Reference: 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盛行率調查.國民健康局. 2003 <20 2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 Age Group Definition: SBP>140 Source: 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盛行率調查 mm Hg or DBP>90 mm Hg or drug. 國民健康局. 2003.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Rate of Hypertension in Taiwan 國民營養及健康狀況調查 1993-1996 台灣地區三高盛行率調查 2002 Percentage Source:國民營養及健康狀況調查 1993-1996 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盛行率調查 Definition: 140/90 mmHg. 國民健康局. 2003.

Hypertension Treatment Response in Populations in Taiwan Overall Control Rate: 20-30% Male: 20.79% Female: 28.50% 全民健康保險專業醫療服務品質報告 -門診高血壓用藥品質-醫審小組 中央健康保險局 94年5月5日 由中央健保局在 94年 5月5日所發表的全民健康保險專業醫療服務品質報告指出台灣整體的高血壓控制率只有2-3成,表示有六成以上服用降血壓藥品治療血壓的病人並未達到 140/90 mmHg 以下的血壓控制.女性達到血壓控制的比率較男性為高所以大部分的病人都知道自己有高血壓,醫師也知道要治療高血壓,但要把血壓控制到目標值則仍有一段差距.

高膽固醇血症的危害 正常健康的 冠狀動脈血管 膽固醇逐漸堆積在血管壁,造成血管彈性減少血管內徑縮小,減少血液流量。 血脂肪過高,血液在變窄的動脈內,血流量減少,使心臟無法得到養分和氧氣,導致心臟病發作。

動脈硬化疾病 腦中風 冠狀動脈心臟病 週邊血管阻塞疾病

Relative Risk for CHD (Log Scale) LDL-Cholesterol (mg/dL) 壞膽固醇與冠心病關聯性 Relative Risk for CHD (Log Scale) LDL-Cholesterol (mg/dL) 40 70 100 130 160 190 3.7 2.9 2.2 1.7 1.3 1.0 理想值 Grundy, S. et al., Circulation 2004;110:227-39.

THE CARDIOVASCULAR CONTINUUM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laque Rupture Atherosclerosis Myocardial Infarction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Dilatation/Remodeling Risk Factors Heart Failure Hypertension Hyperlipidemia Diabetes End-Stage Heart isease

冠狀動脈心臟病 心絞痛 急性心肌梗塞 心臟猝死

ST段上升之心電圖 (STEMI)

血栓不完全阻斷冠狀動脈血流 ST段下降1mm或T波倒置大於1mm

冠狀動脈血流無重大改變 正常心電圖或不合診斷條件之ST-T段變化

二尖瓣脫垂(MVP) 壓力-related 精神官能症- 75%

余天恐慌症 倪夏戀風波勞心勞力一個多月 每天只睡三個小時 凌晨二點多在攝影棚發作 身體不適、頭昏、四肢及嘴角發麻 持續兩週的短期壓力可能轉變成長期壓力

壓力是什麼 壓力因子 生理壓力:病痛 心理壓力:情緒 環境壓力:天氣 社會壓力:工作 壓力反應 壓力是壓力因子和壓力反應的交互作用

過度壓力 肩頸部僵硬,臉部緊繃,呼吸短促 睡眠障礙 內分泌疾病 胃腸疾病 心血管疾病 神經系統疾病 成癮行為

HAMILTON焦慮量表 1.焦慮-憂慮,都想最壞的,擔心未來 2.緊張-緊張的感覺,虛弱,驚嚇的反應,發抖,安定不下來,不能放鬆 3.害怕-害怕黑暗,害怕陌生人,害怕獨處,害怕動物,害怕車多,害怕擁擠 完全沒有   輕微   中等程度   厲害   非常厲害 0 1 2 3 4

HAMILTON焦慮量表 4.失眠-不易入睡,睡眠不連續,惡夢,夜驚而導致睡眠無法滿足或醒過來時很疲憊 5.智力-不容易專注,記憶力減弱 6.沮喪-憂鬱,對原本愛好的活動變得不感興趣,情緒波動大 完全沒有   輕微   中等程度   厲害   非常厲害 0 1 2 3 4

HAMILTON焦慮量表 7.身體(肌肉)-肌肉痛、頭痛、僵硬、痙攣、磨牙 8.身體(感覺)-耳鳴,視線模糊,忽冷忽熱,感到虛弱,刺痛的感覺 完全沒有   輕微   中等程度   厲害   非常厲害 0 1 2 3 4

生理表現 9.心血管症狀-心悸,血管抽動 10.呼吸症狀-胸口壓迫、窒息感、呼吸困難 11.胃腸的症狀-吞嚥困難、絞痛、腹部疼痛、脹氣、噁心感、便秘 完全沒有   輕微   中等程度   厲害   非常厲害 0 1 2 3 4

生理表現 12.泌尿生殖器的症狀-排尿次數多,尿急,月經失調,經血過多,早洩,失去性慾 13.自律症狀-口乾,臉紅,臉色蒼白,神經緊張,暈眩,頭痛,頭髮豎起 14.行為表現-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或踱步,皺眉,臉部繃緊,猛吞口水……等等。 完全沒有   輕微   中等程度   厲害   非常厲害 0 1 2 3 4

焦慮量表解釋 0~14:沒有焦慮相關問題 15~28:有輕度焦慮困擾 29~42:有中度焦慮困擾 43~56:有嚴重焦慮困擾 回前一頁

壓力的影響…..生理篇 反應過度 頭痛 心跳加速 頸痛 呼吸不順 胃痛 肌肉緊張 頭暈 血壓提高 抽筋 作嘔作悶 腰骨痛 發冷或發熱 頭痛 心跳加速 頸痛 呼吸不順 胃痛 肌肉緊張 頭暈 血壓提高 抽筋 作嘔作悶 腰骨痛 發冷或發熱 痳痺或針刺的感覺 正常反應 改善健康 增進心智 加強抵抗力 加強面對壓力的忍耐力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s CHA-EM-0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