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京经济形势 北京市统计局 崔述强
今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殃及全球,世界经济普遍下滑,形势复杂多变。全国经济增速一路放缓,1-3季度,跌破5年来的两位数,增长9 今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殃及全球,世界经济普遍下滑,形势复杂多变。全国经济增速一路放缓,1-3季度,跌破5年来的两位数,增长9.9%。而北京经济增速也出现了高位回落的情况,从去年底的13.3%,一季度的11.3%,上半年的11%,到1-3季度经济增速回落至9.1%。 北京的经济到底会何去何从,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北京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判断和面对未来的经济形势?
主要内容 北京经济的主要特点 北京经济下行是周期性规律使然 面对未来,变压力为动力,变机遇为挑战
第一部分 北京经济的主要特点
六大特点 首都经济 总部经济 开放型经济 服务型经济 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奥运效应
首都经济 第二产业中,中央单位资产1.1万亿元,占第二产业资产总额的52.3%; 中央经济在首都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007年,仅占全市单位数量4.6%的中央单位,资产总额占全市的83.4%; 第二产业中,中央单位资产1.1万亿元,占第二产业资产总额的52.3%; 第三产业中,中央单位资产36.5万亿元,占第三产业资产总额的85%; 占全市金融业单位数量18.9%的中央金融单位资产总额32.1万亿元,占该行业的91.6%;实现增加值936.2亿元,占该行业的72.8%; 在占北京经济总量超过70%的第三产业中,中央单位实现增加值占40.1%。
首都经济 2007年 中央单位 实现增加值3459.1亿元 占37% 地方单位 实现增加值5894.2亿元 占63%
首都经济 中央单位 资产总额37.6万亿元 占比83.4% 2007年 地方单位 资产总额7.5万亿元 占比为16.6%
六大特点 首都经济 总部经济 服务型经济 开放型经济 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奥运效应
“总部”特征凸显 2007年末 在京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200多家, 累计投资项目450多个 商务部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0家 以研发功能为主的外资企业370多家 在京的国资委管辖146家大型国企超过100家 国家国资委监管的企业有多少,加一张,个数
金融街 1500多家国内外金融机构总部和大企业总部 116家股份制银行、证券保险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 区域总资产超过18万亿元 区域金融机构管理资产33万亿元,占全国金融资产的70%,控制了全国90%的信贷资金和65%的保费资金 例如金融街、
商务中心区 管理咨询、法律服务、财会、人力资源服务等高端服务行业云集,麦肯锡、普华永道等世界顶级商务集团为代表的驻区商务服务企业已有近3000家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CNN、BBC、路透社、美联社、时代华纳、《华尔街日报》、雅虎、阿里巴巴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入驻 外资金融机构的重要集聚区 商务中心区及周边地区汇集了全市80%以上的外资金融机构 例如金融街、
六大特点 首都经济 总部经济 开放型经济 服务型经济 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奥运效应
大进大出特征明显 2008年1-11月,北京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2552.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8%,占全国的10.7%。 其中出口527.8亿美元,进口2024.9亿美元 进出口贸易增速第6个年头保持在20%以上 2007年,北京服务贸易收支额约占全国的1/5,其中出口额约占1/4。通信邮电服务进出口额约占3/4;其中出口额占4/5强。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额约占40%;其中出口额约占45%。 换2007年数,关于国家数据用2007年初步数?
买全国卖全国,买世界卖世界 2008年1-11月 商品购进总额21659.3亿元 其中57.6%市外购进,14.4%进口 商品销售总额22132.8亿元 其中56.2%批往市外,5.2%出口
外资企业占重要地位 2007年,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值2245.9亿元,占GDP的24%;纳税总额1144.8亿元,占全市税费收入(包含国、地税各项税费收入)的26%。
六大特点 首都经济 总部经济 开放型经济 服务型经济 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奥运效应
“三、二、一”格局巩固 三次产业结构 1994年,三产比重首超二产 5.9:45.2:48.9 “三、二、一” 格局形成 1994年,三产比重首超二产 5.9:45.2:48.9 “三、二、一” 格局形成 1995年,三产比重超过50% 4.9:42.8:52.3 1998年,三产比重超过60% 3.2:35.4:61.4 2006年,三产比重超过70% 1.1:27.9:71.0
三产比重全国领先 2007年 北京三次产业结构为1.1:26.8:72.1 高32个点 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1.3:48.6:40.1 第三产业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3% 2008年1-3季度,北京三次产业结构为1:25.4:73.6 第三产业贡献率为87.3% 第三产业成为带动北京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三产比重全国领先 2008年1-3季度北京与津、沪产业结构比较(%) 地 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北 京 1.0 25.4 地 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北 京 1.0 25.4 73.6 天 津 1.8 60.4 37.8 上 海 0.5 46.3 53.2
服务业比重高 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 有利于节能减排 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有利于扩大就业
六大特点 首都经济 总部经济 开放型经济 服务型经济 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奥运效应
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投资 消费 出口 资本形成总额 最终消费 净出口 三 驾 马 车 国民经济核算中
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依靠投资拉动为主,导致产能过剩 依靠出口拉动为主, 导致过度依赖外部需求 依靠消费拉动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全国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不足 投资率由2001年的36.5%提高到2007年的42.3% 消费率由2001年的61.4%下降到2007年的48.8% 北京基本实现了消费和投资协调 拉动的增长格局,消费正逐步成为 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全国数据投资率消费率
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2007年北京消费率上升到54.3% 2001年北京投资率为62.4% 2001年消费率为51.6% 2007年投资率下降到48.7%
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2008年1-11月,北京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4160.4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为3051亿元
六大特点 首都经济 总部经济 开放型经济 服务型经济 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奥运效应
助推经济发展提速 举办2008年奥运会,成为首都经济持续增长的加速器。虽然奥运会的直接投资有限,但奥运带来的市场人气,对经济增长前景良好的心理预期,使得大量资金投向北京,消费规模明显扩张,推动全市经济加速发展。
改善社会预期 奥运经济所伴随的巨大商机有利于提升企业家和消费者对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对投资、消费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北京消费者和企业家信心指数走势图(%)
经济加速发展 2002-2007年,全市GDP年均增长12.4%,比1996-2001年的平均增速提高了1.9个百分点;全市经济已连续8年保持11%以上的增速,处于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稳定性最好的时期。 1996-2001年与2002-2007年GDP增速比较(%)
提前四年实现经济翻番目标 2000年,当中国迎来新的世纪、新的千年之时,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在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即到2010年,全市实现GDP要比2000年翻一番;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以上 。
提前四年实现经济翻番目标 2006年,全市GDP达到78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相当于2000年(3161亿元)的2倍,即比2000年翻了一番; 2006年,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由2001年的3262美元跃升到6323美元 提前四年实现了2010年GDP和人均GDP的发展目标 2007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9000亿元,达到935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相当于2000年的2.25倍;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达到7654美元,超过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2008年,全市GDP总量将突破10000亿元,人均GDP将超过8000美元
小 结 北京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导、投资消费双轮驱动的特点,决定了北京经济发展具有稳定性好、波动小、能耗低、效益和质量好的优势。另一方面,首都经济和总部经济的特点,又使得北京经济对政策的反应更直接和敏感,开放型经济的特点,也使得北京经济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更敏感。
第二部分 北京经济下行是周期性规律使然
经济自身有向下调整的需要 从改革开放三十年北京经济波动规律看,基本上10年一个周期。 第一次调整是1989-1990年: 1988年我国“价格闯关”导致居民消费行为突变,出现了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1989年初,中央采取了压缩投资和控制信贷规模等治理整顿措施,再加上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导致我国经济出现波动,1989年经济增速由1988年的11.3%降为4.2%,1990年达到谷底,增速为4.1%。 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北京经济也出现下行,经济增速由1988年的12.8%降为1989年的4.4%,1990年的5.2%。
第二次调整是1998-1999年: 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的“双紧”政策,使经济逐步降温,虽然到1997年经济中出现了市场疲软的问题,但调控政策取向并没有进行及时调整。1998年,经济惯性下滑,再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洪涝灾害的雪上加霜,经济增长速度降至政府预期目标(8%)以下,1998年增长7.8%,1999年增长7.6%。 而同期北京经济增速也处于低位,1998年增长9.5%,1999年增长10.9%。
从以往10年一次调整的规律来看,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快速增长后,2008年,北京经济又到了需要调整的阶段。 目前北京经济自身有调整的需要 从1999年-2007年,北京经济连续9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从2000年起,连续8年保持了11%以上的增速,而2002-2007年更是创出了年均12.4%的高增长。 从以往10年一次调整的规律来看,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快速增长后,2008年,北京经济又到了需要调整的阶段。
多重因素影响本轮经济向下调整 除了经济自身有调整的需要外,今年的北京经济下行还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奥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而全市经济进入向下调整阶段。 一是从国际环境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加速下行。 二是从国内环境看,经历了最困难的一年,全国经济增长放缓。 三是从北京看,奥运因素在短期内又加大了经济波动的幅度。
国际环境:世界经济加速下行 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 次贷:又称次级贷款。是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低收入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次贷产生的前提:1.贷款利率较低 2.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 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次贷产生的两个前提都被打破,利息上升( 2005-2006年美联储加息17次),加上房价持续下跌( 2007年房价下跌17%),很多信用评级低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次贷),引发次贷危机。 发生时间: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 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 要金融市场
国际环境:世界经济加速下行 五大投行消失 2008年,引发金融危机: 3月16日 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被收购 3月16日 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被收购 9月15日 第三大投行美林证券被收购 9月15日 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 9月21日 前两大投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申请成为金融控股公司,开始开展商业银行业务 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美国大批银行倒闭,欧洲发生股灾,冰岛、乌克兰、巴基斯坦等国家申请紧急援助 五大投行
国际环境:世界经济加速下行 2008年12月世界银行预测世界经济走势 注:2008年为估计数,2009年为预测数 2006年 世界GDP 4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世界GDP 4 3.7 2.5 0.9 美国 2.8 2 1.4 -0.5 欧元区 2.9 2.6 1.1 -0.6 日本 2.4 2.1 0.5 -0.1 注:2008年为估计数,2009年为预测数
国内环境:最困难的一年 经济自身需要调整 外需减弱 自然灾害频发 经济增速放缓
经济自身需要调整 中国两次连续五年两位数增长时期: 1992-1996年 年均增长12.4% 2003-2007年 年均增长10.6% 1992-1996年 年均增长12.4% 2003-2007年 年均增长10.6% 从世界范围看,经济能够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高增长的国家和地区非常罕见,仅有日本、新加坡和香港曾有这样的记录.
经济自身需要调整 2008年5月28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在上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经济可能已经进入调整周期,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呈现出逐步回落的过程。” 许宪春说:“我们初步判断,2007年可能是此轮高速经济增长的峰值,此后,经济增长速度会逐步回落。”
1978-2007年全国GDP增速图(%)
外部需求减弱 出口占我国GDP的比重接近40% 外贸依存度接近70% 今年11月份,全国出口同比下降2.2%,为今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2008年全国月度出口增速图(%)
自然灾害频发 雨雪冰冻 四川地震 南方洪水 图片
经济增速放缓 今年3季度,全国GDP增长9%(1-3季度增长9.9%),已连续5个季度回落 2003年以来全国GDP增速走势图 有无调整 国际组织对2008年中国GDP增速估计: 世界银行(12月份)9.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月份)9.7% 国际组织对2009年中国GDP增速预测: 世界银行(12月份)7.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月份)8.5%
奥运因素加大北京经济波动幅度 进入三季度,奥运安保、环保和交通限行等相关措施限制了人流、物流、车流等,使经济发展受到阶段性影响 上半年、1-3季度部分指标变化 上半年增速(%) 1-3季度增速(%) 回落百分点 工业增加值 9.5 4.9 4.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10.1 8.1 2 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8.4 1.8 6.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 27.2 24 3.2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 -2.8 -5.1 2.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9 -7.8 22.7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1.6 20.9 0.7 接待入境旅游人数 -10.7 5.6
第三部分 面对未来,树立信心 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
挑战与压力 挑战: 内外部环境短期内难以改善 压力: 工业、投资、财政收入、企业效益均出现下行 明年依然存在下行压力,完成预期目标有一定困难
挑战:内外部环境难有明显改善 国际环境:目前,有两股力量左右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一方面,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因素相互叠加,世界经济加速下行;另一方面,各国协同救市措施力图扩大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和提升市场信心,阻止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在下行的市场力量和上行的行政干预力量的交峰中,时而下行力量主导市场,时而上行力量暂时占据上风,导致近期经济指标和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但总体上看,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而世界经济在大幅波动中加速下行,正在滑向衰退。
挑战:内外部环境难有明显改善 国内环境:世界经济的加速下行与全国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内外需求不足使2009年的中国经济仍然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1月份的预测中,预计我国GDP在2008年增长9.7%,2009年增长8.5%,回落1.2个百分点;世界银行在12月份的预测中,预计我国GDP在2008年增长9.4%,2009年增长7.5%,回落幅度达1.9个百分点。
北京自身压力1:工业生产下行 工业: 工业是今年我市下行明显的几大行业之一,从3季度开始出现下降;尤其是3季度后降幅逐步扩大,反映出在奥运短期作用后,生产受内外需求不足的影响日益明显。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变化看,一季度增长9.1%,二季度增长9.8%,三季度下降3.3%,10月份下降7.6%,11月份下降8.1%。 内外需求的减弱使工业产品的内销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增速均逐步回落并由升转降;汽车、电子、钢铁、石油加工等行业受影响较大。
压力2:投资大幅减速 投资: 今年以来,受宏观调控、奥运限制措施和内外需求逐步减弱的影响,投资增速回落并由升转降。一季度完成投资566.1亿元,同比增长24.8%;二季度完成投资1028.8亿元,增长10.2%;三季度完成投资677.7亿元,下降37%;三季度后投资有所恢复,但恢复情况不理想,10月份投资与上年同月基本持平、11月份投资同比增长7%。 1-11月,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5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上年同期为增长19%)。
压力3:财政收入增速回落 财政收入: 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速的回落,我市财政收入增幅逐步回落。1-11月,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741.4亿元,增长24.9%。其中,一季度完成收入470.3亿元,增长38%;二季度完成收入600.3亿元,增长53.7%;三季度完成收入374.9亿元,增长2.5%;10月份收入下降1.5%;11月份收入增长2.2%。从月度收入看,8月、9月和10月连续三个月下降,降幅分别为8.1%、4.5%和1.5%。 三大行业下行对财政增收产生明显影响 2008年1-3季度,三大行业贡献的财政收入所占比重达四成(40.2% ) 制造业贡献财政收入112亿元,占7.7% 金融业贡献财政收入246亿元,占17% 房地产业贡献财政收入224亿元,占15.5% 由于明年全市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加之一系列调减税费措施的实施, 因此财政大幅增收比较困难。
压力4:企业利润增幅回落 37个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利润保持增长,15个行业利润下降或亏损 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总额38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增幅同比回落61个百分点 37个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利润保持增长,15个行业利润下降或亏损 1-8月,限额以上第三产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98.7亿元,同比增长53.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31.2个百分点 13个行业门类中,10个行业实现利润增长
压力5:就业形势严峻 12月上旬调查数据:6.1%的企业出现减员减薪 企业效益大幅下降使就业压力加大 明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21万人
机遇和自身优势 机遇: 政策面良好 大项目支撑 60周年大庆 自身优势: 奥运财富 几大特征增强经济稳定性 资金面宽松
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 做强工业,做大服务业 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恢复市场信心
对策1:做强工业,做大服务业 真正在北京的二、三产业中形成几家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 工业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是高端而且高附加值产业。应该提早预案,围绕高端和信息化,上几个好的大项目,为下一轮发展蓄积能量,创造基础和条件; 继续做大服务业,包括强化现有的信息、商务租赁、科研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同时把握好奥运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业、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体育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让第三产业更加发挥出稳定性好、波动小、收益高的优势。
对策2: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北京投资消费双轮驱动的经济特征,决定了落实扩大内需不可放松任何一端的发展,需要两手抓。 2000-2007年全市投资率、消费率 年 份 投资率(%) 消费率(%) 2000 50.1 49.9 2001 50.2 49.8 2002 2003 50.7 49.3 2004 50.4 49.6 2005 50.3 49.7 2006 47.3 52.7 2007 48.6 51.4
投资领域:政府投资带动非国有投资 政府投资先行,引导和带动非国有投资 非国有投资在经济调整期表现较为低迷 第一次调整期(1989-1990年),非国有投资在1989-1992年比重有所降低,由1988年的18.3%降至1992年的13.5%; 第二次调整期(1998-1999年),非国有投资比重在1997-1999年再次出现小幅下行,由1996年的37.8%降至1999年的37.2%。 第三次调整期(2008年-),鉴于目前国有投资与非国有投资的比例为33.9:66.1,因此在扩大内需、政府投资先行时,能否树立社会信心,并对非国有投资起到带动和引导作用,将对投资的可持续增长和全市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投资领域: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00 #房地产开发 51.2 54.5 55.7 58.3 53.9 51.0 50.3 房地产开发投资内部结构(%) 房地产开发投资 #住宅 59.2 59.3 52.6 52.7 51.1 50.2 49.7 办公楼 9.2 9.8 11.9 12.8 12.9 12.6 12.1 商业营业用房 5.3 5.8 5.1 6.4 7.4 13.1 13.4
投资领域: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市投资一半以上(2007年为50.3%),其波动会对整体投资产生明显影响,进而影响全市经济运行 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降低其波动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投资领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00 #基础设施投资 23.3 22.7 19.4 18.3 21.6 27.7 29.6 基础设施投资内部结构(%) 基础设施投资 #能源 11.5 12 8.6 15.8 16.8 12.1 17 公共服务业 32.2 24.7 36.6 30.1 26.2 28.4 24.6 交通运输 29.3 38.8 30.9 32.1 36.7 47 46.6 邮政电信 23.8 19.1 19.7 14.8 11.4 7.7 7.2
投资领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2002-2007年,我市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18.3%,这主要是受到筹备奥运的带动。今年3季度以来,随着一系列大规模建设项目的结束,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明显减慢,1-11月下降1.5% 基础设施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在三成左右(2007年为29.6%),因此其下降势必对投资走势产生影响。从城市定位和长远发展考虑,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很大空间,因此还应在奥运后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加快新城建设和轨道交通建设
投资领域:加大工业投资 北京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1/4(2007年为23.6%) “九五”以来,我市对工业投资连年不足,远低于上海和天津;同时缺少大的项目,导致北京工业增长后劲不足
投资领域:加大工业投资 京、津、沪工业(城镇)投资对比 “九五”时期 “十五”时期 2007年 北京 天津 上海 工业投资 (亿元) 866.6 1077.8 3090.6 1015.7 1755 3432.6 399.1 938.4 1122.7 增速 (%) 6 4.6 8.6 10.7 13.4 12.4 53.7 35.9 22.3 比重(%) 15.9 40.1 32.1 9.4 32.9 25.9 10.9 42.1 27.5
投资领域:吸引中央投资落地北京 中央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涉及到4万亿元投资,北京应把握地利优势,结合北京自身发展方向与规划,吸引一定规模的中央投资落地北京,这对于稳定北京经济增长和促进城市建设将发挥积极作用。
消费领域:促进汽车和住房市场发展 汽车、住房仍将是未来几年的消费热点,政府应继续促进汽车和住房市场的平稳较快增长 汽车:汽车类销售额的比重仍在逐年提高(2007年,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占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的比重超过1/3,分别为24.2%和11.9%,分别比2000年提高17.3个和5.3个百分点 ) ,其增长没有显现出颓势 住房:居民住房需求会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外来人口的继续涌入,在未来几年内仍较活跃。北京市房屋普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23.7万户居民及家庭中,未来五年内有住房需求意向的家庭占1/5。其中,18.3%的被调查家庭有购房需求,1.6%的家庭有租房需求。
消费领域:刺激旅游、体育相关消费 利用奥运促进旅游、体育产业发展的契机,利用好奥运文化遗产,并继续加大相关基础设施投入,为居民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带动旅游、体育消费的增长
消费领域:加强市场监管,改善市场环境 近年来,传统消费品比重虽然在下降,但仍占据较大比重,2007年,吃类、穿类和中西药品类占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的比重达27.5%。而近期暴露出的奶粉事件、鸡蛋事件,极大地挫伤了居民的消费积极性,相关产品销售出现低迷。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政府应加强对快速消费品市场的监管力度,树立居民对政府监管的“放心市场”的信心,保证相关商品消费稳定增长。
对策3:恢复市场信心 今年3季度以来,企业家、消费者信心均有所下滑 2008年三季度 2008年二季度 变化 2008年三季度 2008年二季度 变化 企业家信心指数 117.4 138.7 -21.3 消费者信心指数 106.4 108.5 -2.1 市场信心的一般规律表明,信心处于上升期时升温缓慢且无明显标志,信心处于下降期时下滑急剧并以一个明显转折点为标志。当前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均出现下滑,因此,政府应不断通过积极的舆论宣传和大量利好信息的积累,避免市场信心急剧回落,并尽快使其重新回到上升轨道。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