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急诊的针灸技术应用 主讲 熊芳丽.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头 痛. 头痛指头颅上半部的疼痛,是一种自觉 症状,常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头痛 的发生常见于高血压、偏头痛、神经功 能性头痛、感染性发热性疾患以及眼、 鼻、耳等病症。
Advertisements

肩关节周围炎 概述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 “ 肩周炎 ” ,是肩关节周围 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一般认为肩部 受凉,慢性劳损与本病的形成有关。常见于 中年以后。本病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疼痛, 运动受限为主症。 中医文献中称之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 肩痹、冻结肩等。
第三章 经络针灸 中医学教研室 2 经络腧穴总论 起源与发展: 腧穴理论的形成要早于经络理 论的形成。 砭石 → 针刺 火(温热) → 灸.
第七节胃肠痉挛 胃肠痉挛是由于胃肠平滑肌突发的一阵阵强烈收缩而引起的剧烈 胃痛、腹痛,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痛。属于中医学 “ 胃脘痛 ” 、 “ 腹痛 ” 范 畴。 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性胃炎、胃溃疡、胃癌和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好发于儿童,有反复发作史。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饮食积滞、寒积胃肠引起。其病在胃、肠,病.
经络概述 经络是指经脉和络脉,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 贯串上下打的通路 经脉 --- 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络脉 --- 经脉别出的分支。络 有网络之意,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 遍布全身.
消化内科病证  胃痛  呃逆  便秘  泄泻. 胃痛 gastralgia 重点难点  掌握胃痛的辨证、针灸治疗  熟悉胃痛的病因病机  了解胃痛的鉴别、相关西医病证.
胃 痛 针灸学内科病证 针灸学内科病证. 一、概 念 针灸学内科病证 — 胃痛 3 胃 痛 胃痛, 又称胃脘痛, 是指上腹胃脘反复发作性疼 痛为主的症状。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窝部, 又称 作 “ 心痛 ” 、 “ 胃心痛 ” 等。本病与 “ 真心痛 ” 有本质 不同,临床上应加以区别。多见于急慢性胃炎,
手太阴经脉循行图示 中焦 络大肠 沿胃口 上膈 属肺 出腋下 上肢内侧前沿 列缺 鱼 鱼际 大拇指桡侧端(少商) 食指内侧(商阳) 该经脉循行所联络的脏腑器官 : 肺 、大肠、胃、 膈、咽喉、气道 主要病候: 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吸、咳血、伤风、 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
1 四、足太阴脾经 (一)经脉循行 释 :(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两侧 阴 阳面的分界处。 释 :(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两侧 阴 阳面的分界处。 ( 2 )核骨:第一趾骨小头的头部突起。 ( 2 )核骨:第一趾骨小头的头部突起。 ( 3 )踹: 指腓肠肌。 ( 3 )踹:
十二经络走向图. 手太阴肺经 寅时( 3 点至 5 点) 能量亢进 = 实证状态 体热,汗出,气喘咳嗽,痰涎多,支气管 哮喘,血液充于头部,背、肩部酸痛,肩 部肌肉紧崩,掌部疼痛不可触摸,粗咳胸 痛 能量衰退 = 虚证状态 寒栗,冷汗出,鼻炎,咽喉干燥,锁骨、胸部 疼痛,四肢末端麻木或发冷,皮肤异常,失眠,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中医学 第八版 第四章 内科常见病证. 不 寐 【概念】不寐,即失眠,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 病证。主要由于机体阴阳不调,气血失和,使心神不安所 致。 【病因病机】 1. 心脾两虚 2. 阴虚火旺 3. 心虚胆怯 4. 情志所伤 5. 痰热扰心.
五官科疾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 医学院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温故知新 1 、结合治疗学总论总结一下 “ 头痛、面 瘫、面痛、项痹、肩痹、腰痛 ” 等头面躯 干部疾病的针灸治疗规律(如它们的诊 治特点和处方规律) 2 、结合治疗学总论总结一下 “ 咳嗽、哮 喘、感冒 ” 等脏腑疾病的针灸治疗规律.
月经不调 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按语 概述 定义  广义 ---- 泛指一切月经病  狭义 ---- 指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质出 现异常改变,并伴有其他症状。 本节课主要以月经周期的异常作为本病 的主要特征介绍。
针灸治疗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针灸临床教研室 洪 杰.
第一章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太阴经络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为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始发经, 在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艾灸疗法 罗湖区中医院 张焕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针灸学内科病证 胃 痛.
中医基础理论 经络.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针灸学 中医教研室.
眼科常见病针灸治疗 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洪 杰.
第五章 皮外伤科病症 针灸推拿学院 李铁.
更年期综合症 概 述 更年期 指妇女从生殖功能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生育功能完全消失的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三个阶段。一般从45岁左右开始,持续10~15年。 主要生理特点:  1.月经变化:通常有三种类型:月经突然停止;月经延迟,经量减少,逐渐停止;月经不规则。  2.生育功能:性生活能力、全身各器官机能逐渐减退。
感 冒.
宋海英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中医教研室
预防颈椎病自我按摩操 要减少颈椎病的发生,不但应注意纠正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还应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常做自我保健按摩,可缓解颈部疲劳,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医药治疗 钦州中医院 杨名群副主任.
肥胖症.
高血压病中医适宜技术 北京交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第十六章 奇经八脉-任脉 主讲人 :熊 俊 Lecturer:Jun Xiong Ren meridian 《经络腧穴学》本科教学
一、经络学说概论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 络 学 河北中医学院 解剖教研室.
中医 经络养生.
上篇 经络与腧穴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痹证.
治疗学总论 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视神经萎缩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 东方医院视神经疾病诊疗中心 韦企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面 痛 Facial pain.
黄 疸.
第二章 腧穴总论.
月经不调.
便秘.
针灸治疗学 自治区中医医院 针灸科 马忠.
Apoplexy 中 风 中风. apoplexy 中 风 中风.
失眠的调理 与治疗 南昌二七医院 高喜翠.
痹 证 Bi syndrome.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痛症(头痛,漏肩风) 针灸教研室.
第四节 经 外 奇 穴 康复医学系老服教研室 罗清平.
痛 经.
崩漏.
TDS检测穴位 解 说 手 册 北京人人健康预防保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制.
郁证 郁:广义---气血郁滞---所有病证 狭义---情志不舒---七情病证.
漏 肩 风.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蹻脉、阴蹻脉、阳维脉、阴维脉。
肩痹(肩周炎).
《针灸学》 第七章 第五节 五官科病证.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广州医学院 刘义海、潘俊辉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七、足太阳膀胱经 (一)经脉循行 释:1.交巅:巅,头顶正中最高点。 2.耳上角:耳的上部。 3.肩膊:指肩胛区。 4.挟脊:挟行脊柱两旁。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 况 南方医科大学 黄泳教授.
十一、足少阳胆经 (一)经脉循行 释: 1.头角:额角。 2.下加颊车:指经脉向下覆盖于颊车穴部。 3.毛际:指耻骨部阴毛部。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一)经脉循行 释:1.大指次指:食指。 2.两骨间:第一、二掌骨之间。 3.两筋:拇长、短伸肌腱过腕关节处。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 十二经脉 一、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 释:1.胃口:胃之上口。 2.肺系:与肺连接的气管喉咙等组织。
運動穴位按摩 中國經絡學 穴位按摩 手掌按摩 腳底按摩.
中医学经络部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李 桐.
临床杂谈 About Clinical Practice
经络概念及运用 Concept and Utility of Meridia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常见急诊的针灸技术应用 主讲 熊芳丽

晕厥 治法 苏厥醒神。以督脉及手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水沟 中冲 涌泉 足三里 配穴 虚证者加气海、关元、百会;实证者加合谷、太冲。 主穴 水沟 中冲 涌泉 足三里 配穴 虚证者加气海、关元、百会;实证者加合谷、太冲。 操作 足三里用补法;水沟、中冲用泻法涌泉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海、关元、百会用灸法。

虚脱 治法 回阳固脱,苏厥救逆。以督脉及手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素髎 水沟 内关 主穴 素髎 水沟 内关 配穴 神志昏迷者加中冲、涌泉;肢冷脉微者加关元、神阙、百会。 操作 素髎、水沟用泻法;内关用补法。配穴中冲、涌泉用点刺法,关元、神阙、百会用灸法。

抽搐 治法 醒脑开窍,熄风止痉。以督脉及手足厥阴、手阳明穴为主。 主穴 水沟 内关 合谷 太冲 主穴 水沟 内关 合谷 太冲 配穴 发热者加大椎、曲池;神昏者加十宣、涌泉;痰盛者加阴陵泉、丰隆;血虚者加血海、足三里。 操作 毫针泻法。

高热 治法 清泻热邪。以督脉、手太阴、手阳明经穴及井穴为主。 主穴 大椎 十二井 十宣 曲池 合谷 主穴 大椎 十二井 十宣 曲池 合谷 配穴 风热者加鱼际、外关;肺热者加尺泽;气分热盛者加内庭;热入营血者加内关、血海、抽搐者加太冲;神昏者加水沟、内关。 操作 毫针泻法。大椎刺络拔罐放血,十宣、井穴点刺出血。

痛经 (实证) 治法 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足太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中极 次髎 配穴 寒凝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穴;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操作 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用艾灸。

痛经 (虚证) 治法 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足三里 气海 配穴 气虚亏虚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加悬钟。 操作 毫针补法,可加用灸法。

内脏绞痛-心绞痛 治法 通阳行气,活血止痛。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内关 阴郄 膻中 配穴 气滞血瘀者加血海、太冲。 主穴 内关 阴郄 膻中 配穴 气滞血瘀者加血海、太冲。 操作 毫针泻法。

内脏绞痛-胆绞痛 治法 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以足少阳经穴及相应俞募穴为主。 主穴胆囊穴 阳陵泉 胆俞 肝俞 日月 期门 配穴 呕吐者加内关、足三里;黄疸者加至阳;发热者加曲池、大椎。 操作 毫针泻法。

内脏绞痛-肾绞痛 治法 清利湿热,通淋止痛。以相应背俞穴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肾俞 三焦俞 关元 阴陵泉 三阴交 配穴 血尿者加血海、太冲;湿热重者委阳、合谷。 操作 毫针泻法。

牙痛 治法 祛风泻火,通络止痛。以手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合谷 颊车 下关 主穴 合谷 颊车 下关 配穴 风火牙痛者加外关、风池;胃火牙痛者加内庭、二间;阴虚牙痛者加太溪、行间。 操作 主穴用泻法,循经远取可左右交叉刺,合谷持续行针1~3分钟。配穴太溪用补法,行间用泻法,余穴均用泻法。

呕吐 治法 和胃降逆,理气止呕。以手厥阴、足阳明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 主穴 内关 足三里 中脘 操作 足三里平补平泻法,内关、中脘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操作;虚寒者可加用艾灸。呕吐发作时、可在内关穴行强刺激并持续运针1~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