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 第九章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提示 重点与难点 教学内容
学习提示 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是,对作为世界经济整体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及其经济体制进行阐述和分析。 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从总体上认识和理解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国家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及经济体制模式。 本章的框架结构由四部分组成: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调节 ;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 ;发达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
学习重点 本章学习重点是西方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和手段以及美、德、日经济体制模式的异同。因为战后在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的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迫使这些国家必须在生产关系领域做出调整,也就是国家必须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但各国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和调节的程度、形式和手段有所不同,也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
学习难点 难点是如何认识和理解“新经济”,它是过眼烟云、昙花一现(在美国仅维持了十年的时间)还是周期出现?它为何只在美国表现明显?因为在美国出现所谓“一高三低”(即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财政赤字、高经济增长率)的“新经济”时,日本和欧共体(欧盟)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日本财政赤字节节攀升。
第九章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 第九章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调节 第三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 第四节 发达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第一节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经济恢复时期 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三、经济“滞胀”与调整时期 四、“新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时期 第一节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经济恢复时期 (战争结束到50年代初期 ) 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 三、经济“滞胀”与调整时期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 四、“新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时期 (90年代以来)
一、经济恢复时期 二战后的国际形势 恢复情况 西欧与日本快速发展的原因 经济形势恶化 发达国家的国际环境恶化 拥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 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美国的大力扶持
经济形势恶化 作为战争发动者的德、意、日以军事失败而告终,经济上也遭到严重的破坏,作为战胜国的英法两国经济也遭到严重的削弱。 总之,当战争结束时,西欧和日本生产衰退、交通瘫痪、燃料短缺、食品匮乏、住房不足等等,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发达国家的国际环境恶化 一方面,战后一系列欧洲和亚洲国家脱离了资本主义体系,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到1949年,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占到世界人口的35.5%,土地面积占了25.9%; 另一方面,战后,亚非拉国家人民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使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掠夺体系崩溃。拥有140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5亿人口的大英帝国的解体,使英国丧失了各种特权、贡赋和优惠条件。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及其经济体系的建立,以及原帝国主义国家殖民体系的瓦解,对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恢复、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国家加强了 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1)推行国有化政策; (2)推行经济计划化; (3)推行“福利国家”等 社会经济政策。
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 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高速增长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1919—1938年),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年平均为2.3%。 1951—1970年间的20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3%,而且经济高速增长几乎席卷了西方所有国家,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参见表9-2) ,也席卷了各个领域,带有明显的全面性。 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发生了数次经济危机 ,但危机期间,生产下降的幅度较小、危机持续时间较短,对经济的打击较轻,没有发生像战前1929年和1937年那样严重的经济危机。
表9-2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和战前GNP实际年均增长率比较 (%) 1860-1913年 1913-1938年 1955-1973年 美国 4.3 2.0 3.5 英国 2.4 1.0 3.0 法国 1.1 5.2 联邦德国* 1.3 5.9 日本 4.1 4.5 9.8 注:*战前为德国
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实现 这主要是由于,战后发生了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得生产实现了自动化,也标志着经济现代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的比重由上升转为下降,而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到70年代已经占到国民收入的60%左右。
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20年间,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经济都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但各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差异很大。总的说来,日本增长最快,联邦德国和法国其次,美英两国最慢。 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从1950年的1.6%上升为1970年的9.5%,同期在资本主义国家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从1.5%上升为6.9%。相反,同期的美国工业的比重从48.7%下降为37.8%,贸易额从18.1%下降为15.4%。
三、经济“滞胀”及 其后的缓慢增长时期 经济“滞胀”时期 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 失业率提高 物价大幅度上升 缓慢增长时期 格林斯潘也只好“睁一眼闭一眼”
表9-4 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 表9-4 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 国 家 1965-1973年 1973-1983年 西班牙 6.4 1.8 爱尔兰 5.0 3.2 意大利 5.2 2.2 新西兰 3.7 0.8 比利时 英 国 2.8 1.1 奥地利 5.5 2.8* 荷 兰 1.5 日 本 9.8 4.3*
(续)表9-4 联邦德国 4.6 2.1 澳大利亚 5.6 2.4 丹 麦 3.9 1.8 加拿大 5.2 2.3 瑞 典 3.6 1.3 丹 麦 3.9 1.8 加拿大 5.2 2.3 瑞 典 3.6 1.3 挪 威 4.0 3.7 美 国 3.2 瑞 士 4.2 0.7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总计 4.7 注:*为1973-1982年的数字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77页。
表9-5 发达国家的失业率(%) 国家 1960年 1970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2年 美国 表9-5 发达国家的失业率(%) 国家 1960年 1970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2年 美国 5.5 4.9 7.7 7.0 6.0 5.8 7.1 9.7 日本 1.1 1.2 2.0 2.2 2.1 2.4 联邦 德国 0.7 4.6 4.5 4.3 3.8 7.5 法国 1.3 5.2 5.3 6.4 - 英国 1.6 2.6 5.7 6.2 6.1 7.4 12.0 意大利 4.2 3.2 6.7 7.2 9.1 资料来源:联合国《统计年鉴》。
表9-6发达国家消费物价年平均上涨率(%) 国 家 1951-1973年 1974-1981年 美 国 2.7 9.4 日 本 5.2 国 家 1951-1973年 1974-1981年 美 国 2.7 9.4 日 本 5.2 9.1 联邦德国 4.9 法 国 5.0 11.4 英 国 4.3 15.4 意大利 3.9 15.9 发达国家总计 3.4 9.9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家金融统计》年鉴。
出现“滞胀”的原因 主要原因: 一是石油危机及其所导致的油价上涨; 二是工资提高过快,拉动了物价上涨和失业的增多。 根本原因: 一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二是战后科技革命高潮的消逝。
缓慢增长时期 发达国家经过一系列激烈的经济协调和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积极效果。具体表现在: 首先,发达国家已经摆脱严重通货膨胀的局面; 其次,发达国家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缓慢增长的时期。
西方国家的经济调整和改革 紧缩政府开支 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国有企业民营化 调整产业结构 加速科技发展 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协调
“新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时期 四、 新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新经济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
新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新经济,是在信息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和一系列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由经济全球化推动的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形成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良性互动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新经济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经济知识化; 经济网络化; 经济全球化。
经济知识化 即新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在新经济中,知识(或信息)取代物质成为生产、分配和销售的主要内容。 它导致资本要素组合无形化,知识和拥有知识的劳动力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重要性的增加意味着无形资本的增长超过了有形资本。企业财富的创造日益取决于无形资产。 随着知识或信息投入的增加,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或信息含量提高,服务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其结果,是使得整个国民经济日益轻型化。
经济网络化 随着数字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社会经济交往方式、社会财富分配方式和社会消费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生产者相互之间的网络,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网络,消费者之间的网络,个人、企业和国家之间的网络,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网络,诸如此类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使得全球经济活动的时间缩短,空间缩小,频率加快,协同性增强,效益增大。
经济全球化 由于经济知识化、网络化的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组合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流(知识生产、知识分配、知识交换、知识传播、知识消费)、信息流和技术流(无形贸易)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商品流和物流(有形贸易)。 新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使得企业扩大了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的规模,更加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对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经济的影响 (1)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大发展。 (2)促进了制度创新。 (3)引发了新的社会经济问题。 第一,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成为美国企业投 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生 产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第三,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就业的增长。 (2)促进了制度创新。 (3)引发了新的社会经济问题。
面临的问题 第一,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是指由于存在 着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的差异,在信息社会中所引起的不同机遇、不同地位,乃至造成经济上的巨大差别和心理失衡。 第二,两极分化。新经济所导致的股市飙升,使得掌握大部分股票的富人和企业经理人员的财富迅速扩张,成为新经济的最大受益者。 第三,新型垄断。科技的进步还引发了创新者垄断,创新者不仅聚敛了大量财富而且往往阻碍甚至威胁到科技的进步。
第二节 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调节 一、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强化 二、国家调节的原因与目标 三、国家调节的主要手段及其功能 第二节 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调节 一、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强化 二、国家调节的原因与目标 三、国家调节的主要手段及其功能 四、国家调节的作用和影响
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强化 历史地看,发达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或干预程度是不断增强的,而且这一过程是呈波浪式发展的。 自20世纪以来,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节,其力度或强度在20世纪后半期有了明显的增强。发达国家政府总支出占GDP比重的增加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参见表9—9)。
表9—9 西欧、美国和日本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1913——1999) 1938 1950 1973 1999 法国 8.9 23.2 27.6 38.8 52.4 德国 17.7 42.4 30.4 42.0 47.6 荷兰 8.21 21.7 26.8 45.5 43.8 英国 13.3 28.8 34.2 41.5 39.7 算术平均值 12.0 29.0 29.8 45.9 美国 8.0 19.8 21.4 31.1 30.1 日本 14.2 30.3 22.9 38.1 资料来源:(英)麦迪森著:《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国家经济调节的原因 (1)市场缺陷。 国家调节的直接目标,就是矫正“市场失效”。 市场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然垄断。第二,自然资源干预。第三,破坏性竞争。第四,外部性。第五,信息不充分。 (2)社会、政治和其他的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保护个人权利。第二,科技发展与技术进步。第三,国家和全球问题的解决。
市场失效 市场失效,是指由于社会化生产和市场分散决策之间的矛盾,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市场的不完全性,以及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市场机制出现缺陷,无法实现资源最有效配置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的状况。 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垄断、公共物品匮乏、收入分配不公平及经济运行存在周期波动等方面。
国家经济调节的主要目标 (1)保障经济运行环境。 (2)达到四大宏观经济目标即充分就业、经 济增长、价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3)规范市场行为。
保障经济运行环境 在这方面,国家调节的目标主要是: 第一,提供并维持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 第二,提供公共物品。所谓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歧视性和非排他性,在计量上具有不可分割性,因而供给者难以收取费用的物品。 第三,实行收入再分配和实施社会保障。
四大宏观经济目标 所谓充分就业,是指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按照他们愿意接受的工资条件找到职业;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能按照它们愿意接受的价格全部用于生产。 价格稳定是要保持“一般价格水平”的相对稳定。 经济增长指的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所创造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国际收支广义上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国际贸易、国际资金往来和其他往来的综合。真正的国际收支平衡是指自主性交易项目的平衡。
规范市场行为 第一,市场的缺陷会导致垄断,国家通过各种手段确立竞争秩序和规则,防止和消除垄断因素,对垄断权力进行限制。 第二,企业经济活动的外部负效应很难通过市场手段得到补偿。国家应对企业进行管制或对受损方提供补偿。
三、国家调节的主要手段及其功能 1.制度调节 2.政策调节 3.经济计划化 4.社会调节 5.国际经济协调
制度调节 制度调节,就是指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尤其是产权制度安排,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以期提高经济绩效。 国有化或私有化作为西方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制度性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1)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 (2)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条件、基础条件和社会稳定条件。 (3)引导私人投资,开发落后地区。
政策调节是发达国家 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形式 战后发达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概括为四类 :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3)收入政策 (4)产业政策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调节包括支出调节和收入调节。 在支出调节方面,国家主要通过调整政府采购、转移支付和国家直接投资等发挥财政支出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 在收入调节方面,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税率来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具体地说,一是通过调整税率对付经济波动。二是运用税收政策调节资源配置。三是通过税收政策缓解收入分配不公和各种社会矛盾。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发达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行管理和调节,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变动的一种经济调节手段。 主要的政策手段是: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调整中央银行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和择类控制。 所谓“择类控制”,是指对信贷资金流向和利率水平的一种特殊管制。
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政府为了影响或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率而采取的财政金融措施所作的政策。 其主要手段,一是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即企业和工会不经政府同意不得提高工资和产品价格;二是对工资和物价实行指导。即由政府规定工资和物价的指导指标,指令企业和工会参照执行;三是对企业和工会进行“道德规劝”和“协商恳谈”。即劝说企业和工会自动限制价格和工资的上涨。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对产业(部门)间的资源分配和特定产业(部门)内的产业组织的调节,对本国经济运行施以影响的政策。 在宏观调控领域,产业政策主要体现为产业结构政策。在微观规制领域,其核心则是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就是为纠正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盲目性,实现产业间资源的合理配置,由政府制定的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产业结构的理想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业结构政策可以分为两类:对重点产业的扶植、保护政策和对长期萧条、衰退产业的调整、援助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是政府为了保证资源有效配置和公众利益,指导和干预企业行为和产业市场结构,调整企业关系而制定的产业政策。 实质是政府通过协调竞争与经济规模的关系和矛盾,维持健全的市场秩序,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经济。 产业组织政策的直接目标是促进实现有效竞争。 产业组织政策的实施手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市场结构控制。另一方面是市场行为控制。
经济计划化(一) 经济计划化是指发达国家制定的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 各国政府为了促进计划目标的实现,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1)进行广泛的“社会协调”;(2)利用财政手段保证重点计划项目,并牵制社会投资方向;(3)利用税收调节实施计划管理;(4)借助国有经济直接实施部分经济计划;(5)实行国家与企业间的经济合同制。
经济计划化(二) 西方国家的计划调节共同的主要特征: (1)计划调节的实施以不损害私人垄断企业的利益为前提; (2)计划调节的实施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 (3)在计划调节过程中,有一整套经济手段予以配合,并有一套较为严密的法律体系予以配合。
社会调节 社会调节就是由政府出面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减轻社会各阶级和各阶层之间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紧张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和确保稳定的社会条件。 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调节,主要是通过推选管理“民主化”和“社会福利制度”解决两个问题 。 战后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实行了 “民主管理”,即吸收职工参与企业的部分决策、监督与管理。其主要形式是通过设立工人代表制,实行“共同决定权”。 社会福利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社会保险。 (2)社会照顾。 (3)福利补贴。
国际经济协调 所谓国际经济协调,是政府间经由一定的组织形式,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协商和达成协议的行动。 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国际贸易政策协调; (2)汇率政策协调; (3)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四、国家调节的作用和影响 1.国家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促进了发达国家经济的迅速或稳定发展。 2.国家调节造成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 3.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的新变化。
经济的迅速或稳定发展的具体表现 (1)国家通过财政和国有企业直接参与再生产过程,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国家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修缮了市场运行机制,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稳定发展。 (3)国家调节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和推行福利政策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较为稳定的社会条件。 (4)通过国际经济协调改善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国际经济条件。
新的矛盾和问题 (1)国家调节与市场机制之间经常地发生矛盾。例如,财政、货币政策从制订到发挥实际效用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而在此期间经济波动的方向很可能在市场功能的调整下已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国家调节的作用背离其预定目标,甚至加剧经济波动。 (2)国家调节手段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采取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手段刺激总需求,追求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往往会引起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采取紧缩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手段,抑制通货膨胀和需求,往往导致经济衰退和大规模失业。
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的新变化 发达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广泛而深入的调节,直接导致其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的变化,即从以往的“增长型资本主义”转变为“发展型资本主义”。 这种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的转变,正是在国家调节广泛和深化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的。这主要表现在:(1)由于国家调节的强化使各国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改变,减少了社会动荡的压力,基本上确定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公正”理念及其基本道德行为准则。(2)国家调节的广泛、深入发展,使社会经济生活呈现出全面社会化的趋向。
第三节 主要发达国家的 经济体制模式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二、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第三节 主要发达国家的 经济体制模式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二、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三、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就是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各种经济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方式。 任何一个经济体制在结构要素上都应当包括七个子系统,即关于资源配置方式的信息传递系统;关于企业制度的生产竞争系统;关于产品与要素流动和组织的市场交换系统;关于政府经济活动的财税调控系统;关于政府金融政策的货币调控系统;关于维系市场公平与效率的社会保障系统;以及关于国际关系的对外交换系统。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方式、范围和手段的不同,可将其经济体制划分为三种模式: 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基本特点: 是政府尽量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充分鼓励自由竞争,政府主要是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间接调控、依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管。 因此,也可以将这种模式称为“政府监管型市场经济”。 简要阐述
简要阐述 1.自由企业制度与平等竞争原则 2.以间接性和被动性为特征的宏观经济调节 3.政府提供公共产品 4.对外经济关系的政府调节 5.其他领域的政府调节
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基本特点 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并重。 也可将这种模式称为政府引导型市场经济。 简要介绍 1.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 2.政府为市场竞争创造基本条件 3.有效的稳定货币政策 4.政府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 5.以平等参与为核心的经济民主化
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基本特点: :政府运用严厉的规则要求企业遵守市场规则,利用利益机制诱导企业行为,使用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行政指导使企业尊重政府的意图. 简要介绍 1.政府制订经济计划 2.政府制订和实施产业政策 (1)产业结构政策; (2)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 第一,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比较明确的产业政策目标。 第二,在支持重点产业方面采取了一整套综合措施。 第三,日本政府对民间企业决策和企业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能够比较有效地改变企业行为使之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 第四,强调通过劳资双方、财界与政界之间的人事关系进行协作,通过政府的行政指导和银行的“窗口指导”等实现产业政策的目标。
产业组织政策 第一,明确提出了工厂与企业的区分,提出规模经济涉及的是工厂规模,建立和维护合理竞争秩序及反垄断涉及的是企业规模。 这一区分为破解“马歇尔两难问题”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思路。 第二,垄断与否是相对于市场规模而言的,考察垄断规模必须把企业放到世界范围的市场上;发展中国家具有另一种“后发优势”; 第三,解决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需要由社会统一干预,这种社会统一干预的有效方式就是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
“马歇尔两难问题” 生产者可以通过规模经济获得其他要素的单纯追加以外的收益,但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却是经常导致垄断,垄断又使得经济失去活力,使资源无法实现合理配置。
“后发优势” 直接从规模经济起点上组织生产是后进国家的“后发优势”; 后进国家在自己的经济赶超过程中必须坚决贯彻集中优势和利用规模经济的原则,才能确立和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打破先进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先行者垄断”。
第四节 发达国家经济体制的 调整与改革 一、调整和改革所有制结构 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三、宏观经济调节手段的改革 四、政府监管体制的改革
调整和改革所有制结构 80年代以来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领域: (1)国有企业的民营化。 (2)股权分散化。 (3)法人股东与机构投资者的大发 展。
法人股东与机构投资者 法人股东,是指以公司或集团(机构)名义占有其他企业股份的股东。 机构投资者等法人股东的崛起体现了资本社会化程度的明显提高,表明社会资本在占有、组织和管理上进入了更高的层次 。
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1)削减政府预算中的福利支出。 (2)实施劳动福利计划。 (3)推进社会福利计划实施主体的多元化或私有化。 (4)取消政府对社会福利的各种规章管制,减少国家对福利供应的垄断,促进私人组织同国家福利组织之间的竞争。
宏观经济调节手段的改革 (1)财政政策的重要性下降,货币政策的作用明显提升。 (2)货币政策的重心从以利率为主要调节手段转变为货币供应量调节和利率调节交替使用。 (3)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及其作用。
政府监管体制的改革 在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在微观领域普遍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大量的干预,形成了严格的政府监管或政府规制。 总地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征就是从国家干预走向自由化,即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和微观规制,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企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以提高经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