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 改革开放 1978——1990年的中国经济概览 束鹏芳 江苏镇江 2010—3.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摆一摆,想一想. 棋子个数数的个数 摆出的数 、 10 2 、 11 、 20 3 、 12 、 21 、 30 4 、 13 、 22 、 31 、 40 5 、 14 、 23 、 32 、 41 、
Advertisements

56年 58年 66年76年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49年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 义制度确立 挫折: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 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78年 文革十年 曲折发展十年 过渡时期 两年 徘徊 新时期 导入新课.
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农村 根本原因: 措施: 意义 “ 一大二公 ” 人民公社旧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改革开放 30 周年与 民族复兴 · 欢迎您的观看,您在观看时刻可欣赏到音乐《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概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不仅仅指,它分为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的 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
▲ 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 ▲ 4.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 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体.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 阅读教材 合作探究 1. 农村改革的目的、措施、作用 2. 城市改革的时间、重点、具体 内容 3. 对外开放的目的、形成的格局 4. 设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
默写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 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 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 地聚起座座金山。 ……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 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2 、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 放新格局的形成; 3 、知道国有企业的改革的主要内容;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第9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新时期——改革开放以后.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十章 第一节 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的发端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与和巨大成就
第八专题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引言 “十年”文革,中国的政治、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何去何从,中华民族再次被推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是关起国门继续搞阶级斗争?还是杀开一条血路,另辟一片天空?邓小平,这位深深地爱着自己祖国和人民的中国人民的儿子,用他那坚毅的臂膀给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 从此,中国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讲讲“春天”的故事。
第九单元 第21讲 第21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知识诠释  思维发散.
日本关西温州总商会会长李建江先生口述历史访谈实录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2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与成长
改革开放是中国自1840年以来最为成功的现代化尝试,然而却来之极为不易。中国历史上不乏农民起义和政治家激烈的革命,但渐进式、能够保留前代进步成果、社会付出代价较小的改革却极为罕见。对于刚刚摆脱文革束缚的中国,极左和极右都仍然有很大的市场和影响力。 改革开放虽然是中国自1840年以来最为成功的现代化尝试,然而却来之极为不易。首先,中国历史上不乏农民起义和激烈的革命,但渐进式、能够保留前代进步成果、社会付出代价较小的改革却极为罕见。其次,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仅面临着社会转型的挑战,更有经济转轨的困难。对于经济转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植物和我们.
关于本门课程.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多媒体教学课件.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专题三 第二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川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第8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许崇善.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2014年第四季度中心组学习 湖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三篇 组织工作.
7.2.4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 一、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 二、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条件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是:基金财团。
八年级历史下册 前三单元测试试题 雷池中学 吴俊青.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Harvard ManageMentor®
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6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5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4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商业计划书模板 框架完整 内容实用 严谨专业 BUSINESS PLAN POWERPOINT TEMPLATE LOGO.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第二章 登录UNIX操作系统.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Harvard ManageMentor®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用计算器开方.
八年级 下册 16.1 二次根式(2) 湖北省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袁观六.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 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东城中学 孙雅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Logo 思维 力量 商务展示·企业内训.
初稿:叶群芳(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聚英共识联 跨学科学习计划 2012.
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经济体制) 一、改革最先的突破口: 农村 二、农村的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公有)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基于激励机制的一个设计 李鑫 刘乾坤 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
③ ② 20世纪我国社会经历的三次历史巨变 ① ④ ⑤ ⑥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推翻帝制 历史巨变 邓小平 时代伟人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 改革开放 1978——1990年的中国经济概览 束鹏芳 江苏镇江 2010—3

一、我们已经知道的 参阅图片说说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那些事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部分农民签订的一份包干合同书 邓小平和陈云在某次会上

一、我们已经知道的 参阅图片说说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那些事

一、我们已经知道的 参阅图片说说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那些事 浦东新貌 秦皇岛海港

一、我们已经知道的 将我们已经知道的那些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大事按发生的时序排列一下先后

二、我们可以知道得更具体 基于史实 问题与发现:从材料来看,三中全会提出了哪些经济决策?结合教材所学阐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二、我们可以知道得更具体 基于史实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经济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鉴于中央在二中全会以来的工作进展顺利,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问题与发现:从材料来看,三中全会提出了哪些经济决策?结合教材所学阐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二、我们可以知道得更具体 基于史实 2.农村改革,土地经营权的变革和人民公社体制的变革 二、我们可以知道得更具体 基于史实 2.农村改革,土地经营权的变革和人民公社体制的变革 材料一: 78年11月,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出于“填饱肚子”的原始冲动,作出在当时有坐牢危险的大胆决定:分田单干,包产到户,他们作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失败,干部坐牢杀头也心甘。” 。80年3月邓小平说,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起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这种生产责任制要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80年11月中央下发文件予以肯定。 材料二: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得很不适应,(82)宪法已经明确规定在农村建立乡政府,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的自治组织。( 1983年国务院《关于政社分离,建立乡政府的通知》) 材料三: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国家对农产品将取消统购统销,实现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国务院1985年一号文件) 问题与发现(1)材料一的改革始于何时何地?这一改革被命名为什么?结合所学阐述意义。 (2)据三则材料及教材所学,80年代的农村有过哪些改革?(3) 推断材料三显示的经济改革的走向。

三、我们可以知道得更严谨 基于概念 1.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我们可以知道得更严谨 基于概念 1.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一:凤阳民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二:安徽凤阳粮食产量增长情况: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 ,1982年增至 7.15亿公斤;从1957到1978年的22年中,小岗队未能向国家交售1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这个队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 材料三:1982年中央1号文件:在社会主义工业、商业和集体农业占优势的情况下,土地集体所有(公有制)和在生产队领导下的“双包”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 材料四:1983年全国农村实行的生产队已经达到93%, 1987年全国有1.8亿农户实行,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 问题与发现(1)用概念来表达材料一所体现的经济体制,材料二能够证明什么?(2)推断材料四的时间是用来说明什么的?(3)运用材料三的语句来说明这一经济体制的性质。

三、我们可以知道得更严谨 基于概念 概念的尝试表述(1)时间历程(2) 含义和实质(3) 作用。 三、我们可以知道得更严谨 基于概念 概念的尝试表述(1)时间历程(2) 含义和实质(3) 作用。 概念的示范表述: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皖、川等地的农民实践,经中央肯定后80年代前期推广到全国;它是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情况下给农民以生产经营和产品分配自主权的经济体制改革;它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并促进了城市改革。 概念表述的结构运用:1983年中央1号文件的表述该纳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哪一概念要素里?“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符合我国实际。”

四、我们可以知道得更深刻 基于史论 1.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有四位同学表达了他们的看法,请选出正确的表述并用一句话概述出你的理解。甲: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乙: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丙: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丁:从僵化集权到灵活放权,全面改革。 2.认识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援引下列材料展开你的思辨智慧,表述这一命题。(1)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2)改革要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它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3)活力、中国式奋斗。

深圳故事@变迁

五、我们真的知道了吗?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依据下列三项内容标准,对照教材想一想,互相查一查,我们学习的基本标准达成了吗?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迁移:《三中全会公报》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有关改革决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对这次会议的历史影响持何看法?

我们真的知道了 因为…… 邓小平设计了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