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香港中華里網站 農糧服務資訊網 馬蘭國小池上米專題研究網頁 梓園碾米廠網站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頁 豬籠粄的原料─ 米 資料來源:香港中華里網站 農糧服務資訊網 馬蘭國小池上米專題研究網頁 梓園碾米廠網站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頁
稻米是怎麼來的? 媽媽買的? 農夫種的? 是狗帶來的?
台灣稻米種植的開始 1641年基督教的傳教士就開始在「佳里」教平埔族人種水稻。 1752年後來鄭成功的軍隊,帶來了許多的米種,如紅米、烏米、茶米等。後來在高屏溪的下游,種出了一年可以有二次收成的「雙冬」水稻,使得這些「在來米」成為台灣開墾者的主要糧食。 1926年甲午之戰,日本佔領台灣後,在台北市的「竹子湖」試種日本的水稻「蓬萊米」品種,其米質柔軟,米粒圓滑,產量較多。 1934年嘉南大圳完工,提供更多的水種植蓬萊米,於是,蓬萊米逐漸地取代了在來米。 1967年國民政府推出比蓬萊米早熟的二十天的「良質米」,其品質更較蓬萊米優良。 1990年有機肥料取代化學肥料更推出「有機米」,以符合日漸所需的有機環保。
歷史考證稻米是什麼時候開始種植的? 1950年代之前的農業學家,認為是起源於印度、日本。 1950年代我國的科學家工作者在雲南發掘出距今4000多年前的碳化稻之後,各國專家才証明現今栽培的稻谷與雲南的原始稻有親緣關係,公認雲南是稻谷的發源地和演化變异中心,最早種植稻谷的農民是居住在雲南的百越民族。
稻米的分類 稻是屬於禾本科、稻屬的植物,從品種特性上栽培稻主要分為稉稻﹝japonica﹞、秈稻﹝indica﹞及爪哇稻﹝javanica﹞三類群。而食米從米質特性﹝胚乳特性﹞上,區分為稉米、秈米及糯米。
秈米、粳米、糯米外型及用途比較
粳米 秈米 糯米 類型 外型 熟後性質 用途 蓬萊米 米粒粗短,均勻,晶瑩透明。 米飯粘韌可口。 煮飯、粥、壽司….一般米食。 在萊米 長型、透明度高。 飯粒鬆散,無粘性。 碗粿、河粉、蘿蔔糕、米台目、米粉 糯米 秈糯 (長糯米) 米粒細長,色粉白,不透明。 粘性強,出飯量少。 米飯、粽子、酒釀、年糕、湯圓、八寶粥。 粳糯(圓糯米) 圓短、整齊、白色不透明。
秈米、稉米、秈糯、稉糯
稻米的分類 1.秈稻: 秈稻所生產之米曰秈米,普通秈米,米粒多細而長,粒形扁平,粘性弱,脹性大,澱粉粒與碘呈鮮藍色。秈稻一名印度型稻,臺灣秈米俗名在來米,品質較硬。
稻米的分類 2.粳稻: 粳稻所生產之米曰粳米,普通粳米,米粒粗而短,闊與厚較大,其橫斷面近橢圓形,粘性強,故大多以製年糕,脹性較秈米小,食味佳,澱粉粒與碘呈暗藍色。粳稻一名日本型稻。臺灣粳米俗米俗名蓬萊米,品質較黏。
稻米的分類 3.糯稻: 糯稻所生產之米叫糯米,米粒形狀與粳米相近,其粘性較粳米更強,適用製酒,故又名酒米。澱粉粒遇碘呈紫色,糯米通常用以製酒,少數用製糕餅。糯稻又可分秈糯(長糯米),粳糯(圓糯米)。
整地→育苗→插秧→雜草與福壽螺防除→施肥→灌排水→病蟲害防治→收穫→乾燥、調製。 稻米的生產過程 整地→育苗→插秧→雜草與福壽螺防除→施肥→灌排水→病蟲害防治→收穫→乾燥、調製。
稻米的生產過程─1 整地: 進行粗耕、細耕與蓋平工作,鬆軟土面,便利水稻根系的生長。
稻米的生產過程─2 育苗: 目前均由水稻育苗中心採用育苗箱育苗,育成整齊強健的秧苗,促進成株的生長與發育。
稻米的生產過程─3 插秧: 將秧苗以插秧機適時、適量、南北走向淺植於田間,促使稻株生育旺盛及整齊。
稻米的生產過程─4 雜草與福壽螺防除: 插秧後應以藥劑進行雜草與福壽螺防除,有機栽培則可利用苦茶粕、粗糠等方法進行防除,避免秧苗受害。
稻米的生產過程─5 施肥: 肥料的施用在促進稻株的生長,配合整地施用基肥在促進早期分蘗的產生,分蘗期施用追肥在確保有效分蘗以幫助稻株強健,幼穗形期施用穗肥有增加產量,促進米質的功用。
稻米的生產過程─6 灌排水: 水稻灌排水依據水稻不同生育階段對水分的需求而訂,如插秧後、幼穗形成期及抽穗開花期要深水灌溉,分蘗盛期要斷水晒田,如此不但可以節省用水量,亦可增加稻根活性生育健旺,具有增產及改善品質的效果。
稻米的生產過程─7 病蟲害防治: 台灣水稻常見的病蟲害有稻熱病、白葉枯病、紋枯病、褐飛蝨等,可以使用政府推薦之藥劑進行防治。
稻米的生產過程─8 收穫: 把握適當的收穫期,以聯合收穫機收穫。
稻米的生產過程─9 乾燥、調製: 以循環式乾燥機乾燥,並去除枝梗及不飽滿粒。
結語
憫農詩 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 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