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元宵节主题班会 指导老师:黄淑娟 主持人:芮锃谭、吴嘉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二胎如何备孕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 吴卓. 计划生育二胎新政策 2015 年 10 月 29 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 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 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计划生 育 这一消息一出来,很多家庭萌生了再生宝宝的念头,主要 分布在 35 岁以上的高龄人群。
Advertisement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民进海宁市总支部. 民进海宁总支开展 “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 活动: 1 、为了积极履行民主党派的职能,搜集社情民意,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 2 、让民主党派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民主党派。 3 、通过 “ 三走进 ” ,进行访贫问苦,搜集民情民声,构筑群众与政府的桥梁,
控 江 路 街 道 2008 年暑期工作总结. 社区的暑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一项关系 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今年暑期,控江路街道在进一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本着 “ 领导重视、学生喜欢、家长放 心 ” 的宗旨。以社区教育为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春节 一、简介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 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 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 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 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 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 “ 年节 ” , 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
元宵节 制作者:陈晓慧.
中国伟大的民俗文化 制作人:孙明珠.
元宵节节日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快乐的春节 五(2)林子秦.
春 节 十峰中文网 主页 教师谈教学.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Integrated skills 7A Unit 5 Chinese New Year (the Spring Festival)
10.2 立方根.
猜谜语 挂灯笼 贴对联 舞狮子 敲锣鼓 (猜一节日) 春节.
北京的春节 歌谣:   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锣鼓喧天辞旧岁 爆竹声中迎新春 北京的春节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锣鼓喧天辞旧岁 爆竹声中迎新春 北京的春节 脉络 填表 板书.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的人民过春节的习俗是不一样的。能说说你们家过春节的一些风俗吗?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的人民过春节的习俗是不一样的。能说说你们家过春节的一些风俗吗?
四上寒假 杨沐霖的.
过年啦!. 过年啦!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北京的春节.
词曲:闫雪峰 演唱:天孪兄弟 问声过年好 文化传播网
锣鼓喧天辞旧岁 爆竹声中迎新春 北京的春节 北屯镇中学 丁翠琴.
词曲:闫雪峰 演唱:天孪兄弟 问声过年好 同学,同事,亲朋:给各位拜年啦! 叶圭璋
The spirit of Chinese new year
中国年 文章品读 1.
春节 周雅文.
庆祝元旦 L.
年文化 年文化 年的由来.
春节 初二·二班 孙子超.
今年是什么年?.
北京的春节 老 舍.
第一环节 元宵节的传统文化 内涵简介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其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农历正(zhēng )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
年 月 日.
回家过年 初一五班 孙 溢 彤.
双字符键和大写锁定键.
     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快乐的节日 羽毛 祖国 希望 度过 祝贺 吹着 勇敢 敬爱 yǔ máo jìnɡ ài zǔ ɡuó Xī wànɡ dù ɡuò zhù hè chuī zhe 度过 吹着 祝贺 jìnɡ ài yǒng gǎn 勇敢 敬爱.
作者姓名:美美 学校:丰县宋楼镇中心小学 指导老师:张玉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丰县宋楼镇驻地.
节日里的歌.
中文七班第二周 2013/1/20.
公历 2011年2月3日 星期四,辛卯年 [兔年]。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编辑:张老师 助理:周祎 联系和投稿:张老师
绘画中的节日 授课教师 巴瑞兰.
Module 4 Carnival.
If you are to introduce a festival, what will you write about?
指示 以下的微软简报(powerpoint slides)提供了与农历新年有关的信息。同学们仔细地阅读,再利用其信息进行壁报设计(poster design)。 壁报设计的题目不拘,可围绕着新年庆祝方式,如拜年用的物品以及其含义,新年的舞狮舞龙表演,新年多样化的食品,牛车水花市和年货市场等等。 壁报呈现在A4或A3的纸上,可用电脑打印,也可是学生手写(自由绘画)的作品,壁报必须包括图画和说明的文字。
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 Dragon Boating Day
Unit 4 When is Easter? Part A Let’s talk By Wendy
The Mid-Autumn festival
Unit8 Chinese New year.
胡一宁 中国春节 2017 鸡年 Chinese New Year 2017 Year of the Rooster Olivia Hu.
外研社 Book 5 Module 4 Carnival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2/06 今天的学习目标 (Today’s Learning Objectives)
西藏 Tibet.
兔年的祝福 新年快乐! Happy New Year ! 2011 年元旦.
鹊桥相会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始于中国汉朝。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 版 示 模
Happy New year.
Cultural Corner Module 4 Carnival Designed by Qin Pingyuan
2017 万圣节PPT模版 添加你的标题在此处添加你的标题在此处.
中华饮食文化 วัฒนธรรมอาหารจีน 刘英、刘秋君、詹玲霞、张博、张丽洁.
愚人节快乐 April Fool's Day.
1. 我_____ 我的舅舅不常_____ ,但是我跟他最亲。
Are you ready ? 复习好了吗? 复习 (测验1 ) 1-6.
文本文本 【xxxx】 中国风中国风 项目策划方案 中国风.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倍数与因数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国庆节 光棍节 教师节 劳动节 正月十五 元宵节 建军节 情人节 妇女节 圣诞节 儿童节 植树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春节、元宵节主题班会 指导老师:黄淑娟 主持人:芮锃谭、吴嘉程

目录 元宵节篇 简介 起源 习俗 小游戏 春节篇 简介 起源 习俗 饮食

春节简介 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春节起源 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大扫除

贴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吃年夜饭

看烟花

看春节联欢晚会

春节饮食 腊八粥 春卷 甜饭 元宵 饺子 ……

春节习俗 1、大扫除 2、贴春联(福) 3、吃年夜饭 4、春节联欢晚会 5、放烟火 6、守岁 7、拜年 谁来说说你的春节 是怎么过的?

填春联 巧 1.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 横批:心宁气闲 2.上:黄莺鸣 下:紫燕剪春风 横批: 3.上:一年四季春常在 下:万紫千红 横批:喜迎新春

4.上:旧岁又添几个喜 下: 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 5.上:佳节迎春春生笑脸 下:丰收报喜喜 横批: 6.上:绿竹别其三分景 下:红梅正报万家春

元宵节简介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元宵节起源 因为自古有正月十五吃元宵赏花灯的习俗 所以元宵节又叫“灯节”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 ,全体臣民一起吃汤圆赏花灯。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在正月十五赏灯的时候见到家人。此后,正月十五就叫元宵节。

元宵节习俗 1、猜灯谜 2、舞龙灯 3、舞狮子 4、吃元宵 ……

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赏花灯 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灯节。每到这时,各式花灯高悬街头五彩缤纷。以染色纸缀以各色华丽细条制成,鲜艳夺目。

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猜灯谜 成语谜 字谜 日用品动物谜

成语谜 铁公鸡(打一成语) 盲人摸象(打一成语) 逆水划船(打一成语) 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 翘翘板(打一成语) 一块变九块(打一成语) 节日的焰火(打一成语) 乖(打一成语) 圆寂(打一成语) 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 初一(打一成语)

字谜 1+1(打一字) 上下一体(打一字) 内里有人(打一字) 两点天上来(打一字) 入门无犬吠(打一字) 抽水泵(打一字) 顶破天(打一字)

日用品动物谜 一把刀,顺水漂,有眼睛,没眉毛(打一动物) 小时像豆号,在水中玩耍。长大跳得高,是捉虫冠军(打一动物) 肥腿子,尖鼻子。穿裙子,背屋子(打一动物) 娘子娘子,身似盒子。麒麟剪刀,八个钗子(打一动物) 姑娘真辛苦,晚上还织布。天色蒙蒙亮,机声才停止(打一动物) 左手五个,右手五个。拿去十个,还剩十个(打一日常用品) 远看两个零,近看两个零。有人用了行不得,有人不用不得行(打一日常用品) 前面来只船,舵手在上边,来时下小雨,走后路已干(打一日常用品) 不是点心不是糖,软软凉凉肚里藏,不能吃来不能喝,每天也要尝一尝(打一日常用品)

谢谢参与! 新春快乐! 元宵节快乐! 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