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概念 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 P、S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 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课前寄语 1 、保持纪律 2 、相互配合. 第三节 公民的投资 —— 公民的存款储蓄 课堂导入.
第二节 细胞核和细胞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初步学会辩别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 1 、用类比、归纳的方法,列表描述细胞核和各种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关注鉴别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实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習慣性翹腳、長時 間坐在電腦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 脊椎一旦彎曲歪斜,很多毛病會跟著來,所 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可以矯正脊椎, 不用快慢慢作,矯正脊椎自己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广元市零八一中学 化学备课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 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 验得到的。由此可见实验在化学学习过 程中的重要地位:学好了化学实验,就 为我们学好整个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引入】
粮油贮藏特性 一、 粮油化学成分与贮藏的关系 1 、水分 自由水含量低:粮食贮存稳定性高; 自由水含量高:粮食呼吸旺盛,仓虫、仓螨、霉菌大量繁殖,从 而出现粮食霉变、虫害现象。 2 、淀粉:在存储粮食时,淀粉是比较稳定的。 3 、可溶性糖 在粮食储存过程中,受环境高温、微生物作用的影响,粮食中淀 粉、蔗糖等的含量逐渐减少,而一些单糖、麦芽糖的含量不断.
親 ( 四 ) 親近神的路. 一、親的三字訣、七字訣: 親近神,親愛人; 與主交通親近神,同情關心親愛人。 甚麼是親? 1. 親有親近、親愛,更有關心、同情、親切的 意思。 2. 親的人與人沒有間隔,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 離,並且樂意幫助人,與人相調建造在一起。
1. 吸菸及會導致的傷害 : ※吸菸的短期立即傷害 : 一、 最大的影響在呼吸道的部分,吸菸會在 肺部、支氣管內積聚有毒物質,使肺部細胞破 壞、肺泡漲大、換氣障礙,導致咳嗽不停、呼 吸困難。 2.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三)与动植物共生.
第二班群教師團隊 105 張心平 107 鐘于寧 106 黃意評 108 鄭婉茹. 第二班群之班親會說明 學校規定事項說明 教學活動說明 班群活動介紹.
申論題要拿高分並不容易,因為他是 有一定的技巧的,如果你遵照下列技 巧來作答申論題,相信高分並不難拿, 其技巧如下:
第四章 细胞与细胞工程 第一课时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02大學甄選入學 個人申請、繁星推薦說明 主講人:簡慧嫻.
癸巳年魯班先師寶誕賀誕金 各會員及商號樂助列
新進教師研習 教務處報告 報告人:教務處 林永仁 2011 年 8 月31日.
「明清時期台灣古典散文」 教師:田啟文.
東南科技大學 春暉社 簡 報.
初中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清 的学问
第11章 绿色运输和绿色物流 运输和大气质量的关系
鼻炎 症狀: 鼻(眼睛)內發癢或不舒服、 打噴嚏、 流鼻涕(水)、 鼻塞………等 。 鼻子內的任何發炎。
和 吗? 你喜欢吃 经常吃对身体有益吗?.
第四章 生态系统.
單 元 簡 報 生態系多樣性及其重要性.
遣詞造句知多少? 中文系 王偉勇教授 兼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
如果没有植物,地球将失去绿色,动物和人都要饿死。 如果没有动物,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 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呢?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2012/28/11.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第五章 生态系统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芜湖市 芜湖市十二中 章莉莉.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 赵沛荣.
三、市场营销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产品研究法。是以物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即在产品分类的基础上,对各类产品市场分别进行研究。 (2)机构研究法。是以研究市场营销制度为出发点,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即集中对整个市场营销系统中的各特定机构的性质和功能进行研究。 (3)职能研究法。是以研究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所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过程中,市场营销组织所发挥的功能的方法。
1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三篇 大气与天气、气候 专题八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六章 生态系统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书利华教育网
下雨了,快点跑啊~ 呼哧呼哧…… 体液调节 安静时每分钟呼吸次数只有10几次,为什么奔跑时,呼吸会随之加快?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一、诱因 二、临床表现:皮肤与粘膜的损害 三、治疗与护理措施:皮肤护理:饮食
网络的利与弊 2017/3/1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植物和我们.
我國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第一波適法場域輔導設置管理計畫之進度與成效,及第二波預告適法場域與未來之規劃進程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臺北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科 救護技術員訓練教材 脊椎外傷病患之處置 主講人:重陽專責救護隊     隊員 李憲賓.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思考: 甲状腺激素产生的部位及生理作用? 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什么?.
竞赛第三讲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5.2 生态系统.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胡春英.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2册
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推動計畫 工作報告 工務室陳建德 102年6月27日.
生态系统的功能.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和影响.
我们坚信:当我们付出努力并把它付于行动中去,将有两种声音会萦绕在我们的耳畔:一种是像花开的声音,另一种是果熟的声音!
第五章 采油工程.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ATP SLYTYZJAM.
呼吸作用 SLYTYZJAM.
氮循环 肖子聪.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各项生命活动.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 定海一中 黄 敏.
1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Session 2: Working on environmental issue
保健脊椎 健康一生 按鍵換頁 紐西蘭新生命慈善基金會 報告人:陳閩雄 一共 89 張.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概念 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 P、S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 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 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这种物质循环 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 流动,不会消失,生物可反复利用。 物质循环需要能量作为动力 能量流动需要物质作为载体

2、物质循环的类型 水循环: 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约占体 重的60%~95%,体内进行一切生化反应 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水通过蒸发、降雨、 植物的蒸腾、吸收等过程反复循环。 尝试构建水循环的流程图

思考:水循环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碳的循环过程

碳循环的要点: (1)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CO2; (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3)碳在生物群落内的存在形式: CO2和碳酸盐; (4)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 (5)碳循环传递途径: (6)碳回归大气的途径: CO2; CO2和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食物链;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有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循环的图解 化石燃料 生产者 无机环境 消费者 分解者 形成石油、 天然气等 燃烧作用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摄食作用 分解作用 呼吸作用 天然气等。 消费者 分解者

氮循环: 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 分。氮占大气成分的79%,必须经过 生物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 用等才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 复循环。

硝酸盐、铵盐 1、NH3 NO3- 硝化细菌 2、尿素 NH3氨化作用 3、 NO3- N2反硝化作用

物质循环的主要特点: 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生物群落 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 利用,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不会消失。

1、如果滥伐森林、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思考: 1、如果滥伐森林、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2、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 大气中CO 2含量增加 破坏碳循环的平衡 温室效应 加快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社会热点:温室效应 1、温室气体: CO2过多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 2、CO2增多的原因 极地冰川加速融化 3、温室效应的危害 沿海城市被淹没 农田减少,粮食减产 开发新能源 增大绿化面积 4.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以无机物形式流动 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往复循环、全球性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 联系 范围 特点 形式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项目 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以无机物形式流动 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往复循环、全球性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 (2)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3)能量是物质反复循环的动力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又有本质 上的区别: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 时是逐级递减,而且运动是单向的、不是 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物质循环是 带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 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循环运动 ,不会消失。

√ √ √ 练习: 1、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既能使CO 2进入生物群落,又能将其释放 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A.分解者 B.植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绿色植物 √ 2、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核糖体和叶绿体 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 3、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大气中的CO 2 丙 甲 乙 √

例、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 (3)图中D C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C D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B D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碳循环始终与 结合在一起。 (4)生物群落中有一部分碳以 形式储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以 形式存在。 C D B A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 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A为 ,B为 。 例、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 生产者 C 有机物 消费者 分解者 光合 呼吸 能量 分解 石油、 煤炭等 CO2

课堂练习: 识图作答:

(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 形式进行循环。 (3)碳循环中最简单的循环途径是在 ____ 和大气之间的循环。 呼吸作用 (1)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及⑤产生 CO2的方式。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⑤____ (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 形式进行循环。 (3)碳循环中最简单的循环途径是在 ____ 和大气之间的循环。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微生物分解作用 呼吸作用 燃烧 CO2 绿色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