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才女林徽因 才貌双全之骄女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福建闽候人。中国第一位著名女性建筑学家、新月派女诗人,曾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月至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 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 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 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成长环境塑造了她的人格 生于有传统的重男轻女的观念的时代,她的母亲处于尴尬地位,过着孤苦生活,但她用爱对待着每一个人。 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深深伤害了她,使得她幼小的心灵过早地烙下了生活的阴影,为此她的一生很少表现出三从四德式的温顺,却造就了她不断地追求独立和自由的人格成了现代女性的先锋。 思想开明、满腹经纶的祖父,擅长书法、修养颇深的才女姑姑是她幼年的良师益友,耳濡目染下她培养了对于学习的浓厚兴趣。
风华绝代 她是一位气质美女,家庭方面的氛围造就了她的书香气质,诗歌方面的才造就了她的温情内涵。“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形容她太俗气,“云想衣裳花想容”则太娇气。
人生的开始 抛开世俗观念,为了追求自己独立和自由人格,林徽因以常女子不同的姿态开始了她的学习生涯和社交实践。 16岁时,她入伦敦圣玛利亚女子学院学习。每天代替父亲接待拜访的中外人士,早早地了解社会;常与建筑师的女房东一道去剑桥写生、作画、聊建筑,丰富自己的知识库。 少女时期,博学开明的父亲和才华横溢的徐志摩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英国古典文学知识宝库的大门。性格相似,浪漫潇洒,率真幽默的两人结下了不解缘。徐志摩送予的大量诗歌诗集,助她开始踏上了文学的道路。
她是一位美女,美得清冷,美的没有丝毫的瑕疵,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林徽因美,就如她自己的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 风华绝代 她是一位美女,美得清冷,美的没有丝毫的瑕疵,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林徽因美,就如她自己的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与建筑的不解之缘 源于兴趣爱好,少女时代开始,她就常跟朋友一起游览考察各种建筑物。摆脱了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观念,充分享受了生活的乐趣,激发了自己的设计潜力。 富丽庄严谈皇家教堂,散发着宁静、幽雅气息的皇家学院,国内外看过的庙宇,深深回想,她对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也就是在这时,萌生、确定了对未来事业的愿望。 京郊的卧佛寺,香山之南的发海寺,华严寺,善化寺,云冈石窟,佛山寺.......他们以丰富的建筑史知识和独到的审美观,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测量尺寸,绘素描图,拍照片,并用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文笔准确记述考察发现、研究收获,为建筑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珍贵记录。
相较于同时期的女子,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信念的支持,在1924年留学美国。 依着自己的智慧和果断,在建筑系不招女生的情况下,她先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再选修建筑系课程,用她特有的坚持铺开了自己的建学习生涯。作出决定并不难,难的给与实施并且是坚持到底。 留学美国
建筑学习 在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中,不服输性格、踏实刻苦的态度和她自身的学习天分,得到了朋友和导师的喜爱和认同,建筑系系主任、法国著名建筑师克雷将自己一生所学都传授了她和朋友。 先天的条件加上后天的努力,她提前一年获得美术学士学位,暑假投身于戏剧,进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她设计时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舞台上的戏剧空间,视觉效果,场景的变换,演员的调度,加上建筑设计和绘画方面的高超技术,在学院,她成了一名特殊的设计者。 她的兴趣之广、涉猎之博。如梁思成先生曾说的: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
开朗交友 建筑团队 结识梁思成 林徽因+泰戈尔+徐志摩
梁思成、林徽因早年设计的建筑作品 沙滩老北大地质馆
梁思成、林徽因早年设计的建筑作品 ——北大校园西洋式的楼梯扶手和楼梯转道小窗,当年均为林徽因手绘设计。
理性的人生选择 她是理性的女性,面对众多的追求者,她选择了“梁上君子”梁思成。 建筑学家梁思成怜惜她,浪漫诗人徐志摩狂恋她,逻辑学家金岳霖爱慕她,其余人欣赏她。从长远考虑,她选择了“生活中”的梁思成。 她是诗人,但同时也是志趣于建筑设计的设计师,写诗是爱好,设计是主要的事业,建筑是她心灵的诗歌。所以她一生坚持着建筑设计学习和锻炼,活出了自己的特色。 虽然两家有联姻的想法,但他们是自由恋爱而成婚的,自主独立和感情基础为他们的婚姻生活奠定了基础,她没有被世俗观念左右。
理性的人生选择 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照,林徽因自己设计的婚纱 加拿大幸福的蜜月
涉足西北考察,挑战自己 他们投身全国各地徒步考察,足迹遍布山西、河北、山东、浙江等十几个省份,在村野僻壤访古勘查、爬梁上柱,进行精确的测量、分析和比较,历尽艰辛挖掘和保存近大量中国古建筑一趟西北考察,也丰富了自己的阅历,挑战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女儿不输男。
她设计、梁思成审定的 “吉海铁路总站”是征着中国人民如雄狮初醒,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他们维护了国家主权及民族尊严。 她设计、梁思成审定的 “吉海铁路总站”是征着中国人民如雄狮初醒,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他们维护了国家主权及民族尊严。 作为中西合璧的建筑物,它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西方近代建筑风格,堪称我国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之一。
不一样的生活 她像一个磁场,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朋友们高谈阔论的核心。在她家著名的“太太的客厅”里,时常有洋溢着贵族化气息的“艺术沙龙”茶会,聚集着包括朱光潜、沈从文、巴金、萧乾在内的一批文坛名流巨子,他们谈文学、说艺术、读诗、辩论,天南地北,古今中外,而林徽因总是灵魂人物。 她的思维兼具哲学家的理性和艺术家的灵性,其犀利敏捷,饶有风趣的谈吐常常语惊四座;她用英语探讨英国古典文学和中国新诗创作,那由天马行空般的灵感而迸发出的精彩评述赋予沙龙强烈的个人魅力。
幸福生活 人到中年,气质依旧 乖巧的小女儿
硝烟四起的日子 以顽强的生命力和坚持,3年的养病期被她压减成了6个月,之后又继续进行考察,战乱硝烟四起的日子,看着家族圈里里出现背叛国家的行文变节,她们夫妇仍无比坚定自己的立场。被迫他们从北京到天津,到青海,到济南,到汉口,到长沙,一路不停有炸弹在身边爆炸,辗转搬到了昆明。 物价的上涨,建筑的费用,她的生活极其清苦,没电没自来水没交通工具的住处,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又生着病,她倍受煎熬,但她从未认命和退缩过。 贫困的生活和潮湿的气候,她的肺病越来越严重,消瘦得几乎不成人形,没有医院,医生,没有营养,大部分时间她都只能卧床不起,但仍保持着她的创造天赋和坚毅乐观态度,没有放弃自己、生活和事业。
重病缠身
春蚕到死丝方尽 她的一生都坚持着建筑事业,无论是孩子时期的学习,新婚中的旅行,危险的战争环境都没有停止过。一直牺牲掉她的健康,她都没有放弃。 她没有被病魔磨去斗志,她躺在床上用录音继续她的事业,晚期写了很多的诗歌作品,她忘我的投入工作,对《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一一作审核。
林徽因的墓地冷冷清清,除了 “建筑师林徽因墓” 几个字没有其他的文字纪载。 文革时期她的墓给红卫兵砸了,03年才重建,当代杰出的才女,她的坟墓墓碑竞是无字碑。 林徽因无字墓碑 1955年她悄悄的离开了,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她的设计拥有很大贡献,建坟立碑,安葬于革命烈士公园,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建会决定将她亲手设计的一方汉白玉花环刻样移作她的墓碑。 林徽因纪念像 青铜制成
人生的最后舞台 生命的最后5年,作为唯一一位女性,她参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绘图,试做,讨论,修改全在病中完成,设计通过时,她已无法从座椅上站起。 带领学生跑工厂作坊,抢救景泰蓝——代表中国艺术最高成就的国宝工艺,而完成时药物无法控制她的病情。 她生命最后的英雄乐章是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工作中承担纪念碑须弥座装饰浮雕设计,并亲自为碑座和碑身设计了全套的饰纹,特别是底座上的一系列花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 依周恩来指示,清华大学营建系以系主任梁思成、林徽因为首的国徽设计小组共同设计国徽。作为唯一一位女性,她参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绘图,试做,讨论,修改。凭着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她为自己的人生添上了色彩。
在众多的应征作品中 ,她及设计小组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被采用,这是她长期追求中国建筑的民族形式的硕果。 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在众多的应征作品中 ,她及设计小组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被采用,这是她长期追求中国建筑的民族形式的硕果。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设计 林徽因设计的浮雕
能屈能伸,生活百态 她是简简单单的女性,但也是一位传奇女性,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沙龙上作为中心人物被爱慕者如众星捧月般包围的是她,穷乡僻壤、荒寺古庙中不顾重病、不惮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的也是她;早年以名门出身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的是她,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了瓶子上街头打油买醋的还是她;青年时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英文好得令费慰梅赞叹的是她,中年时一贫如洗、疾病缠身仍执意要留在祖国的又是她。 李健吾抗战期间闻听林徽因虽患重病而不离开祖国时,激动地说:“她是林长民的女公子,梁启超的儿媳。其後,美国聘请他们夫妇去讲学,他们拒绝了,理由是应该留在祖国吃苦”。
经过自身的实战经验和思考总结,林徽因设计了众多意义重大的作品,课程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骄女。 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弱点,她提出的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结构技术结合中国建筑的传统文化创造出令人更为满意的新建筑,为实现中国建筑的新发展做出了成绩。
做女当如林徽因 做女当如林徽因,既能像贵族般享受风花雪月、浪漫优雅的情调生活,又能如行者般忍受艰辛、贫苦、疾病的磨砺,追求一生不变的信仰。 做女当如林徽因,如她温雅时尚,如她知性慧心,如她率真坦诚,如她执着坚韧,如她一样为自己谱写一个多姿多彩的亮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