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客家文化的迁徙溯源 11级历史4班 110710106 张越
目录 客家文化简介 客家历史 客家人形成的四个发展阶段 1、起源阶段 2、异变阶段 3、形成阶段 4、外迁阶段 客家人的包含系统及其人口分布 中外客家人的相互比较 客家文化主要体现(精神、围屋、民俗等)
一、客家文化简介 客家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文化,是中国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客家历史 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人,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的原因,辗转南迁,先后扩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省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亿以上的客家人。 客家先民自中原迁居南方,总计大迁移五次。
秦汉之间,赵佗自立为南越王。汉武帝发兵南下平定南越,然后在秦代南疆三郡的基础上设置了九郡,其中就有闽中郡。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割据,战乱频繁,烽火连天。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大批汉族民众,纷纷往南迁移,正所谓“群雄争中土,黎庶走南疆”。 三国时,曹魏曾采用招致边民内迁的政策,延至西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臣民南渡,即“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从汉末至东晋,中原汉人南迁长江流域,这是第一次大迁移。
东晋时期,长江流域战火纷飞,汉族民众又继续向南迁移。 罗香林教授《客家源流考》称:“迄晋武帝统一中国,以见及三国割据的由来,而尽罢州郡兵权,边州因而空虚。会八王相继作乱,国力因而削弱,边区内徙的部族,便得相继乘机而起,于中国内地的一部分,建立他们的割据政权。晋代的中央政府,不得已也迁到建康,就是现在的南京,内地的人民有迁移力量的,或有迁移的机会的,都相率南迁,当时称为‘流人’。”当时,福建地处东南海滨,局面较为稳定,因此南迁的中原民众一批一批涌来,沿武夷山南下或由赣南到汀州、宁化的石壁寨(现名石碧村)一带,然后继续移迁汀州郡各属地;一部分则由赣北向赣南散居各邑。入汀的中原民众与当地闽越族、畲族逐渐融合,成为汀州早期客家人。
唐朝二年,闽粤之间有少数民族不满政府的压迫,聚众反抗。朝廷命左郎将陈政为岭南行政总管,统率大军入闽镇守。唐咸通年间,驻军因故反叛,以庞勋为首,率军进攻中原,后黄巢起义,十几年动乱,使得中国各地人民分头迁徙。其后,黄巢部下朱温弑唐昭宗,改国号梁,开始了五代纷争的割据局面。从东晋至五代,汉人又由长江流域南迁,这是第二次大迁徙。当时中原氏族入汀者数以千计。
明末政治腐败,又值连年灾荒,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加之文官贪敛,武官诛戳无辜,致使官逼民反,农民起义各地蜂起。清军入关,进逼京师,旋又南下,史可法殉难,南都失守,福王出降,腥风血雨,遍于国中。清兵入闽,汀州、赣州大批民众仓皇逃难,分迁至粤中及滨海地区,乃至川、桂、湘及台湾,且有一小部分迁至贵州南边及西康之会理。此为客家人的第四次大迁徙。明末清初张献忠农民起义失败后,四川一带遭兵火之灾,田园荒废,地广人稀。康熙年间诏命农民迁往开辟垦殖,这是清代有名的一次大迁移,所谓:“移湖广,填四川。”
清同治年间,受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部分客家人分迁于广东南路、与海南岛、台湾、香港、澳门、南洋群岛,甚而远至欧、美各洲。这是第五次大迁徙,是太平军失败以后的属于世界范围的迁移。 客家先民东晋以前的居地,北起并州上党,西届司州弘农,东达扬州淮南,中至豫州新蔡、安丰。上党在今山西长治县境,弘农在今河南灵宝县南20公里境上,淮南在今安徽寿县境内,新蔡即今河南新蔡县,安丰在今河南渭川固始等县附近。
宋高宗南渡,金人南下,元人入主,客家人的一部分,又由闽赣分迁至粤东、粤北。这是第三次大迁徙。 在此期间,中原氏族流亡入汀者日众。汀州宁化石壁寨是当时江西入闽和闽北南来的重要通道,成为中原人入闽的中转站和客家许多姓氏先祖的居留地。就在此时,“散居于汀州、邵武各属的客家人,再迁梅州”。 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中国南方,以及出海至南洋群岛乃至世界各地,有一大部分都经过了汀州宁化石壁。
起源阶段 三、客家人形成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源阶段 岭南地区是客家人起源和形成的地方,现在国内和国外各地的客家人,其祖辈都与岭南地区有着渊源关系。 起源阶段
上古时代,岭南地区就有人类居住,但在秦朝之前,与黄河、长江流域相比,岭南地区的文明程度属于相当落后的蛮夷之地,秦始皇派兵平定岭南之后,中原地区的文化进入了岭南地区,岭南地区的文明才得到了开发。
由此可见,秦朝之前不存在中原人向岭南移居的问题,只有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融为一体,南北交往大门正式打开,才使北方人有条件迁入岭南。“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秦始皇平定、治理岭南时的将士戌卒及官吏和他们的家属,是北方人向岭南移居的第一批移民。这批人来到岭南之后不久,中原地区即发生了陈胜、吴广的起义,当时的南海尉赵佗为防岭南地区出现动乱,拥兵关隘,封闭南北通道,建立南越国,自封南越王。 南越国存在近百年,来自中原地区的秦朝将士戌卒及官吏和他们的家属只能滞留在岭南地区安居生息。到汉武帝时,南越国归并汉朝,这些人留下的子孙也不可能再回到北方,名符其实地成为做客他乡之人。所以,秦朝是客家文化和客家民系的起源时期,当时所留下的将士戌卒及官吏和他们的家属,是岭南地区最早的客家人。
第二阶段————异变阶段
秦朝的将士戌卒及官吏和他们的家属留居岭南,当时虽然客居他乡,但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客家人。作为一个有一定人口规模,有独特文化特征的独立民系的产生和形成,其必须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异化演变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既把一个地区的土著人同化过来,又不具移民的全部特征。 秦、汉、唐三个朝代,是住在岭南地区的北方人向客家人异化演变的重要阶段。 这种演变是以秦朝留在岭南的将士戌卒和他们的家属为主体的,他们以军营为生活圈,有继续保持北方人的语音和生活习俗的群体条件,但他们因长期生活在岭南,不可能不受当地土著人的语音和生活习俗影响,尤其是以后随着一些土著人被充实到军队,军队已不再是由纯粹的北方人所组成,当地土著人的语音和生活习俗也就更多地渗透到军营中,久而久之,这种以北方人为主体的军营生活群体,语音和生活习惯也就有所变化,成为一支既有北方人语音和生活特征,又有所退化异变,不完全与北方人语音和生活习俗相同的独特群体。这种群体的形成,为今后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阶段————形成阶段 在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据史料记载,其中一次是三国至南北朝,尤其是南北朝“五胡乱华”之时,不少中原人为避战乱而南迁;另一次是隋唐时期,因北方匈奴及其他外部入侵,加上唐末发生黄巢起义,致使大量北人离乡背井,避乱南方;再一次是宋朝期间,先是宋室南迁,由北宋转为南宋,再后来忽必烈派兵驰驱南下,南宋朝庭又从长江边退到广东,许多中原人民和大批的皇室贵宦及商贾文人随朝庭来到了南方;还有一次是元末明初,因政权更换,中原地区的许多民众再一次为避战乱南迁。
这几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可以说,隋唐以前的南迁北人都是以平民为主的,人数居多,却缺乏文化底蕴,宋元之后的北人南迁则不同,他们除了一般平民外,还有不少官宦人家、文人骚客和仁人志士,特别是宋朝,当时中原文化非常繁荣,北人南迁是随官府朝庭不断南移而进行的,他们不仅人来到南方,还带来了浓厚的中原文化。所以,隋唐之前的中原人来到南方,为客家人的数量起了壮大的作用,但因缺乏文化因素,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民系文化。 宋元之后,随着一些望门贵族和文人骚客来到南方,即使客家壮大了规模,又使客家提升了社会地位和文化品位,促使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最终形成。
第四阶段————外迁阶段 现在,全国和全世界各地都有客家人,追根溯源,这些客家人都是从岭南地区迁移出去的。其中明清时期是客家外迁的重要时期。
客家人外迁有五个原因: 一是因生活所迫,为求新的生存空间。宋元之后,岭南地区客家人爆满,但又无法在潮洲平原和珠三角地区扩展,只好外迁到其他省份,或漂详过海到海外谋生; 二是为避难而外迁。这方面的因素以太平天国起义失败以后的一段时间为甚,太平天国起义队伍有不少客家人,太平天国失败后许多客家人为避难逃离原藉地,到其他省份的一些穷乡僻壤避难。
三是从军从政落居外地。如台湾的客家人,他们的先祖有的是随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去台湾的,有的是随乾隆年间武状元李威光剿海盗时留居台湾的。 四是由官府组织外迁。如四川的客家人,他们的先祖多数是清朝“湖广填川”时而迁到四川落居的。 五是从商外迁的。明清期间一些客家人到一些地方从商,在一些地方形成了经商群体。
四、客家人的包含系统及其人口分布 客家包含着东江客家和韩江客家两个系统。 在广东,客家地区东起韩江(除潮州平原外)西至北江,包括了粤东、粤北、粤中的绝大部分地区。在这个广阔的区域中,客家分为两个既相同又不完全相同的两个系统,即以龙川为代表的东江流域客家系统和以梅州为代表的韩江流域客家系统。这两个系统相辅相成,构成了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整体。
东江流域是客家地区的中轴,它上溯江西赣南地区,下溯珠三角的东莞、增城等地,以龙川为轴心,上下伸延几百公里,构成一个近千公里的客家带。这一带的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始自秦汉,延至当代,历史悠久,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基础地。 韩江流域是客家的腹心地,它以梅州为核心,东延福建,北接江西,西连东江,方圆几百公里。这个地区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继发地和标志地,它承接和优化了东江流域客家文化,促成了独特的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最终形成。
中国国内客家人口分布情况 1、内地客家人口分布 广东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纯客住县市15个,非纯客县65个,总人口2100万人。 江西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纯客住县市18个,非纯客住县有20个,总人口1250万人。 福建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纯客住县8个,非纯客住县:16个,总人口约500万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没有纯客住县,非纯客住县76个,占全区县市总数的90.5%,总人口约有460多万人。
2、台港澳地区客家人分布 台湾省:非纯客住县有19个县市:总人口460万人。 香港特区:客家总人口约125万人; 澳门特区:客家总人口约10万人。 以上统计,中国境内纯客住县41个,非纯客住县246个,纯客住县非纯客县合计287个。
海外客家人分布情况 在亚洲其他地区、美洲地区、欧洲地区、非洲地区等,客家人均有分布。
五、中外客家人的相互比较 海外客家人和中国国内客家人相比,很多的相同点:迁徙,是客家人的一大特点,另一特点是喜爱零星稀少的群体生活。不论在什么地方,除了少数国家外,客家人口总不多。许多资料表明:19世纪以来,在许多地方,客家人的数目,总是越来越少,其中主要原因是他们爱好迁徙、流动,不愿以大群体方式生活在一起。
客家人往往很乐意往山村流动,往边远的山区流动,因为在客家史中,大多数的客家人都有过开采矿山、山区农耕等经历,都习惯于偏僻的山区劳弧生活。他们敢于探险,乐意做开拓疆域的先锋,常常往其他华人不敢去的地方迁徙,这也是他们喜爱的零星散居的形式生活的原因之一。就迁徙的形式而论,他们不同于华商和华工,他们不往繁华的地区流动,哪儿需要开拓,他们就往哪儿去。哪儿有风险,他们就往哪儿去。他们不擅长从事商业活动。另外,有趣的是,客家人乐意再迁徙,换句话说,他们不是迁徙至一处后,就安居乐业,落地生根。他们的迁徙都是尝试性的,当环境不宜,他们就再移往有生机、有兴趣、有"刺激"的地方。随时准备再流动也是客家人的特点之一。
中国国内的客家人和海外客家人也有很多不同点,特别是在居住的自然环境、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居住的自然环境 首先,从居住的自然环境看,中国国内的客家人大多居住在连片的山区农村,其中以闽粤赣边区最为典型,少数居住在海岛、城市;而海外客家人大多数居住在海岛、城市,少数居于山区和农村。 海外客家人比较集中居住的地方有: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文莱,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拿马、古巴、海地、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苏利南、巴西、秘鲁、非洲的南非、毛里求斯、留尼旺,欧洲的荷兰、英国、法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大溪地、斐济、西萨摩亚等。从气候方面来说,中国国内客家人大多生活在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夏秋冬四季较为分明;而海外客家人大多数生活在热带海洋气候区,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经济生活 其次,从经济生活来说,中国国内的客家人大多数是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农民,而海外客家人大多数从事工商业和和服务业。其中美洲和东南亚的客家人,不仅已向专业技术、金融贸易挺进,而且政治上也崭露头角。这种职业分工,和中国国内以农业种植业和家庭手工业的基本职业是很不相同的。
社会文化生活 从社会文化生活来说,中国国内的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民系,是生活在没有种族歧视且占人口多数的主体民族的国家之中;而海外客家人属于海外华人的一个支系,海外华人除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少数国家属主体民族外,绝大多数国家的海外华人都属于少数民族。与中国国内相比,海外客家人生活在种族构成、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语言民俗等方面都相对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海外客家人生活的国度,大多具有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特点。目前,海外客家人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出现了不少杰出人物,客家人在世界各地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呈上升趋势。
六、客家文化主要体现(精神、围屋、民俗等)
客家精神 客家精神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其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这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方面都有很突出很具体的表现。 首先是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其次,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还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涵化上。客家先民的南迁,是中原的汉人与迁徙地土著长期斗争而又走向团结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共同体。今天的客家,绝不单靠入迁的中原汉人的自身繁衍,而是经过与当地民族融合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也有其他民系迁入客家居地而被同化成了客家人。
客家围屋 客家先民进入赣南之前,这里的土著居住的多为干栏式(架空地面楼居)居所。而土围子,则是明末清初时期,赣粤边境菲盗四起,社会动荡不安,家客的大户人家为有效地保住自家性命,保住聚集的财产,不惜耗费巨资苦心经营修筑,其结构形式由粤东客家标准格式——围拢屋发展变化而成。这一座座固若金汤的庞大建筑,四角建有炮楼,楼内连通,相互呼应,火力交叉如网;御火攻,围内设有多处消防注水口;防围困,围内置设多处粮仓……对于围屋,如果分得细一些,还可以看出两种基本模式:实心式空心式,实心式,围内主体建筑采用“厅堂式”,只是将两侧横屋升高,连成全封闭式的方形围屋平面,如关西新围,面积10000多平方米,内有三条(一主二次)三堂式中轴线,门道重垂,廊环巷深,厅前还有禾坪、照壁、马廊及花园等设施。空心式,如杨村燕翼围,面积2500平方米,围内不设主体建筑,只沿围的四周建房舍,中间除水井外,就是一个大禾坪。
客家节日 岁时节令的民俗活动起源很早,如春节,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过年”的传统也起源于上古。除过年过节,还有四时节令,以及其它俗信纪念。这些活动表达了人们的善良心灵,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在传承旧俗中,不断摒弃陋俗、继承良俗、增添新俗,使传统的岁时节令民俗活动更加绚丽,展示出中华民族客家人的传统文化风采。
客家祭祀 客家人对于丧葬之俗,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客家人祖先崇拜意识很浓,对慎终追远的事,十分重视”。一般丧葬仪规可分为葬、埋葬和葬后三个部分,或谓之三个阶段。一般实行二次葬!二次葬时,要把尸体拿出,清洗,然后拿去祭祀。
客家服饰 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蓝、黑、白色最为流行。农村女子普遍系着的一种围裙"掩腹",其实可以掩胸,下摆宽及两侧,上端缝花刺绣,另加“颈链”、“腰链”和“牙牌”、“手镯”等服饰。姑娘梳辫,少妇盘髻。劳动者则多穿对补救短衫的,俗称褂哩。读了书的男子多改着西式裤。鞋袜方面,多穿布鞋,是家庭妇女自制的。
客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长期的迁移养成了兼收并蓄取其长、开拓进取不保守的民风,使客家民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客家文化必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