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仓 市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性病艾滋病防制科 蒋廷华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認 識 愛 滋 病 與安 全 性 行 為認 識 愛 滋 病 與安 全 性 行 為 臺北市立性病防治所 製作.
Advertisements

「談情說愛」 ---- 「 愛滋病流行現況及防治 」 明台高中 護理教師楊雅莉 內容大綱  愛滋病簡介  全球愛滋病流行現況  台灣愛滋病流行現況  愛滋病的衝擊  毒癮愛滋疫情  愛滋病防治.
桃園縣中壢市青埔國小 宣導日期:99年12月17日 宣導者:詹德木老師 活動地點:視聽教室 愛滋病 AIDS 愛滋病 (AIDS) 防治宣導.
青少年艾滋病预防同伴教育 北京大学红十字会 姓名: 同伴教育原则 中立 非评判的态度.
艾滋病防护 感染管理科 2012 年 8 月. 天津市 HIV/AIDS 疫情报告情况 2012 年上半年报告: HIV/AIDS 259 例,艾滋病病人 56 例,死亡 4 例 本市户籍 HIV/AIDS 119 例,艾滋病病人 31 例, 死亡 4 例 2012 年上半年报告病例数较 2011.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家园 初一( 12 )班主题班会 制作:初一( 12 ) An AIDS patient who cannot afford treatment in hospital 患者没钱上医院治疗.
青春期教育 知识讲座 (二). 专题网页: 飘动的红丝带 —— 青少年与艾滋病专 题网 预防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离我们还有多远?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如何预防艾滋病.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Stop AIDS , Keep the Promise 12 月 1 日爱滋病日 AIDS !红丝带!
张庆 李凤霞 山东省济南卫生学校 关 爱 生 命 预 防 艾 滋关 爱 生 命 预 防 艾 滋 中等职业学校 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病毒与疾病 生技 10-1 赵桂华. 概念 生物病毒 :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 核酸 ( DNA/RNA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 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生物病毒微生物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 毒素。 “virus” 一词源于 拉丁文。 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 具 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体育基础知识讲授教案 课题名称:艾滋病的传播. 教学目标: 学生明确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了 解日常生活中那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病 毒。
1 艾滋病防治知识. 2 艾滋患者 3 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 4 一、艾滋病流行概况 5 世界流行概况 艾滋病仍在全世界继续蔓延,每天,全球约有 例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 8000 人因艾 滋病而死亡。 自艾滋病流行以来,全世界已经有超过 6000 万 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 2200.
预防艾滋病专题讲座 艾滋病 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预防艾滋病专题讲座 一、 临床表现 (一)急性感染 部分病人感染后 2 - 6 周,可出现急性感染,有发热、 出汗、头痛、咽痛,关节肌肉疼痛、不适、厌食、恶心等,持续 3 - 14 天,然后进入无症状期。 (二)无症状感染 持续 1.
调查表 你知道哪些疾病 ? 能传染的请打勾. 禽流感 患禽流感死去的鸟类 思考 : 1 、你们知道禽流感是由什 么引起的吗? 2 2 、人们为什么谈禽色变呢? (病毒)
第二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主要形式 1 第一节 典型案例 2 3 第三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防范对策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艾滋病的防治 艾 滋 病  中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缩写: AIDS  音译:艾滋病.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什麼是愛滋病 AIDS ?  Acquired 後天性  Immune 免疫  Deficiency 缺乏  Syndrome 症候群.
女性生殖器官 輸卵管 子 宮子 宮 卵巢 子宮頸. 男性生殖器官 陰莖 包皮 陰囊 輸精管 尿道 睪丸.
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刘芸芸 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 刘德华 - 爱在阳光下 MTV.wmv 刘德华 - 爱在阳光下 MTV.wmv 公益宣传短片 —— 《爱在阳光下》
1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江苏省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南京艺术学院卫生所 (健康教育)
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患者没钱上医院治疗 儿子死于艾滋病, 留下一个孙子也 是艾滋病毒携带者.
艾滋病防治知识艾滋病防治知识 无锡市卫生科技进社区健康科普讲坛课件无锡市卫生科技进社区健康科普讲坛课件 演讲人简介.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九年级一班主题班会 An AIDS patient who cannot afford treatment in hospital 患者没钱上医院治疗.
血液肿瘤 金娟 在没有有效 的艾滋病疫苗 的情况下, 了解 和掌握预防艾 滋病的知识、 避免有可能导 致艾滋病的行 为是预防艾滋 病的有效方法。
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病及其预防 疾病名称是否患过此病是否接种过疫苗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麻疹 麻疹 水痘 水痘 肺结核 近视眼 结膜炎 贫血 龋齿 蛔虫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从小到大你患过那些病?
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 通河中学 杨 洁. 病毒引起的疾病 1 、禽流感 2 、艾滋病 3 、流感 4 、非典型性肺炎 5 、脊髓灰质炎 ( 俗称小儿麻痹症 )
关注艾滋病 加强自身防护 华西医院血液科 马洪兵.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青少年与艾滋病 学生:陈晓珊、霍萃婷 谭滨滨、徐文罡.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愛滋病 小心愛滋病 是很恐怖的喔.
A I D S.
珍爱生命 预防艾滋病 ——学校健康教育课题 大钟中学.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普及.
單元名稱: 致命交叉點.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1170 第三組 組員: 2號 王奕翔 14號 趙聿訢 20號 鄭廷彥 22號 鄭建澤 23號 鄭凱睿 36號 魏翊庭 37號 羅敏睿
关爱生命 关爱生活 弋阳县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办公室.
肺结核.
预防艾滋病 关注生命健康 滕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莉 医学课件.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与防护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张兆敏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愛滋病防治暨反毒宣導 梧棲區 衛生所.
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 走向陽光關懷愛滋 Mr. David.
世界艾滋病日 World Aids Day 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 抚州广播电视大学宣.
健康与亚健康.
厦门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 二○○七年十二月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艾滋病与教育.
愛滋病 病徵重温  (10分鐘).
糖尿病流行病学.
社会共同参与 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 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峰 2014年4月15日.
全科医师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 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杨珊.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社会共同参与 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 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6年12月1日.
内容 艾滋病流行概况 全球 中国 云南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相关危险行为 艾滋病检测基本知识 艾滋病治疗基本知识 报告时间:120分钟.
湖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艾滋病的传播.
艾滋病基本知识与防治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陆焯平.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預防愛滋病 六忠 何慧妤 專題研究報告.
卫生法规 主讲人:石悦.
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阳泉实验中学.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HIV 與 AIDS.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太 仓 市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性病艾滋病防制科 蒋廷华 同心携手 共遏艾滋 太 仓 市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性病艾滋病防制科 蒋廷华

目的 正确认识艾滋病 不恐慌,不忽视,不歧视 正确处置艾滋病病毒暴露事件 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防护技能 同心携手,共遏艾滋

内容 艾滋病基本知识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如何预防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事件的处置

艾滋病基本知识

艾滋病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1981年6月5日首先在美国发现---同性恋者中 1983年由法国科学家分离出病原体(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同年在非洲发现异性间传播并发现HIV-2 1985年诊断试剂盒出现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严重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病人因抵抗疾病的能力极度下降而重复感染多种疾病,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及其他感染,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最终因长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 至今还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目前艾滋病还是一种病死率高达100%的极为严重的传染病。

艾滋病 急性感染期:最初一、二周有流感样病状 窗口期 (有传染性,不能检测) 潜伏期(无症状期): 2-20年,平均7-10年 窗口期 (有传染性,不能检测) 潜伏期(无症状期): 2-20年,平均7-10年 临床艾滋病期:感染HIV后,HIV不断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人体抵御外界微生物的能力不断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界值时,人体再也无力抵抗的时候就进入了艾滋病期。

临床艾滋病表现 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 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肺孢子虫肺炎(PCP) 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深部真菌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弓形虫脑病 青霉菌感染 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皮肤粘膜或内脏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性传播 通过性行为传播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染途径:不论同性恋还是两性之间的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2)血液传播 通过静脉注射毒品的人共用未经过消毒的注射器;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值;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母婴传播 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 空气; 饮水、食物; 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 游泳池; 吸血昆虫和蚊子、跳蚤、虱子等; 有防护的照料、护理艾滋病人; 蹲式厕所及小便池。 无偿献血

艾滋病流行规律 艾滋病在一个地区的传播流行一般都由高危险人群开始,然后传播到一般人群。这种流行规律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验证。 所谓高危险人群就是指吸毒者、卖淫妇女、同性恋等人群。由于这些高危人群不属于社会主流,当艾滋病开始在这些人群流行时,往往很难引起政府的重视。 人们常常错误地认为,艾滋病仅局限在所谓的高危人群,不会影响一般人群。而等到艾滋病在一般人群中流行时,情况已经非常严重,控制艾滋病的良机已经失去。

艾滋病流行全球共同模式 嫖客 家庭妇女 妓女 婴儿 注射毒品者 同性恋

特点 艾滋病不是随便、偶然间传染的疾病。 至今尚无有效的疫苗,也无法治愈。 隐蔽性强不易被发现。(监测、检测) 潜伏期长,具有传染他人能力的时间长。 流动性强、传播范围广。 往往与恐惧、歧视和羞辱形影相随。

艾滋病流行现状

全球艾滋病仍呈蔓延趋势 全球艾滋病的流行仍在继续,HIV感染和死亡的数字居高不下。 UNAIDS(2007年12月)报告,估计全球有HIV感染者 3320万人。 2007年,全球估计有250万新感染者,210万人死于艾滋病。 资料来源UNAIDS

2007年,全球共有HIV感染者250万,每天估计有6800多人新感染HIV。其中95%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将近一半是妇女。死于艾滋病的有210万,相当于每天有5700多人死于艾滋病. 一半左右的新感染发生在15–24岁年轻人。

艾滋病流行全球共同模式 嫖客 家庭妇女 妓女 婴儿 注射毒品者 同性恋

艾滋病今天在中国流行的形势 Bridge Population 桥梁人群 General Population 一般人群 Drug Users 吸毒者 General Population 一般人群 Sex workers 性工作者 Source Population 源头人群 Family 家庭 Children 儿童

我国流行概况 截至2007年10月,全国累计报告AIDS/HIV共22.35万例,其中62838例为艾滋病病人;死亡报告2万多例。 2007年全国大约有5万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异性传播的占44.7%,注射吸毒占42%,男男传播占12.2%,母婴传播占1.2%. 按照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估算,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卫生部门实际掌握的数字只占感染者估计人数的22.2%,其余77.8%的传染源作为巨大的冰山潜伏在下面,按照这个比例推算,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AIDS8.5万)

1985-2006年全国历年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

2006年报告已完成个案流调的AIDS/HIV传播途径构成 异性传播 29.60% 同性传播 3.10% 静注毒品 42.03% 其他 1.17% 不详 14.76% 母婴传播 1.42% 输血(制品) 2.93% 采血 4.99%

苏州历年HIV/AIDS发现情况

历年发现的HIV感染途径

历年发现的HIV年龄构成

艾滋病对社会经济影响 人均期望寿命下降 到2010年 赞比亚 65岁下降到33岁 津巴布韦 70岁下降到40岁 乌干达 59岁下降到31岁 到2010年 赞比亚 65岁下降到33岁 津巴布韦 70岁下降到40岁 乌干达 59岁下降到31岁 非洲过去30年中在生命的质量和平均寿命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都被AIDS的流行所逆转。 某些非洲国家因AIDS导致农产品损失估计已达50%,总体经济收入也降低了25%。 资料来源UNAIDS

预防措施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 ↑ ↑ (消灭或减少) 切断 保护 ↑ ↑ ↑ ↑ ↑ ↑ (消灭或减少) 切断 保护 ↑ ↑ ↑ ①  ②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② 管 早 安 输 美 针 母 宣 疫 理 期 全 血 沙 具 婴 传 发 套 筛 酮 交 阻 教 现 查 维 换 断 育 苗 持

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 免费抗病毒治疗 免费咨询与检测 免费母婴阻断 免收上学费用 对生活困难并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给予生活救助。

病人义务 《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十八条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三)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

医疗机构的责任 《艾滋病防治条例》第四十一条 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诊断和诊疗服务。 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或其他工作过程中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HIV感染可能性的情况。

造成职业暴露的原因有哪些 艾滋病疫情不断上升 没有制定、落实内部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没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缺乏自我防护知识与技能 工作中发生意外,如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注射时不慎被针头刺破手指;医疗护理和实验室工作中皮肤或粘膜意外被针刺或其它锐器损伤;感染者分泌物或血液意外溅入工作人员的眼、鼻、口中等。

职业暴露感染的危险性多大 职业暴露后存在着感染HIV的危险性,但实际感染HIV的机率是很低的。 有研究资料表明,医务人员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发生HIV感染的机率为0.33%(20/6135),粘膜表面暴露感染HIV的机率为0.09%(1/1143)。2712名无破损皮肤暴露者无一例发生HIV感染。      

割伤危险性 病毒 危險性 HIV 0.3 % HBV sAg 1-6 % eAg 22-31 % HCV 1.9 %

可能增加感染危险性的原因 接触血量大; 受损伤口深; 造成伤口的器械上有明显的血迹; 器械曾刺入静脉或动脉内; 病人正处于感染晚期(如于事故后60天内死于艾滋病)。

哪些情况下没有职业暴露的危险 与艾滋病感染者/病人近距离谈话。 近距离面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咳嗽、打喷嚏等。 与艾滋病感染者/病人身体无破损性接触。 无损伤地使用艾滋病感染者/病人使用的物品和工具。 接触到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汗液、泪液、尿液、粪便。

如何预防职业暴露事件

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 WHO推荐的预防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基本防护原则。建议: 当为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无论是对服务对象还是医务工作者自身的体液,也不论其艾滋病病毒的抗体是阴性还是阳性,均应视为具有潜在的传染危险而予以防护。

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 普遍性防护原则的基本内容: 安全处置锐利器具 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 认真洗手 直接接触体液时使用防护设施 安全处置废弃物品

单 位 (1) 制订、实施医疗实验室安全操作和普遍性防护措施指南。  (2) 对有关人员(包括医务人员、警务人员等)加强艾滋病传播途径及自我防护的宣传教育以及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水平及自我防护能力,并持正确态度,既不能过度恐惧,也不能无所谓。

单 位 (3) 设有专门的组织和管理系统。  (4) 落实好各项防止职业暴露的安全操作和个人防护措施。包括医疗实验室的布局,安全操作规章,废弃物的消毒处理,个人防护用品和健康监护等。      出现事故时要及时报告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评估。

职业暴露发生后的处置

及时、恰当的处置是将暴露后发生艾滋病感染的概率降至最低的有效措施!

职业暴露发生后的处置 一旦皮肤被针头刺破、被利器损伤或被咬伤、抓伤并接触可能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时, 尽早、尽可能地从伤口周边把血液挤出,不要急于压迫止血。 用肥皂水清洗,用大量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创面。

职业暴露发生后的处置 如果血液、体液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应立刻用大量的生理盐水或清水、自来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有效祛除、杀灭受暴露局部的艾滋病病毒,减少病毒经血液传播。 不要使用眼药水( 容易损伤黏膜)!

职业暴露发生后的处置 及时与单位领导和当地疾控中心联系,详细报告暴露情况,获得必要的医疗和心理支持。 保持一定的知晓面。

职业暴露发生后的处置 对暴露源进行HIV抗体检测。 阴性 阳性 到疾控中心进行职业暴露等级评估决定是否服用抗病毒药物。 1-2小时内服用最佳,不要超过24小时,药物预防有效率约为81%。

职业暴露发生后的处置 对被暴露者进行HIV抗体本底检测。 第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HIV抗体复查。 提高心理支持和关怀(医生、单位领导、家人) 未排除感染前,避免可能存在的传播(性、血液) 是否继续工作?

职业暴露不会感染的情况 有污染的暴露物沾染到完整、无破损的皮肤; 经确认为无污染的暴露物伤及了皮肤; 经确认暴露源HIV抗体检测呈阴性; 接触到的暴露源是艾滋病感染者的汗液、泪液、尿液、粪便。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