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专题.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金融票据协会 2014 年二季度河北省金融票据市场 运行情况分析会. 目录 全国货币信贷及金融票据市场情况 河北省货币信贷及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2014 年二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票据业务发展概况 票据市场走势分析及票据业务发展建议.
Advertisements

2 你会唱这首歌吗 ? 这首歌反映出我们什么样的情怀?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 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 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
道德讲堂 第一讲 放眼改革开放 上海市泾南中学 杨丽萍 第一章:放眼 -- 《邓小平时代》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党的会议 全国代表大会 1 全国代表大会每 5 年召开一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 “ 党的十八大 ”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2 简称中央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简称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
学科:思想品德 九年级 教科版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控制人口,提高素质 单位:覃塘区东龙初中 周志宾.
C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高考真题回放
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城投及园区类企业评级方法.
从2014年广东地理高考试题特点看 2015届地理高考备考育人策略
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主讲:付丁丁.
申论时政.
2014年高考政治 二轮系统复习.
对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认识 乌苏市委党校 沈海龙.
严格水资源管理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王亚红 二○一二年十一月.
物流实战营销课程体系.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齐鲁大地 人杰地灵 2011能力备考 2011年基本能力备考.
第七讲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保护与建设.
第七课 收入与分配.
西班牙的现代化之路 一、西班牙概况 二、西班牙的殖民帝国 三、西班牙为何衰落 四、佛朗哥为何能长期统治西班牙.
微山县干部学习会讲课提纲 区域经济 转型发展与全民创业 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 顾 品 教授.
考 纲 点 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 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 续协调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 规划就业 规划人生.
1994年,94岁的冰心毅然说:“我要写一部甲午战争大作。”老人多次提笔,可是,竟然一字没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手拉手 地球村.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我国文化产业保险发展对策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 李薇 赵家仪.
弘扬宣南文化 促进创意产业 —对发展宣南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 宣武少年宫 马尧.
2015年镇模试卷评讲 盛英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第一,创造经济增长速度的世界之最。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在过去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年均9.4%的高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刷新了世界纪录。 2007年中国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四,根据美联社2008年4月10日报道,中国2007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61万亿美元,经济增长率达到1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思辨 —学习习近平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
时政热点专题 授 课 时 间 :8 课 时.
复习: 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让节约成为习惯 让习惯促进节约 ——节能减排,我们共同的责任 主讲:宁波四中理科支部 褚荣伟 2008年9月 科学创优促和谐 内涵发展求提高
第三章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 加快推进伊春转型发展
南宁市城市调查报告.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
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 三中全会精神 此处添加单位名称.
2013年京津冀发展蓝皮书 京津冀首都圈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 及提升途径
我的家乡 ——顺德.
读图辨史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给图片、材料出一个标题 通用汽车的生产 等待领取食物的非洲儿童 发展中国家反经济全球化示威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星级擂台.
正确履行职责 强化安全管理 红土乡安全生产办公室 谭 金.
承前启后,求实创新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 (2002-2007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时间:2011年6月
《造福人民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案课件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一中 林云飞.
第 5 课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造福人民的基本经济制度》.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讲授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和基本纲领
第十八讲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的进程与国际制度安排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2015新课标试卷考情分析及2016年备考指要 清远博爱学校 张立勇
谈“十七大精神与 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党总支书记 吴旭红
和谐社会与文化建设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研究生 郭红保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主讲者:周儒.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主讲者:周儒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铁路线 公路线 内河航道 区位分析.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目 录 第一章、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 第二章、结构调整稳中有进 第三章、客观看待挑战和困难 第四章、下半年仍将保持在合理区间 目 录 第一章、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 第二章、结构调整稳中有进 第三章、客观看待挑战和困难 第四章、下半年仍将保持在合理区间.
第七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第二次副首長會議 第一議題籌備情形報告
就业政策与法规 主讲人:颜建仁.
全国新课标卷的使用情况 新课标卷 (宁夏卷) (11省用) 新课标Ⅰ卷 (河南等7省) 新课标Ⅱ卷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 政治组:王宏.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福建师范大学 廖福霖教授、博导 、6、9 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福建师范大学 廖福霖教授、博导 、6、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若干重要问题 双击添加署名/公司名/日期.
叶德磊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此课件仅供教学之用,其中内容不得用于其它出版物)
围绕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水环境科技需求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 台灣環境問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专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

主要内容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二.生态文明的产生与兴起 三.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 四.生态文明的生态学基础--现代生态学 五.生态文明的科技与能源基础 六.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础—生态经济 七.生态文明的林业基础—生态支柱 八.生态文明的主体基础—生态公民 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是指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生命个体与整体间的相互关系。 *它们是共生、共荣、协同、循环、自生与再生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整体。 *民间泛指的生态,是生命生存、发展、繁衍、进化所依存的各种必要条件和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社会与自然协调 和可持续发展。核心词是和谐!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 审视的整体性 调控的综合性 物质的循环性 发展的科学知识性

二、生态文明的产生与兴起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文明 第二阶段:农业文明 第三阶段: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的兴起 工业文明陷入种种不可自拔的危机之中。 最近二、三十年里,土地、生物、矿产、森林、能源等资源日趋衰竭;大气、水质、土壤等人类生产生活环境遭受严重污染而日益恶化;人口过度增长,都市过度膨胀,生活环境质量低劣;在物质财富总量增加的同时,社会贫困日益加剧;人类整体生活素质不断下降;气候恶化、灾害频繁;地球五大圈(大气、土壤岩石、生物、水和冰雪圈)失去稳定;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不断增长,人类受到生态灾难的威胁,生活于核战争使地球毁于一旦的阴影之中……

对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促进了生态文明的产生。 人口、资源、环境的不平衡是现代工业文明危机的症结所在,决定了它的衰败趋势。 人们从工业兴起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思索、反思,从客观上促进了现代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促使人们用生态理论和观点来解决上述问题。

生态文明是效法自然的文明,也是效法生态规律的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 “顺生态规律者昌,逆生态规律者亡”,这是古今中外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 人虽为“万物之灵”,但人也是自然整体的一部分,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 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论,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辩证而和谐的关系。

生态是一个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命题,生态是生命依存的各种必要条件,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生命个体与整体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在生物世界和人类社会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人都要处理这种关系。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时期,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都在增长,环境和生态问题处于严重的敏感关键时期。

三、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 1.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哲学基础对比 3.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价值观对比

四、生态文明的生态学基础—现代生态学 1.生态文明生态学基础的产生 2.现代生态学科概况 3.生态科学基本规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1.生态文明理论基础的产生 文明的发展的前提是地球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维持和发展。 人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是地球生态系统进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它的全部。因而,人类文明的发展并未超越地球生态系统的发展。

现代生态科学理论不仅是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也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生态系统不断进化基础上的持久文明。生态文明也要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每一项功能,通过对生态系统结构的优化,使其功能向更加有利于人类方向发展。这也正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涵义所在。

2.现代生态学科概况 现代生态学科的来源 1866年德国海克尔最先把“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命名为“生态学”起,生态学仅有100多年历史。 现在从生物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发展成为一个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群。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现代生态学科。它包括人类生态学、自然生态学、生态工学、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经济学、城市生态学、产业生态学、 心理生态学等等。

2.现代生态学科概况 现代生态学科的来源 现代生态学科,作为一种科学思维方法,一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被人们用来认识人与自然关系,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诞生了新的生态文明史观。生态理念进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生态经济观,生态文化观、生态政治观。

现代生态科学的研究内容 现代生态科学主要是研究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系统科学,以求发现和掌握人类,生物和环境(包括自然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机制和规律。 现代生态学的核心就是处理人与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复杂关系。

3.生态科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现代生态科学基本规律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尤其生态系统的能流、物流和生态平衡三大规律及有关规律对于建立广泛的生态意识和各行各业发展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用以发展循环经济十分重要。

五、生态文明的科技与能源基础 1.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基础 2.生态文明的能源基础

1.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生态文明发展也依赖科技的进步。

科技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石。 正是科技的迅速发展赋予工业文明以“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赋予人类向大自然无限度“索取”的能力,从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大自然也遭受了严重破坏,生态危机由此而产生。

科学技术决不是万能的。与任何事物一样,科技也有其固有的缺陷与局限性,科技的运用也可能产生负效应。并且,科学技术的应用还取决于使用者——人的意愿、目标与素质。 科技有时被人有意或无意 “误用”而产生危害性后果。

传统的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自然资源的衰竭与生态环境破坏,也背离了科技造福人类的目标。 我们要对科技加以正确控制和引导,使它不再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修复生态系统,改善和发展生态系统功能,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改造自然。

科学技术的生态规范化 生态文明要求科技既要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又要认识和调节人类和社会自身,认识和调节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关系,认识和调节人的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使其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这也是科技发展的新方向。 为了避免科技在工业文明中产生的种种“误用”和负效应问题的重现,必须进行科学技术的生态规范化。

2.生态文明的能源基础 能源的利用既是文明的主要功能,又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现代世界已经发生了严重能源危机,生态能源将成为生态文明发展基石。 要使人类文明保持下去,一是从使用不可再生能源转向使用可再生的生态能源,二是改变人类活动,以便节约能源。 生态能源将成为生态文明发展基石。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发展已为生态能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广阔前景。

我国生物质能源资源丰富,初步调查有上千种能源植物,能用于开发生物能源等。 生态文明还需要发展太阳能、 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水电能等 以及科技发展带来新能源如核能等。

六、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础—生态经济 1.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2.循环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最佳经济发展模式。 3.低碳经济是以低碳代替高碳的能源经济。

七、生态文明的林业基础 1.森林是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承担者和绿色支撑,是主力军。 2.森林或林业在文明的起源、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以至某种文明的衰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3.森林锐减导致全球性6大生态危机。 4.建设生态文明,林业是首要任务,起主体作用,要科学发展林业、发展森林。

八、生态文明的主体基础—生态公民 生态公民是生态文明的主体基础。 培养生态公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和首要任务。 生态公民是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积极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公民。

生态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1、生态公民是具有环境人权意识的公民 2、生态公民是具有美好生态道德和责任意识的公民 3、生态公民是具有世界主义理念的公民 4、生态公民是具有生态意识的公民

九、我国生态问题的具体表现

1.资源危机: 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1》显示,2010年,全球煤炭消费量为35.56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7.6%。其中,中国煤炭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的48.2%。全球煤炭消费前10名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南非、俄罗斯、德国、韩国、波兰、澳大利亚。 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经济方式不根本改变,将面临更为严重资源危机。 水资源利用方面,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0.48,为国外先进水平的一半左右。

2.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污染严重国家之一。 我国co2年排放60多 亿吨,已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1/3国土被酸雨侵害。 2006年559个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达一级标准的只占4.3%,每两天就发生一起水污染事件。 2007年无锡太湖兰藻大暴发,震惊全国。

酸雨污染状况 面积 比例 万平方公里 72.5% 696.12 6.3% 60.63 7.5% 71.98 7.9% 75.88 4.8% 46.39 0.9% 9.00

3.水资源缺乏且污染严重 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1/5,污染使水资源缺乏更严重。 七大江河水系中劣五类占41%,城市河段90%遭污染。 海河、运河和淮河的有机污染不亚于英国污染最重时的泰晤士河; 全国尚有三亿多农村人口喝不上卫生标准的水。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3.6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 4.土地荒漠化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3.6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

5.森林资源缺乏 2009年清查,我国森林复盖率仅为20.36%,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少林国家,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我国草场退化,湿地资源减少,野生动植物不少处于濒危状态。

气候变暖,洪涝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去冬今春冰雪和南方旱灾严重。 6.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 气候变暖,洪涝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去冬今春冰雪和南方旱灾严重。 2008年我国南方受到历史上罕见的冰雪灾害损失惨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损失惨重震惊世界。 我国生态问题是十分严重的, 建设生态文明是非常正确和完全必要的。

资源支撑举步维艰 能源安全难以保证 环境压力持续加大 背水一战的中国 中国人均生态足迹量(2.2公顷)是人均生态承载力(1.1公顷)的2倍 --《2010中国生态足迹报告》 能源安全难以保证 石油对外依存度57%,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5.4%和7.5%。--《2012中国的能源政策》白皮书 环境压力持续加大 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远高于环境容量,国家环境安全形势严峻。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是否也要 “先污染后治理”?

环境破坏 单位收入 环境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 拐点 45 目录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提出 EKC的理论解释 关于EKC的理论批评 EKC的内生缺陷 EKC的适用局限 现实问题使污染轨迹偏离EKC EKC的指标问题 EKC的解释力问题 评价 展开 编辑本段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提出   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Grossman和Krueger针对北美自由贸易区谈判中,美国人担心自由贸易恶化墨西哥环境并影响美国本土环境的问题,首次实证研究了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污染与人均收入间的关系为“污染在低收入水平上随人均GDP增加而上升,高收入水平上随GDP增长而下降”。1992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以“发展与环境”为主题,扩大了环境质量与收入关系研究的影响。1993年Panayotou借用1955年库兹涅茨界定的人均收入与收入不均等之间的倒U型曲线,首次将这种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间的关系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EKC揭示出环境质量开始随着收入增加而退化,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后随收入增加而改善,即环境质量与收入为倒U型关系。 编辑本段EKC的理论解释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出后,环境质量与收入间关系的理论探讨不断深入,丰富了对EKC的理论解释。 1.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   Grossman和Krueger提出经济增长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三种途径影响环境质量:(1)规模效应。经济增长从两方面对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经济增长要增加投入,进而增加资源的使用;另一方面更多产出也带来污染排放的增加。(2)技术效应。高收入水平与更好的环保技术、高效率技术紧密相联。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研发支出上升,推动技术进步,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其他不变时,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改善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出的要素投入,削弱生产对自然与环境的影响;二是清洁技术不断开发和取代肮脏技术,并有效地循环利用资源,降低了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3)结构效应。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产出结构和投入结构发生变化。在早期阶段,经济结构从农业向能源密集型重工业转变,增加了污染排放,随后经济转向低污染的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投入结构变化,单位产出的排放水平下降,环境质量改善。   规模效应恶化环境,而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改善环境。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的使用超过了资源的再生,有害废物大量产生,规模效应超过了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环境恶化;当经济发展到新阶段,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胜出,环境恶化减缓。 2.环境质量需求。   收入水平低的社会群体很少产生对环境质量的需求,贫穷会加剧环境恶化;收入水平提高后,人们更关注现实和未来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对高环境质量的需求,不仅愿意购买环境友好产品,而且不断强化环境保护的压力,愿意接受严格的环境规制,并带动经济发生结构性变化,减缓环境恶化。 3.环境规制。   伴随收入上升的环境改善,大多来自于环境规制的变革。没有环境规制的强化,环境污染的程度不会下降[7]。随着经济增长,环境规制在加强,有关污染者、污染损害、地方环境质量、排污减让等信息不断健全,促成政府加强地方与社区的环保能力和提升一国的环境质量管理能力。严格的环境规制进一步引起经济结构向低污染转变。 4.市场机制。   收入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市场机制不断完善,自然资源在市场中交易,自我调节的市场机制会减缓环境的恶化。在早期发展阶段,自然资源投入较多,并且逐步降低了自然资源的存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资源的价格开始反映出其稀缺性而上升,社会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并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促进经济向低资源密集的技术发展[8],环境质量改善。同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市场参与者日益重视环境质量,对施加环保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如银行对环保不力的企业拒绝贷款。 5.减污投资。   环境质量的变化也与环保投资密切相关,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资本充裕度有别,环保投资的规模因而不同。Dinda将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商品生产,产生了污染;一部分用于减污,充足的减污投资改善环境质量。低收入阶段所有的资本用于商品生产,污染重,并影响环境质量;收入提高后充裕的减污投资防止了环境进一步退化。环境质量提高需要充足的减污投资,而这以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充足的资本为前提。减污投资从不足到充足的变动构成了环境质量与收入间形成倒U型的基础。   这些理论研究表明,在收入提高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向信息化和服务业的演变、清洁技术的应用、环保需求的加强、环境规制的实施以及市场机制的作用等,环境质量先下降然后逐步改善,呈倒U型。 单位收入 45

全国的COD的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6.6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8.95%,为实现“十一五”的减排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为1277.5万吨和2214.4万吨,较2008年下降3.27%和4.60%。 (张力军,两会,20100310) 人民网北京1月21日电(记者 曹华)国家统计局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09年全年的系列国民经济数据。统计显示,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保八”成功。 中国国家统计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周四发布公告称,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较上年下降2.2%。     2008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较上年下降4.6%。2009年的能耗降幅远远小于2008年,也远低于政府设定的5%的年目标降幅。若要实现政府设定的2006-2010年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的目标,年能耗降幅必须达到5%。     去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1亿吨标准煤,较上年增长6.3%。     其中煤炭消费量30亿吨,增长9.2%;原油消费量3.8亿吨,增长7.1%;天然气消费量887亿立方米,增长9.1%。     与2008年3%的增幅相比,去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增长尤为强劲。新增的燃煤发电能力和经济复苏提振了煤炭的需求。 2010年COD排放1238.1万吨,较前一年下降3.09%;二氧化硫排放量2185.1万吨,较前年下降1.32% ,“十一五”期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 。“十一五”通过节能提高能效少消耗能源6.3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 (中新网3月10日,http://news.sohu.com/20110310/n279752045.shtml) 节能减排成绩单 到2010年底,五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9.1%;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下降了12.4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了14.29%。 46

(二氧化硫8%、化学需氧量8%、氮氧化物10%、氨氮10%) “十二五”的节能减排新目标 大幅降低能耗强度(16%) 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17%) 增加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 (二氧化硫8%、化学需氧量8%、氮氧化物10%、氨氮10%)

绿色万里长征 任重而道远 2549(2005), 2588(2006),2185(2010),2100(2015),1850(2020),1700(2025) 新华网北京1月25日电 (记者 刘铮 何雨欣) 国家统计局25日发布的初步核算结果显示,按可比价格计算,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9%。中国经济已连续三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   “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这样概括2005年中国经济的表现。   从此前两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看,2003年、2004年中国经济增速分别为10.0%和10.1%;分季度看,2005年四个季度经济分别增长9.9%、10.1%、9.8%和9.9%。   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18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86208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73395亿元,增长9.6%。 1.8万亿,(2005;4万亿(2010)) 48

十八大报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四个方面的部署: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系统观察 跨界合作 创新未来 美丽中国 永续发展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意义 系统观察 跨界合作 创新未来 美丽中国 永续发展 解决问题是把你不想要的东西去掉,创造是把你想要的东西带入现实。前者是被动反应,后者是主动创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用我们制造问题时所用的同样的思考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就解决不了问题。” 因此真正的变革要从新的思考方法和理解方式出发, 51

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和装机量(8GW,50%,96%外销,2010产量;50GW,1%,2020装机) 中国的绿色世界之最 水电装机容量( 2亿千瓦,2009-09-25 ;) 核电在建规模(26/62, 2010-11-22 ;4%装机,2020)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 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和装机量(8GW,50%,96%外销,2010产量;50GW,1%,2020装机) 风电装机增长率和装机量(连续5年100%,2010年装机世界第一;20%,2020年装机) 温室气体减排量(2005-2010减排 6.3亿吨以上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 可再生能源投资额( 346亿美元,2009,544亿美元(489-UNEP),2010年) 据统计,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单位GDP能耗已下降13%。解振华指出,到明年年底,十一五规划中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就有望实现。而一旦实现这个目标,就相当于节约至少6.2亿吨以上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亿吨以上。 2009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洁净能源投资国,较2008年激增50%以上,达346亿美元,居20国集团之冠。美国只有中国的大约一半,即186亿美元,与2008年相比下滑了42%,也是美国五年来首次失去最大洁净能源投资国的地位。 -- 皮尤慈善信托 13个机组运行,28个机组获得建造许可,26个机组开工建设 水电装机总容量突破2亿千瓦 ,全国水电装机容量2亿千瓦,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2.88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5亿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540万吨。  2010年09月21日 08:31  商务部网站 核准34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3692万千瓦,其中已开工在建机组达25台 虽然20年来我国核电发展进展显著,但距世界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核电比重不足2%。而世界上核电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平均为15%左右。我国核电发展的空间非常大。因此,我国也加大了发展核电的力度和速度,据张国宝介绍,目前我国已确定要加快发展核电,但速度会控制在“前低后高”,把基础打得更扎实更安全。去年核准开工6个反应堆,2010年计划再核准几个。   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2010年国家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研究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沿海核电发展,积极推进内陆核电项目。未来10年,我国核电将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7500万千瓦。届时,核电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将从目前的2%提高到5%左右。--(2010年09月21日 15:03 财新网 )  9月,在安永会计事务所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国家吸引力指数”排名中,中国首次赶超美国,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一。安永认为,随着新的竞争者不断加入,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其中中国处于领先地位。   12月9日,美国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Pew Charitable Trusts)发布报告指出,未来10年,中国迅速崛起的清洁能源行业,将促使可再生能源投资的重心从西方转向东方。在这份名为《全球清洁能源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中国与“全球新能源领导者”、“新能源投资首选目标市场”等词频频一同出现。报告不仅将中国称作G20国家中最坚定有效地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国家之一,并盛赞中国新能源的产业规划、技术研究及投资前景。   路透社文章称,中国超越美国的潜力已从“纸上谈兵”变为实质性的领先案例。文章援引了今年11月29日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在美国国家记者俱乐部演讲中的提法,认为中国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可再生能源等7项绿色科技方面的成功让美国面临被超越的“卫星时刻”。  皮尤慈善基金会3月份的一份报告说,中国去年以544亿美元的金额在世界清洁能源投资中占据领先地位。中国去年的投资在2009年的基础上增长了39%。世界范围内,投资则增长了30%,达到2430亿美元。 52

绿色可再生能源研发、投入决定 21世纪国家竞争力

从心想事成到知足常乐,坚持人文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