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手足口病」?.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史港國民小學健康中心 1 傳染病防治宣導 傳染病防治 從你我做起 主講人 : 護理師李雅琴. 史港國民小學健康中心 2 看不見的恐懼 什麼叫傳染病 ? 致病原經由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入侵宿主 〈如:人體〉所引起的疾病。 因具傳播的特性,一旦發生,往往影響 群體的健康,尤其在人口集中的都市, 常造成嚴重的疫情。
Advertisements

教師:林佩君. 什 麼 是 腸 病 毒 ?什 麼 是 腸 病 毒 ? 腸病毒是指病毒經由 引起感染 腸道.
註冊藥劑師 童回春小姐 學童感染多面睇. 講座簡介 水痘 手足口病 肺炎鏈球菌病 簡 介  病的簡介  病徵  傳播途徑  治療方法  怎樣預防.
學校傳染病監視通報及疾病定義 校園傳染病監測與通報. 大綱 法源 目的 對象 符合通知主管機關條件.
看診小撇部 門診科別 & 健康檢查. 一、門診科別 ( 一 ) 眼科  視力減退  紅腫  痠痛奇癢流淚不止  斜視  角膜炎  眼睛不舒服.
狂犬病 致死百分百的瘋狗症. 大綱  何謂狂犬病 ?  傳播方式  潛伏期  發病症狀  預防及治療方法  感想  資料來源.
性病知多少. 經由性行為傳染的疾病,稱為性傳染病, 又稱性病。 性病的傳染途徑 : 性行為 血液傳染 母子垂直傳染 性病的病原體:細菌、病毒.
防範腸病毒全校總動員. 時序慢慢進入夏天,隨著周遭的 氣溫愈來愈高,顯示腸病毒活躍 的季節又將來臨。 最近有很多地區傳出因感染腸病 毒死亡的病例,部分幼稚園也因 學童得了腸病毒而暫時停課 。
有什麼常見的疾 病呢 ? 課文 小測驗 傷風 流行性感冒 砂眼 頭癬 ( 皮膚病 ) 請按以下的圖形來看其特徵: 上一頁下一頁.
認識腸病毒認識腸病毒 萬芳醫院 感染科 謝育嘉 醫師. PicornavirusPicornavirus Picornaviridae: RNA 病毒 – Enterovirus ( 腸病毒 ) – Rhinovirus ( 鼻病毒 ): 感冒最常見之病原 – Aphthovirus ( 口瘡病毒.
腸病毒防治 1. 腸病毒是什麼 ? 其中以腸病毒 71 型, 致病力高, 尤其是神經系統的併發症 2.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 兒童及青少年科 徐傑醫生. 常見傳染病 水痘 手足口病 上呼吸道感染 腸胃炎 結膜炎 頭蝨 / 疥瘡.
生病是每一個人在一生中都會遇到的,因此恢復健康、 治療痊癒都是每一個人都必須具備的本能,故每一個 人都應是醫師,每一個人都是醫學權威,自己的健康 是靠自己來獲得,而不是依賴別人。 生病要治療痊癒,首當了解生病的原因,解除生病的 原因,則自己身體就有治病的能力,而獲得健康。 中醫學將生病的原因歸類為三:
RNA 病毒感染 一. 腸病毒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 A 群 克沙奇病毒 23 型、 B 群克沙奇病毒 6 型、 小兒麻痺病毒 3 型、伊科病毒 30 型及 68 ~ 71 型腸病毒,一共有六十幾種病 毒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 A 群 克沙奇病毒 23 型、 B 群克沙奇病毒 6 型、
腸病毒感染的臨床表現 亞東醫院 小兒部 葉樹人醫師 葉樹人醫師. Outlines 腸病毒簡介 腸病毒簡介 腸病毒 71 型 分期症狀 腸病毒 71 型 分期症狀 重症前驅症狀 重症前驅症狀 重症通報標準 重症通報標準.
0-3 歲嬰幼兒門診常見疾病 許小兒科診所 許守道醫師 感 冒 病原 : 主要為鼻病毒, 鼻病毒有 101 種 潛伏期 :2-4 天 症狀 : 鼻水, 打噴嚏, 喉嚨痛, 咳嗽, 微燒, 前後約 1 星期,10% 大於兩星期 併發症 : 中耳炎 (10-30%), 鼻竇炎 (10%),
常見的傳染病 ( 一 ) 病人的光片感染嚴重肺結核 1 病人的光片感染嚴重肺結核 2 感染肺結核病人 結核菌素皮膚測 試呈陽性反應 顯微鏡下的結核分 枝桿菌(齊耳倪耳 生二氏染法). 肺結核.
認識腸病毒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 技正 何宛青 98/03/18.
香港常見的傳染病 4C 9 江淑芳.
100年度 腸病毒防治業務推動說明會.
禽流感防治 高雄市左營區衛生所.
認識腸胃型感冒 諾羅病毒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腸病毒防治宣導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疾管科.
親師座談會 之 登革熱暨腸病毒宣導.
可帕的腸病毒 50601吳德祐.
大型流行病 如何影響市民 對疾病及公共衞生的理解?
腸病毒 50603潘宣澔.
托兒所防疫主任會議 衛生局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腸病毒 北投國小健康中心
   傷風和感冒 製作: 基督教臻美社會服務機構.
小兒麻痺症 499I0015 廖淑婷.
認識腸病毒 *什麼是腸病毒?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23型A群克沙奇病毒、6型B群克沙奇病毒、3型小兒麻痺病毒、30型依科病毒及最後發現的68至71型腸病毒,一共有六十幾種病毒。 *腸病毒好發季節:   腸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通常在夏季、初秋流行,台灣地區因位在亞熱帶,所以全年都可能有感染之發生。
可怕的 腸病毒 黃彥云
腸病毒 蔡宇恆.
病 毒 性 肝 炎.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進入病毒性腸胃炎流行季節,請注意勤洗手等個人衛生習慣 國內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全球諾羅病毒疫情概況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進入病毒性腸胃炎流行季節,請注意勤洗手等個人衛生習慣 國內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全球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進入病毒性腸胃炎流行季節,請注意勤洗手等個人衛生習慣 國內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全球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腸病毒 介紹及防治方法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竹縣衛生局、東元綜合醫院關心您!!.
發燒了 台中市雙十國中 王淑卿 楊屘妹 曾惠姿 黃平屯.
DONNING & REMOVING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for SARS
腸 病 毒 苗栗縣泰興國民小學.
牙齒.
台北市中山區吉林國小健康中心腸病毒衛教 報告人:護理師朱述敏 報告日期96年1月16日.
腸病毒 班級:六丙 姓名:廖君榆 座號:25.
腸病毒防治宣導 左鎮衛生所 主講者:李淑媛.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腸病毒71型輕症及重症病例持續增加,疫情仍具威脅 國際重要疫情資訊 more 國際旅遊資訊 more
熱點事件 手足口病及腸病毒 EV-71型感染 回到通識教育科網上資源平台 瀏覽內容.
結核病.
腸病毒 曾翊婷.
個人衛生宣導 臺南市東區勝利國小.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處 腸 病 毒.
腸病毒疾病介紹 腸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唯一群病毒的總稱 腸病毒:共有67型 3種小兒麻痺病毒 31種伊柯病毒 23種A族克沙奇病毒
性傳染病問答比賽.
腸 病 毒.
腸病毒 1.疾病簡介 2.病原 3.腸病毒流行季節 4.傳染途徑 5.我怎麼知道我得了腸病毒? 6.腸病毒併發症狀
題目:腮腺炎 指導老師:陳韻如 班級:幼保二甲 姓名:高藝庭 學號:499i0014
常見的傳染病.
認識肺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胸腔內科.
腸病毒小檔案 流行現況 傳染途徑 治療方式 症狀 預防方法 應立即就醫症狀 腸病毒全年都有,5-10月為流
戰勝腸病毒 洗手不可少 環境整潔很重要 復旦國小衛生組關心你.
腸病毒Q&A Q:什麼是腸病毒? A: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23型A群克沙奇病毒、6型B群克沙奇病毒、3型小兒麻痺病毒、30型伊科病毒及最後發現的68至71型腸病毒等六十幾型,近年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
諾羅病毒(NOROVIRUS).
Diabete.
諾羅病毒 成員:陳姿菁 梁閔翔 許寧靜.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S. typhimurium)
H1N1新型流感(Swine Influenza A (H1N1))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禽流感.
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 音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甚麼是「手足口病」?

甚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嬰孩及小童的病毒性傳染病,通常由腸病毒引起,而其中的甲類柯薩奇病毒為最主要的病原體;腸病毒 71 型* 亦是引致手足口病的病原體之一。在世界各地均曾出現個別病例或集體爆發,而多數於夏天及初秋時份發生。

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透過人同人之間,直接接觸病者的鼻或喉嚨分泌、唾液、穿破的水疱以及糞便而傳播的。此病的傳播能力由病發初期開始,或會維持數星期,直至糞便中的病毒消失為止。 潛伏期 潛伏期為三至七日。

誰容易受到感染?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五歲以下的幼童身上,由於傳染性頗高,所以很容易在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做成爆發性傳染。

病徵 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徵包括發燒,口腔有疼痛的潰瘍,以及帶水疱的皮疹。病發時通常首先出現發燒,食慾不振,不適及喉嚨痛等徵狀。一至兩天後,口腔出現疼痛的水疱,甚至會影響吞嚥。這些水疱初時呈細小的紅點,然後或會形成潰瘍。這些潰瘍通常位於舌頭,牙肉,以及兩腮內的口腔。

另外,身體的皮疹主要出現於手掌及腳掌,外形呈扁平或突起狀的紅點,而且並不痕癢。因手足口病而引起的併發症例如病毒性腦膜炎十分罕見。罕見的情況下,腸病毒 71 型可引致嚴重的情況,包括病毒性腦炎及類似小兒麻痺症的病症。

治理方法 現時並沒有特定治療手足口病的方法。大部份病者的情況都會自行痊癒,其徵狀如發燒、皮疹及潰瘍於一個星期後便會自動消退。 採用症狀療法,使患者的熱度、以及潰瘍引致的痛楚得以紓緩。處理鼻喉排出的分泌物、糞便及弄污的物品後,須立即洗手。如兒童發高燒,活力減退或病情惡化,家長應及早攜同子女就醫。

如何照顧染上手足口病的兒童?   一般來說,病者會在一星期左右,隨著水泡、紅疹、潰瘍消失及退熱而自動痊癒。現在雖然還沒有任何有效的治療方法或預防疫苗抑制手足口病,但為了防範併發症,假若病者情況惡化、活力不佳或發高燒,家長應攜同子女儘速就醫。同時在接觸患有手足口病的病人後,要清洗雙手。

預防方法   1.        保持空氣流通。 2.        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嬰孩的尿片或 其他穢物後應徹底洗手。 3.        咳嗽或打嘖嚏時應掩蓋鼻口。

4.  小朋友的玩具或用具應清洗乾淨。   5.  由於手足口病的傳染性頗高、病童 應留在家中,直至退熱,口、手腳 的潰瘍及水泡結痂後才回校上課。 6. 減少到人多擠迫的地方。

最新感染個案 手足口病女童病毒入小腦 繼成人感染腸病毒併發腦炎,一名 3歲女童近日患上手足口病後,不但併發出現疱疹性咽峽炎,病毒更入侵小腦,出現小腦炎症狀,女童步伐不穩及身體顫抖,現時在瑪麗醫院留醫,情況穩定。其就讀的學之園幼稚園暨雙語幼兒園 (凱帆薈)另有 7名學生不適,需停 課兩周。

未知感染哪類型腸病毒 衞生防護中心昨日要求兩間學校停課,其中位於油尖旺的學之園幼稚園暨雙語幼兒園(凱帆薈)爆發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共有 8名學生染病,今日起停課兩星期至本月 15日。 該校一名 3歲女童上月 23日開始發燒和喉痛,翌日由一名私家兒科醫生診斷為疱疹性咽峽炎,治療後已退燒,但 29日女童頸部開始疼痛, 30日更出現步伐不穩定和顫抖情況,同日進入瑪麗醫院留醫,診斷患上小腦炎,暫時未知她感染哪類型腸病毒。此外,位於黃埔花園的迦南幼稚園再有兩名學生感染腸病毒,中心建議該校今起至本月 9日繼續停課一周。

預防手足口病 最重要是注意個人衛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