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原理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关于 P2P 专线基础技术知识培 训 2011 年 12 月 10 日. P2P 专线有哪些? 0 , OSI 七层参考模型介绍及传输媒介 1 , ISDN 拨号链路。 2 , DDN/FR 链路 3 , ELAN(EDSL,IP) 链路 3 , ATM 链路 4 , SDH/MSTP 链路 5 ,
Advertisements

网络管理员考证辅导 —— 真题解析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系 温海燕
计算机网络 授 课: 李俊娥(教授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电 话: : 课程网站 :
NAT与ICMP交互.
计 算 机 网 络 主 讲: 陈 伟 宏 职 称: 副 教 授 湖南城市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第8章 现代通信系统与通信网 8.1 通信系统与通信网 8.2 现代通信网分类 8.3 通信网的发展 返回主目录.
IP技术与综合宽带网 于银辉 教授 吉林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GOOWI 万物“无”连 --低功耗蓝牙在IoT中的应用    魏心伟 高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任务驱动 问题探究 习题讲解 实验要求.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基本组成 OSI/RM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相关概念, 模型中数据传输 等)
机密 辽源社内部诊断报告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 2001年1月.
第六章 实现局间电话互通 任务六 自环实验.
法律修养专题 对应教材的第七、八章内容 及第五、六章法律部分内容.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3 交换机干道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2 认识虚拟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一、数据链路层的设计问题 1. 向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辅导教师:杨屹东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 辅导教师:杨屹东
通信概论 第4章 数据通信.
Chapter 6 广域网技术.
广域网技术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第5章 网络的互连.
任务八 网络的互连.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第10章 FPGA硬件设计 <EDA技术与应用> 课程讲义
第17章 实现路由器.
3.1 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 网络的基本概念 局域网 广域网互联 接入技术 TCP/IP协议.
现代交换原理 哈尔滨工程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教师:申丽然
现代通信网 王练 李强 汪血焰 明艳 等编著.
第五章 分组交换与分组交换网.
第五章 广域网络(WAN).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6章 广域网技术 主讲:方继才.
Cell organized Distributed File Storage
交换 Cisco三层模型 交换机基本配置 VLAN VTP.
IEEE 无线 LAN 无线 LANs: 不拘范围 (经常是移动的) 联网形态 IEEE 标准:
第六章 ISDN交换与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的基本概念 ISDN的基本特征 ISDN的业务 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 ISDN的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原理 徐明伟
元智大學網路技術系 TN307 進階網路技術   指導教授 :王井煦.
存储系统.
高级计算机网络 2018/12/4 史忠植 高级计算机网络.
大学计算机基础 典型案例之一 构建FPT服务器.
PPPoE PPTP L2TP全解 方伟、产品策划 讲师的CSDN博客地址
矢量距离路由.
华为—E8372h- 155 外观设计 产品类型:数据卡 建议零售价格:299元 上市时间:2017年6月7日 目标人群:大众
实用组网技术 第一章 网络基础知识.
乐驾-车载无线终端-CARRO 产品类型:车载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599 江苏鸿信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 计算机系列实用规划教材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主 编: 杨瑞良 李 平 副主编: 邱 涛 李明龙.
第7章 分组交换网 7.1 分组交换基本概念和网络结构 7.2 X.25协议.
第一章 cdma2000无线网络 基本性能指标 肖 建 荣.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第四章 通信网与广域网.
CPU结构和功能.
多媒体技术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东军.
SOA – Experiment 2: Query Classification Web Service
實驗24 NetSim-Cisco WAN專線服務-PPP、ISDN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 版权所有,2000 (c) Zhang Quanfang, Zhejiang University, China
主要内容: 无线局域网的定义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传输的技术 WLAN的架构 无线网络搭建与配置 无线网络加密配置
计算机网络与网页制作 Chapter 07:Dreamweaver CS5入门
IT 安全 第 9节 通信和网络控制.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数据报分片.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移动设备维护中心培训教材 现代通信网概论 2006年3月.
4.3 广域网 广域网的结构与特点 广域网参考模型 广域网提供的服务 广域网的种类.
3.8 局域网应用实例 某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网络中心组网实例 会议中心的无线组网实例.
B12 竺越
第9章 ATM异步传输模式 9.1 ATM基本概念 9.2 ATM信元 9.3 ATM的逻辑连接 9.4 ATM协议 9.5 ATM交换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现代交换原理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内容 交换概论 交换网络 程控数字电话交换与电话通信网 信令系统 分组交换与分组交换网 ISDN交换技术与N-ISDN ATM交换技术与B-ISDN IP交换技术与下一代网络(NGN)

参考书目 《现代电信交换基础》 雷振明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ATM交换技术》 陈锡生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分组交换工程》 雷振明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ATM交换技术》 陈锡生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分组交换工程》 杜治龙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综合业务数字网》 程时端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一、交换概论

本章主要内容 电信交换的基本概念 各种交换方式 电信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

1、电信交换的基本概念 在电信系统中,只有两个终端的通信称为点对点通信。 电信号 电信号 终端 传输媒介 终端 信息 信息 点对点通信

点对点通信举例 话音 数据

无交换的多个终端的通信 无交换的多个终端要实现相互间通信,必须以全互 连的方式两两相连。 若终端数为n,则线对数为C2n= n(n-1)/2 (当终端n=100时,线对数=100X(100-1)/2=4950) (终端=5、线对数=10)

引入交换的终端间的通信 用户环线 交换设备 用户间通过交换设备连接

引入交换的终端间的通信 中继线 多个交换节点组成的通信网

电信交换的概念 所谓电信交换,就是在通信网上,负责在通信的源和目的终端之间建立通信信道传送通信信息的机制,也就是根据目的地,在源和目的终端之间传送通信信息。

交换节点的基本功能 交换节点可控制的接续类型: 本局接续、出局接续、入局接续、转接接续 交换节点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 能正确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或中继线发来的呼叫信号、地址信号 能按目的地址正确地进行选路以及在中继线上转发信号 能控制连接的建立与拆除

交换节点接续类型图示

几个概念 交换 通信网 交换设备 传输设备 终端设备 用户线 中继线 出局呼叫 入局呼叫 本局呼叫 转接呼叫 主叫 被叫 主叫局 被叫局 端局 汇接局

2、各种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帧中继 ATM交换 IP交换 光交换

各种交换方式 PTM CTM IP交换 多速率电路交换 快速电路交换 ATM交换 帧中继 报文交换 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 光交换 CTM-Circuit Transfer Mode PTM-Packet Transfer Mode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电路交换 (Circuit Switching) 交换节点A 交换节点B 交换节点C 建立 传送 释放 电路交换的基本过程

电路交换的特点 要在通信的用户间建立专用的物理连接通路。(固定分配带宽) 对传送的信息无差错控制措施。 对通信信息不作处理(信令除外),而是原封不动地传送,用作低速数据传送时不进行速率、码型的变换。 用基于呼叫损失制的方法来处理业务流量,过负荷时呼损率增加,但不影响已建立的呼叫。

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 基本的报文交换动作是存储报文、分析报文中的收 报人地址和报文转发。 有多个报文送往同一地点时,要排队按顺序发送。 报文传送中有检错和纠错措施 公用电信网的电报自动交换是报文交换的典型应用,有的专用数据网也采用报文交换方式。

分组交换(PS:Packet Switching)

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比较 报文交换的时延 分组交换的时延

分组交换的两种方式 虚电路(VC:Virtual Circuit)方式 数据报(DG:Datagram)方式

虚电路 所谓虚电路方式,就是在用户数据传送前先要通过发送呼叫请求分组建立端到端之间的虚电路;一旦虚电路建立后,属于同一呼叫的数据分组均沿着这一虚电路传送,最后通过呼叫清除分组来拆除虚电路。 它不同于电路交换中的物理连接,而是逻辑连接。 交换虚电路(SVC:Switched Virtual Circuit) 用户通过发送呼叫请求分组来建立虚电路的方式。 永久虚电路(PVC: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 应用户预约,由网络运营者为之建立固定的虚电路,而不需在呼叫时临时建立虚电路,可直接进入数据传送阶段的方式。

数据报 数据报不需要预先建立逻辑连接,而是按照每个分组头中的目的地址对各个分组独立进行选路。

虚电路与数据报的比较——分组头 DG方式的每个分组头中要包含详细的目的地址 VC方式由于预先已建立逻辑连接,分组头中只要含有对应于所建立的VC的逻辑信道标识

虚电路与数据报的比较——选路 VC方式预先有建立过程,但一旦虚电路建立,在端到端之间所选定的路由上的各个交换节点都具有映象表,存放出入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每个分组到来时只要查找映象表,而不需要进行复杂的选路。 DG方式则不需要有建立过程,但对每个分组都要独立地进行选路。

虚电路与数据报的比较—分组顺序 VC方式中,属于同一呼叫的各个分组在同一条虚电路上传送,分组会按原有顺序到达终点,不会产生失序现象。 DG方式中,各个分组由于是独立选路,可以从不同的路由转送,会引起失序。

虚电路与数据报的比较—故障敏感性 VC方式对故障较为敏感,当传输链路或交换节点发生故障时可能引起虚电路的中断,需要重新建立。 (有些分组网具有再连接功能,出现故障时可自动建立新的虚电路,并做到不丢失用户数据) DG方式中各个分组可选择不同路由,对故障的防卫能力较强,从而可靠性较高。

虚电路与数据报的比较——应用 VC方式适用于较连续的数据流传送,其持续时间应显著地大于呼叫建立的时间,如文件传送、传真业务等。 DG方式则适用于面向事务的询向/响应型数据业务。

分组交换基于X.25协议,该协议包含了3层,第一层物理层,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第三层分组层,对应于OSI模型的下三层。 分组交换协议 分组交换基于X.25协议,该协议包含了3层,第一层物理层,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第三层分组层,对应于OSI模型的下三层。 X.25分组层 网络层 3 LAPB 数据链路层 2 物理层 物理层 1

分组交换协议 X.75 X.25

CHINAPAC网络模型 AM AM RM AM AM RM AM AM AM RM CHINAPAC网络模型 AM RM

银行提款机 银行主机 ATM1 POS1 ATM2 POS2 CHINAPAC POSn ATMn 银行提款机与CHINAPAC的链接

局域网互连 CHINAPAC 本地 服务器 PC 路由器 本地 服务器 PC 路由器 使用CHINAPAC实现网络互连

接入Internet 本地 服务器 PC 路由器 CHINAPAC Internet 使用CHINAPAC接入Internet

帧中继(Frame Relay) 数据传送阶段协议大为简化 分组交换:X.25协议-OSI的1、2、3层 信息传送单位:分组 信息传送单位:帧

X.25和帧中继处理流程比较

帧中继的应用 PSPDN 本地 服务器 PC 路由器 CHINAFRN 本地 服务器 PC 路由器 PSPDN

CTM与PTM的比较 面向连接的电路交换和无连接的分组交换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交换形式上 在通路建立和网络资源分配上 在差错控制上 在业务流量控制上 呼叫损失制、呼叫延迟制

CTM与PTM的比较 在对信息的损伤方面 电路交换具有较好的时间透明性 分组交换具有较好的语义透明性 在支持多种业务方面 分组交换有更大的灵活性,可实现多速率交换,并允 许多种业务共享网络资源。 在交换速率方面 电路交换可达到高速率的交换;而分组交换的交换速 率受到了限制。 在设备的复杂性方面 分组交换需要一套复杂的队列管理机制,而电路交换 则需要复杂路由选择算法。

ATM交换-异步传送模式 固定长度的信元 信元(cell)只有53个字节(byte),其中开头5个字节称为信头(cell header),其余48个字节为信息域,或称为净荷(pay load)。 采用很短的信元可以减少交换节点内部的缓冲器容量以及排队时延和时延抖动。 信元的长度固定,则有利于简化交换控制和缓冲器管理。

ATM交换 信头简化 面向连接 ATM信元的信头功能有限,主要是虚连接的标识,还有优先级标志、信头的差错检验等。 ATM采用面向连接的方式。即用户信息传送前,先要有连接建立过程,在信息传送结束后,要拆除连接。它不是物理连接,而是一种虚连接(VC:Virtual Connection)。

ATM交换 异步时分交换 同步时分(时间位置、物理信道) (STD:Synchronous Time Division) 异步时分(标记、物理信道) (ATD:Asynchronous Time Division)

ATM交换 ATM技术是以分组传送模式为基础并融合了电路传送模式高速化的优点发展而成的。ATM克服了STM不能适应任意速率业务,难以导入未知新业务的缺点;简化了分组通信中的协议,并由硬件对简化的协议进行处理,交换节点不再对信息进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传输处理能力。

IP交换 IP over ATM有两种模式: 叠加模型:CIP、LANE、MPOA 集成模型:IP交换、Tag交换、MPLS

光交换 电交换 光信号 光信号 光 电 光 电 光 电 电 光 光 电 电 光 光 电 光信号 光信号 光交换

3、电信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 交换网络 中继线 接口 接口 用户线 接口 接口 控制系统

电信交换的基本技术 互连技术 交换网络的拓扑结构、选路策略、控制机理、多播方式、阻塞特性、故障防卫 接口技术 模拟用户接口、数字用户接口、模拟中继接口、数字中继接口 信令技术 用户信令、局间信令 控制技术 控制系统的结构方式、处理机间的通信方式、多处理机结构

4、现代通信网技术综述 交换设备 传输设备 终端设备 通信网的组成

通信网的分层结构 应用层 业务网 SN1 业务网1 SNn 业务网n 支撑网 …… CPE/CPN 传送网 骨干传送网 接入网

业务网的种类(1) 电信网 通信业务 主要特点 电话通信网 (PSTN) 模拟电话、中低速率 ( ≤ 56kbit/s ) 应用广泛 分组交换网 (X.25) 中低速数据(≤ 64kbit/s ) 可靠性高 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 电话、传真、数据等综合业务 (64~2048kbit/s) 灵活方便 节省开支 帧中继网 (FRN) 中高速数据(64~2048kbit/s) 传输速率高 灵活、价格低 数字数据网 (DDN) 传输速度高 价格高

业务网的种类(2) 电信网 通信业务 主要特点 数字移动通信网 (GSM、CDMA) (GPRS) (3G) 电话、低速数据 (8~16kbit/s ) 电话、中速数据 <100kbit/s 多媒体 2Mbit/s 应用广泛 移动通信 VSAT卫星网 电话、中低速数据 ( ≤128kbit/s ) 建网快 成本高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B-ISDN) 多媒体 ≧155.52Mbit/s 宽带综合业务 下一代网络 (NGN) 多媒体、高速数据 (Gbit/s) 发展方向、高效灵活、综合、开放、多业务

电信网的支撑网 No.7信令网 数字同步网 电信管理网(TMN)

通信网的技术发展 通信技术数字化 通信业务综合 通信网络宽带化 通信服务个人化 网络管理智能化 网络互通融合化

小结——电信交换概论 1、在通信网中为什么要引入交换的概念? 2、目前交换技术主要有那几种,分别属于那种传送模式? 3、B-ISDN为什么采用ATM技术作为其传输、复用和交换 的核心技术? 4、电信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其主要技术有哪些? 5、基本概念:面向连接方式、无连接方式 同步时分交换、异步时分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