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OSI协议.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NAT与ICMP交互.
Advertisements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知 识 回 顾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具有哪些特点? 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哪些? 4、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主要有哪些?
计算机网络教程 (第三版).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3章 计算机网络协议 与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基本组成 OSI/RM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相关概念, 模型中数据传输 等)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本章主要内容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TCP/IP体系结构 计算机局域网协议
西南林学院计科系 董跃宇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西南林学院计科系 董跃宇
第1章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协议与分层 ISO/OSI参考模型 TCP/IP协议.
任务九 Internet及其相关内容.
因特网 TCP/IP协议 IP路由技术 Internet接入技术 Internet服务.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3 交换机干道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第2章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与体系结构 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2.2 协议与划分层次 2.3 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
第3章 网络体系结构 与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技术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中高职衔接“3+3”试点专业课程.
第3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主讲:方继才.
第1章 网络标准化 锐捷认证网络工程师RCNA.
网络设计与管理实践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第2章 Internet技术基础 Internet及多媒体应用.
第17章 实现路由器.
项目四 组建跨地区网络 授课教师:肖颖.
第2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各个层次的相关协议,理解接口和服务等概念。掌握ISO/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各个层次及其所实现的功能。掌握IP地址的功能和划分,并对子网掩码和下一代互联网IPv6有相应的了解。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网络设备管理与实训》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第 9 章: 对 IP 网络划分子网 网络简介 第 9 章:对 IP 网络划分子网 Cisco Networking Academy 计划
在PHP和MYSQL中实现完美的中文显示
教师:陈有为 TCP/IP与Internet(A) 教师:陈有为
IPv6 地址空间.
计算机网络原理 徐明伟
利用Wireshark观察网络报文 2015.
网络应用基础知识 实用软件.
TCP/IP Protocol Suite TCP/IP協定 第二組 投影片製作by簡嘉宏 綦凱宏 林睿敏 滕孟哲.
第 2 章 TCP / IP 簡介.
存储系统.
大学计算机基础 典型案例之一 构建FPT服务器.
管理信息结构SMI.
网络常用常用命令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考试题型 填空题(30) 选择题(20) 名词解释(10) 问答题(24) 计算题(16) 附加题(30) 成绩核算:
实用组网技术 第一章 网络基础知识.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逆向工程-汇编语言
《手把手教你学STM32》 主讲人 :正点原子团队 硬件平台:正点原子STM32开发板 版权所有:广州市星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淘宝店铺:
第2讲 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此为封面页,需列出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和课程开发室名称。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3.1 通訊協定 3.2 開放系統參考模式(OSI) 3.3 公眾數據網路 3.4 TCP/IP通訊協定
傳輸控制協議 /互聯網協議 TCP/IP.
第四章 团队音乐会序幕: 团队协作平台的快速创建
1.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引言 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 网络系统结构参考模型ISO/OSI
计算机网络 版权所有,2000 (c) Zhang Quanfang, Zhejiang University, China
VisComposer 2019/4/17.
主要内容: 无线局域网的定义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传输的技术 WLAN的架构 无线网络搭建与配置 无线网络加密配置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Cassandra应用及高性能客户端 董亚军 来自Newegg-NESC.
计算机网络与网页制作 Chapter 07:Dreamweaver CS5入门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指導教授:梁明章 A 許之青 國立高雄大學 2010/06/25
4.2 网际协议IP 网际协议 IP 是 TCP/IP 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 IP 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数据报分片.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第二讲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Internet课程设计 教师:陈 妍 朱海萍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Copyright © 2004 HRBEU.605. All Rights Reserved
使用Fragment 本讲大纲: 1、创建Fragment 2、在Activity中添加Fragment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学习目标 1、什么是列类型 2、列类型之数值类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3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OSI协议

知识目标 1、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概念; 2、理解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 3、掌握OSI模型中各层的功能介绍; 4、理解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 5、掌握TCP/IP协议的层次功能介绍; 6、理解OSI模型与TCP/IP协议模型的比较;

能力目标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应掌握OSI模型中各层的功能,TCP/IP协议的层次功能,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概念,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OSI模型与TCP/IP协议模型的差异。

本章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概念; 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 OSI模型中各层的功能介绍; 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将计算机网络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层次,较高层次建立在较低层次的基础上,并为其更高层次提供必要的服务功能。网络中的每一层都起到隔离作用,使得低层功能具体实现方法的变更不会影响到高一层所执行的功能。 网络体系结构 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把每个计算机互联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定义的层次,并规定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服务;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

网络体系结构的相关概念 协议(Protocol) 协议就是为实现网络中的数据交换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协议的组成 协议由语法、语义和交换规则三部分组成,即协议的三要素: 语义 语法 时序(交换规则)

实体(Entity) 实体(Entity) 在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中,每一层都由一些实体组成,这些实体抽象地表示了通信时的软件元素(如进程或子程序)或硬件元素(如智能I/O芯片等)。 实体是通信时能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任何软硬件设施。

接口(Interface) 分层结构中各相邻层之间要有一个接口,它定义了较低层向较高层提供的原始操作和服务。相邻层通过它们之间的接口交换信息,高层并不需要知道低层是如何实现的,仅需要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所提供的服务,这样使得两层之间保持了功能的独立性。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 为了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之间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各类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于1981年正式公布了一个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作为国际标准,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也称为ISO/OSI。 “开放”表示任何两个遵守OSI/RM的系统都可以进行互连,当一个系统能按OSI/RM与另一个系统进行通信时,就称该系统为开放系统。

OSI的分层模型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

基于OSI的通信模型结构

OSI各层的功能概述 第1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第2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在物理信道上传输原始的数据比特(bit)流,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所需的各种传输介质、通信接口特性等。 第2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在信道上无差错地传输,并进行数据流量控制。

OSI各层的功能概述(二) 第3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 第4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为传输层的数据传输提供建立、维护和终止网络连接的手段,把上层来的数据组织成数据包(Packet)在节点之间进行交换传送,并且负责路由控制和拥塞控制。 第4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为上层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到最终用户)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所谓透明的传输是指在通信过程中传输层对上层屏蔽了通信传输系统的具体细节。

OSI各层的功能概述(三) 第5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 第6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为表示层提供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并提供会话管理服务。 第6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为应用层提供信息表示方式的服务,如数据格式的变换、文本压缩、加密技术等。 第7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为网络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各种服务,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E-mail)、分布式数据库、网络管理等。

OSI/RM的信息流动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

物理层 物理层是OSI/RM的最低层。它直接与物理信道相连,起到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媒体之间的逻辑接口作用,提供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连接的方法,实现在物理信道上进行比特流传输的功能。

物理层涉及的内容一 通信接口与传输媒体的物理特性 除了不同的传输介质自身的物理特性外,物理层还对通信设备和传输媒体之间使用的接口做了详细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机械特性 电气特性 功能特性 规程特性

物理层涉及的内容二 数据交换单元为二进制比特 比特的同步 线路的连接 物理拓扑结构 传输方式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是OSI/RM的第二层,它通过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服务,在相邻节点之间建立链路,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信息,并且对传输中可能出现的差错进行检错和纠错,向网络层提供无差错的透明传输。 数据链路层的有关协议和软件是计算机网络中基本的部分,在任何网络中数据链路层是必不可少的层次,相对高层而言,它所有的服务协议都比较成熟。

数据链路层涉及的具体内容 成帧 物理地址寻址 流量控制 差错控制 接入控制

数据链路层的物理地址寻址 节点1的物理地址为A,若节点1要给节点4发送数据,那么在数据帧的头部要包含节点1和节点4的物理地址,在帧的尾部还有差错控制信息(DT)。

网络层 计算机网络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网络层就是通信子网的最高层,它在数据链路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向资源子网提供服务。 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网络层的作用 数据链路层只是负责同一个网络中的相邻两节点之间链路管理及帧的传输等问题。当两个节点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中时,可能并不需要网络层,只有当两个节点分布在不同的网络中时,通常才会涉及到网络层的功能,保证数据包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正确传输。 网络层要负责确定在网络中采用何种技术,从源节点出发选择一条通路通过中间的节点,将数据包最终送达目的节点。

网络层涉及的概念 逻辑地址寻址 路由功能 流量控制 拥塞控制

传输层 传输层是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的接口和桥梁,它完成资源子网中两节点间的直接逻辑通信,实现通信子网端到端的可靠传输。传输层在七层网络模型的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整个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关键部分。 由于通信子网向传输层提供通信服务的可靠性有差异,所以无论通信子网提供的服务可靠性如何,经传输层处理后都应向上层提交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输。 如果通信子网的功能完善、可靠性高,则传输层的任务就比较简单:若通信子网提供的质量很差,则传输层的任务就复杂,以填补会话层所要求的服务质量和网络层所能提供的服务质量之间的差别。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传输层为高层提供两种基本的服务: 面向连接的服务 和面向无连接的服务 面向连接提供的是可靠的服务。 面向无连接是一种不太可靠的服务。

会话层 会话层是利用传输层提供的端到端的服务,向表示层或会话用户提供会话服务。 在ISO/OSI环境中,所谓一次会话,就是两个用户进程之间为完成一次完整的通信而进行的过程,包括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会话协议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一个面向用户的连接服务,并对会话活动提供有效的组织和同步所必须的手段,对数据传送提供控制和管理。

表示层 表示层处理的是OSI系统之间用户信息的表示问题。表示层不像OSI/RM的低五层只关心将信息可靠地从一端传输到另外一端,它主要涉及被传输信息的内容和表示形式,如文字、图形、声音的表示。另外,数据压缩、数据加密等工作都是由表示层负责处理。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

应用层 应用层是OSI/RM的最高层,它是计算机网络与最终用户间的接口,它包含系统管理员管理网络服务所涉及的所有问题和基本功能。它在OSI/RM下面六层提供的数据传输和数据表示等各种服务的基础上,为网络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完成特定网络服务功能所需的各种应用协议。 常用的网络服务包括文件服务、电子邮件(E-mail)服务、打印服务、集成通信服务、目录服务、网络管理服务、安全服务、多协议路由与路由互连服务、分布式数据库服务、虚拟终端服务等。

TCP/IP的体系结构 OSI参考模型研究的初衷是希望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发展提供一种国际标准,但由于Internet在全世界的飞速发展,使得TCP/IP协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TCP/IP不是ISO标准,但广泛的使用也使TCP/IP成为一种“实际上的标准”,并形成了TCP/IP参考模型。不过,ISO的OSI参考模型的制定,也参考了TCP/IP协议集及其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而TCP/IP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了OSI标准中的概念及特征。

TCP/IP协议的特点 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更适用于互连网中; 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具有唯一的地址; 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TCP/IP的层次结构 TCP/IP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TCP/IP的层次结构与OSI层次结构的对照关系如下图所示:

TCP/IP分层结构(一) 网络接口层 网际层 网络接口层,也被称为网络访问层,包括了能使用TCP/IP与物理网络进行通信的协议,它对应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TCP/IP标准并没有定义具体的网络接口协议。 网际层 网际层是在TCP/IP标准中正式定义的第一层。网际层所执行的主要功能是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将分组形成数据包(IP数据包),并为该数据包进行路径选择,最终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的主机,在网际层中,最常用的协议是网际协议IP,其他一些协议用来协助IP的操作。

TCP/IP分层结构(二) 传输层 TCP/IP的传输层也被称为主机至主机层,与OSI的传输层类似,主要负责主机到主机之间的端对端通信,该层使用了两种协议来支持两种数据的传送方法,即TCP协议和UDP协议。 应用层 在TCP/IP模型中,应用程序接口是最高层,它与OSI模型中的高三层的任务相同,用于提供网络服务,比如文件传输、远程登录、域名服务和简单网络管理等。

TCP/IP协议集

网际层的协议——IP 网际协议IP (Internet Protocol) IP协议的任务是对数据包进行相应的寻址和路由,并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IP协议在每个发送的数据包前加入一个控制信息,其中包含了源主机的IP地址、目的主机的IP地址和其他一些信息。 IP协议要分割和重编在传输层被分割的数据包。由于数据包要从一个网络到另一个网络,当两个网络所支持传输的数据包的大小不相同时,IP协议就要在发送端将数据包分割,然后在分割的每一段前再加入控制信息进行传输。当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包后,IP协议将所有的片段重新组合形成原始的数据。 IP是一个无连接的协议。无连接是指主机之间不建立用于可靠通信的端到端的连接,源主机只是简单地将IP数据包发送出去,而数据包可能会丢失、重复、延迟时间大或者IP包的次序会混乱。因此,要实现数据包的可靠传输,就必须依靠高层的协议或应用程序,如传输层的TCP协议。

网际层的协议——ICM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为IP协议提供差错报告。由于IP是无连接的,且不进行差错检验,当网络上发生错误时它不能检测错误。向发送IP数据包的主机汇报错误就是ICMP的责任。 例如,如果某台设备不能将一个IP数据包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它就向发送数据包的源主机发送一个消息,并通过ICMP解释这个错误。ICMP能够报告的一些普通错误类型有:目标无法到达、阻塞、回波请求和回波应答等。

网际层的协议——IGMP 网际主机组管理协议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IP协议只是负责网络中点到点的数据包传输,而点到多点的数据包传输则要依靠网际主机组管理协议IGMP完成。它主要负责报告主机组之间的关系,以便相关的设备(路由器)支持多播发送。

网际层的协议——ARP和RARP 地址解析协议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和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 计算机网络中各主机之间要进行通信时,必须要知道彼此的物理地址(OSI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地址)。因此,在TCP/IP的网际层有ARP协议和RARP协议,它们的作用是将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的IP地址与它们的物理地址相匹配。

传输层协议——TCP 传输控制协议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协议将源主机应用层的数据分成多个分段,然后将每个分段传送到网际层,网际层将数据封装为IP数据包,并发送到目的主机。目的主机的网际层将IP数据包中的分段传送给传输层,再由传输层对这些分段进行重组,还原成原始数据,传送给应用层。 TCP协议还要完成流量控制和差错检验的任务,以保证可靠的数据传输。

传输层协议——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虽然UDP与TCP相比,显得非常不可靠,但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还是非常有优势的。 例如,要发送的信息较短,不值得在主机之间建立一次连接。另外,面向连接的通信通常只能在两个主机之间进行,若要实现多个主机之间的一对多或多对多的数据传输,即广播或多播,就需要使用UDP协议。

应用层协议(一) 远程终端协议TELNET 文件传输协议F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域名服务DNS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本地主机作为仿真终端,登录到远程主机上运行应用程序; 文件传输协议FTP 实现主机之间的文件传送;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实现主机之间电子邮件的传送; 域名服务DNS 用于实现主机名与IP地址之间的映射;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实现对主机的地址分配和配置工作。

应用层协议(二) 路由信息协议RIP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网络文件系统NFS 引导协议BOOT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用于网络设备之间交换路由信息;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用于Internet中的客户机与WWW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网络文件系统NFS 实现主机之间的文件系统的共享; 引导协议BOOTP 用于无盘主机或工作站的启动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实现网络的管理;

IP地址与域名 在网络中,对主机的识别要依靠地址,而保证地址全网唯一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任何一个物理网络中,各个节点的设备必须都有一个可以识别的地址,才能使信息进行交换,这个地址称为“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 单纯使用网络的物理地址寻址会有一些问题: 物理地址是物理网络技术的一种体现,不同的物理网络,其物理地址可能各不相同。 物理地址被固化在网络设备(网络适配器)中,通常不能被修改。 物理地址属于非层次化的地址,它只能标识出单个的设备,标识不出该设备连接的是哪一个网络。 针对物理网络地址的问题,采用网络层IP地址的编址方案。 Internet采用一种全局通用的地址格式,为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IP地址,以此屏蔽物理网络地址的差异。通过IP协议,把主机原来的物理地址隐藏起来,在网络层中使用统一的IP地址。

IP地址的划分 IP地址由32比特组成,包括三个部分:地址类别、网络号和主机号; IP地址以32个二进制数字形式表示,不适合阅读和记忆。为了便于用户阅读和理解IP地址,Internet管理委员会采用了一种“点分十进制”表示方法表示IP地址。 将IP地址分为4个字节(每个字节8个比特),且每个字节用十进制表示,并用点号“.”隔开,

IP地址的类型 Internet的IP地址分为五种类型: A类、B类、C类、D类和E类

A类地址 A类地址的网络数为27(128)个,每个网络包含的主机数为224(16777216)个,A类地址的范围是0.0.0.0~127.255.255.255。 由于网络号全为0和全为1保留用于特殊目的,所以A类地址有效的网络数为126个,其范围是1~126。另外,主机号全为0和全为1也有特殊作用,所以每个网络号包含的主机数应该是224-2(16777214)个。因此,一台主机能使用的A类地址的有效范围是: 1.0.0.1~126.255.255.254。

B类地址 B类地址网络数为214个。 B类地址的范围为128.0.0.0~191.255.255.255,与A类地址类似(主机号全0和全1有特殊作用),一台主机能使用的B类地址的有效范围是: 128.0.0.1~191.255.255.254

C类地址 C类地址网络数为221个,每个网络号所包含的主机数为256(实际有效的为254)个。 192.0.0.1~223.255.255.254

D类地址和E类地址 D类地址 用于多播,多播就是同时把数据发送给一组主机,只有那些已经登记可以接收多播地址的主机,才能接收多播数据包。 D类地址的范围是224.0.0.0~239.255.255.255。 E类地址 为将来预留的,同时也可以用于实验目的,它们不能被分配给主机。

几种特殊的IP地址 广播地址 有限广播地址 “0”地址 回送地址

内部网可选的地址 为了避免某个单位选择任意网络地址,造成与合法的Internet地址发生冲突,IETF已经分配了具体的A类、B类和C类地址供单位内部网使用,这些地址为: A类 10.0.0.0~10.255.255.255 B类 172.16.0.0~172.31.255.255 C类 192.168.0.0~192.168.255.255

地址解析 在一个物理网络中,网络中的任何两台主机之间进行通信时,都必须获得对方的物理地址,而使用IP地址的作用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逻辑的地址,能够使不同网络之间的主机进行通信。 当IP把数据从一个物理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物理网络之后,就不能完全依靠IP地址了,而要依靠主机的物理地址。为了完成数据传输,IP必须具有一种确定目标主机物理地址的方法,也就是说要在IP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建立一种映射关系,而这种映射关系被称为“地址解析”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

子网划分技术(Subnetting) 子网划分能够使单个网络地址横跨几个物理网络,这些物理网络统称为子网。可以使用路由器将它们连接起来。

划分子网的原因 充分使用地址 划分管理职责 提高网络性能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

子网划分的层次结构 IP地址是一种层次型的编址方案。

子网具体的划分方法 对子网的划分,可以将单个网络的主机号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用于子网号编址,另一部分用于主机号编址。 划分子网号的位数,取决于具体的需要。若子网号所占的比特越多,可分配给主机的位数就越少,也就是说,在一个子网中所包含的主机就越少。 比如一个B类网络172.17.0.0,将主机号分为两部分,其中8个比特用于子网号,另外8个比特用于主机号,那么这个B类网络就被分为254个子网,每个子网可以容纳254台主机。

划分子网后的问题 如何区分这两个地址? 如何确定两个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个网络?

子网掩码 子网掩玛(Subnet Mask)也是一个“点分十进制”表示的32位二进制数,通过子网掩码,可以指出一个IP地址中的哪些位对应于网络地址(包括子网地址)、哪些位对应于主机地址。 对于子网掩码的取值,通常是将对应于IP地址中网络地址(网络号和子网号)的所有位都设置为“1”,对应于主机地址(主机号)的所有位都设置为“0”。 地址类型 点分十进制表示 子网掩码的二进制位 A 255.0.0.0 11111111 00000000 B 255.255.0.0 C 255.255.255.0

通过子网掩码识别网络地址 TCP/IP对子网掩码和IP地址进行“按位与”的操作。经过按位与运算,可以将每个IP地址的网络地址取出,从而知道两个IP地址所对应的网络。

子网掩码与主机IP地址范围的计算

子网划分的规则 在RFC文档中,RFC950规定了子网划分的规范,其中对网络地址中的子网号作了如下的规定: 由于网络号全为“0”代表的是本网络,所以网络地址中的子网号也不能全为“0”,子网号全为“0”时,表示本子网网络。 由于网络号全为“1”表示的是广播地址,所以网络地址中的子网号也不能全为“1”,全为“1”的地址用于向子网广播。

子网划分的步骤 在划分子网之前,需要确定所需要的子网数和每个子网的最大主机数,有了这些信息后,就可以定义每个子网的子网掩码、网络地址(网络号+子网号)的范围和主机号的范围。 划分子网的步骤如下: 确定需要多少子网号来唯一标识网络上的每一个子网。 确定需要多少主机号来标识每个子网上的每台主机。 定义一个符合网络要求的子网掩码。 确定标识每一个子网的网络地址。 确定每一个子网上所使用的主机地址的范围。

子网划分实例

确定子网掩码 将一个C类的地址划分为两个子网,必然要从代表主机号的第四个字节中取出若干个位用于划分子网。若取出1位,根据子网划分规则,无法使用。若取出3位,可以划分6个子网,似乎可行,但子网的增多也表示了每个子网容纳的主机数减少,6个子网中每个子网容纳的主机数为30,而实际的要求是每个子网需要51个主机号。若取出2位,可以划分2个子网,每个子网可容纳62个主机号(全为0和全为1的主机号不能分配给主机),因此,取出2位划分子网是可行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

确定标识每一个子网的网络地址

确定每个子网的主机地址范围

每个子网中每台主机的地址分配

可变长子网划分(VLSM) 网络前缀标记法 用一种简便方法来表示子网掩码中对应的网络地址,用网络前缀表示:/< #位数>,定义了网络号的位数。 例如,一个子网掩码为255.255.0.0的B类网络地址135.41.0.0,用网络前缀标记法就可以表示为135.41.0.0/16。 地 址 类 子网掩码位 网 络 前 缀 A类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8 B类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16 C类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24

可变长子网划分(VLSM) 在实际的应用中,某一个网络中需要有不同规模的子网,比如,一个单位中的各个网络包含不同数量的主机就需要创建不同规模的子网。 变长子网划分是一种用不同长度的子网掩码来分配子网网络号的技术但所有的子网网络号都是惟一的,并能通过对应的子网掩码进行区分。 对于变长子网的划分,实际上是对已划分好的子网做进一步划分,从而形成不同规模的网络。

可变长子网划分(VLSM) 例如:一个B类的网络为135.41.0.0,需要的配置是1个能容纳32000台主机的子网、15个能容纳2000台主机的子网和8个能容纳254台主机的子网。 1个能容纳32000台主机的子网 用主机号中的1位进行子网划分,产生两个子网,135.41.0.0/17和135.41.128.0/17。这种子网划分允许每个子网有多达32766台主机。选择135.41.0.0/17作为网络号能满足1个子网容纳32000台主机的需求。 子 网 编 号 子网网络(点分十进制) 子网网络(网络前缀) 1 135.41.0.0 255.255.128.0 135.41.0.0/17

可变长子网划分(VLSM) (2) 15个能容纳2000台主机的子网 子 网 编 号 子网网络(点分十进制) 子网网络(网络前缀) 1 135.41.128.0 255.255.248.0 135.41.128.0/21 2 135.41.136.0 255.255.248.0 135.41.136.0/21 3 135.41.144.0 255.255.248.0 135.41.144.0/21 4 135.41.152.0 255.255.248.0 135.41.152.0/21 5 135.41.160.0 255.255.248.0 135.41.160.0/21 6 135.41.168.0 255.255.248.0 135.41.168.0/21 7 135.41.176.0 255.255.248.0 135.41.176.0/21 8 135.41.184.0 255.255.248.0 135.41.184.0/21 9 135.41.192.0 255.255.248.0 135.41.192.0/21 10 135.41.200.0 255.255.248.0 135.41.200.0/21 11 135.41.208.0 255.255.248.0 135.41.208.0/21 12 135.41.216.0 255.255.248.0 135.41.216.0/21 13 135.41.224.0 255.255.248.0 135.41.224.0/21 14 135.41.232.0 255.255.248.0 135.41.232.0/21 15 135.41.240.0 255.255.248.0 135.41.240.0/21 (2) 15个能容纳2000台主机的子网 再使用主机号中的4位对子网网络135.41.128.0/17进行子网划分,就可以划分16个子网,即135.41.128.0/21,135.41.136.0/21,…,135.41.240.0/21,135.41.248.0/21,从这16个子网中选择前15个子网网络就可以满足需求。

可变长子网划分(VLSM) (3) 8个能容纳254台主机的子网 (3) 8个能容纳254台主机的子网 再用主机号中的3位对子网网络135.41.248.0/21(第(2)步骤中所划分的第16个子网)进行划分,可以产生8个子网。每个子网的网络地址为135.41.248.0/24,135.41.249.0/24,135.41.250.0/24,135.41.251.0/24,135.41.252.0/24,135.41.253.0/24,135.41.254.0/24,135.41.255.0/24。每个子网可以包含254台主机。 子 网 编 号 子网网络(点分十进制) 子网网络(网络前缀) 1 135.41.248.0 255.255.255.0 135.41.248.0/24 2 135.41.249.0 255.255.255.0 135.41.249.0/24 3 135.41.250.0 255.255.255.0 135.41.250.0/24 4 135.41.251.0 255.255.255.0 135.41.251.0/24 5 135.41.252.0 255.255.255.0 135.41.252.0/24 6 135.41.253.0 255.255.255.0 135.41.253.0/24 7 135.41.254.0 255.255.255.0 135.41.254.0/24 8 135.41.255.0 255.255.255.0 135.41.255.0/24

可变长子网划分(VLSM)

超网 超网:子网的聚合,充分的利用C类IP地址,以减少路由器中的路由条目,从而提高了网络的性能。 二 进 制 数 202.78.168.0 11001010 01001110 10101000 00000000 202.78.169.0 11001010 01001110 10101001 00000000 202.78.170.0 11001010 01001110 10101010 00000000 202.78.171.0 11001010 01001110 10101011 00000000 202.78.172.0 11001010 01001110 10101100 00000000 202.78.173.0 11001010 01001110 10101101 00000000 202.78.174.0 11001010 01001110 10101110 00000000 202.78.175.0 11001010 01001110 10101111 00000000

IPv6技术 背景 当前Internet网络层协议使用的IP协议为IPv4版本,而IPv4地址资源越来越紧张,路由表越来越庞大,路由速度越来越慢等。虽然各方面都在研究一些补救的方法,如用地址翻译(NAT)来缓解IP地址的紧张,用无类域间路由选择来改善路由性能等,但这些方法只能给IPv4带来暂时的改善,并不能解决长远的地址匮乏问题。 IETF组成一个特定的工作组 IPNGWG 来对IPng(IPv6)进行研究和标准化。

IPv6的技术特点 扩展了寻址和路由的能力 报头格式的简化与扩展 即插即用的连网 网络层的认证与加密 服务质量的满足 对移动通讯更好的支持

IPv6的地址 IPv6地址的表示方法 首选格式 FEDC::BA98:7654:4210:FEDC:BA98:7654:3210 2001:0:0:0:0:8:800:201C:417A,其中,每一组数值前面的 0 可以省略,如“0008”写成 8,“0000”表示为0。

IPv6的地址 IPv6地址的表示方法 压缩表示 压缩表示和首选格式的对照如下: 压缩格式 FF01:0:0:0:0:0:0:101 多点传送地址 FF01::101 多点传送地址 0:0:0:0:0:0:0:1 回送地址 ::1 回送地址 0:0:0:0:0:0:0:0 未指定地址 :: 未指定地址

IPv6的地址 IPv6地址的表示方法 内嵌IPv4地址的IPv6地址 该地址是过渡机制中使用的一种特殊表示方法。在涉及 IPv4 和 IPv6 节点混合的网络环境中,IPv6采用的地址表达方式为为X:X:X:X:X:X:D.D.D.D ,其中 X 是地址中 1 个高阶 16 位段的十六进制值, D 是地址中低阶 8 位字段的十进制值(按照 IPv4 标准表示)。 例如下面两种嵌入 IPv4 地址的 IPv6 地址: 0:0:0:0:0:0:202.201.32.29 嵌入 IPv4 地址的 IPv6 地址, 0:0:0:0:0:FFFF:202.201.32.30 嵌入 IPv4 地址的 IPv6 地址 写成压缩格式分别为: ::202.201.32.29 ::FFFF.202.201.32.30

IPv6地址的种类 IPv6定义了三种不同的地址类型: 单点传送地址(Unicast Address) 多点传送地址(Multicast Address) 任意点传送地址(Anycast Address)

IPv6地址的配置 IPv6地址的配置 全状态自动配置(Stateful Autoconfiguration) 无状态自动配置(Stateless Autoconfiguration)。

IPv6与IPv4的互通 双协议栈(DualStack) 隧道技术(Tunnel) NAT-PT

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OSI和TCP/IP有着许多的共同点: 采用了协议分层方法,将庞大且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容易处理的范围较小的问题; 各协议层次的功能大体上相似,都存在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两者都可以解决异构网的互连,实现世界上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都是计算机通信的国际性标准,虽然OSI是国际通用的,但TCP/IP是当前工业界使用最多的; 都能够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通信服务机制; 都基于一种协议集的概念,协议集是一簇完成特定功能的相互独立的协议。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

OSI和TCP/IP的差异 模型设计的差别 OSI参考模型是在具体协议制定之前设计的,对具体协议的制定进行约束。因此,造成在模型设计时考虑不很全面,有时不能完全指导协议某些功能的实现,从而反过来导致对模型的修修补补。例如,数据链路层最初只用来处理点到点的通信网络,当广播网出现后,存在一点对多点的问题,OSI不得不在模型中插入新的子层来处理这种通信模式。当人们开始使用OSI模型及其协议集建立实际网络时,才发现它们与需求的服务规范存在不匹配,最终只能用增加子层的方法来掩饰其缺陷。TCP/IP正好相反。协议在先,模型在后。模型实际上只不过是对已有协议的抽象描述。TCP/IP不存在与协议的匹配问题。

OSI和TCP/IP的差异 层数和层间调用关系不同 OSI协议分为7层,而TCP/IP协议只有4层,除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外,其它各层都不相同。另外,TCP/IP虽然也分层次,但层次之间的调用关系不像OSI那么严格。在OSI中,两个实体通信必须涉及到下一层实体,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上层通过接口调用下层的服务,层间不能有越级调用关系。OSI这种严格分层确实是必要的。但是,严格按照分层模型编写的软件效率极低。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提高效率,TCP/IP协议在保持基本层次结构的前提下,允许越过紧挨着的下一级而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提供的服务。

OSI和TCP/IP的差异 最初设计差别 TCP/IP在设计之初就着重考虑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连问题,并将网际协议IP作为一个单独的重要的层次。 OSI最初只考虑到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将各种不同的系统互连在一起。后来,OSI认识到了互连网协议的重要性,然而已经来不及像TCP/IP那样将互连网协议IP作为一个独立的层次,只好在网络层中划分出一个子层来完成类似IP的作用。

OSI和TCP/IP的差异 对可靠性的强调不同 OSI认为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应该由点到点的数据链路层和端到端的传输层来共同保证,而TCP/IP分层思想认为,可靠性是端到端的问题,应该由传输层解决。因此,它允许单个的链路或机器丢失或损坏数据,网络本身不进行数据恢复。对丢失或被损坏数据的恢复是在源节点设备与目的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的。在TCP/IP网络中,可靠性的工作是由主机完成。

OSI和TCP/IP的差异 标准的效率和性能上存在差别 由于OSI是作为国际标准由多个国家共同努力而制定的,不得不照顾到各个国家的利益,有时不得不走一些折衷路线,造成标准大而全,效率却低(OSI的各项标准已超过200多)。 TCP/IP参考模型并不是作为国际标准开发的,它只是对一种已有标准的概念性描述。所以,它的设计目的单一,影响因素少,不存在照顾和折衷,结果是协议简单高效,可操作性强。

OSI和TCP/IP的差异 市场应用和支持上不同 OSI参考模型制定之初,人们普遍希望网络标准化,对OSI寄予厚望,然而,OSI迟迟无成熟产品推出,妨碍了第三方厂家开发相应的软、硬件,进而影响了OSI的市场占有率和未来发展。另外,在OSI出台之前TCP/IP就代表着市场主流,OSI出台后很长时间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在信息爆炸,网络迅速发展的近10多年里,性能差异、市场需求的优势客观上促使众多的用户选择了TCP/IP,并使其成为“既成事实”的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