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石钟山记
名句品读 1.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 2.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赠刘景文》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
5.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石苍舒醉墨堂》 6.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 《和子由踏青》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 8.开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 《饮酒》
文本预习必知 二十 石钟山记 基础知识梳理 文本解读探究 高考真题演练 知能优化训练 经典美文赏读
文本预习必知 作家作品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苏洵之子,宋代著名文学家。嘉祐二年(1057)进士,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元丰三年(1080)以谤新法贬谪黄州。绍兴初,又贬惠州、琼州。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又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美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他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有诗文集《苏东坡全集》等。
写作背景 《石钟山记》写于元丰七年(1084)六月游石钟山之后。苏轼以团练副使的身份居住黄州,一住五年,直到元丰七年四月接到神宗“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才实难,不忍终弃”的手诏后才离开黄州,移汝州团练副使。此时49岁的苏轼总算在政治上减少了一些压力。他借赴汝州之机,先到筠州(今江西高安)去看望他的弟弟苏辙,一起过了端阳节。随后,他又游历了庐山。这时他的长子苏迈26岁,开始走入仕途,授德兴尉,苏轼便与苏迈一起同行,游览了石钟山。
知识链接 1.石钟山的基本情况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属江西省湖口县,由石灰岩构成,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濒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 知识链接 1.石钟山的基本情况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属江西省湖口县,由石灰岩构成,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濒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千米,北边一座濒临长江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千米。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米~55米。两山相距不到1000米。石钟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交通方便,而且湖光山色,风景优美,所以历来都是旅游胜地。
2.关于石钟山得名的三种说法 ①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轼就持此说。 ②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中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音。唐代李渤持此说。
③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的榆樾就持此说。他在《春在堂笔记》中记着:“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宽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3.古代纪年法 ①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干一支互相结合以纪年,六十年一轮。 ②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从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记年。如开元、天宝为唐玄宗的年号。 ③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多在春秋,战国时代。如赵惠文王十六年,鲁孝公三十七年等,以元、二、三等序数记。
④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木易),岁指太岁。又分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即根据岁星在十二星次中的位置纪年。十二星次名称自西向东依次为:星幻、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12年一轮。太岁纪年方向与岁星纪年相反,名称更为繁复。
基础知识梳理
函胡含糊 暮 志
文本解读探究 内容剖析 一、辨识主题 本文是一篇探究考察性的游记,带有一定学术研究的色彩,具有突出的论文特征。本文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原因的探究,说明了认识事物应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二、理清结构
三、探究重点 1.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这样写是不是多余? 分析:作者引用书中的话比自己的话有力,同时说明石钟山确有其山;通过《水经》引出郦道元的注解,后面再提出李渤的观点,两种观点有了比较,就为作者的质疑提供了基础,也为下文作者实地考察提供了依据。
2.第二段中,文章着力描写绝壁耸立,阴森恐怖。这一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分析:烘托亲身探访的艰难,表现作者镇静而坚定的探索精神;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也为写水声的惊心动魄作渲染。
3.本文中作者有几笑?他在笑什么? 分析:苏轼的《石钟山记》是一篇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作者借记游来阐发事理,借记游来抒发感慨和议论。在文中,作者除直接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外,还用了一系列表示心理情绪的词语,如“叹”“笑”等,这些词语不仅和记叙、议论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而且在行文结构和内容表达上都有一定的作用。其中,“笑”在文中共出现了三次:
(1)“余固笑而不信也” 这里的“笑”是作者对李渤说法的“余尤疑之”的笑,正因为作者不相信李渤的说法,所以,他对寺僧的认识、对寺僧的举动都感到好笑。因为寺僧机械简单的“演示”(“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根本就不能说明石钟山何以得名,李渤说法的漏洞是显而易见的(“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这里的笑,还含有作者对李渤说法的巨大影响的清醒认识。他知道李渤的说法已成了一种近乎权威的解释,正因为此,才有寺僧的举动。而作者却不盲从,不迷信前人的说法,“笑而不信”。
(2)“因笑谓迈曰” 这里的“笑”是作者会心的笑、得意的笑。苏轼夜乘小舟,“泊绝壁之下”亲身探访、考察,了解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由来,他为自己的巨大收获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更重要的是,他对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的怀疑,经过实地探寻终于得到了最终的解释。他没有主观臆断,他有疑必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终于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3)“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这里的“笑”,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李渤对此说法有怀疑,他也曾到实地去考察过,但他的考察是肤浅的、机械的。他“忽遇双石,歌枕潭际,影沦波中”,即问“水滨”之人,得知其有“铜铁之异”,又“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李渤《辨石钟山记》),即由此断定,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石声如钟。这种考察的本身是不全面的,这种结论的得出过程是一种简单的逻辑推理。正因为此,苏轼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经过实地考察,苏轼解开了石钟山命名之谜,为他对李渤的嘲笑提供了有力的根据。
4.全文三段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分析:这篇文章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命名上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释疑,即通过实地考察来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属记叙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即在质疑、释疑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的中心思想。文章前后呼应,紧密结合,浑然一体。第一段的质疑为第二段的释疑打下思想基础,第二段通过实地探访解决了第一段的疑问。第三段的结论是在第一、二段议论记叙的基础上得出的。 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四、创新思维 问题:如何判断事情或传言的真伪? 课文观点:凡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 发散角度1:相信自己的眼睛。“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没有亲眼目睹,只是道听途说,不能轻易认定其真实。凡消息或传言只有经过自己的调查考证,才能辨别其真伪,了解其真相。
发散角度2:眼见未必是实。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那样。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两个床铺给两个天使。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一头奶牛死了。年轻的天使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不阻止。“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那样。”老天使答道,“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那样。
五、拓展延伸 与《游褒禅山记》作比较,说说两文在表现手法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思路点拨】 表现手法上:相同之处是两文都是借记游来抒发议论,它们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重在因事说理,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不同的是《游》文先记游山,后发议论;《石》文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感。
结构上:两文都有结构严谨、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的特点。不同的是,《游》文由记叙和议论两部分组成,先叙后议,叙为议设下伏笔,议与叙相互照应;《石》文由议论、记叙再议论三部分组成,以议援疑,以叙释疑,最后又以议表明见解。
技法归纳 因事说理,叙议结合,是本文一大特色。全文分为议论、记叙、议论三部分: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第一段议论是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间环节,第三段议论是第一段议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全文为“议论——记叙——议论”三段式结构,一脉相承,这与本文具有考察性质这一特点是分不开的。
总之,本文的事和理,叙和议,前后呼应,紧密结合,以议论统率记叙,使后者不致松散杂乱,又以记叙印证议论,使议论不致枯燥空泛。而且议论、记叙层层相生,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本文不愧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高考真题演练
知能优化训练
经典美文赏读 青石小街 费振钟 在江南,在每一座小城小镇,要是你不走走这样的小街,那就不能说你的脚在江南走过。 这样的小街,多数由青石铺成。青石铺成的小街,有多长?有多宽?这些你都不必计算,你要看的是,青石小街上,那一块块布满断纹磨圆了边角的石头。你可以想一想,算一算它经历的时间,然后再加上你自己刚刚走过的脚步,这样你就将青石小街记在心里了。
你要留心小街两边高高的青灰砖墙,留心青灰砖墙上那些被雨水浸湿了的墙缝,以及墙缝里的一抹苔藓和几株暗绿小草。小街的深邃不是由它的长度决定的,而是这些由岁月长成的斑斓痕迹决定的。走过小街时,你的手一旦伸过去抚摸这里的砖墙,你就会生出一种因为沧桑变化而生长出来的悠长浩渺的怅惘和感慨。于是,小街总是勾连住你的脚步,让你缓缓而行,在缓缓而行间,你便与小街结下了一点点缘分。
你还要留心面朝小街的那座老门楼。老门楼也许有一两座石狮,也许没有,但它上面必定有几块用青砖雕刻成的图画。它们被称为砖雕,它们不单单是为着装饰,它们常常成为小街的向导,让从这儿走过的人,保留一种刻意的惊奇和猜想。这样的门楼,黑色的木门是一直紧紧关着的。你问不到,这座门楼是谁家的门楼,谁家的门楼可以这样长时间展示那旧时的生活和风格,谁家的门楼似乎想敞开却欲言又止,如此守住它的沉默与秘密。但只要你询问,你就会加深对小街的感受。
也许,你还要留心小街中间的那口青石井栏。那口井栏下面,井水是枯竭了,还是仍然一泓如碧,这都不要紧。你要做的是反复察看井栏上的每一道绳痕,它们总是按照一个固定角度深入青石当中。你能知道这些绳痕经年累月天长地久,你却不知道究竟其中哪一道痕迹出自于少女的一双纤纤素手,哪一道痕迹出自老妇苍老的十指。
小街上百年来的日常生活细节,有一部分镌刻在井栏的青石上。它的深刻之处,正是它的模糊不清,因为所有的日子都被一根牵扯着吊桶的麻绳无头无绪地消磨殆尽,你怎么知道什么时候,哪桶水用来煮茶酿酒,哪桶水用来洗菜做饭,哪桶水用来洒扫,哪桶水用来清洗?你不知道并非你的浅薄,是你的眼睛透不过日子的平淡和琐碎。
现在你肯定要留心于那位坐在小街上的老阿婆了,你当然会走过去与她说话。可惜她听不懂你的外乡人的语言。她点了很多次头,又摇了很多次头,这样你对小街上的老阿婆,终于也一无所知了。老阿婆自然梳着从她嫁到小街时就梳着的发髻,老阿婆自然穿着她成为小街的媳妇时就穿着的蓝布衣衫,老阿婆手腕上自然还戴着那副绿玉镯,这也许是她对家族和亲人最重要的纪念。
老阿婆老了,她可以安闲地坐到小街上回忆故事了。她的故事漫漶无边,她从早到晚在那儿想呀想呀,不知在哪里断了,又不知从哪里接了过来。她的故事不是讲给小街上行人听的,她是讲给小街听的,也是讲给自己听的。你看到老阿婆身边或许有一只绣架,她手上或许拿着一支绣针牵着一根绣线,这是她永远也做不完的绣活儿。于是老阿婆和她的绣活儿,也便成了小街不变的故事。你从老阿婆面前走过,你甚至是可以把这个故事带走的。
你走完小街时,小街上空的天色晚了,高高的风火墙,连同爬在上面的藤萝,将暗影飘落在小街的青砖上。踏着小街的影子,你还想寻找什么呢? 后来,小街转角处,一盏夜灯亮了。后来,小街在你走后,冷清入梦了。 【赏读指要】 青石小街,走在这样清新宁静的地方,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那样的空灵。青灰砖墙,老门楼,青石井栏还有老阿婆,这些都不断进入你的眼帘,会让你想到些什么呢?所有的事物不可避免地都会被蒙上岁月的尘埃,这会让人悲伤还是欣喜?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