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通史复习 太原六十一中 王健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观看视频思考: 地理大发现后,有哪些大国崛起?.
Advertisements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课标要求: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11~2015年课标全国卷命题思路与备考建议 考纲考点 命题思路 备考建议 新航路 的开辟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资本主义社会.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关于汇率计算.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发达国家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2000年,非洲人均收入只有671美元,全非洲人均寿命只有53岁,婴儿死亡率高达79
第17讲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知识诠释  思维发散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新航路的开辟.
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中国的工业.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导入:温故而知新 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欧洲资本主义这种“先进的西方文明”还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发展起来?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1851年在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 。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知识模块一 供求理论 主讲人:程春梅(博士、教授) 单 位:辽宁工业大学.
两晋与南朝.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进程 时间 推动因素 开始出现 15、16世纪 第5课 新航路的开辟 17、18世纪 市场拓展
看 图 说 史 新航路的开辟 回忆新航路开辟前,马可波罗来华路线,并分析新航路的开辟的航线“新”在 哪里?
  你知道这幅画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由谁创作的吗?
太 平 洋 大 太平洋 西 印度洋 洋 达.伽马 麦哲伦 北美洲 欧 洲 年 亚 洲 1498年 非洲
专题四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013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专 题 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温固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哥伦布: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在世界上的一切 马可波罗: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也有多种香料,多至不可思议 手工工场 图片是西欧出现的一种工业生产组织,回答: 1.这种工业生产组织的名称 2.介绍该组织的发展情况。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课标: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考纲: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走势分析.
一、课标要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早期的西方殖民扩张.
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掠夺与扩张 课标要求: 列举荷兰、英国海外殖民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K1 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第2课 工业联系和转移、集聚.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宠物产品线信息分享.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西藏 Tibet.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一、概述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 原始积累的秘密 第二节 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高三一轮通史复习 太原六十一中 王健峰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政治统治;教会封建神学对文化的绝对控制。从世界整体来看,新旧大陆之间基本上彼此隔绝,亚欧非之间的交往和接触范围较小,而且时断时续。

世界近代史年表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按照时间发展划分 萌芽: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 产生: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时期(17、18世纪) 确立: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9世纪初——60、70年代) 初步定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的稳定发展 垄断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按照生产力划分: 简单协作阶段:14-16世纪 手工工场时代:16-18世纪 蒸汽时代:18世纪后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电气时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西方近代史部分 第一讲 近代西方经济 一、基础知识梳理 第1讲 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与新航路的开辟 第2讲 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与资本的原始积累 第3讲 两次工业革命 第4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二、知识整合

第1讲  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与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2)社会根源:欧洲人对贵重金属和来自东方的贵重商品的强烈渴望。 (3)商业危机:欧洲与东方的转口贸易促使西欧人开辟新商路。 (4)政治原因:欧洲各国君主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5)精神动力:传播基督教是海外扩张的重要推动力。 (6)客观条件:欧洲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  ) A.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欧洲对东方商品的渴求 C.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 D.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 C 解析:选C 准确理解材料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可知,这是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A、B两项在材料中无相关信息,可排除。D项与材料不符,材料里提到的是 “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

D 资本主义的开放性和扩张性,决定了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 (2014·济南期中)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D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不是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而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本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原始积累的需要,即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对原始积累的需求。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用于奢华的生活享受”…… ——恩格斯

(2014·淮上联考)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导致“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C.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D.人们追求世俗生活的享乐 B 解析:选B 注意“根本原因”一般是经济因素或生产力因素,故B项符合题意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时间 航海家 支持国 方向 路线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向东 沿非洲西海岸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1497-1498年 达·伽马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 向西 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 1519-1522年 麦哲伦 向西行使完成环球航行

教皇子午线

一个中心 西欧——美洲——西欧 西欧——非洲(好望角)——西欧 哥伦布 麦哲伦 迪亚士 达伽马 葡萄牙 西班牙 欧洲 非洲亚洲巴西 两个方向 菲律宾 西 东 西欧——美洲——西欧 西欧——非洲(好望角)——西欧 两条航线 哥伦布 麦哲伦 两条航线 迪亚士 达伽马

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辨析比较] 商业危机、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辨析比较] 商业危机、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商业危机是指旧航路受奥斯曼帝国阻断,造成欧洲市场上的亚洲商品奇缺,物价上涨。 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全球的商业联系;商贸中心转移,各国商业地位变化。 价格革命是指由于美洲大量金银流入欧洲,欧洲金银货币剧增,形成“通货膨胀”。它促进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而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财富相对贬值,走向衰落。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前因后果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早期殖民扩张 商业革命 封建制度衰落 资本主义崛起 新航路 开辟 价格革命 世界市场雏形初现 封建制度衰落 资本主义崛起 新航路 开辟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商业中心转移 资本原始积累 资产阶级暴利 劳动人民贫困 封建势力衰落 价格革命 早期殖民扩张 殖民掠夺,贵金属涌入欧洲,导致金银价值下跌,物价上涨

据《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记载,威尼斯人从亚历山大港(位于地中海东部,埃及的重要港口)输出的胡椒等香料平均年贸易量1496年为1 200吨,1506年则锐减至300多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葡萄牙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 B.欧洲货币贬值导致了严重的商业危机 C.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D.中国茶叶取代了胡椒等香料的地位 解析:选C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因此处于地中海东部的亚历山大港贸易量也就锐减。 C

(2011·大纲全国卷)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C

(2013·江苏单科)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D 新航路开辟后,西、葡掠夺的大量财富在其国内并未转化为资本。作为封建国家,西班牙、葡萄牙把掠夺来的财富用于享受,使得财富很快流入到荷兰、英国、法国手中,它们很快衰落下去。

.(2011·海南高考)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C

B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了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此话的真正意思是美洲的发现( )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了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此话的真正意思是美洲的发现(  ) A.促进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B.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为欧洲资本主义提供原始积累 C.导致了东西方社会发展差距的扩大 D.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会合交融 B

以多元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材料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会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材料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会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等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 东西两半球会合的世界影响》 问题:材料从哪些角度评价了新航路的开辟? 全球史观: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逐渐连为一体。 文明史观: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现代化史观: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和资产阶级壮大之路。 革命史观:是殖民掠夺和反侵略斗争之路。 社会史观: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  ) 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③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B 解析 从材料看,该言论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使美洲融入了世界,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是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故②④正确。这一评价从文明的交流和演进角度理解新航路开辟,并没有夸大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故①不正确;这一评价并非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故③不正确。因此选B项。

(2013·广州调研)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指的“奇迹”主要是指(  ) A.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 B.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C 解析:选C 从材料信息可知,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欧洲“疆界”的变动,创造了世界的“奇迹”。这里的奇迹是指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故选C。A、B两项属于现象;D项与题干材料信息无关

(2014·石八公山一模)从1545年到1800年,大约有60 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也就是说,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了价值大约226吨白银的货物,这是1500年前欧洲每年购买所有亚洲货物的20倍之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D.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松弛 B 解析:选B 材料反映了大量中国货物通过世界贸易流入欧洲,可见,新航路的开辟导致商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出现,故B项正确。

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B

(2014·安徽示范高中联考)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里的“革命因素”是指(  ) A.“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 D.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租的兴起 B

C (2009·江苏高考)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世界古代文明区域相互隔绝,究其根源是生产力水平低下;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究其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 (2009·江苏高考)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C

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学者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促成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有(  ) ①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东西方联系  ②中国商品对西方人有吸引力  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白银在中国市场上大量流通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C 解析:选C 由“16世纪、满载中国商品、前往美洲和‘丝—银’对流”分析,并结合教材知识可知,①②正确;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③排除;由题干可知,中国出品的是丝,④排除。

(2014江苏徐州高三一模)法国米歇尔·博得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大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这里“双重的结合”主要是指(  ) A.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B.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 C.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 D.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 B 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只体现出对西欧的影响,不符合题干“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的意思。新航路开辟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商品贸易,开辟了西方殖民者对世界的掠夺。资本输出属于19世纪末资本主义侵略的特点。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史在17-18世纪,与新航路的开辟时间不符。

新航路开辟对古代中国的影响 经济: 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传入,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养活了更多的人口,有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了专业的生产区域。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客观上为清朝前期人口的增长创造了条件。 外交: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一方面中国被迫开始了反侵略的战争,一方面为抵制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沿海海盗式的侵扰,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是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根源之一。 文化:西学东渐开始,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播了一些西方先进文化,徐光启等人开始注意吸收西方科技成果。

第2讲  欧洲早期殖民扩张 与资本的原始积累

早期殖民扩张时代(16-18世纪) 殖民霸权的时序性问题 新航路开辟之初,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在东西半球进行殖民掠夺活动。 1580-1640葡萄牙被西班牙合并,葡萄牙地位一落千丈。 1581年,荷兰脱离西班牙独立。 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荷兰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政治权利的国家” 1581年荷兰脱离西班牙独立,1588年,荷兰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政治权利的国家” 荷兰取得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利用西班牙衰落和英国忙于内战之机垄断了世界贸易。

英国的战略家富勒说:1588年西班牙舰队的失败就好像一个耳语一样,把帝国的秘密送进了英国人的耳朵,那就是在一个商业的时代,赢得海洋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 ——戴旭《海权决定大国兴衰》

早期殖民扩张时代(16-18世纪) 殖民霸权的时序性问题 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 1607年,英国人来到北美殖民地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 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荷兰已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成为17世纪海上殖民强国,继西班牙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1649年,英国内战结束。

(2014·临沂高三质量检测)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  ) 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 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实的准确记忆。17世纪,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于世界,故选D项。 D

C (2013·北京文综)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 (2013·北京文综)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C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在这种新组织的推动下,17世纪上半叶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  ) A.西班牙 B.法国 C.荷兰 D.英国 解析:选C 注意时间是“17世纪上半叶”,当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荷兰。18世纪后才是英国。 C

(2014·盐城模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它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组成的,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对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  ②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  ③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④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英国东印度公司出现在工业革命前,是对外殖民扩张的重要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④不正确。 A

荷兰东印度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材料表明荷兰东印度公司(  ) A.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 B.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垄断了世界贸易 D.促成荷兰在18世纪建立了商业帝国 A 解析:选A 由材料信息“贸易垄断权”“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可知荷兰东印度公司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荷兰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并不是世界贸易;17世纪上半期,荷兰成为头号贸易强国。因此,B、C、D三项错误。

(2013·肇庆期末)下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荷兰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所以①是美国。荷兰在17世纪最为强盛,这时期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所以③是荷兰。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个时期,英国的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所以②是英国。故选C。 C

早期殖民扩张时代(16-18世纪) 殖民霸权的时序性问题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禁止荷兰参与英国海上贸易。 1652-1674年,英荷战争中荷兰败于英法联军,海上实力大为削弱。荷兰丧失北美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被英国改名为纽约。 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法国战败,丧失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新法兰西等地,再也无力与英国抗衡。从此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帝国,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七年战争亦使路易十五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并且在他死后成为了法国的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间接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埋下伏笔。 七年战争后,英国加紧对北美殖民地控制,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布独立。

世纪中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马克思说:“荷兰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英国是手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工厂手工业是商业贸易的基础 ②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是导致荷兰衰落的直接因素 ③荷兰是一个专萤海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 ④机器大生产后确立的“工业资本”为英国打败荷兰奠定了物质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美国纽约是世界著名城市,在历史上其名称几经变化:1626年之后叫“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1674年之后叫纽约市(City of New York)。这样变化是因为(  ) B.《航海条例》引发战争的结果 C.英法七年战争结束 D.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解析:选B 由“新阿姆斯特丹”可知17世纪上半期该地为荷兰的殖民地。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了旨在打击荷兰海上贸易的《航海条例》,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新阿姆斯特丹”后改名为纽约 B

D 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地名。这些地区名称冠以“新”的主要原因是( ) 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地名。这些地区名称冠以“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兴城市出现 B.新的国家独立 C.新的民族诞生 D.殖民扩张 D 解析:选D 材料中的这些名字都是欧洲原有的,然而殖民者到了美洲之后,把美洲的地方加个“新”然后命名,这直接反映了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扩张。

(2014·池州模拟)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由此推断在下表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人均糖消费量(磅) A.新航路开辟之初英国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 B.英国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权从而占据贸易优势 C.圈地运动促使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高 B 欧洲(除英国外) 英国 1680 0.85 4 1750 1.90 10 1800 1.98 18 解析:选B 新航路开辟之初,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的是西班牙与葡萄牙,排除A项;圈地运动只是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并没有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排除C项;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是在1840年前后,排除D项。由统计表可知,英国人均糖消费量比欧洲其他国家多,这说明英国从美洲进口糖比其他国家便利,这是因为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故选B。

早期殖民扩张时代(16-18世纪) 殖民霸权的时序性问题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布独立。 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要求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经营。 1778年,法国同美国结盟,之后荷兰、西班牙也参加对英作战。 177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英国能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原因 制度优势 经济优势 军事优势 思想优势 地理优势 政府支持

概念辨析 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前通过暴力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由此使生产资料迅速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的过程。 资本积累是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一方面用暴力的手段迫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并积累资本,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另一方面用武力征服殖民地、抢劫金银财物、贩卖奴隶等手段来聚敛财富。 资本原始积累:暴力掠夺 资本积累:追求剩余价值

C 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这一过程典型地体现在(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意大利 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这一过程典型地体现在(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意大利 C 新航路开辟后,西、葡掠夺的大量财富在其国内并未转化为资本。作为封建国家,西班牙、葡萄牙把掠夺来的财富用于享受,使得财富很快流入到荷兰、英国、法国手中,它们很快衰落下去。 解析:选C 西班牙、葡萄牙并没有把掠夺来的财富转化为资本,相反却流入荷兰、英国等国家转化为资本,意大利并没有积极加入早期的殖民掠夺。故选C。

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活动的关系 经济基础 资本主 义萌芽 新航路的开辟 促进发展 前提 资本原始积累 早期殖民活动

黑奴贸易(三角贸易) 欧洲 少量货物 资本 出程 归程 非洲 换取黑人 美洲 换取金银货物

三角贸易 欧洲 黄金、白银 武器、手工艺品 黄金、象牙、胡椒 毛纺品 烟草、马铃薯 美洲 非洲 奴隶

16——18世纪,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日益密切。下面示意图中的箭头表示人员和物品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人员或物品。其中,③所代表的主要物品是( ) A.金银、玉米、烟草等                B.枪支、玻璃等   C.黄金、黑奴、象牙等  D.茶叶、丝绸、瓷器等

欧洲 亚洲 美洲 非洲 黄金、象牙、胡椒 毛纺品 武器、手工艺品 黄金、白银 白银 奴隶 丝绸、瓷器、茶叶 烟草、马铃薯 根据《白银资本》和《大分流》总结 白银 烟草、马铃薯 美洲 非洲 奴隶

列强殖民扩张的三个阶段 阶段 经济特征 殖民扩张特点 殖民扩张方式 殖民扩张主要方向 工场手工业 直接掠夺财富 抢劫国库 黑奴贸易 种族灭绝 早期殖民扩张(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 工场手工业 直接掠夺财富 抢劫国库 黑奴贸易 种族灭绝 垄断贸易 非洲、美洲 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 机器工业 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 掠夺原料产地、扩大商品市场 亚洲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垄断性大企业 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政治贷款 开工厂 修铁路 开矿山 世界

B 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 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图 C.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 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B

早期殖民扩张的方式 海外贸易(抢劫和欺诈是惯用手法) 殖民掠夺(奴役殖民地人民,抢夺殖民地财富) 种族灭绝(屠杀印第安人) 贩卖黑奴(将大批黑人掳掠到美洲卖为奴隶)

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原因 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 问题:材料表明欧洲殖民扩张具有什么特点? 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较多地体现为野蛮的暴力掠夺 材料 东印度公司一旦政权在手,便迫不及待地利用它来实现掠夺。在这方面,它的贪婪、残暴使当年在马拉巴尔海岸胡作非为的葡萄牙人也相形见绌。……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早期掠夺就最典型地表现了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在殖民地掠夺的劣迹。 ——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问题:材料表明欧洲殖民扩张具有什么特点? 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 较多地体现为野蛮的暴力掠夺 (1)奴役和屠杀殖民地居民 (2)掠夺殖民地金银财富 (3)奴隶贸易 侵略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非洲、美洲等地区。 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对原始资本积累的需要 资本主义刚刚兴起,当时生产力水平还较低 美洲、非洲地区相对落后,西欧国家相对发展程度高。

早期殖民扩张特点的产生原因 西班牙一开始就对美洲殖民地实行杀鸡取卵的短视的政策。它不像后来的英国,不知道怎样对北美殖民地实行那种有系统的榨取,也不知道怎样使殖民地成为宗主国的工业品市场和廉价原料供应地,而是一味贪婪地搜刮美洲的金银财富。当然,这种政策在某周程度上也是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一方面,美洲有大量的金银可采;另一方面,西班牙国内的经济发展还没达到向殖民地提供工业品的水平。 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对原始资本积累的需要 资本主义刚刚兴起,当时生产力水平还较低 美洲、非洲地区相对落后,西欧国家相对发展程度高。

(2014·哈尔滨模拟)1492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起锚西航,议定的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任当地总督,但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王室。由此可见探险远航的本质是(  ) A.拓展生存空间 B.延伸贵族王权 C.殖民掠夺活动 D.奴役他方民众 C

(2014·皖南八校联考)一位非洲学者对近代以来欧、亚、非三洲的人口变化作了如下统计(单位:百万人),他制作如下这张表格主要是为了说明(  ) A.非洲人口长期停滞在一亿人左右 B.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C.黑奴贸易给非洲人口带来惨重损失 D.非洲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比重下降 C 1650年 1750年 1850年 1900年 非洲 100 120 欧洲 103 144 274 423 亚洲 253 437 656 857 解析:选C 从表中数据可看出3个多世纪以来亚欧人口增长了近4倍,而非洲却几乎没有增长,这是黑奴贸易的结果。故选C。

世界市场得到拓展,世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多重影响 世界市场得到拓展,世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对世界市场 促进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对殖民国家 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 对殖民地 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对国际政治

C (2014·泰安期中)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4·泰安期中)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C

第3讲  两次工业革命 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

(2014·阜南一中月考)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  ) 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B.资本积累的完成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市场的需求 D 解析:选D A、B、C、D四项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但市场的需求才是根源所在,D项正确。

条 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18C中期— 19C中期) 政治前提 资 本 原 料 劳 动 力 科 技 市 场 条 件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条 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18C中期— 19C中期) 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资 本 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原 料 劳 动 力 圈 地 运 动 科 技 市 场 殖 民 扩 张 条 件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验积累

(2012·安徽高考)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解题提示:关键信息:“需求趋于无限大”“消费社会”。 答案:A A

D 商品输出是动力,殖民扩张是手段, 交通工具为纽带。 推动工业革命开始和扩展的基本动力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推动工业革命开始和扩展的基本动力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工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 C.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 D.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D 商品输出是动力,殖民扩张是手段, 交通工具为纽带。

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C

工业革命的条件

14~19世纪上半叶,英国规定,不准在海岸线五英里范围内剪羊毛,为的是遏制原料输出;1721年的禁令规定,凡使用或展示任何进口棉布的一律课以高额罚款。材料所能说明的是贸易保护(  ) A.是英国始终严格执行的经济政策 B.有利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 C.解决了工业革命中原料不足的问题 D.是保护基础薄弱的民族产业的不得已之举 B 解析:选B 由“14~19世纪上半叶,英国规定……为的是遏制原料输出;1721年的禁令规定,凡使用或展示任何进口棉布的一律课以高额罚款”可知,在工业革命前、工业革命中英国都实行了贸易保护主义,但不能反映其是否“始终严格执行”,排除A项;贸易保护针对的不仅仅是原料问题,还包括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产业,C项不全面;D项错误,与史实不符。“遏制原料输出”和限制进口,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原料和国内市场。

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工场是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组织形式;工场是实行大机器生产,集中生产,分工细致,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工场与工厂 工场是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组织形式;工场是实行大机器生产,集中生产,分工细致,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在16世纪20年代,英国只有约1/4的人口依靠工资生活,到1688年上升到1/3,而到1851年则到达4/5。下列对此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 A.工资劳动者数量变化反映了工厂日益普及 B.劳资对立的趋势贯穿了工业革命的全过程 C.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 D.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变化 D 解析:选D “依靠工资生活”是指工人阶级,从数据上看,17世纪至19世纪依靠工资生活的人数呈现增长趋势,特别是1851年的增长最大,这是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即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变化,D项正确;17世纪英国是没有工厂制度的,A项“工厂日益普及”说法错误;17世纪英国还没开展工业革命,B项说法错误;C项“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说法错误。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由手工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既是生产领域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活价值观的变革 B.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 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 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 A 解析:选A 从材料信息看,人们更加注重明确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增加,中产阶级(资产阶级)的地位提高,反对野蛮等,这些都发生在19世纪初的欧洲,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人们生活价值观的变革,故选A项。

C 工业化伴随着剥削与社会分裂,工人阶级要求彻底进行政治改革,倾向于社会主义(巴黎公社);中产阶级也要求进行政治改革(议会改革和福利制度) (2013·上海高考)英国政府于1802年推出第一部《工厂法》。1860年代相关立法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有雇佣劳动的任何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被雇佣者的境遇。推动英国工厂法等社会立法的直接原因是(  ) A.经济结构的变化     B.城市化运动的发展 C.工人斗争的压力 D.工业产值超过农业 C 解题提示:①回答词:直接原因;②关键信息:“立法” “改善了被雇佣者的境遇”。 答案:C 工业化伴随着剥削与社会分裂,工人阶级要求彻底进行政治改革,倾向于社会主义(巴黎公社);中产阶级也要求进行政治改革(议会改革和福利制度)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整 (  ) A.垄断组织的产生 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推行 C.工厂制度的产生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C 答案 C 解析 通过对题干材料中“18世纪”“欧洲”“纺织机器……交通工具”等时空概念及标签性成果的分析,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由于工厂的大批兴建,新型工厂制度产生,使得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错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推行导致的结果是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与人口集中无关,故排除B项;D项“传统精密制造业”与材料所强调的新兴行业不符,故错误。

正确区分工业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制造业的建立。

奴隶贸易的废止正如它的发生一样,是资本主义发展决定的……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 ——《非洲通史简编》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影响 一个时代: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两次革命:动力革命和交通运输业革命。 三大变化:城市化、工业化、平等化(社会关系

18世纪中国为什么没能发生工业革命? 英 国 中 国 政治前提 资 本 原 料 劳 动 力 科 技 市 场 条 件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英 国 中 国 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资 本 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原 料 劳 动 力 圈地运动 科 技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积累 市 场 殖民扩张 封建专制制度 条 件 买房置地 闭关锁国 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文化专制 农民贫困、闭关锁国

石油开采业、石油化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等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中期 19世纪后期 标志 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主要特点 科学与技术未结合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生产力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动力 蒸汽动力 电力 能源 煤 电、石油 新兴工业部门 机器制造业、采煤业、纺织业、冶金业等 石油开采业、石油化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等 经济结构 由农业国转向工业国  (轻工业) 重工业得到发展

欧美国家的工业化是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建立起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轻工纺织为支柱的工业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重化工业为支柱的工业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交通工具 火车、轮船 汽车、飞机 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制 垄断 大企业  组织 主要经济侵略方式 以商品输出为主 以资本输出为主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发明者 发明创造者大多是工匠 发明创造者均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工程师 成果 多数是生产经验的总结, 属于经验型 多数是科研产物, 属于科研型且量多质高 开展的国家 起先只限于英国,逐渐发展到其他国家。“一枝独秀” 一开始就在几个国家齐头并进,形成多元化。“全面开花” 产业部门 始于棉纺织业,后来在主要轻工业部门展开 以重工业和电力业为主要领域,对带动和改造整个国民经济具有更大的作用 影响 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矛盾激化。

工业革命产生剩余资本,总要寻求利益最大化,投资国外市场能产生高利润(甲午战争),资本在国际间流动是20世纪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之一,那时世界市场缺乏协商机制,因此酿成世界大战。

B (2014·来安一模)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图中体现出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特点是( ) (2014·来安一模)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图中体现出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特点是(  ) A.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 B.后者比前者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 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D.两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根据图片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图片曲线趋势来看,1500~1600年、1700~1750年保持平衡,故A项不正确;图片反映的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并没有与世界比较,故C项不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但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英国逐渐失去“世界工厂”地位,故D项不正确。从图片可以看出19世纪末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于18世纪,故B项正确。 B

1.联系 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联系与区别 (1)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 (2)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3)工场手工业为工厂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区别 类别 工场制度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时期 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 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生产手段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 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 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率 规模 相对于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规模较大 相对于工场手工业,规模较大,工人集中 垄断组织通过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或强强联合形成,规模空前强大 影响 成为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 促进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形成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2013·上海单科)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解析:选C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活动,掠夺了大量财富,进行了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自由竞争阶段,通过大规模的商品输出,进行对外经济扩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出现,资本家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对外扩张。故选C。 C

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 类别 工场制度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区别 时期 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 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生产 手段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 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 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率 规模 相对于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规模较大 相对于工场手工业,规模较大,工人集中 垄断组织是通过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或强强联合形成的,规模空前强大 影响 成为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 促进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联系 ①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②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③工场手工业为工厂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B “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这一发现”是指( ) A.蒸汽机的发明 “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这一发现”是指( )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的发明 C.蒸汽轮船的发明 D.内燃机的发明 B

(2011·海南单科)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 (2011·海南单科)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C 解析:选C “巨型企业”体现了“生产集中”,而“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可以推断出生产集中促进了新兴工业、特别是电力相关工业的发展。故选C。“军国主义”“轻重工业比例”在材料信息中未能体现,蒸汽动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不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能源革新,排除A、B、D三项。

多种史观角度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全球史观 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文明史观 近代化史观 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 社会史观 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史观

第4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扩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 阶段 推动因素 主要资本 主要途径 影响 15世纪末至 16世纪 新航路 的开辟 商业资本 欧洲殖民 侵略、扩 张和掠夺 世界市场 雏形出现 17世纪至 18世纪中期 殖民扩 张、争霸 得到拓展 18世纪中期至 19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 工业资本 商品输出 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40年代    第二次 私人垄断 资本   瓜分世界、 资本输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开放性(根源) 市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载体,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 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条件) 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动力)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方式 工业革命 国际贸易的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C末20C初) 交通运输和通讯的改进 人口和资本的流通 武力逼迫

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特点 ①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 ②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 ③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 ④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进步。 ⑤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

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1)提供了物质基础。 (2)密切了国际交流。 (3)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 (4)改变了世界格局。 (5)促进了世界整体化趋势。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 ) ①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人口和资本的流动 ③武力威逼 ④科技革命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评价 1.奴役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控制着这些国家、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命脉。 2.改造性: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自然经济不断解体,旧思想、旧制度不断受到冲击,促使整个世界进一步资本主义化。 3.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彻底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闭孤立状态,使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下表是“1870~1900年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巨大发展是因为( ) A.工业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扩大 下表是“1870~1900年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巨大发展是因为(  ) A.工业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扩大 B.代议制在世界上确立了统治地位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跨国公司的发展 年代 世界贸易指数 (以1913年为100) 贸易总额 (单位:10亿法郎) 1870年 24 45.5 1880年 36 68.8 1890年 49 94.2 1900年 68 118.2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表中数字表明,1870~190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约1.6倍,此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选A项;代议制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确立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政治前提,排除B项;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项;跨国公司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排除D项。

(2014·三亚调研)“资本主义的发祥地,已把工人隶属于资本制下的运动扩大到世界规模。……印度、中国和日本,现在都不得不遵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世界史法则而无法摆脱历史的命运。”这段论述反映了 (  ) A.印度、中国和日本先后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B.19世纪40年代欧洲和亚洲的相互促进 C.近代欧洲是世界进步的原动力 D.近代亚洲国家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 解析:选D 中国和日本并没有成为殖民地,故A项错;B项错在时间和“相互促进”;C项把世界进步的动力归结于欧洲的推动,是典型的西欧中心论,属于历史观错误。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体系)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护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知识整合

经济思想变迁 重商主义 自由放任主义 (15世纪末~17世纪中期) (17世纪中期~19世纪末)  重商主义是一种以商业为本位,强调通过商业积累金银货币,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经济发展思想。  1.时间:工场手工业时期。  2.内容:金银是国家财富的象征,国家要获得财富必须大力促进产品出口以换取金银,阻止产品进口防止金银的流失。  3.原因: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自由放任主义 (17世纪中期~19世纪末)   自由放任主义是一种主张对经济完全自由放任,让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发展思想。  1.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2.时间:工业革命~19世纪末  3.内容: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干预。  4.原因: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要求摆脱封建束缚。

经济思想变迁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产生于16世纪中叶,盛行于17—18世纪中叶。该理论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才废弃以重商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经济政策。

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更广泛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著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担任政务。自由主义反对许多早期的主流政治架构,例如君权神授、世袭制和国教制度。自由主义的基本人权主张为生命的权利、自由的权利、财产的权利。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 ) A.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 B.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 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D.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航海法公布后,除本国船或生产国的船外,其它船不准运送货物进港,如果一条荷兰船要将羊毛运到纽约,不准卸货,要从牙买加运糖到伦敦,也不可以。”此航海法的公布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 A 自由主义 B 垄断主义 C 国家干预 D 重商主义

B 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1656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两者都 ( ) A.以贸易保护主义为指导思想 B.取决于其经济基础    C.禁止国民进行海外贸易              D.增强了本国的经济实力 B

在1679年柯尔伯(法国财政总监)给呼叶信中说“……并没有主张对近东贸易不应运出钱币,但却认为必须设法阻止商人运带钱币到近东去,诱导商人转向生产运销近东的商品,使现在从事制造业的人数多些,以期能够相应的打击运销自己产品的英国人和荷兰人的贸易,并减少钱币的流出。……”与材料中信息相关的是 ①加强了封建王权的实力,维护了封建统治 ②有利于改善民众生活 ③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加剧了封建社会解体 ④打击了英国人与荷兰人的贸易,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材料体现的是重商主义。以民族国家为单位考虑问题,反映并巩固了国家的民族性;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全国性政策,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加以推行,反映了国家的中央集权性;中世纪早期欧洲国家不起组织经济的职能作用,而奉行重商主义的国家不仅要承担统一财税职责,而且直接插手经济事务,对国家各经济部门进行管理和调整,充分体现了国家机构的社会职能性,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这种政策还反映了当时西欧新兴统一国家的特点,明显地带有有新经济因素发展和阶级变化的烙印,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它有利于体现国家和政府调节经济发展的能力;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积累原始资本;也客观上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点程度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故①②③正确。重商主义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说法不正确。

世界金融中心变迁 商业资本时代——工业资本时代 经济中心: 阿姆斯特丹—— 伦敦 经济中心: 阿姆斯特丹—— 伦敦 世界市场成熟不是看工业生产,而是以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为标志,金融业首先是国际货币制度。

中世纪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经历了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最后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个变迁过程说明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 ) A 发端于新航路开辟 B 受世界贸易和生产力发展支配 C始终依靠殖民扩张 D呈现由多极化到单极化的趋势

中世纪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经历了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最后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个变迁过程说明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 ) A 发端于新航路开辟 B 使欧洲从此居于世界中心 C始终依靠殖民扩张 D直观地反映了大国的兴衰历程

工业文明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 内容 链接点 政治 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发展, 无产阶级运动兴起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工业革命促进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不断扩展和完善,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暴露,无产阶级运动兴起。文学领域内出现了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经济 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文化 马克思主义, 浪漫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对中国的影响参见金版教程P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