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 医院感染相关监测结果汇报 ( )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人事資料考核作業待遇資料報送說明. 2 待遇資料報送情形 ( 一 ) 非主管機關成績:機關人數報送率 機關已報送現職人數 / 機關應報送數* 100% ( 二 ) 主管機關成績分二部份:報送情形、線上抽查 1. 報送情形 (1) 人數報送率=主管機關及其所屬機關人數報送率總和/機關數 (2) 機關報送率=已報送機關數/應報送機關數*
Advertisements

1 重点 第二章 院外急救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 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 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 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危重病人安全转运 桐乡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 室 王利芬. 一、简介 危重病患者定义:指一个或多个系统功能障碍或器官功能 衰竭的,生存依赖于先进的仪器,需要监测和治疗 生命体征不稳定 昏迷、躁动 抽搐 气管内插管 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 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 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率及呼吸方面 药物.
十堰市太和医院 罗 杰 推进精益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太和医院简介二、医院信息化建设三、一点体会.
安徽省立医院 普外科 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仁慈 诚信 求实 创新 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热烈欢迎 — 市卫生局领导及评审专家 莅临我院指导工作!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治 疗 临邑中医院 ICU 赵海云 电话: 总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为 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以 心肌缺血、缺氧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心脏病。本病 好发于 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以 脑力劳动者居多。冠心病由于病变部位、范围及.
TPN 营养支持指南 天津市天和医院脑系科 张志明. 中华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2006 年 “ 指南 ” 及规范.
陳于柔 1 陳映真 中國近代大儒學家徐復觀先 生,對於文學,他曾公開讚 譽陳映真是「海峽兩岸第一 人」。綜觀台灣當代文學, 如果要舉出最具代表性、最 值得推崇的小說家,我則認 為非陳映真莫屬。
围手术期处理 一附院 李章红. 严于术前 慎于术中 善于术后 严于术前 慎于术中 善于术后 概念 一般指入院后准备手术及手术后基本 恢复的一段时间,根据手术大小,时间长 短不一。 概念 一般指入院后准备手术及手术后基本 恢复的一段时间,根据手术大小,时间长 短不一。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
贯彻《患者安全目标》 确保用药安全 医疗部 申建民 年 “ 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 服务 质量为主题 ” 的 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重点工作 :8 大点 25 小点 贯彻《患者安全目标》 确保医疗安全.
副护士长竞聘演讲 外三科 孙丽娜. 个人经历 2004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护理专科 2004 年至今一直在外科系统临床一线科室从事护理工 作 。主要在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普外科, 骨科工作过,也在急诊科学习过。 2007 年取得了护师资格 2009 年取得了 ICU 资格护士认证 2012.
三类指标解读 ——必查部分:一、二部分、病历书写质量
药学视觉下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与管理现状 药剂科 许继华
妇科手术后败血症 聚集现象的调查报告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院感办 刘永芳.
安徽阜阳肠道病毒71型感染 疫情概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杨维中
年轻护士的培养.
护理应用文写作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于晓泉团队.
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第二周期动态管理及第三批创建医院
第三章 论死亡 ——未知死,焉知生? 2017/2/28 未知死,焉知生?.
有关 帕金森病 那点事 王志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EM周末分享 第134期 AEM WEEKEND SHARING 安全生产,珍爱生命!.
抗菌药物的耐药及合理应用 全国抗生素合理应用巡讲整理稿 贾新华.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武迎宏
ICU感染管理 中心ICU 王宝春.
“超级细菌”蔓延多国致人死亡 或造成全球性灾难
面对当前的医疗风险,怎么办? ——防范与应对
康复护理学 张玲芝.
小寶寶家庭保健護理小常識 講師:郭洽利老師
第十二章 存貨管理.
云南省民营医院院长培训课件系列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在医院 评审中的重要作用 刘 海 2015年8月25日.
新 员 工 培 训 护理部 王玉琼.
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要点 及注意事项解读 (管理组)
创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工作体会 医务部.
104年度醫院督導考核 辦理方式說明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 醫事管理科 104年3月25日.
因為有愛所以存在 馬偕紀念醫院 護理部.
主題:醫生 組員: 4a1i0011謝旻真 4a1i0901柯詠心 老師 : 趙品淳老師.
院前急诊转运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急诊科 蔡学全.
述职报告 江苏省人民医院 二院普外2病区 卞文霞.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临床护理教研室.
2015年第一季度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汇报.
感染管理分析通报 2016年5月.
外科部-特殊病例討論會(Case Conference)
生命之托 重于泰山 张芳芳.
社区急救 第一章 概论.
医院感染信息化管理 包头市中心医院 赵静.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器官移植中心创建研究型学科的实践与思考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沈中阳.
重症医学:华东地区现状调查(2015年第三次ICU普查)
第五章 病因病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微生物科
神经脑血管介入 脑病(介入)科.
湖北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熊薇
催人奋进正能量 -2013年第四季度病人反馈分析 2014年1月9日.
主题四: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打造信息高速路 为就医流程做减法 北京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017/3/20 第3章: 弹性与政策分析.
第九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 及其应用 一元函数微分学 推广 多元函数微分学 注意: 善于类比, 区别异同.
预防及纠正低钠血症 在治疗重症 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阜外医院急症抢救科.
ICU护理质量管理与人才培养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杨敏.
甲型H1N1流感 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醫院布品類管理 布品種類:大單、中單、小 單、床單 大洞巾、小洞巾 大包布、小包布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培训 中国医院协会 陈晓红.
歡迎您來到天使的家園.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任 南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 湖南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
沈阳市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考核细则解读 乔瑞华
全国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启动会 重要事件风险评估 金连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拜城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张伟伟 护士群号: 欢迎新护士加入我们的“天使之声”群
围手术期胆囊切除的护理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科二组.
心血管危重症病人的 安全管理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贾 艳 李庆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指導老師:郭倉義教授 第四組 朱志勳主任 陳弘哲醫師 林恭弘醫師 黃明宣護理師 陳宏瑜醫管專員 報告時間:
SAR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 医院感染相关监测结果汇报 (2013.1-2013.5) 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3.8

汇报内容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抗生素使用回顾性调查 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分离细菌耐药性监测

一、消毒灭菌监测结果

表 2013.1-2013.5间我院消毒灭菌监测结果 采样名称/部位 采样数 合格数 合格率(%) 物体表面 127 125 98.42 医护人手 98 95 96.94 消毒剂 60 100.00 无菌物品 19 空气 透析液 36 34 94.44 内镜 14 灭菌锅 97 合计 578 571 98.79

小结: 绝大多数项目消毒效果合格; 医务人员手、透析液消毒效果未完全达标; 医务人员需加强手卫生尤其是手消毒,寻找透析液消毒未达标的原因,以保证完全合格。

二、医院感染及抗生素使用等相关回顾性调查结果

(一)院内感染情况统计

1.我院各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率 及漏报率(2013.1-5) 科室 出院人数 感染例次 感染率(%) 漏报数 漏报率(%) 骨、胸外科 547 16 2.93 3 18.75 泌尿外科 328 13 3.96 1 7.69 妇产科 326 9 2.76 11.11 神经外科 316 22 6.96 4 18.18 神经内科 350 2.57 33.33 肝胆外科 199 7 3.52 胃肠外科 287 18 6.27 5.56 小儿、普外 218 0.46 肝病科 181 5 2 40.00 内分泌科 279 0.72 肾病科 204 1.96 血液科 222 7.21 12.50 心血管内科 436 8 1.83 呼吸内科 360 0.56 介入疼痛 221 6 2.71 急诊科 121 0.83 康复科 75 5.33 ICU 15.38 ★合计 ★5569 147 2.64 12.24 ★注:消化内科、耳鼻喉、眼科、职业病科及综合病房出院总人数为751,因均无医院感染人数,故未列入。

小结 总的感染率控制在10%以下(2.64%); 部分科室院感率稍高(ICU、胃肠外科、血液科、神经外科); 采取有效综合措施最大程度降低院内感染发病率; 院内感染漏报率12.24%(18/147); 漏报率较高的科室包括神经内外科、肝病科及骨胸外科; 强化院感上报意识,尽量减少漏报。

2.院内感染部位构成比(2013.1-5) 感染部位 感染人数 构成比(%) 上呼吸道 18 12.24 下呼吸道 57 38.78 泌尿道 41 27.89 表浅切口 17 11.56 深部切口 3 2.04 胃肠道 皮肤软组织 3.0 血液 2 1.36 口腔 1 0.68 其他 合计 147 100.00

3.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统计(2013.1-5) 常见危险因素:留置导尿管、激素/免疫抑制剂、 Ⅰ类及Ⅱ类手术切口。

针对院内感染常见部位及高危因素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 2.尽量缩短各类导管留置时间(气管插管、导尿管等); 3.严格掌握激素/免疫抑制剂的适应症; 4.注意术后切口的护理,尤其Ⅰ类及Ⅱ类的护理;

(二)抗生素使用情况统计

1.抗生素使用率(2013.1-5) 科室 出院人数 抗菌药物使 用人数 使用率(%) 骨、胸外科 547 307 56.12 血液科 222 104 46.85 泌尿外科 326 274 84.05 心血管科 436 124 28.44 妇产科 258 79.14 呼吸内科 360 352 97.78 神经外科 316 165 52.22 耳鼻喉科 229 153 66.81 神经内科 350 49 14.00 眼科 235 62 26.38 肝胆外科 199 185 92.96 介入疼痛 221 94 42.53 胃肠外科 287 183 63.76 急诊科 121 86 71.07 小儿、普外 218 57 26.15 康复科 75 10 13.33 消化内科 387 136 35.14 职业病科 30 9 30.00 肝病科 181 97 53.59 ICU 13 69.23 内分泌科 279 48 17.20 综合病房 7 4 57.14 肾病内科 204 101 49.51 合计 5569 2867 51.48

2.Ⅰ类手术切口及介入预防用药统计(2013.1-5) 科室 Ⅰ类手术切口预防用药 介入诊疗预防用药 切口人数 使用数 使用率(%) 人数 骨胸外科 207 137 66.18 6 泌尿外科 20 12 60.00 1 妇产科 神经外科 78 29 37.18 39 神经内科 22 肝胆外科 100.00 3 胃肠外科 2 小儿普外 150 28 18.67 消化内科 肝病科 9 肾病科 血液科 心血管科 149 4 2.68 呼吸内科 耳鼻喉科 8 5 62.50 眼科 130 21.54 介入疼痛 106 31 29.25 急诊科 66.67 合计 615 248 40.33 358 35 9.78

小结: 抗菌药物使用率: 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 介入诊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仅少数科室超标。 总的使用率控制在60%以下; 部分科室使用率较高,可能与收治病人情况有关; 望加强抗生素管理,严格掌握适应症; 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 总的使用率已超过30%; 多数具有Ⅰ类切口科室使用率均较高(60%-100%); 须加强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管理; 介入诊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仅少数科室超标。

(三)抗菌药物治疗患者标本送检统计

1.总的标本送检率(2013.1-5) 使用数 标本数 送检率 非限制 1048 630 60.11 限制性 662 479 72.36 特殊使用 238 202 84.87 √ √ √ √

2.各科室标本送检率(2013.1-5) 非限制性用药患者标本送检率均超过30%; 限制性用药患者标本送检率不足50%的科室:肝胆外科; 非限制级抗菌药及标本送检 限制级抗菌药及标本送检 特殊级抗菌药及标本送检 使用数 标本数 送检率 (%) 骨、胸外科 74 45 61.81 8 100.00 7 6 85.71 泌尿外科 173 136 78.61 28 27 96.43 妇产科 56 37 66.07 52 39 75.00 神经外科 42 23 54.76 18 17 94.44 31 29 93.55 神经内科 33 16 48.48 5 4 80.00 肝胆外科 73 35 49.75 45.95 1 胃肠外科 71 43 60.56 26 78.79 小儿、普外 55.17 消化内科 56.76 66.67 3 肝病科 22 13 59.09 58 49 84.48 9 内分泌科 30 14 46.67 77.78 2 肾病科 48 25 52.08 40 血液科 12 38.71 19 73.08 86.67 心血管内科 46 50.00 41 70.69 15 呼吸内科 80 54 67.50 118 93 78.81 72 59 81.94 耳鼻喉 70 20 76.92 介入疼痛 56.52 10 90.00 急诊科 53 52.83 11 55.00 40.00 ICU 83.33 其他★ 46.15 注:★包括眼科、职业病科及综合病房。 非限制性用药患者标本送检率均超过30%; 限制性用药患者标本送检率不足50%的科室:肝胆外科; 特殊使用药物患者标本送检率不足80%的科室:急诊科。

小结: 我院所有抗生素治疗患者总的标本送检率均达卫生部要求; 仅少数科室标本送检率仍未达标; 送检率未达标的可能原因: (1)客观原因,如无法采集标本; (2)主观原因,如标本送检意识有待加强;

三、医院感染细菌耐药性分析 (2013.-3)

1.临床标本培养阳性率 标 本 例 数 标本构成比(%) 阳性例数 阳性率(%) 痰 1167 46.27 142 12.17 血 398 15.78 23 5.78 尿 345 13.68 92 26.67 分泌物 169 6.70 47 27.81 粪便 90 3.57 0.00 胸水 54 2.14 2 3.70 腹水 46 1.82 1 2.17 脑脊液 84 3.33 8 9.52 胆汁 41 1.63 10 24.39 伤口拭子 31 1.23 12 38.71 脓液 20 0.79 4 20.00 引流液 19 0.75 9 47.37 咽拭子 13 0.52 30.77 关节液 0.40 导管 0.36 3 33.33 穿刺液 6 0.24 其他 22 0.87 共计 2522 359 14.32

小结: 标本中以痰最多;表明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的医院内感染形式; 影响阳性率的常见因素: 总的送检标本阳性率14.32%,提示标本送检阳性率有待提高。 影响阳性率的常见因素: 抗生素影响; 送检速度; 病原菌因素等。

2.培养阳性细菌前十名

3.检出细菌分布情况 G-球菌: G+球菌: 细菌种类 株数 构成比(%) G-杆菌/G+球菌/真菌比例 大肠埃希菌 119 36.84 243 (75.23%) 铜绿假单胞菌 30 9.29 肺炎克雷伯杆菌 40 12.38 不动杆菌属 38 11.76 阴沟肠杆菌 16 4.95 金葡菌 31 9.60 G+球菌: 65 (20.13%) 溶血葡萄球菌 7 2.17 屎肠球菌 14 4.33 粪肠球菌 13 4.02 白假丝酵母 15 4.64 真菌:15(4.64%) 合计 323 100

小结: 院内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占绝大多数(75.23%); 常见G-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不动杆菌属; 真菌感染不容忽视。

4.主要检出细菌药物敏感性监测结果

(1)大肠埃希菌药敏情况(119株) 相对敏感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美罗培南、 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头孢西丁等。

相对敏感药物:多粘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美罗培南、阿米卡星 (2)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情况(40株) 相对敏感药物:多粘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美罗培南、阿米卡星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

相对敏感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多粘菌素 (3)不动杆菌属药敏结果(16株) 相对敏感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多粘菌素 头孢哌酮/舒巴坦;

相对敏感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 (4)肺炎克雷伯杆菌药敏情况(40)株 相对敏感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等。

(5)阴沟肠杆菌药敏情况(16)株 相对敏感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多粘菌素、阿米卡星、 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

敏感药物:万古霉素、苯替考拉宁、苯唑西林、利福平 、米诺环素、呋喃妥因 (6)金葡菌药敏结果(31株) 敏感药物:万古霉素、苯替考拉宁、苯唑西林、利福平 、米诺环素、呋喃妥因 奎奴普丁/达福普汀 呋 地酸、左氧氟沙星。

敏感药物:万古霉素、苯替考拉宁、苯唑西林、氯霉素、 (7)肠球菌药敏结果(9株) 敏感药物:万古霉素、苯替考拉宁、苯唑西林、氯霉素、 奎奴普丁/达福普汀 。

(8)白假丝酵母菌药敏结果(15株)

2013.1-3 MDR-PA/PD分离率 MDR-PD比例较高!! 细菌 株数 MDR-PA/PD 百分率(%) 铜绿假单胞菌 31 1 3.23 鲍曼氏不动杆菌 38 25 65.79 肠球菌 30 0.00 合计 99 26 26.26 MDR-PD比例较高!!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 细菌 总株数 产ESBL 百分率% 大肠埃希菌 119 75 63.3 肺炎克雷伯菌 40 12 30.00 合计 159 87 54.72 结论:产ESBL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比率较高。

结论:MRSA、MRCONS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 细菌 株数 MRSA/MRCONS 百分率(%) 金葡菌 31 10 32.26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4 11 78.57 合计 45 21 46.67 结论:MRSA、MRCONS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

小结、分析: 我院院内感染G-杆菌耐药仍较严重,其中以鲍曼氏不动杆菌尤为严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等为相对敏感药物; 对金葡菌最敏感药物仍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部分细菌耐药率仍较高,产ESBL的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比率处于较高水平,可能是导致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规范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

汇报总结 环境卫生消毒效果(手、透析液)有待加强; 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比率亟待规范! 部分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患者标本送检率有待提高; 标本监测阳性率不够理想,加强各环节管理; 部分多重耐药菌比例处于较高水平,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