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光伏探测器 光伏效应: PN结受到光照时,可在PN结的两端产生光生电势差,这种现象则称为光伏效应。 光伏探测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光伏-产业链介绍 汪 雷 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Advertisements

第14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14.1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14.2 PN结 14.3 半导体二极管 14.4 稳压二极管
第2章 结型光电探测器.
Optical detection in silicon photonics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噪声.
模拟电子电路习题课1 ——主讲教师: 玄玉波.
第二章 基本放大器 2.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2.2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3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第3章 分立元件基本电路 3.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3.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3.3 共源极放大电路 3.4 分立元件组成的基本门电路.
第八章 光电器件.
第六章 光检测器 6.1 光电检测器 6.2 光电检测器的特性指标 数字光接收机 前端 线性通道 光检测器 偏压控制 前置放大器 AGC电路
四. 光探测器.
半导体的光电效应 因光照而引起物体电学特性的改变统称为光电效应 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可分为:内电光效应与外电光效应 内电光效应: 光电导效应
第8章 光电式传感器.
第二章2 光电导探测器 (PC-Photoconductive)
第6章 光电式传感器.
->>乳源高级中学通用技术<<-
大学物理实验 硅光电池特性的研究 技术物理系.
第二章 光电检测器概述.
光纤通信技术第五章 光检测器及光接收机 王建萍 信息光电子研究所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光电倍增管及发光二极管特性测试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思考题.
计 算 机 电 路 基 础 执教者:谢婷.
3.14 双口网络互联 1、级联 i1a i2a i1b i2b Na Nb i1 i1a i2a i1b i2b i2 Na Nb + +
第三章 半导体光电检测器件及应用 山东科技大学 主讲:刘维慧.
第2期 第1讲 电源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概 述 一、门电路的概念 实现基本逻辑运算和常用复合逻辑运算的电子电路 与 非 门 或 非 门 异或门 与或非门 与 非 与 与 门 或 门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14章 二极管和晶体管 14.1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14.2 PN结 14.3 半导体二极管 14.4 稳压二极管 14.5 半导体三极管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五章 光电探测系统的信噪比 §5.1 信噪比的概念 §5.2 噪声源 §5.3 信噪比与系统参数 §5.4 信噪比改善技术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1 绪论 2 运算放大器 3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4 场效应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5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第一章 半导体材料及二极管.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DV-830-3系列50米点阵式红外摄像机.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第6章 第6章 直流稳压电源 概述 6.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6.2 滤波电路 6.3 串联型稳压电路 上页 下页 返回.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1).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第7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7.1 概述 7.4 集成运算放大器.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物理 九年级(下册) 新课标(RJ).
集成运算放大器 CF101 CF702 CF709 CF741 CF748 CF324 CF358 OP07 CF3130 CF347
光电传感器另讲 光电传感器是采用光电元件做为检测元件的传感器。它首先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光电传感器一般由光源、光学通路和光电元件三部分组成。光电检测方法具有精度高、反应快、非接触等优点,而且可测参数多,传感器的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多样,因此在检测和控制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xt4-1 circuit data 元件 支路 开始 终止 控制 元 件 元 件 类型 编号 结点 结点 支路 数 值 数 值 V R R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第二章 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应用物理系.
7.2其他放大电路 7.2.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又称射极输出器,主要作用是交流电流放大,以提高整个放大电路的带负载能力。实用中,一般用作输出级或隔离级。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1).
诺 金 EE07系列 小型OEM数字输出温湿度变送器 产品特点: 典型应用: ► 气象应用 ► 加湿器、除湿器 技术参数: 选型指南: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图2-2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
6-1 求题图6-1所示双口网络的电阻参数和电导参数。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半导体器件的图测方法.
第 8 章 直流稳压电源 8.1 概述 8.2 稳压管稳压电路 8.3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8.4 稳压电路的质量指标.
4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4.1 结型场效应管 *4.2 砷化镓金属-半导体场效应管 4.3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第七章 频率响应 频率失真 (a)信号 (b)振幅频率失真 (c)相位频率失真
LCS之自由电子激光方案 吴钢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放大特性.
第四章 MOSFET及其放大电路.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常用半导体器件原理(2) ---PN结 西电丝绸之路云课堂 孙肖子.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 讲授内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授课对象:信息类专业本科二年级 示范教师:史雪飞 所在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9.5 差分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用两个晶体管组成,电路结构对称,在理想情况下,两管的特性及对应电阻元件的参数值都相同,因此,两管的静态工作点也必然相同。 T1 T2 RC RB +UCC + ui1  iB iC ui2 RP RE EE iE + uO  静态分析 在静态时,ui1=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第 10 章 运算放大器 10.1 运算放大器简单介绍 10.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10.3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04章 光伏探测器 光伏效应: PN结受到光照时,可在PN结的两端产生光生电势差,这种现象则称为光伏效应。 光伏探测器: 第04章 光伏探测器 光伏效应: PN结受到光照时,可在PN结的两端产生光生电势差,这种现象则称为光伏效应。 光伏探测器: 利用半导体光伏效应制作的器件称为光伏探测器,简称PV(Photovoltaic)探测器,也称结型光电器件。

光伏器件 简称PV(Photovolt) 单元器件 线阵器件 四象限器件

第04章 光伏探测器 4.1 光伏探测器的原理和特性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4.3 光伏探测器组合器件 4.4 光伏探测器的偏置电路

4.1 光伏探测器的原理和特性 1. 光照下的PN结电流方程及伏安特性 2. 开路电压Uoc和短路电流Isc 3.暗电流和温度特性 4.噪声、信噪比和噪声等效功率 5. 光谱特性 6. 响应时间和频率特性

4.1 光伏探测器的原理和特性 1. 光照下的PN结电流方程及伏安特性 电流方程 伏安特性

1. 光照下的PN结电流方程及伏安特性 伏安特性 第一象限:普通二极管 光电探测器 这个区域没有意义!!

1. 光照下的PN结电流方程及伏安特性 伏安特性 第三象限:光电导模式 光电二极管 这个区域重要意义!! 反向偏压可以减小载流子的渡越时间和二极管的极间电容,有利于提高器件的响应灵敏度和响应频率。

1. 光照下的PN结电流方程及伏安特性 伏安特性 第四象限:光伏模式 光电池 工作区域

1. 光照下的PN结电流方程及伏安特性 伏安特性 普通二极管 光电二极管 光电池

1. 光照下的PN结电流方程及伏安特性 等效电路 (意义:分析与计算) 普通二极管 电流源

2. 开路电压Uoc和短路电流Isc 4.1 光伏探测器的原理和特性 负载电阻RL→∞,光伏探测器两端的电压称为开路电压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

3. 暗电流 电流方程 暗电流 常温条件下,暗电流 硅光电二极管 ~100nA 硅PIN光电二极管~1nA 4.1 光伏探测器的原理和特性 3. 暗电流 电流方程 暗电流 常温条件下,暗电流 硅光电二极管 ~100nA 硅PIN光电二极管~1nA 硅光电二极管暗电流 的温度特性

3. 暗电流 电流方程 暗电流 暗电流的影响: 1.弱光的测量 2.增大散粒噪声 暗电流减小方法: 1.降低温度 2.偏压为零或为负 4.1 光伏探测器的原理和特性 3. 暗电流 电流方程 暗电流 暗电流的影响: 1.弱光的测量 2.增大散粒噪声 暗电流减小方法: 1.降低温度 2.偏压为零或为负

4.噪声、信噪比和噪声等效功率 噪声等效功率 特别注意: 一般产品手册中给出的探测器的NEP值仅考虑了暗电流对散粒噪声的贡献。 4.1 光伏探测器的原理和特性 4.噪声、信噪比和噪声等效功率 光伏探测器的噪声主要包括器件中光电流的散粒噪声、暗电流的散粒噪声和PN结漏电阻Rsh的热噪声。 噪声等效功率 特别注意: 一般产品手册中给出的探测器的NEP值仅考虑了暗电流对散粒噪声的贡献。

4.1 光伏探测器的原理和特性 光电二极管噪声等效功率计算 PIN PD ~10-14W/Hz1/2

5. 光谱特性 光伏探测器波长响应范围 P86 紫外 光电二极管 200nm 紫外光 可见光 红外--远红外光 4.1 光伏探测器的原理和特性 5. 光谱特性 P86 紫外 光电二极管 200nm 紫外光 可见光 红外--远红外光 光伏探测器波长响应范围

5. 光谱特性 光伏探测器波长响应范围 光电导探测器波长响应范围 二者光谱响应范围的差别?为什么? 紫外光 可见光 近红外--远红外光 4.1 光伏探测器的原理和特性 5. 光谱特性 紫外光 可见光 近红外--远红外光 光伏探测器波长响应范围 紫外光 可见光 近红外-- 极远红外光 光电导探测器波长响应范围 二者光谱响应范围的差别?为什么?

6. 响应时间和频率特性 光伏效应示意图 响应时间: 扩散时间~10-9s 漂移时间~10-11s 电路时间常数 1.5×10-9 s 4.1 光伏探测器的原理和特性 6. 响应时间和频率特性 响应时间: 扩散时间~10-9s 漂移时间~10-11s 电路时间常数 1.5×10-9 s 光伏效应示意图 光敏区薄,缩短扩散时间;边注入技术,?扩散时间

6. 响应时间和频率特性 频率特性: 仅考虑电路时间常数 4.1 光伏探测器的原理和特性 6. 响应时间和频率特性 频率特性: 仅考虑电路时间常数 硅光电二极管~几百兆赫,~上千兆赫的响应频率; PIN光电二极管~10GHz,雪崩光电二极管100GHz

比较:频率特性 光伏探测器 光电导探测器 4.1 光伏探测器的原理和特性 光伏探测器频率特性由电路时间常数决定 光电导探测器频率特性由载流子寿命决定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4.2.1 硅光电池 4.2.2 硅光电二极管 4.2.3 硅光电三极管 4.2.4 PIN光电二极管 4.2.5 雪崩光电二极管 4.2.6 紫外光电二极管 4.2.7 碲镉汞、碲锡铅红外光电二极管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4.2.1 硅光电池 工作区域:第四象限:

4.2.1 硅光电池 结构: 分类: 太阳能光电池 --主要用作电源,转换效率高、成本低 测量光电池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4.2.1 硅光电池 结构: 分类: 太阳能光电池 --主要用作电源,转换效率高、成本低 (Solar Cells) 测量光电池 --主要功能是作为光电探测用,光照特性的线性度好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4.2.1 硅光电池 光电特性 照度—电流电压特性 照度—负载特性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4.2.1 硅光电池 伏安特性 光电池伏安特性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4.2.1 硅光电池 伏安特性 --表示输出电流和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曲线 无外加偏压 (自偏压)

4.2.2 硅光电二极管 (Photodiode,简称PD) 结构: 比较:光电二极管与光电池 表4-2和表4-1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比较:光电二极管与光电池 表4-2和表4-1 掺杂浓度较低; 电阻率较高; 结区面积小; 通常多工作于反偏置状态; 结电容小,频率特性好; 光电流比光电池小得多,一般多在微安级

4.2.3 硅光电三极管 --又称为光电晶体管(Phototransistor,简称PT) 光电三极管在电子线路中的符号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4.2.3 硅光电三极管 --又称为光电晶体管(Phototransistor,简称PT) 光电三极管在电子线路中的符号

4.2.3 硅光电三极管 原理性结构图: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又称为光电晶体管(Phototransistor,简称PT) 光电三极管的结构和普通晶体管类似,但它的外壳留有光窗

4.2.3 硅光电三极管 原理图: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又称为光电晶体管(Phototransistor,简称PT) NPN光电三极管可等效为一个硅光电二极管和一个普通晶体管组合而成。

4.2.3 硅光电三极管 比较:光电三极管与光电二极管 表4-3和表4-2 光电三极管:输出光电流大 光电特性“非线性” ,频率特性较差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4.2.3 硅光电三极管 比较:光电三极管与光电二极管 表4-3和表4-2 硅光电三极管光电特性 硅光电二极管光电特性 光电三极管:输出光电流大 光电特性“非线性” ,频率特性较差

4.2.4 PIN光电二极管 结构: 特点: 应用: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PIN Photodiode,简称PIN PD) 在掺杂浓度很高的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夹着一层较厚的高阻本征半导体I 光经波导从I层进入 特点: 结电容变得更小,频率响应高,带宽可达10GHz; 线性输出范围宽 应用: 光通信、光雷达等快速光检测领域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PIN光电二极管结构 摘自国家精品课程《光纤通信技术》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制作

PIN光电二极管工作原理 摘自国家精品课程《光纤通信技术》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制作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4.2.4 PIN光电二极管 (PIN Photodiode,简称PIN PD) 美国AT&T贝尔实验室:带微谐振腔的InP/InGaAs光电二极管,。同时获得了高量子效率和大的带宽。克服了常规PIN光电二极管两者不可兼得的缺点. 该光电二极管光敏面Φ=150μm.峰值波长1.48μm、暗电流为14nA.量子效率为82%时, 结电容为0.757PF。

PIN光电二极管 实例:

内增益: M<1;M>1; M>>1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4.2.5 雪崩光电二极管 (Avalanche Photodiode,简称APD) APD内增益:102~103 外电路单位时间内的电子数 器件内单位时间内的光电子数 内增益: M<1;M>1; M>>1

4.2.5 雪崩光电二极管 1.结构原理: APD内增益:102~103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高反压(100~200 V) 强电场 载流子加速 碰撞 新载流子 雪崩倍增 --光电流的放大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雪崩光电二极管工作原理 摘自国家精品课程《光纤通信技术》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制作

2.雪崩增益M : UB为击穿电压 APD合适工作点: U接近UB,但不超过 4.2.5雪崩光电二极管 U很低 --没有倍增现象 --得到很大的倍增 APD合适工作点: U接近UB,但不超过 U超过UB --噪声电流很大

2.雪崩增益M : APD合适工作点: U接近,但不超过 UB与温度的关系 稳定APD工作点: 1. 稳压 2. 恒温 4.2.5雪崩光电二极管 2.雪崩增益M : APD合适工作点: U接近,但不超过 UB与温度的关系 稳定APD工作点: 1. 稳压 2. 恒温

APD工作电路举例: 2.雪崩增益M : APD合适工作点: U接近,但不超过 稳定APD工作点: 1. 稳压 2. 恒温 恒温箱 4.2.5雪崩光电二极管 2.雪崩增益M : APD合适工作点: U接近,但不超过 APD工作电路举例: 稳定APD工作点: 1. 稳压 2. 恒温 恒温箱

APD内增益:102~103 1.结构原理 2.雪崩增益M 3.噪声特性 4.响应时间 (0.05~2.0ns) 4.2.5雪崩光电二极管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4.2.5雪崩光电二极管 (Avalanche Photodiode,简称APD) APD内增益:102~103 1.结构原理 2.雪崩增益M 3.噪声特性 4.响应时间 (0.05~2.0ns)

雪崩光电二极管 实例:

雪崩光电二极管 PIN PD ~10-14W/Hz1/2 APD ~10-15W/Hz1/2 Si-PD ~10-13W/Hz1/2 PMT ~10-16W/Hz1/2

4.2.5雪崩光电二极管 PIN-PD,APD应用比较 例1 机载照射器光斑监测系统

4.2.5雪崩光电二极管 PIN-PD,APD应用比较 例1 机载照射器光斑监测系统 总投资XXX万元 激光波长1.06μm

例1 机载照射器光斑监测系统 总投资XXX万元: 激光波长1.06μm 地面光探测器点阵 光斑检测阵列 240个探头 光斑检测阵列 240个探头 APD:1800元/个 40万元 PIN-PD:30~40元/个 4万元 地面光探测器点阵 入射光较弱时,采用APD;入射光较强时,宜采用PIN管

机载照射器照射光斑监测系统 探测器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4.2 常用光伏探测器 4.2.1 硅光电池 4.2.2 硅光电二极管 4.2.3 硅光电三极管 4.2.4 PIN光电二极管 4.2.5 雪崩光电二极管 4.2.6 紫外光电二极管 4.2.7 碲镉汞、碲锡铅红外光电二极管

4.3 光伏探测器组合器件 --也称为集成结型光电器件 光伏探测器的组合器件特点是:大多在一块硅片上按一定要求制造出若干个光伏探测器,可用来代替由分立光伏探测器而组成的变换装置,不仅具有光敏点密集量大,装置结构简单、紧凑、调节方便、精确度高等优点,而且还可以扩大变换装置的应用范围。

4.3 光伏探测器组合器件 4.3.1半导体色敏感器件 4.3.2阵列式光电器件 4.3.3象限式光电器件 4.3.4光电位置探测器 --也称为集成结型光电器件 4.3.1半导体色敏感器件 4.3.2阵列式光电器件 4.3.3象限式光电器件 4.3.4光电位置探测器 4.3.5光电耦合器

4.3.1半导体色敏感器件 1.结构原理 4.3 光伏探测器组合器件 双结光电二极管半导体色敏器件 同一块硅片上制造的两个深浅不同的PN结: --PD1为浅结,对波长短的光响应率高; --PD2为深结,对波长长的光响应率高。

4.3.1半导体色敏感器件 2.检测电路 对数放大器 差动放大器 对应于不同颜色波长的输出电压值 4.3 光伏探测器组合器件 UT=kT/e,室温条件下,UT≈26mV;Isc1和Isc2分别为PD1、PD2的短路电流

4.3 光伏探测器组合器件 4.3.1半导体色敏感器件 3.短路电流比 短路电流比 与入射波长关系 入射波长 与输出电压关系

4.3.1半导体色敏感器件 4.应用举例 4.3 光伏探测器组合器件 半导体色敏器件特点: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等。 --在工业上可以自动检测纸、纸浆、染料的颜色;--医学上可以测定皮肤、牙齿等的颜色; --用于家电中电视机的彩色调整、商品颜色及代码的读取等,它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光电器件。 半导体色敏器件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光电器件。CCD摄像器件--颜色识别功能

4.3 光伏探测器组合器件 4.3.2阵列式光电器件 结构: 10DP型光电二极管线阵器件

4.3.2阵列式光电器件 用途: 2个, 光点移动方向 2~4个, 相位信息 100以上, 一维光学图像、 空间频谱分析 --线阵CCD 4.3 光伏探测器组合器件 4.3.2阵列式光电器件 用途: 2个, 光点移动方向 2~4个, 相位信息 100以上, 一维光学图像、 空间频谱分析 --线阵CCD

4.3 光伏探测器组合器件 4.3.3象限式光电器件 各种象限式光电器件示意图 ——准直、定位、 跟踪、频谱分析

4.3.3象限式光电器件 工作原理 缺点:光敏面上有象限分隔线,对光斑位置不能进行 4.3 光伏探测器组合器件 以四象限为例: 若入射光为正中心O,4个PD的输出均等; 若偏于1象限,则PD1输出较大,其余均较小 缺点:光敏面上有象限分隔线,对光斑位置不能进行 连续测量,位置分辨率受影响

4.3.4光电位置探测器 --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s,简称PSD 4.3 光伏探测器组合器件 4.3.4光电位置探测器 --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s,简称PSD 特点:光敏面上无象限分隔线,对光斑位置可进行 连续测量,位置分辨率高 一维PSD 结构 三层: --上面为P层 --下面为N层 --中间为I层 P层光敏层,电阻均匀

4.3 光伏探测器组合器件 4.3.4光电位置探测器 P层的电阻率分布均匀、负载及电极接触电阻为零

4.3.5光电耦合器 4.3 光伏探测器组合器件 光电耦合器是发光器件与接收器件组合的一种元件。 发光器件: 常采用发光二极管 接收器件: 常用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集成电路等

4.3.5光电耦合器 例1:用光电耦合器隔离的高压稳压电路 高压区 光 低压区

4.3.5光电耦合器 例2. 计算机系统中终端设备 与主机的隔离运行 光 大型计算机主机 用户终端设备 课后查资料:实现隔离的接口电路

4.3 光伏探测器组合器件 4.3.1半导体色敏感器件 4.3.2阵列式光电器件 4.3.3象限式光电器件 4.3.4光电位置探测器 总 结: 4.3.1半导体色敏感器件 4.3.2阵列式光电器件 4.3.3象限式光电器件 4.3.4光电位置探测器 4.3.5光电耦合器

4.4 光伏探测器的偏置电路 例如: --偏置电压 --偏置电阻 偏置电路: --为使器件正常工作,提供合适的电流或者电压 意义: T R b +UCC c 意义: 1. 提高探测灵敏度 2. 提高频率响应 3. 降低噪声

4.4 光伏探测器的偏置电路 反向偏置电路 零伏偏置电路 自偏置电路

4.4 光伏探测器的偏置电路 4.4.1自偏置电路

4.4 光伏探测器的偏置电路 4.4.1自偏置电路 1.短路或线性电流放大区 光电池自偏置电路 3.功率放大区 2.空载电压输出区

4.4.1自偏置电路 ri =0~10Ω 1.短路或线性电流放大区 RL0=0 (运放虚短) 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为: 4.4 光伏探测器的偏置电路 4.4.1自偏置电路 1.短路或线性电流放大区 RL0=0 (运放虚短) 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为: ri =0~10Ω 线性放大区:线性好、输出光电流大,暗电流近似为零、信噪比好,适合弱光信号检测。

4.4.1自偏置电路 2.空载电压输出区 RL~1MΩ 光电池处于接近开路状态 光照,输出电压从 0跳跃到0.45~0.6V 4.4 光伏探测器的偏置电路 4.4.1自偏置电路 2.空载电压输出区 RL~1MΩ 光电池处于接近开路状态 光照,输出电压从 0跳跃到0.45~0.6V 空载电压输出区:具有很高的光电转换灵敏度,不需偏置电源,适合于开关或控制电路

4.4 光伏探测器的偏置电路 4.4.2零伏偏置电路 两种零伏偏置电路: 反偏置:反偏压很小或为零 自偏置:负载电阻为零

1.零伏偏置电路特点 质量好的光伏探测器: 中远红外波段光伏探测器: 4.4.2零伏偏置电路 零伏偏置,1/f 噪声最小,暗电流为零 --较高的信噪比。 中远红外波段光伏探测器: --窄禁带(Eg很小),受热激发影响较 大,反向偏压不能大(一般为几百毫伏至一点 几伏) --零伏偏置或接近于零伏偏置。

4.4.2零伏偏置电路 2.零伏偏置电路实例 例1:自偏置_负载电阻为零 例2:反偏置_反偏压为零

4.4 光伏探测器的偏置电路 4.4.3反向偏置电路 反向偏置电路特点: --灵敏度、频带宽度和光电变换线性范围

4.4 光伏探测器的偏置电路 为了分析问题方便,将第三象限特性曲线旋转到第一象限 反向偏置电路 与晶体三极管输出曲线类似

4.4.3反向偏置电路 1.基本反向偏置电路 回路方程: U(I)为光电二极管的端电压 Ub为偏置电压 电路图: 负载电阻上的输出信号:

4.4.3反向偏置电路 1.基本反向偏置电路 选择负载电阻RL和偏置电压Ub : 负载电阻的影响 偏置电压的影响

4.4.3反向偏置电路 1.基本反向偏置电路 选择负载电阻RL和偏置电压Ub : 方法: --标出拐点M --功耗限制 --图解分析方法

1.基本反向偏置电路 --标出拐点M 图解分析方法: 4.4.3反向偏置电路 选择负载电阻RL和偏置电压Ub : 直观、方便,适应于检测恒定或缓慢变化的入射光信号的直流电路,特别适应大信号状态下的电路分析。至于检测高频小功率光信号或者检测极微弱光信号的电路分析方法将在第十章介绍。

4.4.3反向偏置电路 2.反偏光电二极管的跨阻抗放大电路 输出电压: 电路图: Uo= −IpRf 思考: 反偏光电二极管? 跨阻抗放大?

2.反偏光电二极管的跨阻抗放大电路 电路特点: 与基本反向偏置电路相比: 4.4.3反向偏置电路 --具有极小的负载电阻(ri) --不易出现信号失真 --又能输出较大的电压信号

2.反偏光电二极管的跨阻抗放大电路 电路特点: 与零伏偏置电路相比: 4.4.3反向偏置电路 --具有较高的反向工作偏压(Ub) --光电二极管结电容较小 ,响应速度快 --有较大线性响应动态范围

2.反偏光电二极管的跨阻抗放大电路 电路应用: 4.4.3反向偏置电路 2.反偏光电二极管的跨阻抗放大电路 电路应用: 已研制一种采用PIN光电二极管和输入级为场效应管(FET)的跨阻抗放大电路组合件,即PIN-FET微型组件。这种组件具有频率响应宽、信噪比高、输出阻抗低和可靠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激光雷达、激光测距和光纤分布式测温等系统。

4.4.3反向偏置电路 3.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反向偏置电路 温度范围(-40°C~70°C)内自动稳定偏压

4.4 光伏探测器的偏置电路 总 结: 反向偏置电路 零伏偏置电路 自偏置电路

本章小结 1.光伏探测器:光电池、光电二极管(PD)、PIN光电二极 管(PIN PD)、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和光电三极管等 2.光伏探测器工作模式:光电导和光伏模式 3.光伏探测器的光电特性:照度、负载特性,线性 4. 光伏探测器的噪声:光电流、暗电流散粒噪声,雪崩噪声等 5.光伏探测器偏置电路:自偏置电路、零伏偏置电路和反向 偏置电路 6.光伏探测器与光导探测器比较:内增益 、响应频率 、光 谱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