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2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12 第三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 考 情 分 析 3 提 分 技 巧 2 考 点 梳 理 4 专 题 训 练
考 情 分 析
新课标《考试大纲》表述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考点介绍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D级。分析《考试大纲》及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出: (1)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古诗鉴赏考查的常规题型,命题形式有单独设题,也有结合形象、语言或思想内容等综合设题。试题中常见的有“手法”“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表达手段”“表达技巧”等表述方式。
(2)在高考中,考查表达技巧的鉴赏,重点考查的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和“怎么样”。即仅知道表达技巧“是什么”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为什么”(这种表达技巧是如何运用的)和“怎么样”(这种表达技巧对表达诗歌思想感情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考 点 梳 理
板块一 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下面分别加以讲述。 考查角度(一) 直接抒情的考查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一味投降、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李益的《江南曲》“嫁与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将闺中妇女那由热切盼望至深切失望直到怨恨的心路历程直接表露出来。
【例题1】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宋)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漏:漏壶,古时计时器。 第二、三两联主要是运用什么抒情手法来抒发自己情感的?请略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二、三两联主要运用直接抒情来抒发夜宿所感。二联直接叙写羁旅的困顿和抒发乡思之愁。出句写旅夜的悲苦境遇,病中行役,体弱衣单,值此秋风萧瑟、玉露凋伤的凉夜,不仅肉体上有切肤透骨的寒意,而且连心灵也仿佛浸透在凄寒之中,对句以恍惚的梦境写自己难以排遣的乡愁。颈联写忧国之思,出句说诗人一想到时势的艰难,情不自禁地慷慨悲歌;对句写诗人于壮怀激烈、郁愤难伸的情况下起身下床,徘徊窗下,窗外映入诗人眼帘的,也是一片凄凉的景色。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题目。 [黄钟]人月圆·客垂虹 (元)张可久 三高祠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濛。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 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注:①三高祠,在吴江垂虹桥东,祀越范蠡、晋张翰、唐陆龟蒙,此三人皆功成名就而后退隐。
“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抒发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直抒胸臆,作者以“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三句反问,直接表现了作者知音难觅、前途渺茫、无人理解的悲凉心境和孤寂情怀。
考查角度(二) 间接抒情的考查 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以景结情、即事抒情、借古讽今等。 下面将间接抒情的常见方式加以说明。 (1)即景抒情 即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油然而生感慨。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听到折柳曲的笛声,不禁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诗人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2)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忆江南》中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诗人对江南水乡魂牵梦绕般的深情。《如梦令》中李清照对春光的留恋惜别之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间已是“绿肥红瘦”的景象来抒发的。
(3)寓情于景(移情于景) 寓情于景(移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或转移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晚唐张泌的《边上》写到:“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暮烟”、“秋草”是没有感情的,所谓“愁”“恨”是诗人感情寄寓或转移到了所写景物上。姜夔的《扬州慢》写到:“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废池乔木”是没有感情的,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寄寓或转移到了所写景物之上。
(4)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表面上咏物,实际上言志。这首诗借咏梅花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品格。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借蝉的形象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赏。
(5)以景结情 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的第三句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来表现“不尽”呢?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6)即事抒情 即事抒情又叫借事抒情、叙事抒情,是指通过交代有关情况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开头二句虽然是在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大好风光,没有想到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昔日不再,梦一样的回忆,改变不了眼前的无奈。后两句抒发了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沧桑巨变。
(7)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古代封建社会中许多有识之士,大都博古通今,对现实有较为深刻的体察,而他们大多数又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感到生不逢时。生活在那个时期,心中积郁不满,但又不可明说,特别是揭露时弊、指斥朝政更是不便明说,于是他们往往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去寻求载体,以便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心曲。如刘禹锡的《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例题2】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满川风月替人愁”一句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诗采用了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使那本来很美的“满川风月”也是一派愁容。这一江风月的悲愁,正是诗人愁情的外射。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晚次鄂州①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①这首诗作于作者避安史之乱南下流亡途中。②估客:商贾。③三湘:本指湘江流域,泛指江南地区。
“愁”字堪称本诗的诗眼,从三、四联看,诗人愁的原因有哪些?这两联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愁的原因:①羁旅漂泊,思乡盼归;②家业荡尽,功业落空;③战乱未平,国事堪忧。第三联借景抒情或以景衬情。以秋色烘托羁旅之愁,以明月衬托思乡之情。第四联直抒胸臆,表达厌战、忧国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卖花声·题岳阳楼①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②。 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①元丰中作者用边帅高遵裕,管勾机宜,从军守灵州,因赞画无功,作诗讥讪,于元丰五年冬十月,谪监郴州茶盐酒税,南行途经岳阳。②《阳关》:本是唐代王维所作的《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入乐府时名《渭城曲》,又名《阳关曲》。
此词开头和结尾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任选一处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题时,首先应明确该句写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很明显,词的开头与结尾都写景,这样就可以确定答案应该与写景有关,考生分析与写景有关的表现手法,得出借景抒情的手法并不难。其次,结合词句进行具体分析,即明确作者借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案】 开头和结尾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开头呈现的是一幅萧疏的画面:秋风里,万木凋零,树叶在君山之上纷纷飘落;洞庭湖,水天一色,烟波浩渺,茫茫无际。表达了作者失意惆怅的情感。结尾处,作者回首远望,夕阳西下,天边一片残红。这既有难言的愤懑,也有无限的眷恋。
板块二 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可参见第一部分,这里重点介绍古代诗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 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说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例如:“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秦观《鹊桥仙》)
(2)比拟 比拟是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及行为,或者赋予甲事物以乙事物的行为动作,从而使描写生动形象,使画面鲜明灵动,使表情达意更别致、更隽永。例如:“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通过比拟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灵性,饶有情趣。
(3)借代 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得最广泛。称人时可用籍贯、官职、做官地等来代称,称物时可用一些有特征的或相关联的另一类事物来代称,有的代称甚至相沿成习。借代在诗词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很多,或得体,或含蓄,或形象,或别致。例如:“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衣冠”代指晋代士族,即名门望族,因为他们以戴高高的帽子、穿宽大的衣服招摇过市而显耀自己的身份。
(4)排比 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如:“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苏轼《行香子》)
(5)夸张 夸张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更强烈、更鲜明,更能感染读者。例如:“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少女以五件不可能出现的事为誓,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坚贞和无所顾忌的追求,人物形象鲜明。 (6)对比 古代诗人在创作时经常通过对比来表明自己对事物、对世事的喜恶或憎悯。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富豪之家酒香肉味飘出深宅大院,而外边却饿殍塞道,对比何等鲜明,反映了当时贫富对立的社会现实。
(7)对偶 对偶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浑圆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8)双关 古典诗词讲究含蓄美,因而双关手法运用较多,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双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例如:“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南朝乐府《西洲曲》)“莲子”谐音双关,指“怜子”,“爱你”之意。
(9)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就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既是秦时明月秦时关,又是汉时明月汉时关,也是今时明月今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的悲剧。 修辞手法的考查主要有两种情况。
考查角度(一) 分析题干指定的修辞手法 这种题型,题干已经指明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考生所做的就是对诗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例题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①。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①穷秋:夏历九月,晚秋。
梁启超曾将下阕中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赞为“新奇的比喻”。请简要分析“比喻”的“新奇”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词人将“飞花”和“梦”、“丝雨”和“愁”这两组本来互不相关的事物,依据它们之间分别具有的“轻”和“细”的相似点,构成了两个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另外,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亦很新奇。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游 苏轼 润州作,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①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①姮娥,即嫦娥。
上阕“雪”与“杨花”互喻,构思巧妙,试分析这两个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雪与杨花代表着两种不同节候的特点,一可以形象地表示气候由极冷到极暖,反映离别时间之长,从而表达对远人深深的思念;二可以构成洁白迷蒙的景象,象征着纯真而纷乱的情思。
考查角度(二) 分析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 这种题型,题干中未指明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需要考生对诗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然后加以分析。 【例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问题。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注 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蛾眉亭:据《安徽通志》载,蛾眉亭在当涂县北二十里,据牛渚绝壁。前直二梁山,夹江对峙,如蛾眉然。
上阕写景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上片由景生情,起句“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气势不凡。作者先是抬头仰视,只觉峭壁插云,好似倚天挺立一般。待登上峰顶的蛾眉亭后,低头俯瞰,只觉悬崖千尺,直逼江渚。这开头两句,一仰一俯,一下一上,雄伟壮丽,极富立体感。“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作者骋目四望,由近及远,又见东、西梁山似两弯蛾眉,横亘西南天际,仿佛凝聚着无限的忧愁与怨恨。
由此作者想到金兵进逼,故土沦陷。“几时极”三字,用时间的无穷不尽,状心事的浩茫广漠。下片融情入景。“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前句写江潮。潮因风急,拍岸惊涛,加上暮色苍茫,更使江潮呈现出雄浑沉郁的景象,这样就为下文抒情渲染了气氛。后句写酒后闻笛。作者借酒浇愁之后,听到远处传来的悲凉笛声,更使人感到格外辛酸、痛苦。“试问谪仙何处?”作者想到李白一生怀着“济苍生”和“安社稷”的政治抱负,但他壮志难酬,最后病死在当涂。自己虽然身任官职,但投降派得势掌权,自己的理想也无法实现。读者从虚无缥缈的远烟中,已能充分领悟到他此刻的心情了。
【答案】 (1)夸张:“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牛渚山峭壁如削、倚天而立、直插江中的雄奇壮美之景。 拟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句运用拟人手法,写青山似女子蛾眉不展,凝愁带恨,寄寓作者内心的愁苦。 比喻:“天际两蛾凝黛”句将江天之外两座夹江而立的远山比作女子蛾眉,突出青山的秀美。
(1)如果题目已经给了答题的角度,就不能乱答:问比喻,就不能答拟人;问排比,就不能答对比。不能混淆概念,答错角度。 (2)判断表达技巧要立足整体。即把所给的判断材料当做一个整体来看,不是只看其中的一个片段。如判断“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所用的修辞手法,就不能单看“城中桃李愁风雨”这半句而认为是“拟人”,而应把两句联成一个整体看,则为“对比”。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①。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②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恶禁持:恶,猛;禁持,摇晃。②亚门:几乎与门等高。
下片结尾一句包含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借代。用“灯火”代指家人。②拟人。赋予“灯火”以人的情感。写出了家人盼归之殷切,亦写出自己归心之急切。
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黄 州 陆 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 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 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 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 生子何须似仲谋!
注: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指处境窘迫之人。齐优:齐国取悦于人的优伶。仲谋:即孙权,据说曹操攻吴时孙权军队很整齐,于是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一联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采用借景抒情和拟人手法。“江声不尽”,似表英雄无尽之恨;“天意无私”,上天不因为人有未竟的事业而让时间停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板块三 描写和其它表现手法 描写和其它表现手法一般包括: (1)正衬与反衬 烘托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烘托包括两种,一是正衬,二是反衬。 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以景衬情,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三、四句用深千尺的桃花潭水烘托出了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景物相衬,如米芾的《望海楼》:“云间铁瓮近青天,飘渺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耸立云间,临近青天,这样就烘托望海楼的高峻。 反衬可使形象更鲜明、效果更强烈。尤为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们所青睐。如李煜《望江南》:“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以梦写现实,以梦的美好反衬现实的残酷,二者是“天上人间”的差别。再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歌以动衬静,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又通过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
(2)动和静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诗歌或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如王籍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声写静,以动衬静。诗歌或一动一静,动静结合,相辅相成,如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月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3)虚和实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实”是指图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所谓实,就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所谓虚,就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象中的,写所感。虚实相间,相辅相成,就能避免方法上的刻板平直,更能准确传情达意。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前三句写眼前所见,是实写;第四句以银河比喻庐山瀑布,为虚写。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4)渲染和白描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例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的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后指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例如,聂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全诗以小见大,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5)扬和抑 欲扬先抑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表达技巧,也叫欲扬故抑。它是指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手,宕开一笔,欲擒故纵,而后才透露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制造悬念,形成波澜,造成鲜明对比,达到突出某个人物或某种思想的目的。这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其中,“扬”是最终目的,“抑”只是一种手段,是为“扬”蓄势的。如纪晓岚的祝寿词:“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个儿子去做贼,偷得仙桃献母亲。”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
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老纪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大家立刻欢呼起来。全诗欲扬先抑,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诗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包含对贾生的赞叹。
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从全诗所表达的意思来看,前几句围绕“求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而结尾却陡然下落,点明“求贤”的真正用意,可谓“抬得高,摔得响”。因此,可以说,欲抑先扬的手法,使对孝文帝(对象)只知自己心无百姓的贬抑(情理)更为有力,加大了讽刺的力量。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
(6)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言微旨远。往往以眼前景物反映重大内容。如《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写昔日人来人往的朱雀桥,今天荒凉冷落了。“野草花”往往象征衰败,“野”字增添了荒凉景象。“乌衣巷口夕阳斜”,夕阳西下,再点上一“斜”字,何此惨淡?“旧时王谢堂前燕”,把“燕子”想象成历史的见证人,似乎信手拈来,却足以使人想起乌衣巷昔日的繁荣。“飞入寻常百姓家”,“寻常”突出了今日与往日之不同,寄托着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全诗落笔于眼前的“野草花”、“夕阳”、“堂前燕”等细小景物,却反映了一个深刻的主旨:封建权贵势倾一时,终究逃不脱衰亡的命运。
(7)点面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
(8)侧面烘托 正面描写是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侧面烘托是用对其他事物的描绘来烘托所要着力表现的对象,从而使这一对象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这种方法也叫侧面描写,它往往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在正面描写的基础上加以运用。它的好处就在于能调动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对所要表现的主体事物进行再创造。例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有一段对秦罗敷美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一段即用侧面烘托之法。
(9)对面落笔 对面落笔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艺术构思技巧。诗人在写人叙事时不从自己角度着笔,而从对方角度入手,进行悬想揣测,从而曲折达意,收到委婉旁衬的艺术效果。杜甫的《月夜》运用的正是这一技巧。安史之乱,杜甫妻离子散,自己身在长安,妻儿却远处鄜州,两地阻隔,生死莫测,牵肠挂肚,何时相逢,诗人的内心情感激荡,如波汹涛卷;但在表达这种情感时,他却从对面落笔:“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此诗的构思,正应了前人的评论“忌直贵曲”。
(10)细节描写 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像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细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古诗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见微而知著”的效果。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中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补写,生动地写出诗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透露出浓浓的乡思之情。
(11)联想想象 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大胆丰富的想象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所谓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12)用典手法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引人联想等作用。雍陶《题君山》中:“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诗人巧用典故,把倒映湖中的君山比作舜的妃子梳洗时青黛色的螺髻,形象生动而又贴切。用典在增强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才能透过典故的本意进而理解用典后所表达的含义。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点化前人语句。点化不同于直接引用,而是将前人语句消化后用自己的话写出。如《孟子》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句子,为杜甫所点化,在《咏怀五百字》中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②引用历史典故。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引用典故来形容李凭弹箜篌之妙,增强了诗词的艺术表现力。
③反用历史典故。点化和引用历史故事,都是正用其意,反用历史典故,则是反其意而用之。比如,汉文帝(刘恒)爱贾谊之才,将他从长沙召回,在宣室接见,而李商隐的诗《贾生》中,“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反用汉文帝接见贾谊的故事,讽刺了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这实则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 (13)象征手法 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在特定的事物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比如,梅花象征坚贞,兰花象征高洁,牡丹象征富贵,竹子象征气节,红豆象征相思,浮云象征游子,秋扇象征弃妇,子规象征悲愁。
考查角度(一) 分析题干指定的表现手法 这种题型,题干已经指明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考生所做的就是对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例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魏十六还苏州 皇甫冉①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②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①皇甫冉: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唐时常州为毗陵郡)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②阴虫:指蟋蟀。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全诗结构巧妙,语虽平淡而意味深长。前两句实写景,烘托情。后两句想象明天,与此时的秋夜作对比,进一步表达了离情别绪,又是虚写。考生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诗歌思想情感来分析。 【答案】 诗歌的“实”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虚”是诗人想象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人的感情(留恋、孤寂和感伤)。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晚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三) 范成大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诗歌第三、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直接点明考查对虚实结合艺术手法的鉴赏。首先应根据诗句内容,指出虚实的具体所指,如此诗中的实写是指眼前之景,虚写是想象之景。然后可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答案】 诗歌第三、四句是先实后虚,“鸡飞过篱犬吠窦”是实景,写田园中的动态,而“行商来买茶”则是由此景而想到的事,是虚景。虚实结合,更好地表现了“田家”日常生活的安宁。
考查角度(二) 分析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 这种题型,题干中未指明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需要考生对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进行判断,然后加以分析。 【例题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耒阳溪夜行 戎昱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句中的“归”字是本诗的感情基础,飘泊在外的游子,回家时的心情是无比喜悦的,李白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兴奋。另外,诗歌写景是为了抒情,要通过联想和想象,仔细品味出其中的感情。 【答案】 最后两句诗运用了衬托(反衬或以哀写乐)手法。猿声凄惨,但在这归家的晚上,听到它,唤起的不再是离愁别绪,从而衬托出心中的喜悦之情。
解答表达技巧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古诗的表达技巧是外衣,主旨情感是内核,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因此,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需要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并结合诗歌的主旨和情感。 (2)如果题目没有给答题的角度,表达技巧种类较多时,应“多中取主”“多中取特”。就是说在众多表达技巧中优先考虑,首先选取那个最主要、特征最明显的技巧。“整体看手法”,意谓鉴赏全诗的表达技巧,优先从表现手法角度切入;“局部看修辞”,意谓鉴赏局部表达技巧,优先从修辞手法角度切入。
(3)在答题时,要注意根据题干提示的相关信息审清楚答案的数量,即要分清楚题干中“一”与“些(多)”、“主”与“次”的区别。题干中说“哪种”,则只能答一种;题干中说“哪些”,则要多角度切入,不能少答;题干中说“主要”(突出),则一般只答出一种,至多两种。因此,要求答一个的,绝不能答多个;要求答多个的,绝不能少答;要求答主要的、突出的,绝不能答次要的、不突出的。这样,才能确保答题的规范和准确。
(4)表达技巧题可以分为两种,简单题型和完整题型。 简单题型只答出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即可。不需要作分析说明。完整题型答题要包含完整的步骤,即实行“三步走”:指出表达技巧(是什么)——分析表达技巧(为什么)——点明表达效果(怎么样)。答题时要根据该题设问数量和分值分配来确定是简单题型还是完整题型。一般来说该小题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问题构成且各自之间不相关联,或者说该小题只有一问且赋分在一分或两分以内,则可以确定为简单题型,答题时只需要答出相关术语即可;如果该小题只设置了一个问题且赋分较高(一般达到三、四分或以上),则可以确定为完整题型,答题时就要考虑步骤的完整性、要点的齐全性,力求做到立足文本,点面结合,答题规范。
8.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采桑子 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上片写失去情侣以后的心情。“花前月下”,原为游春男女的聚会之地,而偏偏在这游乐之处,失却了游春之侣;花前诚然可乐,但独自一人,徘徊觅侣,触景生情,甚至举目四顾,一片凄凉,大好春光,亦黯然失色。“纵有”句说笙歌在游乐时最受欢迎,但无人相伴,则笙歌之声,适足令人生悲,“纵有”两字,从反面衬托失侣之痛:笙歌散尽,固然使人因孤寂而断肠,但作者却感到即使笙歌满耳,也仍然是愁肠欲断。
下片写作者失却伴侣,形单影只,而眼前蝶戏林间,燕穿帘幕,更使人不堪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以景结情,夕阳斜照在绿树青苔之上的静景,正与上片“满目悲凉”一句相照应,韵味无穷,耐人思索。 【答案】 主要使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用春花怒放之景,反衬失却侣伴之悲;用笙歌反衬愁肠欲断;用蝶燕双双反衬孤寂。
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留春令·咏梅花 史达祖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这首词题为《咏梅花》,但却很少从正面着墨,请从上片内容简析本词是怎样写梅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上片写溪上月下赏梅情景。词人自号梅溪,爱梅之情一直很深。词人是大约在春天的一个傍晚来到梅花溪的。此时太阳落山,月亮升起皓空,但见那梅树在明月清光的映照下,银光素辉,清奇幽绝,分外动人。可是,那梅树梢头却因暮色尚未散尽,而月色又不明朗,朦朦胧胧,看不清梅花的冰姿雪容。这情景对一心赏梅,爱之情深的词人来说,自然是很扫兴的,心中不觉浮起难以抑制的怨愁,因而以清空骚雅之笔写出两句奇妙的词句:“挂愁无奈,烟梢月树。”既写出梅花动人的神韵,又写出诗人浮起的怨愁。“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写词人月下徘徊,愁思难释的情景。
暮色已浓,明月倒映,把一涓春水照得上下透明,打破了溪上昏暗的暮色,仿佛一切都无所隐匿,连词人的满怀相思也没有可安顿的地方,真个是“寸心外,安愁无地”,闲婉深曲的细腻感情在低低的诉语中得到全面的吐露。“春月”既写月光月色,又映带出水光水色,水月相融的清美含蓄意境宛然可见。句中的“点”字形象地写出月光映澈溪水,点破黄昏,消去暮色的明秀清幽景象。而且春月点破黄昏又富有一种动态感,化静为动,饶有情趣。
下片写月下的回忆和遐想。第一句“曾把芳心深许”,上承“相思”二字,用拟人化手法叙说梅花相爱情深,曾两情相悦,此时犹沉浸在昔日欢爱的回忆中。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了,往事犹记,旧情依然,魂牵梦随,柔情似水,满腹衷肠,急切欲诉,却又思绪纷乱,欲说又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悲戚戚地吐出一句:“故梦劳诗苦!”这个“苦”字,是相思之苦、想说而说不出的苦,感情份量很重,着力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相爱之深、相思之切的感情。当他无计可诉相思的时候,蓦然想起东风或能传达相思之苦,是它最先把春的信息带给梅花。
所以殷切地盼望这多情的使者能把刻骨的相思带给梅花。可是,听说多情的东风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恋着梅花沁人的幽香,难以拿它作使者了。因而词人无限哀怨地说出末结两句:“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写到这里,词人的心头更加沉重了。虽然梅留东风只是“闻说”,未必是真,但在词人想来,疑虑难释。只能失望地将之当真。怨恨、痛苦、失望、悲伤的复杂感情一齐涌了出来。
从这结尾两句来看,词人咏梅花,似别有怀抱,但词人却未说明,大概是留给有心的读者探寻其心曲的奥妙吧。这首小令不写形而写神,不取事而取意,对所咏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见梅字而处处梅在,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词意深曲含蓄,词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语,妥贴轻圆,确为词中俊品。 【答案】 通过清幽的月光、迷蒙的烟雾、清澈的溪水来烘托梅花,写出她幽美的姿态;通过诗人的内心感受衬托,通过“挂愁”“相思”等词语表现梅花动人的神韵。
板块四 行文结构 古典诗歌在行文安排与结构处理上都是挺讲究的。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行文上的由“景”到“情”,由“景”到“理”,由“事”到“理”,都显示出诗歌行文结构上的艺术。即行文构架的严密、思路的清晰、写景抒情的浑然一体等。 古诗中行文结构的考查角度,包括诗眼与诗题的暗合,上下诗句内容的衔接、过渡、铺垫,首尾或前后题意的照应,叙事与抒情议理的转折,以及近体诗的“起承转合”等。
【例题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一般来讲,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在篇首有总启下文、作铺垫等作用,在篇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篇末有总结全篇、深化主旨等作用。然后,结合具体的位置和诗歌的内容作答。而本题的这两句位于中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考生还需要结合这首词的具体内容来分析怎样承上,怎样启下。 【答案】 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句写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为上阕白天赛龙舟、踏青的热闹场面作结;下句写笙歌已歇,喧嚣一天的池院显得分外清静,为下文写静谧优美的夜景作了铺垫。
古诗行文结构的常用术语有: (1)开宗明义。直接点题,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直接点明题旨或表达情感。 (2)曲笔入题。曲笔入题,造成悬念。诗歌开头先来一个开端,不直接触到本题,这样使作品有跌宕起伏之感,吸引读者。 (3)承上启下。这是古典诗歌最常见的方法,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在文中起过渡作用的语句,使前后相邻的两层意思上下连贯,前后衔接,以保证诗歌结构的严谨。
(4)伏笔照应。伏笔即在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作品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照应是篇章前后某点内容的衔接,又叫呼应。前面交代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面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代。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5)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点明主旨。 (6)画龙点睛。诗歌末尾点明主旨、亮明观点,让读者豁然开朗。
10.阅读下面这首南朝诗,完成题目。 行舟值早雾 伏挺 水雾杂山烟,冥冥不见天。 听猿方忖岫,闻濑始知川。 渔人惑澳浦①,行舟迷溯沿②。 日中氛霭尽,空水共澄鲜。 注:①澳浦:水边可泊船处。②溯沿:逆流或顺流。
诗的结尾两句和开头两句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照应,对比。“氛霭”对应“雾”、“烟”,“空水”对应“水”、“天”,“澄鲜”对照着“冥冥”,首尾呼应,形成鲜明对比;以此表现出舟中人脱身浓雾,精神为之一振,豁然开朗的心情。
1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桂州腊夜 戎 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昨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这首诗的尾联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尾联在结构上与首联呼应,点出离乡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表达了离乡万里,腊夜怀乡思归之情。
提 分 技 巧
模式1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一般答题模式 (1)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哪些表达技巧来抒情的? (2)提问变体:这首诗在抒情方面有什么特点?这首诗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3)解答分析:表达技巧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每一类又分为很多小类。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达技巧。 (4)答题步骤:①指出诗歌运用的表达技巧,或抒情手法,或描写手法,或修辞手法;②结合具体诗句阐释这种表达技巧是如何运用的;③分析表达技巧对塑造形象、表情达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或诗歌传达出的情感。
(5)答题示例: 【例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表现了诗人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模式2 鉴赏诗歌脉络结构的一般答题模式 (1)提问方式:这首诗某某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在结构上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诗歌某某句在谋篇布局方面有什么特点? (3)解答分析:古诗中行文结构包括诗句的衔接、过渡、铺垫、照应、转折以及点题、明志等,就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来说,在篇首有总启下文、作为铺垫等,在篇中有衔接过渡、承上启下等,在篇末有总结全篇、深化主旨等。 (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诗歌行文结构的特点;(2)结合诗句分析这种特点;(3)这样安排诗歌结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或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等。
(5)答题示例: 【例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本词在结构上颇具匠心,请结合全词分析其结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步骤一)本词的结构颇具匠心:上下片均为前两句写景,后一句由景入情。(步骤二)上片写远景,极尽空间寥廓之感;下片写近景,抒发时光流逝之慨。(步骤三)这样的布局谋篇,把作者的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