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世界史的要求: 1、认真听课,认真记笔记 2、注意联系时事来学习 3、注意与中国史之间的联系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1.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 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里经常使用的电器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18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又有一次重大飞跃。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电灯照明、电话、汽车、飞机等都是在这次变革中被发明出来的,我们把这次变革叫做“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文引导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本。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探究一 “电气时代”的到来 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探究一 “电气时代”的到来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了解电力成为新的能源。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还促成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如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电灯、电话、电车等的出现,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面貌。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1、电气时代 时间: 19世纪70年代。 情 况: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 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力,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在电力技术的应用上美国和德国走在世界的前列。
法拉第(1791-1867) Michael Faraday
1876年,贝尔获得发明电话专利,专利证号码NO:174655。
探究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他还发明了很多电器产品,正式注册的发明有一千三百种之多,被誉为“发明大王”。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主要发明: 投票计数器、 普用印刷机、 改良打字机、 留声机、 白炽灯、 第一所中央发电厂、 活动电影机、 大型碎石机、 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传真电报、 有声电影机、 鱼雷机械装置、 喷火器、 水底潜望镜等。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讨论 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每个人的成功要靠勤奋得来的!
探究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汽车的问世: 发明者:德国人卡尔·本茨。 条件: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等设计内燃机。 标志:1885年,本茨试制汽车成功。 影响:汽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 具。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
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课堂辩论会 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课堂辩论会 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问题,应当停止发展汽车工业。 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便利,应当积极的发展汽车工业。 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2、飞机的问世 发明者:美国的莱特兄弟。 标志: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并试飞成功。 标志: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并试飞成功。 影响:把人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今天飞机 已经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交通工具。
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面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德国走在了前列;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继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许多发明至今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应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当堂检测反馈矫正 请完成学生用书“当堂练习”部分。
●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课后作业”部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