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 企業倫理的重要性與發展趨勢 授課老師:吳坤平 中華民國101年3月2日
倫理與道德 差異: (1)道德之衡量標準較倫理為高。 (2)道德較具有正式的社會角色。 (3)道德較具有正式特定客觀的事物。 倫理:源於希臘字(Ethos),指個人特性、本質或性情。 道德:源於拉丁字(Moralis),指風俗、態度或特性。 本質上:指一般性或規範性的行為。「倫理學」屬哲學的一支,為處理有關道德的問題及適當行為判斷之思考準則。 差異: (1)道德之衡量標準較倫理為高。 (2)道德較具有正式的社會角色。 (3)道德較具有正式特定客觀的事物。
責任的意涵 責任(Responsibility):主觀責任(Subjective Responsibility)和客觀責任(Objective Responsibility) 。 主觀責任:意指忠心(loyalty)、良心(Conscience)及認同(Identif-ication);是指個人內心主觀認為所應擔負的責任。 客觀責任:是指法令規章及上級所交付的客觀應盡的義務責任,意指負責任(Accountability)和義務(Obligation)。
中西倫理思想 西方:霍布斯(Thomas Hobbes)、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韋伯(Max Webber)、梭羅(Lester Thurow)、沃爾多(Dwight Waldo)、布朗(Marrin T. Brown)、…。 ˙中國:孔子、孟子、曾子、司馬遷、陶淵明、蘇東坡、李國鼎(第六倫〜群己關係)、…。
倫理意涵〜西方 英國哲學家霍布斯:倫理是自然理性(natural reason)的結果。沒有倫理規範約束,人與人利益衝突,形成不和諧的社會。(自利出發) 亞當•史密斯:人有利己之心,也有利他之心。 利己之心導致審慎的美德(the virtue of prudence);利他之心導致公平的美德(the virtue of justice)和仁慈的美德(the virtue of beneficence)。 審慎是指個人利益的追求,包括財富、地位和名聲。
倫理意涵〜西方 《國富論》史密斯:經濟價值(economic value),指財富的追求;社會價值(social value),對地位和名聲的追求;倫理價值(ethics value),對公平仁慈的嚮往。 沃爾多:倫理含有義務概念。 社會倫理學家布朗:倫理是如何作決定的過程,給予人們具有活力的基本假定及概念工具,去決定哪種行動是適當的。
心理學與倫理學的差異 心理學與倫理學的差異: 一、倫理是集中在行動(Action)而不是行為(Behavior)。 二、倫理是正當合理化的行動而不是在解釋其行為。 三、倫理是要認清應然與及實然的差距。
倫理意涵〜中國 中國的政治以倫理為基礎。 中國倫理思想與政治哲學是合而為一。 如《大學》上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是《大學》的三綱領;「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大學》的八條目。兩者都在說明修己治人或內聖外王的道理。強調從內在品德修養至外發的事物。 倫理是政治的基礎,政治是倫理的歸宿,行政又是政治的主流,倫理與行政是無法切割。
倫理意涵〜中國 《倫理》子曰:富(經濟價值)與貴(社會價值)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倫理價值)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又說:「不義(不顧倫理價值)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古人對倫理目標的堅持) 富貴貧賤是自利的關懷,仁是利他的關懷。儒家的義接近史密斯的公平(justice),儒家的仁接近史密斯的仁慈(beneficence),仁比義有較高的境界。
倫理意涵〜中國 《孟子》。曾子:晉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經濟價值),我以其仁(倫理價值),彼以其爵(社會價值),我以吾義(倫理價值),吾何慊乎哉? 富是財富,爵是官職、地位,兩者都屬利己目標,包含在史密斯的「審慎的美德」中,仁和義則是利他的目標。 世俗看重的是利己的目標,君子看重的是利他的目標。 人人看重利他的情操,何來道德危機?
史密斯與儒家倫理觀念比較 史密斯 儒家 孟子 審慎的美德 利己 公平的美德 利他 仁慈的美德 經濟價值 利(富) 社會價值 人爵 名(貴) 精神價值 義 公平的美德 倫理價值 利他 天爵 仁慈的美德 仁
個案:安隆(Enron)公司 2001年12月〜2002年6月,美國發生安隆與世界通訊(WorldCom)等企業弊案。 美國名校商管學院只教經營策略,不講企業倫理。 安隆公司執行長(CEO)史奇令(Jeffrey Skilling)是哈佛大學商學院1979年班的明星。 經濟學人雜誌2007年5月12日報導:解決美國企業倫理問題唯一方法,就是解雇所有三十五歲以下擁有MBA學位的員工。 2002年美國各名校商管學院增訂:企業倫理與經營實務課程。 安隆案引起世界對美國會計制度與公司治理的關注。參眾兩院2002年7月26日制訂沙賓法案(Sarbanes-Oxley Act),由布希總統7月30日公布。
個案:我國○○公司 2007年7月間,國內某企業負責人因違反證交法判刑。 法院合議庭在判決書:其在台大EMBA課程,「只學到借殼上市的商業方法,某牟取暴利,卻不顧企業倫理,走文危險捷徑。」 合議庭批評:「近來大學廣開EMBA課程,只講授經營策略及併購等,卻不傳授企業倫理、品格及誠信,導致國內企業弊端頻傳。」
企業倫理與發展 企業倫理是企業的價值判斷 企業倫理是經營者人生的抉擇 企業倫理的核心在「人」 決策:我們在作決策時,可能依賴直覺、經驗、感覺或外在的權威等。當我們透過倫理來反省時,才能自覺澄清一些基本假定,並賦予我們做事的基本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