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长河,把握文言词义 初一语文 赵同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金贵回民中学 马保忠 诗文欣赏.
Advertisements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登鹳鹊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 (唐)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中公教育 张超. 免费咨询热线: 第一题:有人说只有不断尝试才能抓住更多机会, 也有人说懂得舍取,你又怎么看 ? 第二题:小王经常出差,和单位人沟通不足,没有 进修机会,很沮丧,没有归属感,问应该怎么办 ? 第三题:你是基层工作人员,准备选拔乡村医生到 省城学习培训,你是组织者,怎么保证公平.
2014 年职称英语等级考试 综合类精讲班 主讲:叶老师. 职称英语考试与复习方法 一、职称英语考试 1. 职称英语考试的特点: a 综合英语分为 A B C 级 b 职称英语考试和教材的关系 c 可以借助字典 d 送分( 分) (1) 词汇选项(可能送 3—8 分) (2) 阅读判断.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第五章 谓词. 5.1 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分 词类 语法特征 动词 形容词 能否带宾语绝大多数能不能 能否受 “ 很 ” 修饰多数不能多数能 重叠方式和意义 AA 式、 ABAB 式 表示动量少或 时量少 AA 式、 AABB 式 表示程度加深或 者程度适中 概括意义表示动作、行 为、活动 表示性质、状态.
古代四大名楼 : 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 : 王勃的《滕王阁序》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 ” 湖北武昌的黄鹤楼 :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岳陽樓記》 --- 范仲淹 作者簡介  范仲淹( 989—1052 年),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北宋政治家 、軍事家、文學家。死後謚 “ 文正 ” ,世稱 “ 範文正公 ” 。  兩歲喪父,和母親隨繼父(為小官吏)四處遷徙。  26 歲登進士第,因敢於直言強諫,屢遭貶斥,久不被重用。  慶曆元年(
一、两种语境 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 语境。 上下文语境:指包含在上下文中的语境。 情景语境: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包括说话双方牵涉到的人 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 第五节 语境和词义 第五节 语境和词义.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与民同乐.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 深圳市宏宇新科技有限公司.
青蛙在开水里逃生 青蛙在温水里死亡.
die Substantive (Nomen)
Module 7 planes, boats and trains
范仲淹.
Last winter vocation, I went to Beijing with my parents. Beijing is in the north of China. We went there by train. In Beijing I visited the Tian’anmen.
10.2 立方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信阳市潢川县谈店乡中学 刘伟俊.
《孟子》 两章.
2015届高一英语衔接课 句子成分 cover.
Lesson 14 people and plants. Think about it [讨论] 1 Which do you eat more, plants or meat? 2 Can we live without plants? Why or why not?
被动语态 (The Passive Voice)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区别词 柯珂.
岳 阳 楼 记 范 仲 淹.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的养气说.
专题三 文言文阅读 复习导航 一、 考纲要求 新考纲对文言文部分的要求如下: 正确认读基本篇目的字音,读清句读。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小学新标准英语第四册 Module 6 Unit 2 Was it a big city then?
千古绝唱因楼而生   文化名楼因诗而名 “楼观非有文字称记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
岳 阳 楼 记 范仲淹.
最后的礼物.
识字四.
《岳 阳 楼 记》 《醉 翁 亭 记》 复 习 课 汪 静.
Unit 3 This is my sister..
M5U1 He is playing the suona ,but the phone rings.
岳陽樓記 國二甲 S 吳孟潔 授課老師:胡瀚平 老師.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 英语 第4课 Welcome to our class ! 拉布普完小教师 旺姆.
V-ing 分词 Gerund 动名词 Present Participle 现在分词 一. Form 主 动式 被 动式 一般式 完成式
小学语文总复习.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动名词(续2).
Unit 3 language in use.
语言歧义现象 Linguistic Ambiguity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基本句型(二) S+Vt+O+C.
岳阳楼记 范仲淹.
语法复习----代词.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定语从句 Ⅰ定语从句及其相关概念; Ⅱ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Ⅲ关系副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Ⅳ由as引导的定语从句; Ⅴ注意事项。 Ⅰ Ⅱ
用来修饰名词、代词、句子等,在句中的作用相当于形容词,故称为形容词性从句。
定语从句(16).
He is playing the suona, but the telephone rings.
用计算器开方.
Be动词的用法 am is are.
名词性从句 主语从句 表语从句 宾语从句 同位语从句
了解介词.
There be 句型中的be动词 所在知识模块:外研社新标准英语第三模块 My School  学科:初中英语 适用年级:七年级上册.
双语例句搜索 句库+巨酷 Web: Beijing 2008.
主谓一致 (Agreement) 一、概念 在英语中,随着主语的人称或数的变化谓语动词采用单数或复数形式。 二、怎么判断?
第4课时 绝对值.
口 译 理 论 与 实 践 沈阳师范大学 闫怡恂 教授.
基本句型(二) S+V+P.
S + Vt. + O (主语+谓语+宾语 句型).
Module 9 Unit 2 Happy Birthday
Minion So as you can imagine, if your skin gets burned it can be very serious. (Line 4 in Para. 1)
The Participle as Adverbial
位似.
一般过去时的 一般疑问句 By Wenhe Primary School.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穿越历史长河,把握文言词义 初一语文 赵同娟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字的意义。 (1)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2)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亲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 (4)  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5)  恐前后受其敌《狼》

答案: (1)“具”是通假字,通“俱,全、都”; (2)“饿”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3)“谢”是古今异义词,道歉; (4)“比”是一词多义,靠近; (5)“敌”是攻击,袭击。

1.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 对于通假字,我们不能望形生义,应撇开字形,按照其读音并联系上下文语境去寻找本字。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其中“畔”用本义“田界”、常用义“边侧”都讲不通,可以判断它就是通假字,根据语音结合语境可寻得本字“叛”。 三十六计,记为上策。初中文言文涉及的通假字有五六十个,大家若能再总结一些通假字补充进来,在掌握的基础上熟记,那你就既享受了一次快乐的探究性学习之旅又能在考试中获得一定的语感。

2.词类活用之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使动用法是古汉语中一种简洁的特殊表达方式。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在一起,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饿”是动词,因后面带宾语“其体肤”,就活用为使动,“使体肤经受饥饿”。 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假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   ③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牛充栋”(《黄生借书说》)中的“汗”本是名词“汗水”,因其后带宾语“牛”,意为“使牛出汗”,成为使动。

3.古今异义 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概括起来,古今异义主要有这样几种 (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如“江”“河”二字,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现在除了指长江、黄河外,更多用于泛指,指一切江、河。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亲戚”,古代除了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外,通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现代汉语中则不能用于自己家庭中的成员。 (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则表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4) 感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卑”指地位低下,陆游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卑”即此义,“鄙”指见识短浅;而现在则是个地道的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品质恶劣。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如“无论”,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起关联作用的连词,而文言文里却是两个词,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

4.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 一个词刚出现的时候只是用作一定的事物、现象、性质或行为的名称,但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它会逐渐获得一些新的意义,这样便形 成了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 A.就词的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如“去”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 B.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等。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如“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的实词中无处不在,要想对它们的词义进行准确界定,常常需要借助上下文的具体语境认真揣摩,仔细推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地阐释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 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应该注意总结,在做题时,比较不同义项,选择最合适的义项。

5.名词用作动词 (1)名词前有助动词、副词修饰限制,名词活用作动词。      大家都知道,名词一般是不受副词、助动词的修饰与限制的;因此,在名词的前面如果有了副词,或者助动词,那么,这个名词一定是活用成动词了。 (2)名词的后面带有宾语,名词动用。      一般的说名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名词的后面如果带有一个名词,那么,这个名词肯定活用作动词了。 (3)名词的后面带了补语,名词活用作动词。      按照常理,名词也是不能带补语的,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确有名词的后面带了补语的情况在。此时,那名词自然也就活用成动词了。

(4)名词与“所”组合,名词活用作动词。      “所”字短语的构成是:“所”+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构成的名词性短语。“所”的后面跟着的一定是一个动词,所以,它的后面跟着的如果不是动词,那么,不管是什么词性的词,一律活用作动词;名词也不例外。 (5)名词的前后有“而”连接。 名词活用作动词一般的说,“而”是不能连接名词的,因此,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名词的前后如果有了连词“而”,那么,这个名词肯定活用成动词了。 (6)名词在句中处在谓语的地位上,名词活用成动词。     名词在句子里一般是不能充当谓语的,除了在判断句中,名词性短语可充当谓语外,其他情况下,名词在句子里一旦作了谓语,那么,这个名词一定活用成了动词。 (7)名词与“者”组合,名词活用成动词。

文言文字义理解步骤 联想本词的意思——根据语境推断合适意思——进行词义综合比较——选择最优答案 文言文字义理解技巧 1.注重积累,进行联想 2.联系整体,语境推断 3.综合比较,选择最佳

阅读《岳阳楼记》,回答问题(共12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哉。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字(2分) ⑴百废具兴       ⑵薄暮冥冥       ⑶去国怀乡       ⑷春和景明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阅读下面文言文。(15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故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4分) (1)行拂乱其所为(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 (3)而后作     (         )             (4)衡于虑       (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10分)                       【甲】庆历四年春,膳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

小题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前人之述备矣 之 :               (2)范文正公轻财好施   轻: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物喜以养群从之贫者 B.属予作文以记之至今奉公之法. C.百废具兴不敢废弛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寻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诸嬖幸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帝笑而遣之。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帝曰:“苎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①。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驾旋,瑶扈至宝应。中官邱得用铁縆②系瑶,数日始释,竟扈至临清而返。扬人见瑶,无不感泣。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

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以老致仕去。 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节选自《明史·蒋瑶列传》) 注:①“疋”pǐ同“匹”②縆gēng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瑶执不可。执:坚持。 B.微瑶,民且重困。微:认为……卑贱。 C.竟扈至临清而返。竟:竟然。 D.迨迁陕西参政。迨:等到。

同学们,本次时光机旅程就要结束了。在那个春暖花开的世界,我们一起领略了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美好,一起了解了文言文词义学习的方法技巧。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下多多积累,把握词义奥秘。相信同学们能够掌握好这个回眸历史的工具,让古文化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