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一下这种建筑和哥特式建筑的不同,有何区别? 佛 罗 伦 萨 育 婴 院
巴 齐 礼 拜 堂 和 美 狄 奇 俯 邸
第四讲 文艺复兴与巴罗克建筑
一 文艺复兴建筑 二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1 以世俗建筑为主; 2 提倡柱式构图; 3 整齐统一并富有条理性. 文艺复兴 巴罗克和古典主义是15-19世纪先后 时而又并行地流行于欧洲各国的建筑风格。其中文艺复兴与巴罗克源于意大利,古典主义源于法国。也有人广义地把它们称为文艺复兴建筑。 二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1 以世俗建筑为主; 2 提倡柱式构图; 3 整齐统一并富有条理性.
文艺复兴运动 自从14世纪末,西欧一些国家由于耕种与手工业的进步,社会老动分工日益深化,城市商品生产大为发展,资本主义因素也较快的发展起来。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了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和相对应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为了动摇封建统治和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在上层建筑领域里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即借助于古典文化来反对封建文化和建立自己的文化。这个运动的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从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教会统治一切的宗教观,提创资产阶级的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三 代表人物与建筑 1 早期代表人物与建筑: 1)伯鲁乃列斯基:育婴院;巴齐礼拜堂;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最初形成于15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16世纪传遍意大利并以罗马为中心,同时开始传入欧洲其他国家。17世纪起由于经济的原因而衰退,演变为两种风格:一种是以维琴察等为中心的文艺复兴余波;另一种是以罗马为中心的巴罗克风格。 三 代表人物与建筑 1 早期代表人物与建筑: 1)伯鲁乃列斯基:育婴院;巴齐礼拜堂;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
四 文艺复兴建筑理论 2 盛期代表人物与建筑: 1)伯拉孟特:坦比哀多 2)米开朗基罗:圣彼得大教堂 3晚期代表人物与建筑: 2 盛期代表人物与建筑: 1)伯拉孟特:坦比哀多 2)米开朗基罗:圣彼得大教堂 3晚期代表人物与建筑: 1)帕拉第奥:维琴察巴西利卡;圆厅别墅 2)维尼奥拉: 四 文艺复兴建筑理论 阿尔伯蒂《论建筑》(1485年) 帕拉第奥《建筑四书》(1570年) 维尼奥拉《五种柱式规范》(1562年)
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开始的,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主教堂是13世纪末行会从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后,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 穹顶平面是八边形的歌坛,对边宽度是42.2米,预计要用穹顶覆盖。但在当时,面临很多技术困难。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被公正地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第一个作品,新时代的第一朵报春花。 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
其设计师,伯鲁乃列斯基,出身于行会工匠,精通机械、铸工,是杰出的雕刻家和工艺家,在透视学和数学方面都有过建树,是文艺复兴时代所特有的那种多才多艺的巨人。 为了突出穹顶,砌了12米高的一段鼓座,连同采光亭在内,总高107米,成了整个城市轮廓线的中心,在当时,这是建筑历史上的一次大幅度的进步,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创造者的英风豪气。
坦 比 哀 多
维 琴 察 巴 西 利 卡
帕 拉 第 奥 母 题
圆 厅 别 墅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最重要代表, 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它集中了16世纪意大利建筑、结构和施工的最高成就,100多年间,罗马最优秀的建筑大师都曾主持过它的设计和施工。 1574年米开朗基罗在伯拉孟特基础上,抱着“要使古代希腊和罗马建筑黯然失色”的雄心壮志着手工作,穹顶直径41.9M,很接近万神庙,内部顶点高123.4M,几乎是万神庙的3倍,穹顶采光塔上十字架尖端137.8M,是罗马全城的最高点。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在16世纪,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教堂形制被改变(在原来的集中式希腊十字前加了一段3跨的巴西利卡式大厅). 教堂的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教堂前的大广场建于17世纪初的巴洛克时代。
圣马可广场 马可是耶稣的门徒,圣经《马可福音》的作者,威尼斯人为纪念他而建了这座广场。 圣马可广场东西长170多米,西边宽55米,东边宽90米,略呈梯形。是威尼斯最大的旅游中心。以圣马可广场为中心,外加两个小广场即总督广场和海边广场,组成了威尼斯最杰出的建筑群,被誉为“当年豪华的威尼斯共和国的代表”。 圣 马 可 广 场
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中心,夏季广场上一排排的咖啡桌,是游人休息交谈的好地方,朋友们聚在一起无拘无束地在那里或手舞足蹈地高谈阔论,或促膝谈心。 广场上的鸽群,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向游人觅食,常常构成一幅幅人鸽和睦相处的迷人场面。夜幕降临,广场上露天音乐会奏出美妙的音乐,常使听众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也有的游人在另一边,踏着节拍,翩翩起舞,乐此不彼。
在圣马可广场的入口处,有两根高大的圆柱,两根大柱子是威尼斯的海上大门。圆柱两侧,一边是宏伟的圣马可图书馆,一边是富丽堂皇的公爵府,经过它们之间的“小广场”就是著名的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广场南、北、西三面有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环绕。这些建筑物上的浮雕生动而又逼真。圣马可图书馆矗立于广场入口处的一侧,它那连续拱卷柱式富有文艺复兴时代建筑的特点, 它的上层是图书馆的大厅,公共活动的敞廊则在下面一层。它建于1536-1553年,由珊索维诺设计。
广场的东面耸立着98.6米高的圣马可大钟楼和圣马可教堂。圣马可教堂始建于1073年,它融东西方建筑为一体,是古罗马建筑群中的杰作。教堂的拱门上各有一个圆顶,正面屋顶有金色哥特式类塔和雕饰,四匹奔马雕像立于正门上方。 教堂内布满了用花石和瓷片镶嵌的壁画,被称为世界最美的教堂。教堂内还有威尼斯保护神——圣马可墓。在圣马可教堂上可以鸟瞰整个圣马可广场。
巴罗克建筑
2) 打破建筑雕刻和绘画的界限,使它们相互渗透; 二 巴罗克建筑风格 1 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的材料,充满装饰。 2 追求新奇: 1) 赋予建筑实体和空间以动态; 2) 打破建筑雕刻和绘画的界限,使它们相互渗透; 3) 不顾结构逻辑采用非理性的组合以取得反常效果。 3 趋向自然: 4 城市和建筑体现一种欢乐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