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2.1 分类、组成、供水方式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3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师 培训课程简介 主管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办单位:北京六度天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 电话:
给排水工程.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太阳能热水系统定义及类别 第二节 传热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 太阳能热水工程基本知识 第一节 太阳能集热器 第二节 太阳能水箱 第三节 太阳能控制系统 第四节 太阳能动力设备 第五节 太阳能系统管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CJJ )
单元6 建筑中水工程 【知识目标】 了解中水的性质和用途 了解中水的水源、水量和水质标准 熟悉中水系统的分类及组成
第5章 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5.1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除的排除方式及要求 5.2 高层建筑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
第1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管 道 安 装 工 程 识 图.
1 室外给水排水概述 2 建筑生活给水排水 3 建筑消防系统给水 4 建筑热水系统.
管材选用大讲堂 制作:孙超.
第7章 枝状管网水力工况分析与调节.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4.3 给水排水施工图 给排水施工图概述 给排水施工图概述 室内给水排水施工图 室内给水排水施工图 室外给水排水施工图 室外给水排水施工图 管道上的构配件详图示例 管道上的构配件详图示例.
第二章 供暖工程设计 东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9.1 小区给排水工程 9.2 建筑中水工程 9.3 水景及游泳池给排水工程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 多档位电热器的电路分析与判断 夏湾中学 孙玥.
供热工程 GONG RE GONG CHENG 单元4 热水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供热工程 教学对象:建环专业 讲课章节:分户计量热水供暖系统
本讲主要内容 热水管路的阻力数 不等温降水力计算的方法及步骤.
第3章液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3.1液体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特点: 水的密度远远大于气体,能量 方程中的位压 转化为.
建筑设备 主编胡红英.
第3节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3.1 分类、组成、供水方式 3.2 加热设备和器材 3.3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设备安装 辅助电加热器 电加热器安装 电加热器安装要求 1.工作电压允许误差,但不大于额定值的1.1倍; 2.辅助加热器的外壳应有效接地;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第一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蓄能器 1 功用 (1)辅助动力源,短时大量供油 特点: 采用蓄能器辅助供油,可以减小泵的流量,电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温升。
基于解释性语言的手机跨平台架构 Sloan Yi. Qt MTK.
第七章集中供热系统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暖通教研室 JI ZHONG GONG RE XI TONG
《家用电器技术基础与维修技术》 第四章 分体式空调器 第一节 分体式空调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一、分体式空调器的组成
膜蒸馏技术 报 告 人: 申 龙 导 师: 高 瑞 昶.
本讲主要内容 供热热网布置原则 室外供热管道的敷设 管道热膨胀及其补偿器 管道支座(架) 供热管道的排气及放水 供热管道的检查室及检查平台
瑞斯康达—MSG1500 产品类型: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198元 上市时间:2017 年 3月
存储系统.
把COM口设置到没有使用的 COM1 – COM4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油库工艺与设备 第四章油品加热与热力管道计算.
乐驾-车载无线终端-CARRO 产品类型:车载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599 江苏鸿信
低压罐. 低压罐 SI Tank Plumbing SI罐示意图 SI罐阀箱结构 液位计 过流阀 压力表 充液止回阀 二级安全阀 进液口 一级安全阀 手动截止阀 放空阀 经济调节器.
化学品清单 类型.
应用实例 识别Ps & Pt ADTS 压力通道并校验 CPD8000 New MENSOR‘s ADTS: CPA8001.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DV-830-3系列50米点阵式红外摄像机.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新型前处理技术替代铁系磷化和锌系磷 化 提供涂装结合力和耐蚀性 多金属处理:铁,锌, 铝 基材形成纳米级转化膜 浸泡和喷淋
微机系统的组成.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实验4 三相交流电路.
上海神行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余燕 号码: QQ: 品牌商品指定代理商.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中式烹调技艺 第八章.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125H201—无卤阻燃热缩管 ≥1014 Ω.cm 技术指标 规格表-1 产品介绍 产品特点 性能 指标 试验方法
壁挂炉采暖的方案设计 常见家用采暖系统设计的问题与改进 Dec, 2009 PM&E XUJY.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
P3M2 PTH/SMT电容器的参数识别与简易测试
第二章 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基本热力学函数 麦氏关系及应用 气体节流和绝热膨胀.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锅炉设备控制 谢磊.
四 电动机.
核能发电技术 主讲:韩奎华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热水得能瓦(板)与建筑完美一体化 热水系列: 得能瓦(板)应用场景 液体流道得能瓦(板) 北京瓦得能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体温计消毒盒 所属分类:(新产品) 申请人:牛晓华 医院:洛阳市中心医院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项目2: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安装质量检查 建筑工程系.
项目1: 给水管道施工准备 建筑工程系.
机械设计A 、B 重修 涮分 学习过,想提高?? 上课 考勤?? 平时成绩 %
上节复习(11.14) 1、方式2、方式0的特点? 2、定时/计数器的编程要点? 3、实验5方案优化问题.
插入排序的正确性证明 以及各种改进方法.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四路视频编码器 快速安装手册 1、接口说明 2、安装连接 3、软件下载 4、注意事项 编码器软件下载地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2.1 分类、组成、供水方式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3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第二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供应也属于给水,与冷水供应的区别 是水温,必须满足用水点对水温、水量的要求,因此热水系统除了水的系统:管道、用水器具等,还有“热”的供应,热源、加热系统等等。 2.1  分类、组成、供水方式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3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热水用量标准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热水用量标准和热水水质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热水用量标准和热水水质 热水用量标准 按热水用水单位所消耗的热水量机器所需水温定制的 按卫生器具单位时间或单位次数用水量和水温决定的

热水水质标准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热水用量标准和热水水质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热水用量标准和热水水质 热水水质标准 热水的水质要求比较高,因为热水系统中存在管道结垢和腐蚀的两大普遍问题。

腐蚀:一般铸铁管或钢管腐蚀的三大因素——水,氧气,铁,温度高更促进腐蚀发展。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结垢:日常使用的自来水属于硬水,水中溶解的钙、镁碳酸氢盐受热分解,析出白色沉淀物,渐渐积累附着在容器上,管道上,叫结垢。特别是地下水,含矿物质非常丰富,因此结垢现象特别严重。 解决结垢问题主要是减少水中矿物质。 腐蚀:一般铸铁管或钢管腐蚀的三大因素——水,氧气,铁,温度高更促进腐蚀发展。

水温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热水用量标准和热水水质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热水用量标准和热水水质 水温 水温要满足生活生产需要。水温过高容易产生烫伤事故,温度过低则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都会控制热水出口的最高和最低水温。 无需水质处理或者已经处理的软水,最高75℃,最低60℃ 需要水质处理但未处理的,最高65℃,最低50℃

2 1 3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建筑内的热水供应系统按照热水供应范围的大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建筑内的热水供应系统按照热水供应范围的大 小,可分为:局部热水供应系统、集中热水供应系 统和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供应系统 (第二循环系统) 1 热媒系统 (第一循环系统) 3 附件 室内热水系统主要 由以上3部分组成: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特点:    供水范围小,热水分散制备,配水点较少,且和  热源较近,热水管路短,热损失小。   适用:    适用于使用要求不高,用水点少且分散的建筑。   热源:    宜采用蒸汽、煤气、炉灶余热或太阳能等。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特点:  供水范围大,热水集中制备,管道输送到个配水点。   适用:    适用于使用要求高,耗热量大,用水点多且分布  较密集的建筑。   热源:    应首先利用工业余热、废热、地热和太阳热,如  无以上热源,应优先采用能保证全年供热的城市热力  管网或区域性锅炉房供热。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特点:    可以使水集中加热,便于统一管理维护和热能的综合利用,保证率高,热水成本低、设备总容量小、减少了占地面积,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适用:    适用于建筑布置集中,热水用量较大的城市和工业企业。   热源:    宜采用热电厂、区域性锅炉房或热交换站等。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1.  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 组成:热源、水加热器、热媒管网 工作过程:   锅炉产生的蒸汽或过热水通过热媒管网送到水 加热器加热冷水,经过热交换,蒸汽变成冷凝水, 靠余压再送到冷凝水池,冷凝水和新补充的软化水 经冷凝循环泵再送回锅炉加热为蒸汽。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2.  热水供水系统(第二循环系统) 组成: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组成 工作过程:   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热水,从水加热器中出来 经配水管网送至各个热水配水点,而水加热中的冷 水由屋顶的水箱或给水管网补给。为了保证用水点 的水温,在立管和水平干管甚至支管处设置回水管, 使部分热水经过循环水泵流回水加热器再加热。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3.  附件 温度自动调节器 疏水器 减压阀 安全阀 自动排气阀 膨胀罐 管道伸缩器 闸阀 水嘴 蒸汽、热水的控制附件及管道的连接附件

开式、闭式供水方式 直接加热、间接加热 全循环、半循环、不循环 机械循环、自然循环 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3 热水供应方式 1. 管网压力工况不同,可分为: 开式、闭式供水方式 2. 加热冷水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直接加热、间接加热 3. 管网设置循环管道的不同,可分为: 全循环、半循环、不循环 4. 系统中循环动力不同,可分为: 机械循环、自然循环 5. 水平干管位置不同,可分为: 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

特点:在管网顶部设水箱,管网与大气相通,系统水压决定于水箱的设置高度,而不受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的波动影响。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3 热水供应方式 管网压力工况 加热冷水的方式 管网设置循环管道 循环动力 水平干管位置 1a.  开式供水方式 特点:在管网顶部设水箱,管网与大气相通,系统水压决定于水箱的设置高度,而不受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的波动影响。 适用:室外水压变化较大,且用户要求水压稳定时采用。 注意:该方式必须设置高位冷水箱和膨胀管或开式加热水箱

闭式热水供应方式: 开式热水供应方式:

特点:冷水直接进入加热器,管路简单,水质不易受污染,但供水水压稳定性差,安全可靠性差。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3 热水供应方式 1b.  闭式供水方式 特点:冷水直接进入加热器,管路简单,水质不易受污染,但供水水压稳定性差,安全可靠性差。 适用:屋顶不设水箱且对供水压力要求不太严格的建筑采用。 注意: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转,需设安全阀。 管网压力工况 加热冷水的方式 管网设置循环管道 循环动力 水平干管位置

适用:适用于具有合格的蒸汽热媒,且对噪音无严格要求的公共浴室,洗衣房、工矿企业等。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3 热水供应方式 2b.  直接加热(一次换热)供水方式 特点:热水锅炉将冷水直接加热到所需的温度,或将蒸汽直接通入冷水混合制备热水。前者热效率高,节能;后者设备简单热效率高,不需凝水管,但噪音高,运行费用高。 适用:适用于具有合格的蒸汽热媒,且对噪音无严格要求的公共浴室,洗衣房、工矿企业等。 管网压力工况 加热冷水的方式 管网设置循环管道 循环动力 水平干管位置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3 热水供应方式

特点:将热媒通过水加热器把热量传递给冷却水达到加热冷水的目的,在加热过程中热媒和冷水不接触。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3 热水供应方式 2b.  间接加热(二次换热)供水方式 特点:将热媒通过水加热器把热量传递给冷却水达到加热冷水的目的,在加热过程中热媒和冷水不接触。 该方式冷凝水可重复使用,运行费用低,不产生噪音,供水稳定。 适用:适用于要求供水稳定、安全、噪音要求低的旅馆、住宅、医院、办公楼等建筑。 管网压力工况 加热冷水的方式 管网设置循环管道 循环动力 水平干管位置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3 热水供应方式

特点:指热水干管、立管及支管均能保持热水的循环,各配水龙头随时打开都能提供符合设计水温要求的热水。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3 热水供应方式 管网压力工况 加热冷水的方式 管网设置循环管道 循环动力 水平干管位置 3a.  全循环供水方式 特点:指热水干管、立管及支管均能保持热水的循环,各配水龙头随时打开都能提供符合设计水温要求的热水。 适用:适用于有特殊要求的高标准建筑中,如:高级宾馆、饭店、高级住宅等。

2.1.3 热水供应方式 3a 全循环供水方式 冷水箱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循环水泵

特点:半循环供水方式又分为立管和干管循环供水方式。前者是指热水干管和立管均能保持热水的循环;后者是指仅保持热水干管的热水循环。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3 热水供应方式 3b.  半循环供水方式 特点:半循环供水方式又分为立管和干管循环供水方式。前者是指热水干管和立管均能保持热水的循环;后者是指仅保持热水干管的热水循环。 适用:干管循环用于全日供应热水的建筑和设有定时供水的高层建筑中;后者多用于定时供应热水的建筑中。 管网压力工况 加热冷水的方式 管网设置循环管道 循环动力 水平干管位置

2.1.3 热水供应方式 3b 半循环:立管循环方式 冷水箱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循环水泵

2.1.3 热水供应方式 3b 半循环:干管循环方式 冷水箱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循环水泵

特点:没有循环管道,适用于定时供热水系统,如公共浴室、旅馆等,每天定时供应热水,其他时间没有热水,一般不设循环管道,节约投资。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3 热水供应方式 管网压力工况 加热冷水的方式 管网设置循环管道 循环动力 水平干管位置 3c.  不循环供水方式 特点:没有循环管道,适用于定时供热水系统,如公共浴室、旅馆等,每天定时供应热水,其他时间没有热水,一般不设循环管道,节约投资。 适用:适用于热水供应系统较小,使用要求不高的定时供应系统,如:公共浴室、洗衣房等。

2.1.3 热水供应方式 3c 不循环供水方式 冷水箱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自然循环:利用热水管网中配水管和回水管内的温度差所形成的自然循环作用水头,使管网维持一定的循环流量,以补偿热损失,保持一定的供水温度。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3 热水供应方式 管网压力工况 加热冷水的方式 管网设置循环管道 循环动力 水平干管位置 自然循环:利用热水管网中配水管和回水管内的温度差所形成的自然循环作用水头,使管网维持一定的循环流量,以补偿热损失,保持一定的供水温度。 机械循环:利用水泵强制热水在管网中循环,以补偿热损失,保持一定的供水温度。

2.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2.1.3 热水供应方式 供水方式的选择   选用何种供水方式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热源的 供给情况,热水用水量和卫生器具的布置情况进行技 术和经济的比较后确定。 图7.1.1为蒸汽间接加热机械强制半循环干管下行上给的供水方式,适用于全天供热水的大型公共建筑或工业建筑 图7.1.6为热水锅炉直接加热机械强制半循环干管下行上给的热水供水方式,适用于定时供水的公共建筑

图7.1.1 热媒为蒸汽的集中热水系统 1—锅炉;2—水加热器;3—配水干管;4—配水立管;5—回水立管;6—回水干管; 7—循环泵;8—凝结水箱;9—冷凝水泵;10—给水水箱;11—透气管;12—热媒蒸汽管;13—凝水管;14—疏水器 热媒为蒸汽的集中热水系统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1 热源 集中热水供应的热源一般按下列顺序选择: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1 热源 集中热水供应的热源一般按下列顺序选择: 1、利用工业余热、废热,以烟气作为热源时,其温度不宜低于400℃ 2、利用地热,因其地热水形成条件不同,其水温、水量和水压有很大差别,设计中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地热水的合理利用 3、利用太阳能,以太阳能为热源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宜附设一套电热或其它热源的辅助加热系统 4、选择有全年热保障的热力管网为热源 5、以上条件不具备或不经济时,可采用专用的蒸汽或热水锅炉制备热源,也可采用燃油、燃气热水机组制备热源或直接供给生活热水。 对于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应因地制宜地采用太阳能、电能、燃气、蒸汽等。当采用电能为热源时,宜采用贮热式电热水器以降低耗电功率。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2 局部加热设备

局部加热设备 燃气热水器

局部加热设备 太阳能热水器

局部加热设备 电热水器 家用中央热水系统

课前复习: 1、建筑内的热水供应系统按照热水供应范围的大 小,可分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局部热水供应系 统和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2、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第一循环、第二循环、附件 3、热水供水方式:管网压力工况不同可分为:开式、闭式供水方式;加热冷水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加热、间接加热;管网设置循环管道的不同,可分为:全循环、半循环、不循环;系统中循环动力不同,可分为:机械循环、自然循环;水平干管位置不同,可分为: 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各自适用情况。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2 集中加热设备 加热设备有小型锅炉、水加热器 1.小型锅炉 根据燃料分为:燃煤、燃油、燃气 根据外形分为:立式、卧式 立式锅炉分为: 横水管、横火管(考克兰)、直水管、弯水管 卧式锅炉分为: 外燃回水管、内燃回水管(蓝开夏)、快装卧式内燃

2.2.2 加热设备 快装锅炉构造示意图 01 - 锅炉 02 - 前烟箱 03 - 后烟箱 04 - 省烟箱 05 - 烟囱 2.2.2 加热设备 快装锅炉构造示意图 01 - 锅炉 02 - 前烟箱 03 - 后烟箱 04 - 省烟箱 05 - 烟囱 06 - 引风机 07 - 下降管 08 - 联箱 09 - 鳍片式水冷壁 10 - 第二组烟管 11 - 第一组烟管 12 - 炉壁

分类:主要有容积式、快速式、半容积式、半即热式 几种。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2 加热设备 2.  水加热器 分类:主要有容积式、快速式、半容积式、半即热式 几种。 加 热 器

水贮存容器,具有加热和贮备热水两种功能。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2 加热设备 a.  容积式水加热器   容积式水加热器是内部设有热媒导管的热 水贮存容器,具有加热和贮备热水两种功能。 Flash格式演示动画 在这里单击鼠标左键播放 优点:具有较大的贮存和调节能力,被加热水通过时 压力损失较小,用水点压力变化平稳,出水水温稳定。 缺点:被加热水流速缓慢,传热系数小,体积庞大。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2 加热设备

针对容积式水加热器中的“层流加热”的弊端,通 过提高热媒和被加热水的流动速度,以改善传热效果。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2 加热设备 b.  快速式水加热器   针对容积式水加热器中的“层流加热”的弊端,通 过提高热媒和被加热水的流动速度,以改善传热效果。 优点:它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安装搬运方便的优点。 缺点:不能贮存热水,水头损失大,在热媒和被加热 水压力不稳定时,出水温度波动较大,仅适用于用水 量大,而且比较均匀的热水供应系统或建筑物热水采 暖系统。 固定管板式 U型管管壳式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2 加热设备 c.  半容积式水加热器 半容积式水加热器是带有适量贮存和调节    容积的内藏式容积式水加热器。   优点:体积小、加热快、热交换充分、供水温      度稳定、节水节能。   缺点:但由于内循环泵不间断地运行,需要有      极高的质量保证。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2 加热设备 d. 半即热式水加热器 半即热式水加热器具有超前控制,具有少量贮存容积的快速式水加热器。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2 加热设备 d. 半即热式水加热器      半即热式水加热器具有超前控制,具有少量贮存容积的快速式水加热器。 优点:半即热式水加热器具有快速加 热被加热水,浮动盘管自动除垢的优 点,其热水出水温度一般能控制在 ±2.2oC内,且体积小,节约占地面 积,适用于各种不同负荷需求的机械 循环热水供应系统。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2 加热设备 e.  加热水箱和热水贮水箱   加热水箱是一种简单的热交换设备。在水箱中安 装蒸汽多孔管或蒸汽喷射器,可构成直接加热水箱; 在水箱中安装排管或盘管即构成间接加热水箱。   热水贮水箱(罐)是一种专门调节热水量的容器。 可在用水不均匀的热水供应系统中设置,以调节水量, 稳定出水温度。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2 加热设备 水加热器的选择:水加热器的选择应根据现有的热源 条件、燃料种类、建筑物功能及热水用水规律、耗热 量和建筑物内部布局等因素经综合比较后确定。 基本原则:一次换热效率高于二次换热,并应优先选 用燃气、油、煤为燃料的热水锅炉。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3 器材 自动温度调节装置 作用:控制出水水温 1 自动温度 调节装置        安装:温度调节器分为直接式自动温           度调节装置和间接式自动温度           调节装置。前者必须直立安装, 温包放置在水加热器热水出口的附近,它把感受到的 温度传给温度调节器,自动调节热媒流量达到自动调 温的目的;后者温包把温度传给电触点温度计,当温 度计指针转到大于或低于规定的温度触点时,自动启 动电机关小或开大阀门,调节热媒流量,自动调温。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3 器材          减压阀         作用:当水加热器采用蒸汽作为热媒            时,当蒸汽供应管的压力大于            水加热器规定的额定蒸汽压 力,应设减压阀,将蒸汽压力 降到需要值,才能保证设备使 用安全。   安装:减压阀有波纹管式、活塞式、膜片式等几种 类型。减压阀应安装在水平管段上,阀体直立,安装节 点还应设置阀门、安全阀、压力表、旁通管等附件。 2 减压阀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3 器材 疏水器 3 疏水器 作用:保证蒸汽凝结水及时排 放,同时又防止蒸汽泄漏。 安装: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3 器材 疏水器 作用:保证蒸汽凝结水及时排 放,同时又防止蒸汽泄漏。 3 疏水器 安装: 1)位置应便于检修,并尽量靠近用气设备,安装高度 应低于设备或蒸汽管道底部150mm以上,以便凝结水排出 2)浮筒式或钟形浮子式疏水器应水平安装 3)加热设备宜各自单独安装疏水器,以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4)如装设旁通管应装在疏水器上方或同一平面上,避免安装在下方 5)在余压回水系统中,回水管高于疏水器时,应在疏水器后设止回阀 6)当疏水器距加热设备较远时,宜在疏水器与加热设备之间安装 回气支管 7)若凝结水量较大则需几个疏水器并联安装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3 器材 3 疏水器

自动排气阀 为了排除上行下给式管网中热 水汽化产生的气体,保证管内热水 通畅,应在管道最高处安装自动排 气阀。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3 器材   自动排气阀   为了排除上行下给式管网中热 水汽化产生的气体,保证管内热水 通畅,应在管道最高处安装自动排 气阀。 4 自动 排气阀 管网 最高处

自然补偿管道和伸缩器 作用:热水系统中管道因受 热膨胀而伸长,为保证管 网的使用安全而采取的补 偿管道温度伸缩的措施。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3 器材   自然补偿管道和伸缩器 作用:热水系统中管道因受  热膨胀而伸长,为保证管  网的使用安全而采取的补  偿管道温度伸缩的措施。 5 自然补偿管道 和伸缩器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3 器材 5 自然补偿管道 管道在敷设时布置成L或Z形弯曲管段, 来补偿直线管段的部分的伸缩量。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3 器材 5 自然补偿管道 和伸缩器 固定支撑 煨弯管 自然补偿管道 管道在敷设时布置成L或Z形弯曲管段, 来补偿直线管段的部分的伸缩量。

伸缩器 伸缩器:当直线管段较长,无法 利用自然补偿时,应设置伸缩器。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3 器材   伸缩器 伸缩器:当直线管段较长,无法 利用自然补偿时,应设置伸缩器。 5 自然补偿管道 和伸缩器 波型补偿器 优点:安装方便,耐高温 节省面积,外形美观。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3 器材 非金属补偿器 通用型补偿器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3 器材 大拉杆补偿器 通用型补偿器

2.2 加热设备和器材 2.2.3 器材 膨胀管和膨胀罐 6 膨胀管和 膨胀罐 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中,冷水被加热后,水的体积要膨胀,如果热水系统是密闭的,在卫生器具不用水时,会增加系统的压力,有胀裂管道的危险,需设置膨胀管或膨胀罐。 水加热器 热水

2.3 热水管道的敷设与保温 2.3.1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管材: 热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安装连接方便可靠、符合饮用水卫生要求的管材及相应的配件。一般可采用薄壁铜管、薄壁不锈钢管、铝塑复合管、交联聚乙烯(PE-X)管、三型无规共聚聚丙烯管(PP-R)等。

2.3 热水管道的敷设与保温 2.3.1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干管的直线段应设置足够的伸缩器 横管与立管连接处应采取乙字弯 为了便于排气和泄水,热水横管应有与水流相反的坡度,其值一般≥0.003,并在管网最低处设置泄水阀,以便检修时泄空存水。 管道穿楼板、基础及墙壁应该套管,让其自由伸  缩。 水加热器或贮水器的冷水供水管和机械循环回水  管上应设止回阀。

2.3 热水管道的敷设与保温 2.3.1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就近原则,管线尽量最短,节约管线,减少散热。 管道明装为宜。 横管需要有排水坡度,不小于0.003,便于排气泄水。 加设伸缩器。 要有保温措施。

2.3 热水管道的敷设与保温 2.3.2 热水管道的保温 目的:减少介质传送过程中无效的热损失 对保温材料要求: 1)导热系数小,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2)质量轻,没有腐蚀性3)就地取材,施工方便。 保温材料的选择: 1)管道保温:岩棉、超细玻璃棉、硬聚氨酯、橡塑泡棉等 2)设备保温:岩棉制品、硬聚氨酯发泡塑料等。 管道和设备在保温之前应作防腐处理。

2.3 热水管道的敷设与保温 2.3.2 热水管道的保温 预制式保温层

2.4 热水供应系统的给水特点及要求 热水管网的水循环 有下行上给式,上行下给式;全循环,半循环,不循环等方式,让热水跑起来。 2.4 热水供应系统的给水特点及要求 热水管网的水循环 有下行上给式,上行下给式;全循环,半循环,不循环等方式,让热水跑起来。 管道设备的保温 包扎保温。多用保温泡沫或者保温棉。 热胀冷缩 金属热胀冷缩明显,热胀冷缩需要补偿器。 补偿器:U型弯管,伸缩管

2.4 热水供应系统的给水特点及要求 防腐蚀 外侧可以刷保护层 内侧使用抗腐蚀管材。 2.4 热水供应系统的给水特点及要求 防腐蚀 外侧可以刷保护层 内侧使用抗腐蚀管材。 铸铁管——铜管——PP-R等工程塑料管——复合材料管——玻璃钢管 防结垢 在进水口可假设除垢器:磁水器,电子除垢器。 排气 保持水力坡度,加设排气口。

习题: 1、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按照热水供应范围的大小分为哪几种形式?并说明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情况。 2、热水供水方式有哪几种?各自的适用哪种类型的建筑? 3、热水供应系统中的附件有哪些?各自作用时什么? 4、热水供水系统中常用的管材有哪些? 5、热水供水系统中为何要设置回水管道? 6、热水系统和冷水系统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