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前言 二. WCDMA的信道结构 三. 信道编码和复用 四. 扩频与调制 五. 随机接入和同步 六. 发射分集与功率控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面对面 与同学们共同探讨所关心的问题.
Advertisements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基本组成 OSI/RM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相关概念, 模型中数据传输 等)
第八章 无线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8.1 IMT-2000增强系统 8.2 IMT-Advanced系统 概述
第八章 3G和未来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
第9章 移动通信网络 主讲:刘方明 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GSM移动通信系统 作者:陈婷 11通信班.
CDMA基本原理 武汉贝斯特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部
知识回顾 3G标准包括哪几种? 什么是TD-SCDMA? TD-SCDMA版本技术演进路线? 考点:
中兴通讯TD-SCDMA三期室内覆盖 组网规划与优化交流
Sub-Mission1 内容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多址技术 2G向3G的演进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 中兴通讯网络通信教育.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产品事业部3G产品部
WCDMA网络规划技术.
第八讲 信息与通信系统 8.1 概述 8.2 有线通信及光纤通信 8.3 无线通信及移动通信.
“ 无线电技术资料申报表培训 2007年8月24日 湖北•武汉.
第4章 移动通信网络.
第7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增强技术 7.1 概述 7.2 WCDMA系统 7.3 CDMA 2000系统 7.4 TD-SCDMA系统
移动通信 张燕
徐广涵:孕育我国自主产权3G技术标准第一人
TD-LTE 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中兴通讯学院.
第7章 CDMA2000-1X移动通信系统 7.1 系统概述 7.2 提供的服务 7.3 信道结构 7.4 通信过程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 主讲人:王淑君 2007年3月.
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 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80年代 第二代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90年代 第三代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1世纪
3G移动通信技术 3GPP和3GPP2 WiMAX.
电力线宽带载波技术现场应用 情况介绍 二〇一六年六月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各位专家,今天我汇报的内容是电力线宽带载波技术现场应用情况.
教育部補助「行動寬頻尖端技術跨校教學聯盟第二期計畫 -- 行動寬頻網路與應用 -- 小細胞基站聯盟中心」 EPC核心網路系統設計 課程單元:行動通訊之演進 計畫主持人:許蒼嶺 (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授課教師:萬欽德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電腦與通訊工程系)
CDMA2000 陶小峰 2018/9/19.
移动电话通信原理补充.
ZTE中兴—E8810 V2.0 产品类型:智能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 188元 上市时间:2016年12月
第3章 WCDMA移动通信系统 概述 WCDMA网络结构与接口 UTRAN接口协议结构 WCDMA空中接口 WCDMA网络中的编号计划
WiMAX无线标准进展概况.
移动通信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罗文兴.
3G发展和演进介绍 各位领导、专家下午好: 下面是华为公司的汇报,汇报题目是:.
第十章  逻辑信道.
第4章 WCDMA系统主要工作过程 4.1 WCDMA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 4.2 WCDMA系统中的切换 4.3 WCDMA系统安全 4.4
3G Basic UMTS & CDMA2000.
UMTS 移动通信系统 徐国鑫 北京邮电大学无线通信新技术研究室.
計概重修報告 1.3G 2.VOIP 3.ETHERNET 4.SKYPE 5.GPRS /WIFI.
指導教授:陳偉業 老師 碩專資管二甲 n 蔡侑峻 正修科技大學 圖書資訊組-組員 2006/12/02
RG CDMA 1X空中接口 此为为无线课程开发专用的封面页。 无线产品课程开发室.
华为—E8372h- 155 外观设计 产品类型:数据卡 建议零售价格:299元 上市时间:2017年6月7日 目标人群:大众
实用组网技术 第一章 网络基础知识.
乐驾-车载无线终端-CARRO 产品类型:车载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599 江苏鸿信
GSM短消息协议 汪晓阳.
TD-SCDMA与WCDMA、GSM 比较分析
第十四章 CDMA系统.
2G向3G的演进过程.
评估方法 按ITU的要求,参照通函和M.1225建议,对7个评估内容分以下三个类型开展工作
第一章 cdma2000无线网络 基本性能指标 肖 建 荣.
Monte Carlo仿真的算法实现 北京邮电大学无线中心 贺欣韬
利用Arduino制作定向装置 核科学与技术系 崔伟毅 梁嘉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 陈香兰(0551- ) Spring 2009
多媒体技术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东军.
第7章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中国移动WCDMA网络试验 北京移动-Moto测试组 2006年2月
第十六章 TD-SCDMA.
VisComposer 2019/4/17.
主要内容: 无线局域网的定义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传输的技术 WLAN的架构 无线网络搭建与配置 无线网络加密配置
March 2008 Project: IEEE P Working Group for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WPANs) Submission Title: [The PHY Solution of Chinese WPAN Standard.
CDMA系统概念 CDMA系统是基于码分技术(扩频技术)和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系统为每个用户分配各自特定地址码。地址码之间具有相互准正交性,从而在时间、空间和频率上都可以重叠;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的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有的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接收端进行向反的过程,进行接扩,增强了抗干扰的能力。
3G发展和演进介绍 各位领导、专家下午好: 下面是华为公司的汇报,汇报题目是:.
华为— S7-201c 外观设计 S7-201c 建议零售价格:2588元 上市时间:2011年 10月 20 日
无线通信系统 信源:消息信号(调制信号) 振荡器:高频载波(正弦) 三要素: 振幅 AM 频率 FM 相位 PM 超外差接收 已调信号.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无线网络特性展现 张琦.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TD-SCDMA基站运行与维护PDF 黄一平 主编.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IT审计简介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T审计培训 第一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目录 一. 前言 二. WCDMA的信道结构 三. 信道编码和复用 四. 扩频与调制 五. 随机接入和同步 六. 发射分集与功率控制

一. 前 言 关于3G(第三代移动通信) 的背景介绍

3G来历 3G在国际电联ITU被成为国际移动通信-2000,即IMT-2000; 在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被叫作 个人移动通信UMTS; 地面3G无线传输技术共有10种,以宽带CDMA技术为主流。

3G的目标 更高比特率的数据业务和更好的频谱利用率。 对全覆盖和移动,比特率144kbit/s,最佳比特率384kbit/s; 有限覆盖和移动,比特率为2Mbit/s; 和现有系统相比,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 可以灵活地引入新的业务。

3G的目标 多速率和高级业务(2Mb/s) 多媒体能力 固定网的质量 智能化功能 更简单的蜂窝结构 容易进行信道规划和管理 大容量:>60路话/小区/MHz 个人化使用 低的发射功率 室外<300mw,室内<20mW

IMT-2000系统的应用业务 Internet, ISDN,信用卡鉴权; 电子邮件,语音信箱,视频邮件; 可视电话,会议电视; VOD,远程购物; 新闻,天气预报,交通信息; 紧急呼叫,安全管理,遥测等。

3G的服务要求 全球范围的高度兼容 移动业务与固定业务兼容 手机体积小,轻,可全球漫游 可以得到高速数据、低速图象的服务

3G承载业务要求

第三代标准的融合过程 1985~1994年明确概念和目标,提出未来公共陆地移动电话系统FPLMTS 1987~1994年确定基本原则 1990~1998年制定框架和要求,1996年更名为IMT-2000 1992~1998年确定评估方法和程序 1998年6月30日前征集IMT-2000-RTT技术方案 1998年7月~1999年12年制定出最后的技术规范

3G伙伴项目------3GPP和3GPP2 3GPP (3G Partnership Project) 欧洲的ETSI,日本的无线工业和商业协会ARIB,电信技术委员会TTC ,韩国电信技术协会TTA,美国的电信委员会T1和中国的CWTS六个标准化组织组成。以GSM为核心网,WCDMA和CDMA TDD(TD-SCDMA)为无线接口 3GPP2 由美国的电信工业协会TIA,日本ARIB,TTC,韩国TTA和中国的CWTS五个标准化组织组成,以ANSI/IS-95为核心网,CDMA2000为无线接口。

3G标准化组织格局 IMT-2000 3GPP 3GPP2 ARIB TTC TTA CWTS ETSI SMG TIA T1P1

与2G的关系或演变过程 IS-95B 2G 2.5G 3G IS-95 CDMA CDMA2000 WCDMA GSM TD-SCDMA GPRS EDGE GSM TD-SCDMA

IMT2000的结构和接口

核心网与无线接口的关系 NNI GSM WCDMA GSM 核心网 IS-136 UWC-136 IS-41 核心网 IS-95

移动通信发展的时间表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提出 1G AMPS 商业运行 提出 2G GSM 标准化 IMT-2000 标准化 商业运行 提出 4G OFDM ?...

中国参加3G工作的历程 中国邮电部MPT下属电信传输所RITT负责国内标准。与ETSI和ARIB积极合作,作为一个成员参加ETSI/SMG会议。同时也参加了ITU的讨论进程。 以李世鹤先生为主的大唐通信公司提出了TD-SCDMA的 提案和北京邮电大学李道本教授提出了大区域同步码分多址LAS-CDMA方案。其中TD-SCDMA成为代表性的标准之一。成为中国在高科技领域提出的第一个 国际标准。

中国参加3G工作的历程 中国不仅仅参加了3G的标准化,还在研究领域作了大量的工作,把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列为国家863计划的一个重要主题加以研究。研制的移动台样机,在国内首次实现了移动台之间及移动台与CDMA商用手机的通话。 并在刚刚结束的863成果展示、评比中受到好评。“第三代移动通信专家组总体组”获得先进集体奖。东南大学无线电系主任尤肖虎教授也荣获“个人突出贡献奖”。

3G中的关键技术 发射分集 多用户检测 软切换 移动IP 信源编码 同步 RAKE接收机 功率控制 信道编解码

3G前景展望 3G的标准是一个大家族,有于牵涉到不同国家和企业的切身利益。没有达到统一的唯一系统。最终形成两大阵营,10几个方案; 商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试验、测试,运行商大多处于关注阶段;估计会在2001以后投入使用; 4G的初始研究已经开始,要支持20M数据速率。主流看好:空时编码、智能天线、OFDM、联合传输、联合检测等新技术的应用。但最终如何还很难说。

二 WCDMA的信道结构 ——信道类型以及时隙、帧结构

CN Iu UTRAN Uu UE UTRAN: UMTS 陆地无线接入网 Uu:WCDMA无线接口

WCDMA无线接口分层结构 层3-----无线资源控制RRC 逻辑信道 层2-----媒体接入控制MAC PHY原语 传输信道 层1-----物理层

W-CDMA标准的介绍 W-CDMA有两种模式:FDD和TDD。 FDD: 上行和下行链路采用两个不同频率的载波工作的双工模式。

2.1 信道分类 从不同协议层次上看,信道分三类: 逻辑信道 传输信道 物理信道

WCDMA传输信道 公共信道 包括:广播信道BCH、 前向接入信道 FACH、 寻呼信道PCH、随机接入信道RACH、下行共享信道DSCH、公用分组信道CPCH。 专用信道 仅有一种:DCH,用来给特定的UE传送数据或控制信息

公共传输信道分类

物理信道(上行) 上行信道 上行专用信道 DPDCH DPCCH 上行公用信道 PRACH PCPCH

物理信道(下行) 下行信道 下行专用信道 DPDCH DPCCH 下行公用信道 CCPCH SCH PDSCH AICH PICH CPICH

传输信道 物理信道 BCH FACH PCH RACH CPCH DCH DSCH 公共导频信道 主公共导频信道 辅助公共导频信道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RACH 物理公共分组信道(PCPCH) CPCH 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 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 DCH 同步信道(SCH) DSCH 物理下行公享信道(PDSCH) 寻呼指示信道(PICH)

2.2专用物理信道结构

DPCCH中的域 Pilot:导频信道 FBI:反馈信息,支持反馈模式发射分集(FBD)和站址选择分集(SSD) TPC: 传输功率控制 TFCI:传输格式组合指示,通知基站有关用户上行DPDCH多路复用的不同传输信道数据格式(传输块大小、间隔等)

FBI域结构 S域 D域 FBI域 S域用于SSD控制 D域用于FBD反馈模式发射分集控制

2.3 上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RACH

5120chip 随机接入传输 随机接入传输 随机接入传输 帧边界 RACH基于时隙ALOHA方式

... ... ... Data Nbit Pilot Npbit TFCI 前导部分 前导部分 前导部分 消息部分 4096Chip 10ms 前导部分是长16chip的特征码重复256次 Data Nbit Pilot Npbit TFCI ... ... slot1 slot2 sloti slot15 10ms

2.4 上行物理公共分组信道 PCPCH

... 10ms N×10ms 4096Chip 碰撞检测前导 接入前导 DPCCH DPDCH

2.5 下行专用物理信道 DPCH

TFCI TPC Pilot 物理信道1 DPDCH 物理信道2 物理信道L 1个时隙0.625ms 多码传输时下行时隙格式

2.6 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 P-CCPCH (承载广播信道)

... ... ... ... 数据 256chip 2560chip 20bit slot1 slot2 sloti 10ms 帧1 帧2 帧72 720ms

2.7 辅助共公控制物理信道 S-CCPCH (承载FACH和PCH)

... ... ... ... TFCI 数据 Pilot slot1 slot2 sloti 10ms 帧1 帧2 帧i 720ms 2560chip 20*2Kbit(K=0...6) ... ... slot1 slot2 sloti slot15 10ms ... ... 帧1 帧2 帧i 帧72 720ms

2.8 同步信道 SCH (分为主同步P-SCH 和辅助同步S-SCH信道)

... 帧 DATA DATA DATA acp acp acp slot2 slot15 slot1 acsi,1 acsi,2 256chip P-CCPCH P-SCH S-SCH

同步信道的域 CP表示主同步码 Csi,k表示辅助同步码,i表示该小区使用的扰码组号;k表时隙号 a表示同步码上的调制信号,用来指明P-CCPCH上是否用了STTD编码。

2.9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PDSCH (与DPCH信道相关联)

Slot=2560chip PDSCH TFCI DATA1 TPC DATA2 PILOT DCH

2.10 下行捕获指示信道 AICH (用于传送AI)

16symbol(4096chip) 4symbol(1024chip) AI 空闲部分 AS0 AS1 ... ASi ... AS14 20ms AI对应于PRACH或PCPCH上的特征码,通知用户准予接入。包含15个接入时隙AS

2.11 公用导频信道 CPICH (双天线分集发送)

公共导频信道调制样图 天线1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时隙 天线2

2.12 寻呼指示信道 PICH (传送PI寻呼指示,其总是和 S-CCPCH相联系,SF=256)

288bits 12bits ... ... 1帧10ms 每帧发送N个寻呼指示,N=8、36、72、144。如果相应位置的PI为1,就表明与之相关的UE应该去读取相关的S-CPCH相应帧内容

三.信道编码和复用 为保证高层数据在无线信道上传输,需要将MAC来的数据流进行编码/复用,然后在无线链路上发送;同样地,必须将无线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解复用再传给MAC和高层。

两种模式 非压缩模式 压缩模式

以传送块集的形式,每个传送时间间隔TTI传输一次,TTI是{10,20,40,80}ms中的一个 3.1 非压缩模式传输信道 编码/复用 以传送块集的形式,每个传送时间间隔TTI传输一次,TTI是{10,20,40,80}ms中的一个

编码/复用步骤(1) 加CRC 传送块级联和码块分割 信道编码 速率匹配 插入非连续传输DTX指示比特 交织

编码/复用步骤(2) 无线帧分割 传输信道的复用 物理信道的分割 物理信道的映射

3.2 压缩模式传输信道 编码/复用 一个帧中时隙Nfirst到Nlast不被用作数据传输,为保持压缩后的BER不受影响,压缩帧中其他时隙的传输功率加大,何时帧被压缩,取决于网络。

Nfirst~Nlast 帧 帧 帧 传输间隔用于频点测试 用打空或减小扩频因子两种方式来完成

接收机为了准确解码,必须知道发送方的编码/复用格式。 检测方式有显式和阴式(盲传送格式检测)两种 3.3 传输格式检测 接收机为了准确解码,必须知道发送方的编码/复用格式。 检测方式有显式和阴式(盲传送格式检测)两种

TFCI TFCI 29 28 27 26 .... 1 0 Slot0 Slot1 ... Slot14 Reed-Muller码 (30bit) (10bit) 29 28 27 26 .... 1 0 Slot0 Slot1 ... Slot14

——CDMA系统的基础。使得系统具有抗多径衰落,发射功率低和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 四.扩频与调制 ——CDMA系统的基础。使得系统具有抗多径衰落,发射功率低和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

4.1 上行链路

Cd d PRACH 消息数据 PRACH 消息控制 Sr Cc c j

OVSF正交可变扩频因子信道码 C4,1=(1,1,1,1) C2,1=(1,1) C4,1=(1,1,-1,-1) C1,1=(1)

长扰码的生成

短扰码的生成

24 23 .... 3 2 1 0 24 23 .... 3 2 1 0 随机接入前导扰码

4.2 下行链路

下行扰码的生成

——WCDMA初始工作中的两个重要过程。 五.随机接入与同步 ——WCDMA初始工作中的两个重要过程。

5.1 同步

小区搜索 1 时隙同步 2 帧同步及码组指示 3 扰码识别

1 时隙同步 UE采用SCH的主同步码来获取(在256chip之内完成) 一般采用一个匹配滤波器来完成。

2 帧同步和码组指示 UE采用辅助同步码来发现帧同步(在无线帧长10ms之内) 并同时确定小区的码组 辅助同步码是由16个长度为256chip的短码构成。共有32个,对应了32个扰码码组,每个码组含16个扰码。

3 扰码识别 UE确定小区中使用的基本扰码。 在P-CCPCH上与2中识别的码组中所有码字进行符号与符号之间的相关运算。 识别了小区基本扰码后,同时UE也得到了超帧同步(从BCH上的系统帧序号SFN信息获得)

PRACH同步 随机接入突发要按照接入时隙的时序进行,接入时隙的时序从P-CCPCH时序得到。 第n个接入时隙位置起始于P-CCPCH帧边界后的n10/N ms。N是每10ms的接入时隙数,n=0,1,...,N

——WCDMA初始工作中的两个重要过程。 5.2 随机接入 ——WCDMA初始工作中的两个重要过程。

物理随机接入准备 物理层需要从高层得到以下信息: 前导扰码 对应每个接入业务级别ASC的可用特征码和RACH子信道组 功率变化步长 传送格式参数集 最大前导重传次数 初始前导功率

物理随机接入步骤(1) 1.UE对给定的ASC,从可用的子信道组中随机选择一个RACH子信道组 2.选择接入时隙 4.设置前导重传次数 5.设置前导传输功率 6.UE用选定的接入时隙、特征码、和前导传输功率发送第一个前导 7.如果没有在下行链路的AICH中对应的接入时隙里得到捕获指示AI:

物理随机接入步骤(2) 选择新的上行接入时隙重新尝试 在给定的ASC内,从可用的特征码中随机选择新的特征码 以设定的步长增加前导发射功率 记录前导重传的次数 若前导重传次数小于设定值,返回6。 若前导重传的次数大于设定值,将“无应答”传递给MAC层

物理随机接入步骤(3) 8. 若在AICH信道中检测得到负的捕获指示,则将“拒绝接入”信息返回MAC层 将已发送RACH消息传递给MAC层

六.发射分集和功率控制 ——WCDMA中的两个重要技术

6.1 发射分集 开环发射分集 TSTD(Time Switched Transmit Diversity,时间切换发射分集) STTD(Space Time block coding based Transmit Diversity,空间时间发射分集) 闭环发射分集

STTD开环发射分集 b0 b1 b2 b3 天线1 STTD b0 b1 b2 b3 天线2 -b2 b3 b0 -b1 采用STTD编码的信道有:P-CCPCH,S-CCPCH,DPCH,PICH,PDSCH,AICH,CPICH

STTD后的导频1 STTD后的导频2 TPC TFCI 信道码、扰码 复 用 复 用 交织 天线1 STTD 编码 信道 编码 速率 匹配 天线2 交织

天线1 导频 复 用 交织 TPC 扩频 天线2 TFCI w1 信道 编码 交织 w2 DPCCH 解码 (FBI域) 反馈模式发射分集

6.2 功率控制 开环功率控制 闭环功率控制 外环功率控制

开环功率 开环功控设定PRACH的功率发射,遵循以下算法: P=L+I+常数 P: RACH信道的传输功率,dBm; L:测量下行P-CCPCH(primary CCPCH)的信道损 失,dB; I:在BTS的干扰信号功率,dBm,在BCCH中广播; 常数: 由第三层确定的参数。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