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预防 市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春夏肠道病毒感染预防防制 银都幼儿园 银都幼儿园. 2 肠道病毒 EV71 型特征 肠道病毒 71 型 (EV71) 是 1969 年首次从加利福尼亚 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 来的 EV71 是小 RNA 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成员 EV71 分为 A 、 B 、 c 3 个基因型,其中.
健康新知 -- 手足口病 ( 春秋季疾病 ) 三歲以下嬰幼兒多發,成人也可感染。 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差,不良個人衛 生習慣易發病。大部分病例病情較輕, 可治癒。少數患者可出現腦炎及腦脊 髓炎、肺水腫、迴圈衰竭等,嚴重時 可危及生命 。
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衢州市疾控中心 2010 年 10 月 13 日. 第一部分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
流行病的预防和护理. 一、流行性感冒 又称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呈地方性流 行 。 1 , 患儿 是主要传染源。飞沫传播。 2 , 潜伏期是几小时到 1--2 天。 3 ,起病快,有发热、头痛、寒战等。 4 , 呼吸道有鼻塞、流涕、 喷嚏、咽痛、 结膜充血、流泪。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定义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 FMD)  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 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发热和手足、口 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  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 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 无合并症的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d自愈。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学校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芙蓉区疾控中心 2014年2月20日.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急性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及处理.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与防制 东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洪福 2014 年11月
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 西安市华山中心医院 杨亚茹.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滕州市疾控中心 孟军.
甲型H1N1流感知识介绍 厦门长庚医院
甲型H1N1流感 防控 白塔中心小学 东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科.
预防猪流感.
学校及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处置 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杨月清 2015年1月17日.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手足口病流行概况与防控要点 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手足口病 汉江集团卫生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如何防范手足口病 祁苗苗.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富阳市社区医师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班 富阳市卫生局 2010年5月.
手足口病的防治 武汉小学.
学校预防手足口病讲座 主办单位:德育处 主 讲:班主任.
学校幼托机构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 江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常州市武进区焦溪初级中学.
第二十九章 肠道病毒 (Enterovirus)
幼儿园、小学如何做好 传染病防控工作 新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廖庆辉 2015年7月17日
小学及托幼机构 手足口病消毒隔离 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消毒与病媒防制科
手足口病的防治 主讲: 中国家庭健康教康普及项目办公室 四川恒泰医药有限公司 免费健康咨询热线;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房 玉 英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房 玉 英
传染病.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三(1)班.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跨塘实验小学保健室.
肺结核.
预防手足口病 李杨艺 珠海市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
手足口病管理 石景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蔡旺林
主要内容 学校相关传染病聚集疫情 猩红热 水痘 手足口病 流行性感冒 聚集性和暴发疫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认知 预防 手 足 口 病 瑞格尔健康管理中心 学术部.
新建县疾病控制预防中心 涂中兴 二○一○年十月二十日
手足口病的诊治 及防控 建湖县人民医院 李玉书.
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 富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海淀区2014年托幼机构 手 足 口 病 防 控 要 求 海淀CDC传地科.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 北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冯振彬 疫情电话: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重点及流程 齐家镇中心小学.
手 足 口 病 认知 预防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
手足口病 及其预防控制策略 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手足口病与EV71 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黄慈林.
卫生传染病疾病防控 养成良好习惯 远离手足口病 卫生防疫知识.
糖尿病流行病学.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洛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屏.
秋季传染病的预防 青岛市市南区北京路小学.
预防常见传染病.
病毒性疾病 肠道病毒71型感染 (手足口病) 陕西省勉县医院 郑新杰
手足口病知识问答 鲁山县CDC:夏建民.
学习目标  □了解常见的传染病;  □ 掌握一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健康生活。. 学习目标  □了解常见的传染病;  □ 掌握一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健康生活。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手 足 口 病.
手足口防控措施指南.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幼儿安全》·预防流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手足口病的预防 市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手足口病概况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人类肠道病毒病原体主要包括柯萨奇病毒(COX)A组的 16 、4、5、7、9、10型,B组的2、5 型等;肠道病毒71型(EV71);埃可病毒(ECHO)。其中以EV71及COXA16型较为常见。

手足口病的病原学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人类的胃酸、胆汁不易将其杀死。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病毒可在4℃下存活1年,在-20℃下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人是已知的唯一宿主及传染源。 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病后1周传染性最强,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隐形感染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消化道:粪-口传播。 呼吸道: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密切接触(主要途径):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 医院感染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 普遍易感,显性:隐性=1:100 患者多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3岁左右的婴幼儿。 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显性:隐性=1:100 患者多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3岁左右的婴幼儿。 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 不同病原型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人群可反复感染。

流行特征 四季均可发病,常见于4~9月份。 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 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托幼机构易发生集体感染。 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 患儿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采取居家或住院方式进行治疗。居家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发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相关症状时,应立即送医院就诊,同时,要尽量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住院患儿应在指定区域内接受治疗,防止与其他患儿发生交叉感染。 成人感染病毒不会发病,但会成为带毒者,同样会传染,因此,成人在外出回家后应先洗手,避免传染家中儿童。 管理时限为自患儿发病之日起2周(青岛市规定)

2、切断传播途径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3、保护易感人群   注意均衡饮食,充足休息,坚持锻炼,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托幼机构和学校的预防 各级各类托幼机构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文件的要求,强化手足口病防控的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预防 1、每日指定专人负责晨检、午检,做好记录,并全天候观察,如发现传染性疾病,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做好记录同时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2612688)和上级主管部门。 2、发现因病缺课儿童,及时向家长了解缺课原因。 3、患儿回家隔离两周,隔离期满持医院痊愈证明方可回园上课。

4、加强幼儿园的厕所、食饮具、玩具、衣被、生活用品及物体表面、地面的消毒。衣被清洗后可在阳光下曝晒。 5、早晨和下午上课前,教室和寝室活动场所通风换气、消毒。 6、儿童入托前,校舍门前放置消毒液浸泡的消毒垫。谢绝家长进入,如必须进入,须洗手、消毒。

7.儿童及教职工入园时,首先浸泡消毒、彻底洗手。教职工家中有患儿时不能上班。 8、加强对儿童个人卫生教育,饭前便后洗手。不要串班。 9、校门口及班级门口张贴手足口病宣传画,同时用黑板报等形式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10、家长接儿童时应先洗手,家长外出回家,应立即洗手。并对家长做好手足口病其它防控知识的宣传。 11、进行清扫和消毒时,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手套,清洗结束后立即洗手。 12、流行季节,要尽量避免不同托幼机构的儿童和外来人员的往来。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疫情处理原则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2010年青岛市手足口病防控行动计划》及青岛市有关规定: 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 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2周;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2周。

学校手足口病的预防: 1、每日指定专人负责晨检、午检,做好记录,并全天候观察,如发现传染性疾病,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做好记录同时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2612688)和上级主管部门。 2、发现患病学生,应立即去医院诊治,患病儿童避免接触其他儿童,痊愈2周后方可上课。还应对患儿接触过的被褥、桌椅、体育器材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教室、寝室、食堂、厕所等的消毒工作。 3、每天对学校的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进行擦拭消毒。

4、每天早晚对校舍要通风/消毒半小时。 5、发现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停止工作。 6、加强对学生进行个人卫生教育,饭前便后洗手。不要串班。 7、注意环境卫生,做好防蝇灭蝇工作 8、对家长和学生做好相关知识宣传教育。 9、在流行季节应避免不同小学的学生/外来人员的往来或进行其他交流活动。

学校手足口病疫情处理原则 依据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2010年青岛市手足口病防控行动计划》及青岛市有关规定: 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 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2周;不同班级出现手足口病,视疫情情况对学校采取停课等相关措施。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肠道传染病的传播。 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

五步洗手法(按部位分也可称为六步或七步洗手法): 1、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2、搓:(1)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2)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3)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4)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5)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互进行;(6)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7)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3、冲: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4、捧: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5、擦: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干机烘干。

托幼机构和学校预防手足口病的晨检和缺勤监测 1、完善学生晨午检、因病缺课追查、登记和相关报告制度,指定专人专责,做好相关记录。 2、晨检内容(1)有无发热症状;(2)手、足、口、臀有无出现疱疹等手足口病症状;(3)追踪因病缺勤学生的病因,对精神萎靡、嗜睡等可疑患病的学生今早就医,确保早发现、早报告。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