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课 新文化运动 1915---1919.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經歷護法運動的挫折,孫中山如何調整 反軍閥的策略? 要對抗軍閥,就先 要擴大革命的力量! 國民黨被袁世凱解散 (1912 年 ) 中華革命黨 (1914 年 ) 中國國民黨 (1919 年 )
Advertisements

一群激情洋溢的人物 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 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 一群激情洋溢的人物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红色的起点—— 北大红楼. 红色的起点—— 北大红楼 第20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派探索救国道路一览表
第 15 课 新文化运动 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第四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 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深圳市坪山高级中学 李静.
初中历史课堂.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新文化运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新文化运动.
我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可以说是一 半的欢欣,一半的叹惋。欢欣的是大 家对北大传统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这 个话题有兴趣,……叹惋的是半个世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蔡元培 陈独秀 辜鸿铭 《兼容并包》 沈嘉蔚 《宽容》沈加蔚 1988.
座位排列(严格按方阵、学号就座) 空 位 旅 游 管 理 行 管 1 班 行管 2班 旅管 3班 旅管 2班 旅管 1班 讲 台 进门.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公车上书 戊戌六君子 上海庆祝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袁世凯1912年3月 就任临时大总统.
【温故而知新】 ? 简述鸦片战争后至1914年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仿行制度——维新变法;民主革命思想
《中国历史》七年级第二学期 第11课 新文化运动 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 袁文菁.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导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 4 章 民初政局與社會變遷 一、袁世凱與洪憲帝制 二、軍閥統治與南北分裂 三、清末民初的社會與經濟 四、新文化運動 五、五四運動.
新文化运动.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
敬告青年 陈独秀.
旧 新 民主主义革命 民主主义革命 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地主官僚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农民
1917年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 北京大学创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为现名,是近现代中国进步思想和革命的重要阵地。你知道最早奠定北京大学这一地位的是什么重大事件吗?
联 想 天 地. 联 想 天 地 洋务运动 江南制造总局内生产大炮的厂房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图.
新时代的先声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 李德成
2015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 思想.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觉醒.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进入山东的日军 老照片 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政治上:中华民国建立后,袁世凯却妄图复辟帝制;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学历史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 主讲人 高宇 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感受历史,肩负未来.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辛亥革命后中国百姓门户前的对联依然如旧  皇恩雨露深  帝德乾坤大 封建思想仍旧根深蒂固.
中国近代史是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中国人的抗争史、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相继进行了思想探索和实践。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八章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中华民国时期)经济思想
侯课 1.预习教材完成《学习指导》52页自主导学填空;并据此理清教材知识线索.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青年》的诞生(1915年) ——标志新文化运 动的开始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无法忘记您的痛, 我坚强的母亲, 用血泪浇灌着残破的故土!
陈独秀与《新青年》 “德先生”与“赛先生” “打倒孔家店” 鲁迅与《狂人日记》 胡适与白话文 文化平民化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一、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袁世凯就任第一任大总统明信片 袁世凯祭天 袁世凯就任第一任大总统明信片 袁世凯祭天 上面左图是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发行的明信片,右图是袁世凯在天坛祭天,这是他为自己登基称帝做的一次彩排。请结合图片资料,阅读教材内容,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认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理论与经验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成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虎门销烟 辛亥革命 金田起义 五四运动.
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中国人的抗争史、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进行探索的? 物质 维新派 制度 革命派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标要求 1、探究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过程、口号内容和评价。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回顾近代化的历程: 1840年,帝国主义的炮声, 惊醒了沉睡的东方巨龙, 不屈不挠的中国人, 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但是,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
課題一 學術思想的發展 認識中國學術思想的發展概況: 1)先秦學術百家爭鳴(主要認識 儒、墨、道、法四派的學說概要) 2)漢武帝的尊儒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 宗教之区别。 自由平等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22 课 新文化运动 1915---1919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 的兴起 二、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三、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背景 2、标志、阵地 3、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三、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1、思想文化领域出现尊孔复古逆流 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3、先进分子对辛亥革命的反思 认识: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要进行思想革命。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标志:1915年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新青年》) 2、主要思想阵地:《新青年》 3、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宣传民主、科学 抨击孔孟、旧纲常伦理 2、主要思想阵地:《新青年》 3、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 胡适、鲁迅等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

李大钊像 李大钊(1889-1927)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派军警搜查苏联大使馆,李大钊等60余人被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

胡适 胡适,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哲学家、文学史家、诗人。早年肄业于上海中国公学,1910年赴美留学,师从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1917年回国任北大教授,投身新文化运动,是该运动早期领导者之一。1952年去台湾,1958年4月就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等。

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评论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著名语言学家,新文化运动中首创“她”、“它”二字。著有名诗《叫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三、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A、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核心内容)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思想革命——打倒“孔家店”)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学革命——白话文运动)

以西方资产阶级文明批判中国的封建主义 德先生——Democracy——民主 赛先生——Science——科学 新青年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德先生——Democracy——民主 赛先生——Science——科学 1、漫画(左)反映了什么?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民主理念 2、漫画(右)中所 称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究竟指什么?“老家”在哪? ——科学法则、科学精神

B、思想革命 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口号:“打倒孔家店” 实践: 陈独秀、李大钊、吴虞 鲁迅与《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插图 鲁迅画像 《狂人日记》封面

揭露旧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鲁迅《狂人日记》 揭露旧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说一说: 在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认为儒家学说要求臣民忠于君主,儿子服从父亲,妻子顺从丈夫,把人变成了奴隶,是民主和科学的大敌。因此,他们向儒家学说猛烈开火,宣称要“打倒孔家店”。 1、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2、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是不是只针对孔子 及其学说? 3、打倒“孔家店”口号的实质是什么?

C、文学革命 (1)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理论 (3)实践: (4)影响:(略) 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白话诗歌——胡适等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2)理论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形式上: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内容上:反映大众生活 (3)实践: 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白话诗歌——胡适等 (4)影响:(略)

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入 1、平民教育思潮 实质:新文化运动在中下层深入的具体表现 2、白话文的推广 3、新内容: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思想 A、白话散文在内容和形式都体现出崭新的时代特色 B、诗体解放,注重内容和形式的革新 3、新内容: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思想

五、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1、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 2、打击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专制主义; 3、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4、促进了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 5、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6、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思考: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如何归纳? ——四提倡,四反对 归纳: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朋友 两个黄蝴蝶,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 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 天上太孤单。 湖上 水上一个萤火, 水里一个萤火, 平排着, 轻轻地, 打我们的船边飞过。 他们俩儿越飞越近, 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胡适

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一文中,明确提出 “三大主义”,作为反封建文学的响亮口号: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1915年袁世凯到天坛行祭天礼 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新青年》大力宣传新思想,提倡新道德,猛烈批判封建 文化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引导青年冲破封建礼敦的束缚。 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绉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 《狂人日记》以及胡适最早的一批白话诗作。   《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刊物,在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大红楼 北京大学红楼位于市内沙滩北街,为北大老校舍之一,原名“京师大学堂”。     1918年建,楼为工字形,共4层,大楼通体用红砖砌成,故名。1918年初,李大钊在此创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1919年5月4日,北大学生从红楼出发到天安门举行了示威游行(五四运动)。以后,红楼北面的广场多次成为北京学生进行革命运动的集合地。1919-1920年毛泽东曾在楼内图书馆工作。鲁迅任北大国文系教授时的休息室在二楼扶梯对面。1953年北大全部搬到西郊。1984年设置“红楼纪念牌”。 北大红楼

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 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周恩来 蔡元培主持北大工作六年多,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校内既可以讲封建经学,又可以建立研究团体“亢慕义斋”(英文“共产主义”Communism的谐音)。由于有此条件,北大不仅成为呼唤“科学”与“民主”的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台湾知名历史学者、作家李敖在香港 拜祭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蔡元培的墓地

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的部分教师

孔教鼓吹 “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吴虞 “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 “孔子是历代专制的护身符”。——李大钊 孔教鼓吹 “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吴虞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把斗争矛头指向了谁?提出了什么口号? 孔子和儒家学说;“打倒孔家店”

课堂练习 c 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 基本条件不包括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B、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D、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2、近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c 2、近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学习西方文化 C、打破封建专制的思想基础 D、进行文学革命

3、新文化运动是下列哪些要求在文化领域的反映 ①推翻帝制 ②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③反对军阀统治 ④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 B

A 4、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成果是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C、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D、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

D 5、以白话文为重点的文学革命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②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文化思想发面的准备 ④有利于文化平民化思潮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材料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二:辛亥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对照西方国家的历史,认真研究,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因此,救亡之道要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 ——《中国近代史研究》请回答: (1)“两位先生”指的是谁?其本质含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陈独秀提出这一口号的原因。 (3)你如何评价陈独秀的主张?

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B、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D、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每周评论》的创刊 B、《青年杂志》的创办 C、《天演论》的发表 D、《湘江评论》的创刊 3、近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学习西方文化 C、打破封建专制的思想基础 D、进行文学革命 4、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是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C、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D、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10、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所提倡的民主的内涵不包括 A、人民主权思想 B、政治民主思想 C、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 D、崇尚科学思想 11、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所提倡的科学的内涵包括①进取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 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③具体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 ④反对迷信、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以白话文为重点的文学革命产生的影响包括①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②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文化思想发面的准备④有利于文化平民化思潮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之所以提出“打倒孔家店”,是因为 A、思想和文化多元发展的需要 B、儒家思想实际上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 C、儒家思想已趋反动 D、资产阶级独立人格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