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广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1 、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影响 3 、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试 卷 讲 评.
巴 西
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巴 西 作者 陈芳玉.
水资源 第二课时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地理位置 巴西概况 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 气候 地形 面积、人口 人口众多 国土辽阔 851万平方千米 43 第五位 第五位 面积 人口 巴西 1.7亿 占拉丁美洲的 百分比(%) 33 占拉丁美洲的 百分比(%) 在世界各国中 的名次 第五位 第五位.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北方冬季.
复杂多样的气候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复杂多样的气候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大气环境保护.
考纲 下载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解读 1.识记: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 2.理解:不同地区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人 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中国的工业.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新华网北京3月21日电(记者 林晖)新疆部分地区20日出现今年第一次沙尘暴
高中地理复习课件 什么是气候呢?气候与天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请分辨下列描述哪些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昆明四季如春。 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 、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5 、在未来 24 小时内,本地区将有 5-6 级的偏 北风,气温下降.
折线统计图 张家产中心完小.
第四章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廊坊市第四中学.
植物和我们.
整理和建构地理知识系统的方法 ——宁波市余姚第四中学 郑伟大.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 变 的 天 气.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植物资源学 主讲人:王海英 副教授.
物流战略方案类型 (1)按服务项目划分 准时货运集散战略、快速货运集散战略、整车货运集散战略、成组货运集散战略、专项货运集散战略、国际货运集散战略等 (2)按发展方向划分 物流服务导向战略、市场需求导向战略、专业技术导向战略、规模经营导向战略、资源优化导向战略、实时响应导向战略等.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专题复习.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陈行森地理特级教师工作室 地理可汗式课程课题组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想一想 能否 将天气预报改成气候预报?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中国的地理差异 福州文博中学 冯春欣.
黄河之水天上来 六年级语文 上册 三人班学校----姜旭.
生物因素 和非生物因素的关系.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气候(第2课时)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亓孝然.
中国的气候.
第十章 方差分析.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宠物产品线信息分享.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Greening One Belt One Road The Role of NGOs
氮循环 肖子聪.
西藏 Tibet.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澳大利亚 迪肯大学 DEAKIN UNIVERSITY 紧密相关 • 不断创新 • 快速响应 James Sun 孙琎 迪肯大学中国区主任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人口与人种.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Session 2: Working on environmental issu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基于激励机制的一个设计 李鑫 刘乾坤 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 UNIX文件系统.
位似.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作者:黎广宁

一、森林资源及现状 1.资源属性:森林既是重要的________,又是不可替代的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__”。 (1)生态作用:________、稳定大气成分、________、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维护________。 (2)环保功效:________、美化环境、________、防风固沙等。 3.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热带雨林 1.分布地区 赤道南北两侧,以________、非洲刚果河流域和______________最为集中。 2.环境效应 (1)通过________,影响全球大气中的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 (2)促进全球________,调节全球________。 (3)是世界________宝库。

3.雨林生态 (1)优越性:全年________,光合作用强烈,________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2)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都储存在地上的________,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________而很快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

4.雨林破坏 (1)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________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________。 (2)直接原因:________。 (3)主要活动:①过度的______;②商业性________;③大规模的________;④采矿、________、________建设。 5.雨林开发(以亚马孙开发计划为例) (1)修建________横贯公路。 (2)________亚马孙平原。 (3)________,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4)________,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6.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面临形势:每年有大约________平方千米的雨林消失。 (2)矛盾冲突:________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3)理性选择:应该把________放在第一位。

参考答案 一、1.自然资源 环境资源 2.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1)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生物多样性  (2)净化空气 吸烟滞尘 3.亚马孙热带雨林 二、1.东南亚地区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城 2.(1)光合作用 碳氧平衡 地球之肺 (2)水循环 水平衡 (3)生物基因 3.(1)高温多雨 生物循环 (2)植被体内 淋洗

4.(1)人口增长 发展需求 (2)人类的开发  (3)焚耕开垦 木材采伐 农场和牧场开发 水利 公路 5.(1)亚马孙 (2)移民  (3)借助外资 (4)毁林 烧荒 6.(1)32万多 (2)雨林保护 (3)保护  (4)保护性 雨林观光 环保意识 国际基金 选择性采伐 缓冲区

1.森林的资源意义 森林的资源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它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如下表所示: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资源类型 具体体现 别称 自然资源 木材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环境资源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人类的保护伞”

例如我国东北林区不仅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而且森林中还孕育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野生植物主要有山参、木耳、蘑菇、山葡萄、蕨类等,主要野生动物有梅花鹿、貂、熊等。但森林最重要的价值是环境价值。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气净美无(物)尘沙”。对应的意思是: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净—净化空气;美—美化环境;物—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尘—吸烟除尘;沙—防风固沙。

2.森林的破坏 (1)破坏森林引起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2)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3)图解世界森林资源

思考: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中高纬地区?为什么中纬地区森林分布较少? 点拨:地球的低纬度气候湿热,高纬度长冬无夏,自然条件严酷,难以通行,地广人稀,开发较晚,因而森林免遭人类大规模破坏,得以保存下来。而中纬度地区因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利于发展农业,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经过人类长期的开发,多数地方的原始森林已被破坏殆尽,部分林地已永久性地变为农田和牧场。

[迁移应用] 1.读下面“水患感思”,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的是对________资源的破坏,这种破坏对山区来说,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 (2)这种破坏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灾害严重,要想尽量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对上述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答案】 (1)森林 水土流失加剧  (2)含沙量大量增加 洪涝 少砍树,多种树,搞好生态保护。

【解析】  漫画以“水患感思”为题,形象地揭示了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和其被破坏后造成的严重生态恶果,本题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森林资源以其巨大的生态价值,被人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可是由于人类对其大规模地滥垦滥伐,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的后果是地表水土流失加剧,一遇暴雨,泥沙径流俱下,汇入河流,淤塞河床,流水不畅,引发洪涝灾害。如长江,其上中游植被破坏的后果,对导致1998年洪水肆虐,起推波助澜作用,造成的损失惨重。

1.热带雨林的分布 (1)纬度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东部迎风地带可伸展到南北纬15°~25°。 (2)地区分布: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3)最大分布区: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集中分布了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雨林。

2.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被称为环绕地球的“绿色腰带”,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全球生态环境效应如下图所示: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3)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4)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 亚马孙雨林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亚马孙雨林不仅属于当地国家,也为全人类所共有。

[迁移应用]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 (1)森林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 。雨林能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又重新返回大气,形成 ,亚马孙流域的降水量大约50%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产生的。因此,热带雨林有促进全球 、调节全球 的作用。 (2)亚马孙雨林每年释放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 ,被植被固定下来的碳的总储量有 ,因此,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 ”。

(3)一旦雨林被毁,没有了植被涵养水源,当有降水时会增强 ,造成 ;当降水量少时,没有来自雨林的水汽,会加重 程度。 (4)没有雨林来吸收CO2,全球CO2的含量会增高,使 ,导致 、 而淹没沿海低地。

【答案】(1)23% 云雨 水循环 水平衡 (2)1/3 上千亿吨 地球之肺 (3)地表径流 水土流失 干旱 (4)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 两极冰川融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带雨林的作用。

1.雨林生态的优越性 雨林生态系统的优越性体现在高温多雨的气候和旺盛的生产力两方面。如下图所示: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雨林的脆弱性主要体现在雨林一旦被毁,地表养分将迅速被径流带走,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其成因和表现如下图所示:

[迁移应用] 3.读下面雨林被破坏后对环境影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右侧是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树木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可以靠不断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__________作用增加,导致____________。没有了树木,________________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________灭绝等严重问题。

【答案】 (1)暴雨冲刷 烈日曝晒 (2)枯枝落叶 不断更新 (3)淋洗 土壤侵蚀 枯枝落叶 物种 【解析】 第(1)题,图的右侧表示雨林未被破坏的情况,植被与土壤之间维持着正常的物质循环,森林起到明显的环境效益。第(2)题,树木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来源于岩石风化、雨水带来、枯枝落叶分解,本题要求回答的是枯枝落叶的分解。第(3)题,图的左侧表示雨林被砍伐后,森林的生态作用尽失,植被与土壤之间的物质循环也被破坏,从而出现各种生态环境问题。

1.雨林被毁的原因

2.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亚马孙雨林的影响 历史 时期 影响雨林的因素 产生的不利影响 20世纪50年代以前 ①亚马孙地区周围的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相对落后;②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的环境,一直未被开发;③印第安人生产方式落后,人口减少,对自然索取不多。 对雨林系统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20世纪50~60年代 随着人口增长,①实施大规模公路建造计划;②实施人口均衡的发展政策;③首都迁往内陆高原。 加快对西部广大疆土的开发,使热带雨林地区受到空前的破坏。 1970年 正式公布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加快雨林的破坏

3.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注意:造纸厂、炼铝厂对森林资源的破坏。造纸厂以林木产品为原料,它的建设直接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有人曾计算过,每寄出4 000张贺卡就等于砍掉一棵树。修建造纸厂对雨林的毁坏将是巨大的,更为严重的是建设炼铝厂。炼铝的过程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极易形成有“空中死神”之称的酸雨,它对雨林的破坏将是大范围的毁灭性的破坏。

(2)移民亚马孙平原 ①移民亚马孙平原的客观条件: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②促使移民的因素:一是自然因素,人口稠密的东北部是全国最干旱的地方;二是经济因素,东北部贫困人口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三是政策因素,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

[迁移应用] 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的北部为什么人口很少? (2)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为什么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3)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1)北部为繁茂的热带雨林,开发历史晚;北部是湿热的亚马孙平原,不适合人类居住。 (2)亚马孙河流域周围的国家全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均不高,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生活在其中的印第安人生产方式落后,人口很少,对自然索取不多。 (3)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 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

【解析】第(1)题,巴西的北部是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开发历史短,平原地区气候湿热,因此人口较少。第(2)题,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除了与开发历史晚、自然条件恶劣有关外,还与区域的发展阶段有关。第(3)题,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和贫困带来的发展需求,直接原因则有四点,如[答案]所述。

1.世界雨林的现状 (1)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 根据世界环境保护机构的统计,每年有大约11万平方千米的雨林因砍伐、焚烧而毁灭。 (2)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的前景不容乐观 虽然有迹象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毁林速度有减缓的趋势,但是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1990~2000年南美洲共损失热带雨林面积32万多平方千米。在过去的30年间,巴西境内约15%的雨林被毁,面积相当于一个法国。

2.雨林开发与保护——雨林的两种前途

3.对亚马孙雨林的保护 项目 内容 保护 前提 ①全世界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呼声;②当地政府和人民已认识到这种低经济效益与高环境代价的开发是不可取的 保护计 划和 措施 ①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保护环保意识;②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④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⑤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⑥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雨林保 护的国 际合作 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迁移应用] 5.读朗多尼亚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两幅图中可看出人口增长与森林砍伐呈________关系。根据二者的关系可推断出森林砍伐的直接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________造成的,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正相关 过度的迁移农业 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2)人口迁移 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东北部人口密集;东北部是全国最为干旱和贫困的地区;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

[例1] 读下面“某国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该国的地势特点。 (2)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的差异。 (3)我国与该国之间的贸易近年来发展很快,该国已是我国________资源的重要供应国之一,该矿产输往我国的路径是______________。 (4)该国首都迁往内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5)A地世界性重要资源保护的意义是__________。 【解析】 由经纬网定位可知该国是南美洲的巴西;依据河流流向可推断该国的地势特点;巴西、澳大利亚是我国铁矿石的主要来源国。

【答案】 (1)东南高,西北低。 (2)A地区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B地区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全年高温、干湿季节明显的热带草原气候。 (3)铁矿 巴西东部沿海—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我国东部沿海 (4)高原上气候凉爽;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便于国土管理和中西部开发 (5)保护该地的热带雨林植被,雨林的迅速减少已经对全球气候产生了不利影响;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

[例2] 根据下面所给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下图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 下表是图中A—B线上某乡的有关资料。 自然环境 海拔高度(米) 1 600 年降水量(毫米) 350 ≥10℃积温(℃) 2 997 土壤侵蚀强度 (吨/年·平方千米) 5 200 植被覆盖率 1900年 较高 2005年 显著降低 灌溉面积 (公顷) 0.0 人均耕地 1970年 0.57 0.23

歇地→小麦→豆科类→马铃薯或杂粮类→歇地 每公顷土地 投入成本(元) 4 185   土地产值 (元/公顷) 5 610 耕作方式变化 1955~1980年 歇地→小麦→豆科类→马铃薯或杂粮类→歇地 1981~2005 小麦→小麦→小麦→马铃薯→马铃薯

(1)根据材料一,从B至A反映出________和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穿过的经济地带包括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当年降水量小于300mm时,森林的覆盖率较低,降水的侵蚀力________。当年降水量在________mm之间,降雨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当年降水量超过450mm之后,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明显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从干湿地区上划分,该乡属于________区,耕作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材料,目前该乡的人地关系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协调?

【解析】 第(1)题,图中A城市为银川,B城市为广州,从广州至银川反映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变化,其中既包含纬向的南北差异,又包含经向的东西差异。从B至A穿过的省级行政区有:广东、湖南、湖北、重庆、陕西、甘肃、宁夏,其中广东属东部沿海地区,湖南、湖北为中部地区,其余为西部地区。 第(2)题,由图可知,当年降水量小于300mm时,森林覆盖率及降水的侵蚀力都较低。当年降水量在300~450mm之间时,森林覆盖率仍较低,而降雨侵蚀力急剧增大。当年降水量超过450mm之后,森林覆盖率急剧增加,森林对水土保持作用也应明显增强。

第(3)题,据表中数据,该地年降水量为350mm,在200mm~400mm之间,应为我国半干旱区。再根据该地≥10℃的积湿为2 997℃,低于3 200℃应为我国中温带地区,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第(4)题,由表中数据可知,本区为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严重,人均耕地减少,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水平低,由此可制定出协调人地关系的措施。

【答案】 (1)纬(经)向 经(纬)向 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2)较低(或弱,或不强) 300~450 增强 (3)半干旱 一年一熟 (4)存在的问题:①降水量少(或半干旱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或年际变化大),气候灾害对农业影响大;②垦殖过度,土地贫瘠,土壤侵蚀强度大(或水土流失严重);③耕作不合理,土地收益低,土地生产力低,土地利用不合理(或土地利用向恶性发展);④人口增长快,人均耕地减少;⑤农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水平低。

协调措施:①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草;②治理水土流失;③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土地生产力;④调整农业结构;⑤政府支持;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⑦控制放牧;⑧(适当)移民,缓解环境压力。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措施中属于我国西双版纳雨林生态农业的是 (  ) A.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B.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C.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 D.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 C 【解析】 我国西双版纳的雨林生态农业,是运用光在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模拟雨林的结构,建立起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与当地生态环境是协调一致的,既能取得经济收入,又不破坏环境,是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生产模式。

2.森林的首要价值体现在 (  ) A.改善生态环境     B.为工业提供原料 C.为人类提供食品 D.为建筑业提供木材 【答案】 A 【解析】 森林的首要价值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

3.亚马孙热带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的原因是 (  ) A.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 B.热带雨林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热带雨林能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D.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 【答案】 B 【解析】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因此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4.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 (  )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表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答案】 C 【解析】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在强大的生命活动推动下,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表的植物体内,雨林中土壤一般较贫瘠。

5.下列四幅图中,能够体现森林的防风固沙作用的是 (  ) 【答案】 C 【解析】 A图中森林的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图中森林的作用是保护农田,繁衍物种。D图中森林的作用为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6.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  )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实行有计划地合理砍伐 C.允许大砍大种,使林区人民先富起来 D.先砍伐野生林,再大力种植人工林 【答案】 B 【解析】 对森林资源既要保护,又要利用,应采取适当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的方案。保护野生林,才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热带雨林气候区的降水类型多属于 (  ) A.地形雨 B.对流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答案】 B 【解析】 热带雨林气候区一般分布在赤道地区,所以多对流雨。

8.世界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 A.美国 B.俄罗斯 C.加拿大 D.中国 【答案】 B 【解析】 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完成9~10题。 9.面对热带雨林当前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 (  ) A.保护 B.开发 C.开发的同时进行保护 D.保护的同时加以开发 10.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参与性原则

【答案】 9.A 10.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的前途。结合当前雨林破坏的实际和全球共同利益,理应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亚马孙雨林的保护需要全球人类的共同参与,也是可持续发展共同性原则的体现。

11.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 B.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D.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答案】 B 【解析】 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只是区域性的,而非全球性的。

12.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主要储存在 (  ) A.生物体内 B.枯枝落叶中 C.土壤中 D.岩石风化物中 【答案】 A 【解析】 由于全年高温多雨,生物循环旺盛,雨林生长所需养分储存在植物体内。

13.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 (  ) 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C.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D.提供木材、供应林产 【答案】 C 【解析】 “三北”指东北、西北、华北。这些区域冬春季节风沙严重,水土流失加剧,为了保护生态,营建防护林,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14.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 A.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 B.难以通行、开发较晚 C.本区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较强 D.本区开发的难度较大 【答案】 C 【解析】 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不是人为原因。

二、综合题 15.近二十年来我国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变化较大,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该地区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这样会导致什么环境问题? (2)根据图三和图四回答问题。 ①该地区植被覆盖情况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图四谈谈植被覆盖率增加后对地区小气候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森林的____________作用。

【答案】 (1)土地利用方式不恰当 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2)①从1985到2005年植被覆盖情况从草灌木丛覆盖多转变为常绿植被覆盖多  ②常绿植被覆盖率高导致当地冬季林内气温比林外气温高,夏季林内气温比林外气温低 调节气候

16.读下面全球生物气候地带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到全球气候带的划分。热带和温带大约以年平均气温________℃为界,寒带和温带大约以年平均气温________℃为界。 (2)从图中可以看出,森林分布的极端界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年平均气温20℃的条件下,年平均降水量从0~1500mm,地面植被依次有______________。

【答案】 (1)18 4 (2)年平均气温高于-7℃,年平均降水量大于400mm (3)沙漠、灌丛、草地、林地 【解析】 植被的生长都有一定的环境条件,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是最重要的。图形表示了植被生长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数值,仔细读图即可得出结论。

中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中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造林绿化,整治国土事业成就巨大,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是,由于长期大面积的森林植被被砍伐,水土流失严重,目前的治理速度仍然赶不上破坏速度,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和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据1998年统计或估计的数字,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67万平方千米,占陆地面积的38 (1)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据1998年统计或估计的数字,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67万平方千米,占陆地面积的38.2%;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平方千米,占陆地面积的27.3%。 (2)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剧。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千米,新增沙化土地2460平方千米,1949年以来,因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减少湖泊500多个,减少水域面积1.86万平方千米,淤废水库总库容200亿立方米。 (3)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严重。各类自然灾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

从沙质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存在着局部好转、总体蔓延的特点。据统计,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荒漠化土地增加了21万平方千米;年平均增加约2100平方千米,呈蔓延趋势。今后需要重点治理的地区分别是:①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南部的后山地区的察哈尔草原(以及河北坝上)等,主要原因是过度农垦。②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主要是固定沙丘(沙地)被过度农垦、放牧和樵采而造成沙丘活化。③近年开发的沙质草原能源基地(如毛乌素沙地的神府煤田等)。

2.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以青藏高原为例 (1)水土流失严重 据统计,青藏高原由风、流水、冰冻侵蚀的土地面积约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75%,其中,黄河流域的侵蚀程度最为严重。单就青海省而言,其水土流失面积约为33万平方千米,占该省土地面积的46%,尤其是青海东部农业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在青海省境内仅黄河的年泥沙出境量就达6104万吨,每年注入龙羊峡水库的泥沙量达3134万立方米。长江流域的侵蚀程度也不容忽视,目前,长江因水土流失造成的泥沙含量已接近黄河,且危害程度呈加剧之势。

(2)荒漠化问题日益突出 荒漠化趋势总体表现是以半干旱和干旱为主要特征的大气候背景下的荒漠化过程。其主要特点是植被覆盖率下降,地表荒漠化过程加速,同时,具有分布广、危害程度大的特点。在西藏自治区,土地荒漠化面积达21万平方千米,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地荒漠化面积占该流域面积的13.1%。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面积已占该省总面积的17.4%,目前荒漠化面积仍以每年130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据卫星遥感图片判断,黄河源头地区荒漠化增加速率由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3.9%,剧增到八九十年代的20%,并呈上升趋势。

(3)草场退化严重 由于草地长期过度放牧和鼠虫危害,加上气候的暖干化等因素的影响,青藏高原2/3的草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同20世纪80年代相比,单位面积产量下降了10%~40%。草地退化现象在牧区居民点附近尤为严重、直接表现为牧草覆盖率和产草量下降,优良牧草减少和杂草增加。

(4)水资源不断减少 青藏高原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冰川广布,湖泊众多、由于气候的增温减湿,使江河径流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或干涸、冰川后退、黄河在青海境内平均径流量比20世纪70年代减少了23.7%,黄河源头干流的玛多段竟出现跨年度持续时间达8个月的断流现象。青海湖水位自1908年以来平均每年下降12.49厘米。素有“千湖之县”的青海省玛多县,十年前还有大小湖泊4077个,总面积1673.8平方千米,而目前已有2077个湖泊干涸。长江源头的姜古迪加冰川在30年间后退了600米。

(5)物种数量不断减少 由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以及人为滥捕滥猎,野生动物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物种分布区域逐渐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