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强 不 息 厚 德 载 物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解读 肖贵清
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解读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坚持改革开放 四、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五、民主政治建设与依法治国 六、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 七、加强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
一、中国梦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1.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一、中国梦 2.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13.3.17)
一、中国梦 2.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013年6月1日在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
一、中国梦 3.立足国内,中国梦的基本特点 第二,“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第一,“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第二,“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第三,“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 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
一、中国梦 3.放眼世界,中国梦的基本特点 第一,“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 第二, “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 2014年3月28日 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
一、中国梦 3.放眼世界,中国梦的基本特点 第三,中国梦与东盟梦、非洲梦、美国梦、法国梦、世界梦是相通的。 “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各国人民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的努力,将为世界带来极大的机遇。” (2014年5月15日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
一、中国梦 4.实现中国梦要遵循“四个必须”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实现中国梦要遵循“三个必须”,即 “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2013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时将“三个必须”丰富和发展成“四个必须”,即“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意愿和期盼,凝聚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和实践,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 2012年11月15日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讲话)
(2012年11月17日在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 (2012年11月17日在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三个总’的概括,高屋建瓴,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个新概括,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 (2012年11月17日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是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是最本质的东西,是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 (2012年11月17日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 (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 (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2013年6月26日在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2013年6月26日在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3年6月26日在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我们要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增强自信,在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继续开拓,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 (2013年6月26日在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3年0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2013年0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人民日报》 2014年1月2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讲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这就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人民日报》 2014年1月2日。)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走出了这样一条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 ( 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讲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应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 ( 2012年11月17日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 2012年11月17日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2012年11月17日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我们要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要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人民日报》2014年1月2日。)
三、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重要性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2012年11月15日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三、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重要性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2012年11月15日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三、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 2012年12月10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
(2012年12月31日在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三、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2012年12月31日在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和活力源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和活力源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 ( 2013年3月19日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强调)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三、改革开放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2013年07月24日在武汉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的讲话)
( 2013年11月15日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 三、改革开放 “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 ( 2013年11月15日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
(2013年11月15日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 三、改革开放 “35年来,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 (2013年11月15日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
三、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的目的和任务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12年11月15日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三、改革开放 3.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开放的着力点 “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着力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 2012年11月15日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三、改革开放 4.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的原则与方法 “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新的动员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2012年12月10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三、改革开放 4.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的原则与方法 “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深化改革开放,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2012年12月10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三、改革开放 4.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的原则与方法 “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 (2012年12月10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三、改革开放 4.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的原则与方法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2年12月31日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三、改革开放 4.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的原则与方法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2012年12月31日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三、改革开放 4.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的原则与方法 “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2012年12月31日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三、改革开放 4.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的原则与方法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2012年12月31日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三、改革开放 4.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的原则与方法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2012年12月31日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三、改革开放 4.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的原则与方法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2013年11月13日在征求党外人士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3年10月7日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 三、改革开放 4.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的原则与方法 “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我们的立场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2013年10月7日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三、改革开放 4.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的原则与方法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 2013年11月15日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
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全面认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 正确处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就要转变发展观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真正实现科学发展。“现在不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将来付出的代价必然更大”。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0页。
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正确处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摒弃过去单纯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的考评模式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中央看一个地方工作做得怎么样,不会仅仅看生产总值增长率,而是要看全面工作,看解决自身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58页。
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正确处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关键要提高发展质量,讲求发展效益 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是民生改善、就业比较充分的速度,是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有成效的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59页。
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全部作用。”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00页。
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3年4月,他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2013年5月,在天津考察时又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人民日报》2013年4月11日、5月16日、4月11日第1版。
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6.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明确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 《人民日报》2013年9月8日,第1版。
五、发展民主政治与建设法治中国 1.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2014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年版,第76页。
五、发展民主政治与建设法治中国 2.评价政治制度是否民主、有效的问题 习近平提出了“八个能否”的基本标准:“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够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这是党对民主政治制度评价标准问题的深入思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为全面深化政治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人民日报》2014年9月6日,第2版。
五、发展民主政治与建设法治中国 3.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推进协商民主,有利于完善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04页。
五、发展民主政治与建设法治中国 3. 2014年9月2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了协商民主的重要性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 《人民日报》2014年9月22日,第2版。
五、发展民主政治与建设法治中国 4.法治中国建设 2013年2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强调:“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人民日报》2013年2月25日,第1版。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2013年3月7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2013年3月7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对我国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9月26日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3年9月26日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2013年11月26日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
(2013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四、文化建设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2013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3年12月30日在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2013年12月30日在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四、文化建设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2013年11月26日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
(2013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 六、文化建设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2013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
“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 六、文化建设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 (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2014年2月24日在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2014年2月24日在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4年2月24日在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2014年2月24日在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六、文化建设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一起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七、党的建设 “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从严治党 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 87
(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 七、党的建设 1.从严治党 第一,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 (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
七、党的建设 1.从严治党 第一,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形势下,我们党的自身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抓好党的自身建设。” ( 2012年11月15日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讲话)
( 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七、党的建设 1.从严治党 第一,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 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七、党的建设 1.从严治党 第一,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2013年4月19日在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 七、党的建设 1.从严治党 第二,从严治党的举措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 92
七、党的建设 1.从严治党 第二,从严治党的举措 “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讲话) 93
七、党的建设 1.从严治党 第二,从严治党的举措 “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让每一个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 (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 94
七、党的建设 1.从严治党 “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 第二,从严治党的举措 “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 “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 95
七、党的建设 1.从严治党 “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第二,从严治党的举措 “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 96
(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 七、党的建设 1.从严治党 第三,从严治党的目标 “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
(2012年11月17日在在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七、党的建设 2.群众路线 第一,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 (2012年11月17日在在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讲话) 七、党的建设 2.群众路线 第一,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 (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讲话)
( 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 七、党的建设 2.群众路线 第一,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 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
七、党的建设 2.群众路线 第二,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
七、党的建设 ( 2012年11月15日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讲话) 2.群众路线 第三,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要求 “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要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 2012年11月15日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讲话)
(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 七、党的建设 2.群众路线 第三,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要求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 (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
(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 七、党的建设 2.群众路线 第三,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要求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
(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 七、党的建设 2.群众路线 第三,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要求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
(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 七、党的建设 2.群众路线 第三,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要求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真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 “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如果自诩高明、脱离了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任何政党都是如此,这是历史发展的铁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
“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必须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七、党的建设 2.群众路线 第三,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要求 “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必须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2014年1月20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讲话)
(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讲话) 七、党的建设 3.反腐倡廉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经常抓、长期抓,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必须全党动手。” “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讲话)
(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讲话) 七、党的建设 3.反腐倡廉 “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 (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讲话)
(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讲话) 七、党的建设 3.反腐倡廉 “要继续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讲话)
( 2013年4月1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七、党的建设 3.反腐倡廉 “中央提出抓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反对奢靡之风,就是提出了一个抓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提出了一个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切入点。全党同志一定要从这样的政治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 ( 2013年4月1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七、党的建设 3.反腐倡廉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 2013年4月19日在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 大堂对联: 二堂对联: 三堂对联: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 三堂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庆丰包子背后的秘密 包子铺名为庆丰,它和普通话的“清风”谐音,这是暗示官员要两袖清风,炒肝意味着,要向那些像猪一样贪婪的干部要被炒,芥菜是戒财的谐音,是警告不可敛财,而猪肉和大葱调成的包子陷,代表一清二白。21元的意思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官员只要犯错就会被炒。
谢 谢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