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结构.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制图工具及其用法 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 1 建筑制图的基本标准 建筑施工图的绘制过程和方法 2 3.
Advertisements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师 培训课程简介 主管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办单位:北京六度天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 电话:
第二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一 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 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建筑物 由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组成。 使用部分是指各类建筑物中的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 使用房间。 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房间之间、楼层之 间和室内与室外之间联系的空间。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和平面组 合设计。
浙江省省级精品课程申报 钢筋混凝土结构 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2010年7月.
总纲 分绪论、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基本构件、)、砖混结构、结构抗震部分。
钢筋混凝土结构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我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分类及编制基本要求.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钢结构 建筑工程学院.
普通车床加工技术 焊接式外圆车刀刃磨 鄞州职教中心 卢东.
卫生处理单位安全质量检查考核评分表释义 刘 云 凯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007年5月.
第三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 韦爱凤.
本章内容: 1.1 钢结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1.2 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1.3 钢结构的发展.
小学建筑设计 中的相关设计规范.
第三章 计算机环境安全.
框架梁纵向钢筋长度计算 ——通长钢筋长度计算 主讲:吕文晓.
结构抗震设计 第4章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编制情况及分级标准问题
第三章 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第一节 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对《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若干问题的探讨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王亚军
模块1-1 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 混凝土结构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结构。 分类: 混凝土结构 配筋混凝土 配置受力钢筋、钢骨、钢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配置预应力钢筋形成预应力) 素混凝土——无钢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 本书主要讲述配置受力钢筋为特点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结构。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马芹永 吴金荣 二〇一一 年 十一 月.
《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 复习提纲 OK.
建筑结构选型 湖南城市学院.
混凝土结构 主讲: 鲍鹏玲.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关于本门课程.
专题 钢结构的计算原理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结 构 概 率 设 计 法 第三节 钢结构设计的规定 第四节 钢结构的疲劳和疲劳强度
《机械设计基础》(王军主编)教材配套电子教案
结构设计原理 第 一 讲.
第一章 绪论 本讲内容: 一、砼结构的基本概念. 二、本门课的内容和体系. 三、钢筋和砼共同工作的基础.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 结构教研室 2005年8月.
绪 论 本章主要内容 1. 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介绍; 2. 建筑结构的类型,各类结构的优缺点及其应 用和发展简况;
李 悦 Tel: 房屋建筑学 李 悦 Tel:
§2.3 钢筋与混凝土粘结 粘结力的定义 定义:当钢筋于混凝土之间产生相对变形(滑移),在钢筋和混凝土的交界面上产生沿钢筋轴线方向的相互作用力,此作用力称为粘结力。
§3.3 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混合材料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P.P)
第一章 民用建筑概述 本章提要 本章介绍了建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要求重点掌握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定义、建筑模数与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熟悉建筑物的分类和等级、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章〓绪〓论.
课程内容 1.基础篇(30学时) 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常规高层建筑结构在荷载(主要是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方法——传统手算法、常规电算法。包括: 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与布置 框架结构、剪力墙、框-剪、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和位 移的手算方法 扭转和斜交结构的近似手算方法.
第四章 建筑工程.
淮海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建 筑 结 构 土木工程系 闫肖武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本章主要内容 1. 钢筋的品种、规格、力学性能及强度设计指标; 2. 钢结构用钢材的品种、规格、力学性能及强度设计指标;
第二章 建筑结构材料 第 二 讲 教学目标: 1. 理解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规定; 2. 掌握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指标及变形性能。
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 第七节 预应力筋原材料.
钢筋混凝土结构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介绍 信息工程学院 孙俊国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专业德语 几种常用建筑材料的德语表达 浙江科技学院 金韶霞.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园林专业本科阶段课程拓扑图:平台期课程 通识 12 数学 14 物理 4 化学 11 英语 6 政治 14
分布式程序设计 姚斌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学.
第五章 受压构件的截面承载力.
微机系统的组成.
0 砌体结构的材料及力学性能 1 砌体结构构件计算 2 刚性方案房屋计算 3 砌体房屋构造要求 4 过梁、挑梁、雨篷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梁兴文 王社良 李晓文 等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03年8月.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项目二 房屋构造与功能分析.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CONCRETE STRUCTURE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第 4 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教材作者:王社良 课件制作:黄 炜、丁怡洁 课件审查:李晓文.
钢结构主厂房钢材的选用 江 苏 省 电 力 设 计 院 2010 年 6 月 珠 海 高强钢在电力建筑工程中应用研讨会材料
6.3.2 强 度.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材料力学》实验 力学性能试验 一、拉伸试验 二、压缩试验 三、剪切试验 四、扭转试验 电测应力分析实验 电测法基本原理
第三篇 房屋构造部分.
Design Principle for Concrete Structure
数据密集型计算理论与实践 张奇.
本章重点 了解配筋率对受弯构件破坏特征的影响和 适筋受弯构件在各个阶段的受力特点; 掌握建筑工程和公路桥梁工程中单筋矩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建筑与结构

结构相关课程 建筑设计及原理 大一 建筑概论 建筑设计及原理 建筑力学 大二 建筑设计及原理 大三 建筑结构 大四 建筑设计及原理 建筑结构选型

课程讲授方法、考核方法 讲授方法 推荐参考书: 多媒体讲授 板书讲授 试验研究 习题课 自学 参阅课外期刊、规范等方法 混凝土设计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 荷载规范 结构设计原理 科学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上册) 钢结构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11 图片12 图片13 图片14 图片15 隧道

1 绪论 1.1结构的发展概况及组成 1.2 混凝土结构简介 1.3 钢结构简介 1.4 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1.1 结构的发展概况及组成 1.1.1 结构的发展概况 1.1.2 结构的组成

1.1.1 结构的发展概况 木结构和砖石结构 钢(铁)结构 钢筋混凝土 混合结构  

1.1.2 结构的组成

1.2 混凝土结构简介 1.2.1 混凝土结构分类   1.2.2 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 1.2.3 混凝土结构的现状和发展  

1.2.1 混凝土结构分类 素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其它形式的加筋混凝土结构 (1)素混凝土 :一般常用于路面、非承重结构 1.2.1 混凝土结构分类 素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其它形式的加筋混凝土结构 (1)素混凝土 :一般常用于路面、非承重结构 (2)预应力混凝土: 在结构或构件中配置预应力钢筋并施加预应力

1.2.1 混凝土结构分类 (3)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多数情况下由钢筋、钢筋网或钢骨架和混凝土组成 图1-2

1.2.1 混凝土结构分类 钢筋、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性能: 二者结合一起共同工作,可充分利用材料的性能 (3)钢筋混凝土结构: 1.2.1 混凝土结构分类 (3)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性能: 钢筋抗拉、抗压性能均好 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强,但抗拉性能较弱。 二者结合一起共同工作,可充分利用材料的性能 其工作前提是: (1)二者温度线膨胀系数相接近; (2)二者之间产生良好的粘结力。

1.2.1 混凝土结构分类 (3)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材料: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 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钢筋混凝土结构是 1.2.1 混凝土结构分类 (3)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材料: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 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钢筋混凝土结构是 由一系列受力类型不同的构件组成。 钢筋混凝土结构 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承重骨架的土木工程构筑物; 受弯、受拉、受压、受扭等基本构件 如:梁、柱、楼板等构件

1.2.2、钢筋混凝土优缺点: 优点: 缺点: 强度高 结构自重大 耐久性好 抗裂性较差 耐火性好 修复较困难 整体性好 可模性好 就地取材 节约钢材 缺点: 结构自重大 抗裂性较差 修复较困难 施工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

1.2.3 混凝土结构的现状与发展 工程应用: 房屋建筑工程 大跨度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 桥梁工程 水利工程 特种结构 高耸结构等

1.2.3、混凝土结构发展概况: (1)发展阶段 (2)材料方面 (3)结构方面 (4)施工技术 (5)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概况

(1)发展阶段 1)钢筋混凝土发明至20世纪初: 所采用的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比较低 建造中小型的楼板、梁、拱和基础等构件; 计算理论套用弹性理论,设计方法采用容许应力法;

(1)发展阶段 2)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混凝土 和钢筋强度有所提高; 预应力结构的发明和应用,是混凝土用来建造大跨度的空间结构; 混凝土结构的试验研究开始进行; 计算理论开始考虑材料的塑性,按破损阶段计算结构的破坏承载力。

(1)发展阶段 3)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 高强度混凝土和钢筋出现;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泵送商品混凝土以及各种新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如 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跨海隧道、高耸结构等。 计算理论采用以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2)材料方面: 混凝土材料:高强、轻质、耐久、提高抗裂性、易于成型; 钢筋材料:高强、较好的延性和较好的粘结锚固性能。

(2)材料方面: 混凝土材料:高强、轻质、耐久、提高抗裂性、易于成型 高强:我国普通C20---C80,我国C100,国外C200; 轻质:在地震区采用轻质混凝土结构可有效减小地震 作用,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耐久性;聚合物混凝土、树脂混凝土、浸渍混凝土 等材料; 抗压、抗拉性能好,耐磨、抗渗、抗冲击、耐冻。

(2)材料方面: 钢筋材料: 高强、较好的延性和较好的粘结锚固性能。 我国用于普通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强度达到435N/mm2 强度高、延性好、锚固性能好 钢筋材料: 高强、较好的延性和较好的粘结锚固性能。

(3)结构方面 普通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管混凝土柱、钢—混凝土组合梁、钢骨混凝土)

蒸汽养护法:使预制构件成品出厂时间缩短; (4)施工技术 施工方法:滑模施工法、泵送混凝土技术、蒸汽养护法、喷射混凝土 滑模施工法:使高耸结构、贮仓、水池等特种结构 的施工进度大大加快; 泵送混凝土技术:使高层建筑、大跨桥梁方便 整体浇注; 蒸汽养护法:使预制构件成品出厂时间缩短;

(5)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概况: 混凝土结构理论发展概况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发展概况

混凝土结构理论发展概况: 以弹性理论为基础的容许应力法 破损阶段的设计方法 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1966年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21—66)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发展概况 体现在《规范》的制定与修改 1955年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暂行规范》 1966年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21—66) 1974 年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TJ10—74) 1984年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1990年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10--89) 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1.2.3、混凝土结构发展概况: (1)发展阶段 (2)材料方面 (3)结构方面 (4)施工技术 (5)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概况

1.2 混凝土结构简介 1.2.1 混凝土结构分类   1.2.2 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 1.2.3 混凝土结构的现状和发展  

1.3 钢结构简介 1.3.1 钢结构的应用范围   1.3.2 钢结构的优缺点 1.3.3 钢结构的发展  

2、 大跨结构 3、 多层、高层结构 4、 塔桅结构 5、 板壳结构 6、 桥梁结构 7、 可移动、可拆卸、装配式结构 8、 轻钢结构 1.3.1 钢结构的应用范围 1、 单层厂房结构 2、 大跨结构 3、 多层、高层结构 4、 塔桅结构 5、 板壳结构 6、 桥梁结构 7、 可移动、可拆卸、装配式结构 8、 轻钢结构 9、 容器、储罐和管道 10、 钢结构住宅 --钢---结---构--

1.3.2 钢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2、耐火性差: 2、安全可靠:材质均匀,和力学计算的假定比较符合 3、塑性、韧性好: 1.3.2 钢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 1、材料强度高:钢材的容重与屈服点的比值最小 2、安全可靠:材质均匀,和力学计算的假定比较符合 3、塑性、韧性好: 4、工业化程度高: 5、拆迁方便: 6、密闭性好: 7、具有一定的耐热性 缺点: 1、耐腐蚀性差:   2、耐火性差: --钢---结---构--

1.3.3 钢结构发展 (1)高强度钢材的研制和应用 3号钢(屈服强度为235 ) 16锰钢(屈服强度为345 ) 1.3.3 钢结构发展 (1)高强度钢材的研制和应用 3号钢(屈服强度为235 ) 16锰钢(屈服强度为345 ) 15锰钒钢和15锰钛钢(屈服强度为390 ) 1969年美国规范列入屈服强度为685 的钢材 1975年苏联规范列入屈服强度为735 的钢材

1.3.3 钢结构的发展 (2)结构和构件计算方法的发展 建国初期——1957年,采用总安全系数的容许应力计算法 1.3.3 钢结构的发展   (2)结构和构件计算方法的发展 建国初期——1957年,采用总安全系数的容许应力计算法 1957年 ——1974年,采用三个系数的极限状态计算方法 1974年 ——1988年,采用单一安全系数容许应力计算法 (以结构的极限状态为依据,进行多系数分析) 1988年至今, 采用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1.3.3 钢结构的发展   (3)结构形式的改革和应用 薄壁型钢结构、悬索结构、悬挂结构、 网架结构和预应力钢结构等

1.3.3 钢结构的发展   4、钢和混凝土组合构件的应用 组合楼盖、组合梁、钢管混凝土柱 5、最优化原理的应用

1.4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主线 学习方法

1.4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主线: 结构基本计算原则 构件的连接 构件的计算 梁(受弯构件) 柱(轴心受力、拉弯和压弯构件) 1.4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主线: 结构基本计算原则 构件的连接 构件的计算 梁(受弯构件) 柱(轴心受力、拉弯和压弯构件) 构件的变形和耐久性 板的设计

学习方法: 学习与《规范》相结合: 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设计方法达到统一化、标准化 保证工程质量 《规范》是国家颁布的有关计算、构造要求的技术规定和标准。 《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设计必须遵守的带法律性的技术文件。 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设计方法达到统一化、标准化 保证工程质量

1 绪论 1.1结构的发展概况及组成 1.2 混凝土结构简介 1.3 钢结构简介 1.4 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