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人体的稳态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必修 3 稳态与环境 第 1 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问题探讨 ——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Advertisements

合理选择饮食.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 等级要求 江苏课标要求 稳态的生理意义 B
淋巴的功能:1、脂肪的主要运输通道.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新课导入 图1 图2 1.图1和图2中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不同?
体液的组成: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 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本节聚焦: 1.什么是内环境稳态? 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州四中 李振庄.
第一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细胞生活的环境 自主发展 快乐成长 所在知识模块:人教版必修3-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学科:生物 学段:高中
水 肿.
第十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第二十六讲:内环境与稳态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考纲要求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第四十五课时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重难点聚焦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第三章 血 液.
赞美诗 平稳而富饶 我生活在你温暖的怀抱 是你,为我平添物质和能量 是你,吸纳我无尽的烦恼 是你,默默地搭起流通之桥 没有你—— 我——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2004年7月28日下午3时,天气闷热难当。重钢股份公司炼钢厂炼钢炉前温度起码超过100℃
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本章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 2.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3.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二章 动物个体的稳态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江苏省仪征中学.
生命的物质基础.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血液检查化验单 编号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ALT AST GGT TP GLU BUN TG CHOL HDL LDL 谷丙转氨酶
必修 3 第 1 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必修③ 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秦王该不该杀? 张艺谋把秦始皇描述为千古一帝的英雄,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本节聚焦 1、什么是内环境稳态? 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稳态调节的机制是什么?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本节聚焦 1、什么是内环境稳态? 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稳态调节的机制是什么?
必修三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无论春夏秋冬,风云变幻 它却总是轻波微澜 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 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 它让每一个细胞分享 又靠所有细胞共建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本节聚焦 1、什么是内环境稳态? 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稳态调节的机制是什么?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第二十二讲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第二十二讲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回扣基础] 一、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液与内环境.
病理生理学 牡丹江医学院 病生教研室.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 营养物质的代谢.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十二讲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学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核心术语——(记准、写准、理解透,把握内涵和外延) 1.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
学案答案 DDBDA CDCCA CCACC DBBBC DADDD CBCAB.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外液 体液 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外液 体液 细胞内液 无机盐 蛋白质 7.35~7.45.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ATP SLYTYZJAM.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各项生命活动.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1.2 有理数 第1课时 有理数 伏家营中学 付宝华.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人体的稳态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细胞间的通讯联系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稳态的生理意义 学习目标 1.说出体液和细胞外液的组成,并知道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2.运用模型构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3.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说明稳态的概念 5.举例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6.举例说明人体通过反馈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一、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草履虫 草履虫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通过细胞膜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

人体细胞 血浆中的红细胞是如何通过血浆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人体组织细胞呢?

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 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

思考:认识图中的组织细胞、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说出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思考:(2)根据内环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用箭头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细胞外液 人体细胞 组织液 组织细胞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淋巴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思考:(3)判断几种人体细胞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细胞外液 人体细胞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组织细胞 血细胞 淋巴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思考:(4)回忆初中相关知识,看图说出内环境在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间起何作用?

例题1: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解析:人体内的液体分为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人体不同的细胞生活在不同的液体环境中,他们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单细胞生物可以通过细胞膜与外界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但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间接的物质交换。 答案:C

【变式训练1】 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 ( ) A.淋巴液 B.组织液 C.血浆 D.唾液 B

二 稳态的概念 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体对内环境的各种化学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770kPa(37℃时)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7.35~7.45 37℃左右

例题2: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解析:内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激素及其他代谢产物,其中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溶液渗透压是指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无机盐和蛋白质是血浆的主要溶质,是决定血浆参透压的主要因素。血浆中具有缓冲物质如HCO3-、HPO42-等离子能维持血浆中pH的稳定。人体的体温是指内环境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注意:血浆渗透压与细胞外液渗透的大小是有区别的,细胞外液主要与无机盐有关。 答案:A

【变式训练2】 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A

负反馈调节 血压恢复正常 引起血压升高的 刺激(如争斗等) 刺激 压力感受器 血管中感觉 血压升高 神经末梢 传入神经 心血管中枢 心率减慢 传出神经 心率减慢 心输出量减少

例题3: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解析:从题干获取信息:组织液生成增多。根据此信息确定出组织液增多的原因可能来自于淋巴,也可能来自于血浆或组织细胞。A项是血浆渗透压降低,吸水能力降低,使大量水分滞留在组织液中引起组织水肿。B项使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是组织水肿。C项会使组织液浓度降低引起组织水肿。D项要从周围的组织液,甚至细胞内液中吸收水分,这样会使组织液含量下降。 答案:D

【变式训练3】 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下表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下列依据检查结果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多选)(    ) A.肝细胞发生了病变 B.可能有肾功能障碍 C.会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 D.可能患有脂肪肝和贫血症 BC 项 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35 U/L 0~45 肌酐      CRE 1.9 mg/dL 0.5~1.5 尿素氮    BUN 14.6 6.0~23.0 血清葡萄糖    GLU 223 60~110 甘油三酯    TG 217 50~200 总胆固醇     TCH 179 150~220

三 稳态的意义 稳态是人体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例题4:下列有关稳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人体稳态的形成需要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C.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解析:人体的稳态是机体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神经调节的中枢在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其中大脑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主要的调节中枢。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超过一定限度稳态会遭到破坏。 答案:C

【变式训练4】 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在[ ]中填图中字母):

【变式训练4】 (1)图中A、B、C、D各代表体液中的哪一类?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 B D (3)假如①为淀粉,则所形成的②由肠腔进入B中的方式是 。经过B的运输,②可达到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 。 C A 主动运输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变式训练4】 (4)正常人体内的B的pH相对保持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多对缓冲物质,最主要的是 。 (5)在健康人体的血浆中,[HCO3—]约为[H2CO3]的20倍,如果 [HCO3—]/[H2CO3] <15时,立刻发生酸中毒。此例说明无机盐具有 的功能。(填字母) A.调节细胞渗透压 B.调节细胞外液的pH C.组成细胞的结构 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H2CO3/NaHCO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