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區域網路連結技術 10-9 擴張樹演算法 10-1 區域網路連結簡介 第二層交換器 10-2 區域網路之連結型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本周复习一下基本的网络知识 下周开始讲解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第四周开始到实验室做实验(主楼910,919)
Advertisements

网络互联技术     网络教研室           薛刚           电话:
網路原理、技術與架構 資訊一忠 網路概論 主講人:王威盛 老師.
第5章 网络互联设备和多层交换 本章要点: ◆ 了解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及各层网络互联设备 ◆ 掌握中继器和集线器的性能、作用和分类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第 4 章 网络层.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 2 版) 第 7 章 网络互连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網路硬體設備簡介 Crickstudy Authentication Institute.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路由器的性能特点和工作原理 两种常用的内部网关协议(RIP和OSPF) 路由器的产品结构 局域网中使用路由器的方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 项目负责人 张嗣萍/本环节主讲教师 王磊 第2章 局域网的构建(3) 2007年度上海建桥学院教改课程
第5章 局域网技术 学习目标 本章要点 习 题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教程.
第4章 局域网技术 本章要点: ◆ 了解局域网的特点和网络适配器的作用和分类 ◆ 掌握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和Token
路由器繞送協定- 第三章 路由器動態繞送服務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 赵正红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第3章 路由技术—动态路由.
网络技术之六: 路由技术 22:00.
實驗六 路由器操作設定實驗 教師: 助教:.
第3章 网络互联设备 学习目标 了解各层次网络互连设备的种类 掌握各层次设备的工作原理 重点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与功能.
生成树协议.
校園網路管理實電務 電子計算機中心 謝進利.
無智慧報告—網路導論 義守電機 副教授 黃蓮池 在報告前.
網路基本概念與設定方法 林文宗 資管系助理教授
TCP/IP基本原理 第五章 路由原理与协议
網路概論.
5.5 网桥 网桥是用来连接局域网的互连设备,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转发局域网之间的数据帧,必要时进行帧格式转换 能隔离以太网中的碰撞
Chapter 4 Network Layer (網路層).
第九章 Gigabit Ethernet 網路
Chapter 1 電腦網路 1-1 電腦網路的用途 1-2 電腦網路的類型 1-3 主從式網路V.S.對等式網路 1-4 網路作業系統
熟练掌握TCP/IP、IEEE802.3协议的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原理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分院 周文峰.
網路技術管理進階班---網路連結 講師 : 陳鴻彬 國立東華大學 電子計算機中心.
TCP協定 (傳輸層).
Extend materials: physical layer and more
Access Networks.
锐捷网络实验室项目培训 交换技术.
ARP Spoofing -ARP 攻擊- 報告者 A 洪靖雅.
Chapter 03 網路的組成元件.
路由基础.
第四章 網路層 4-1 網路層簡介 4-2 電路交換技術 4-3 信息交換技術 4-4 分封交換技術 4-5 各種交換技術之比較
於開放軟體平台上整合資源預約協定與約束路由以實現訊務工程
區域網路類型 講師:陳育良.
Windows 2003 server 進階介紹 麋鹿.
網際網路與電腦應用 – 固接式網路(一) 林偉川 2001/9/27.
TCP/IP介紹 講師:陳育良 2018/12/28.
區 域 網 絡 ( Local Area Network )
電腦通訊網路 (2).
第十三章 TCP/IP 與 Internet 網路連結技術
交换机基本配置.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
网络系统集成技术 管理交换网络中的冗余链路 第四章.
第二讲 网络基础与网络设备 主讲:史宝慧.
常見網路設備簡介 A 周緯龍.
Westmont College 网络的扩展 (中继器, 网桥, 交换机)
3.1 通訊協定 3.2 開放系統參考模式(OSI) 3.3 公眾數據網路 3.4 TCP/IP通訊協定
有線區域網路 講師:陳育良 2019/4/15.
第八章 Fast Ethernet 網路 8-1 Ethernet 網路簡介 8-2 CSAM/CD 通訊協定
第4章 傳輸媒介和和網路設備.
指導教授:梁明章 A 許之青 國立高雄大學 2010/06/25
Distance Vector vs Link State
第三章 網路技術.
第4章 网络层.
IP Layer Basics, Firewall, VPN, and NAT
Distance Vector vs 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s
第一章 電腦網路簡介 1-1 何謂電腦網路 1-2 為何需要電腦網路 1-3 何謂通訊協定 1-4 通訊協定的特性 1-5 通訊協定的堆疊
802.1網路連結技術 802.2LLC 鏈 結 層 實 體 層 媒介擷取層
網路拓傳輸媒體與拓樸 林致宏 老師 李友善 老師.
Link Layer &一點點的Physical Layer
第 4 章 网络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章 區域網路連結技術 10-9 擴張樹演算法 10-1 區域網路連結簡介 10-10 第二層交換器 10-2 區域網路之連結型態 10-11 路由器 10-12 第三層交換器 10-13 網路閘門 10-14 傳輸骨幹交換器 10-15 傳輸骨幹架設 10-1 區域網路連結簡介 10-2 區域網路之連結型態 10-3 區域網路之連接元件 10-4 訊號重置器 10-5 集線器 10-6 橋接器 10-7 橋接器的運作原理 10-8 橋接器的學習功能

10-1 區域網路連結簡介 透通性 (transparency) 區域網路之連結因素 延伸網路距離 異質網路連結 分散傳輸量 劃分工作群組 提高網路可靠度 網路外連接

10-2 區域網路之連接型態 (一) 區域網路之間直接連接

10-2 區域網路之連接型態 (二) 骨幹網路與區域網路連結

10-2 區域網路之連接型態 (三) 區域網路與廣域網路連結 區域網路之間透過廣域網路連接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

10-2 區域網路之連接型態 (四) 區域網路的雛形連結 Switch/Hub 連結網路

10-2 區域網路之連接型態 (五) 區域網路的連結架構 Router 連結

10-3 區域網路之連接元件 區域網路之連接元件 連接元件與連接網路之間通訊協定之關係: 訊號增益器 (Repeater) 集線器 (Hub) 橋接器 (Bridge) 第二層交換器 (Layer-2 Switch) 路由器 (Router) 第三層交換器 (Layer-3 Switch) 網路閘門 (Gateway) 連接元件與連接網路之間通訊協定之關係:

10-4 訊號重置器 訊號重置器 (Repeater) 功能 訊號增益器之功能圖 脈衝訊號 雙向傳輸 連接相同之通訊協定的網路 基頻網路之延伸距離 連接介面之轉換 訊號增益器之功能圖

10-5 集線器 (一) 集線器 (Hub) 之特性 集線器之內部結構概念圖 傳輸速率:10 Mbps (10BaseT)、10/100 Mbps (100BaseT)、100/1000 Mbps (1000BaseT)。 半雙工傳輸 共享頻寬 集線器之內部結構概念圖

10-5 集線器 (二) Class I 與 Class II 集線器

10-5 集線器 (三) 堆疊式集線器

10-6 橋接器 (一) 橋接器 (Bridge) 的協定堆疊

10-6 橋接器 (二) 橋接器的運作程序 具備有兩只網路卡: Token-Ring 網路卡 (Token-Ring 通訊協定) Ethernet 網路卡 (CSMA/CD 通訊協定)

10-6 橋接器 (三) 利用橋接器所連結網路的特性 提高網路的可靠度 增加網路效益 提昇網路安全性 配合地理環境

10-7 橋接器的運作原理 橋接器的運作原理 位址辨識功能 學習功能 過濾 (Filtering) 功能 前送 (Forwarding) 功能: (Store-and-Forward)

10-8 橋接器的學習功能 (一) 過濾資料庫 (Filter Database)

10-8 橋接器的學習功能 (二) 學習演算法 (Learning Algorithm) 前送程式 (Forwarding Process) 由目的地位址判斷 學習程式 (Learning Process) 由來源位址來學習 過濾資料庫 (Filtering Database)

10-9 擴張樹演算法 (一) 橋接網路之迴路問題 造成學習困擾 實例: 迴路造成橋接器 X 和 Y 上學習得到埠口 1 及 2 都擁有工作站 A 和 B。 工作站 A 傳送訊框給工作站 B,橋接器 X (Y) 判斷屬於埠口 1 之工作站而不予轉送,則訊框無法到達 B。

10-9 擴張樹演算法 (二) 擴張樹之特性 根點橋接器 (Root bridge) 傳輸費用 (Transmission Cost, TC) 路徑費用 (Path Cost) 根埠口 (Root Port) 根路徑費用 (Root Path Cost, RPC) 代理埠口 (Designated Port) 代理橋接器 (Designated Bridge)

10-9 擴張樹演算法 (三) 橋接網路之擴張樹範例 (為展開前之網路) 擴張樹的演算結果

10-9 擴張樹演算法 (四) 分散式擴張樹演算法 (Distributed Spanning Tree Algorithm) IEEE 802.1 D 標準 『橋接器協定資料單元』(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 BPDU)必須包含下列訊息: 根點橋接器識別碼 根點路徑費用 橋接器識別碼 埠口識別碼 主要包含三個步驟 找出根端點橋接器 (Root Bridge) 找出每一橋接器的根埠口 (Root Port) 找出每一區域網路的代理埠口 (Designated Port)

10-9 擴張樹演算法 (五) 分散式擴張樹演算法 範例:

10-10 Layer 2 Switch (一) Layer 2 Switch 的特性 類似多埠口橋接器 (Multi-port Switch) 功能 以 Ethernet 網路為主 透通交換方式 (Cut-through Switching) 每埠口學習及紀錄 1024 個 MAC Address (Ethernet Address) 每埠口有自動調速的功能

10-10 Layer 2 Switch (二) 功能:分割碰撞網域 (Collision Domain) 埠口之間交換訊框不受 CSMA/CD 協定限制。 每一埠口皆是獨立區段之 Ethernet 網路

10-11 路由器 (一) 協定堆疊

10-11 路由器 (二) 路由器功能 下一路徑選擇 (Next-hop Routing) 路由表之建立 固定路由表 (Fixed Routing Table) 動態路由表 (Dynamic Routing Table)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RIP)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OSPF) 分割區域網路

10-12 Layer 3 Switch Layer 3 Switch 之功能 多埠口路由器 (Multi-port Router) (IP Router) 不具備協定轉換功能 具有 Layer 2 交換功能,又稱為 Layer 3/2 Switch。 可依照 IP-MAC 對照表規劃『虛擬網路』。

10-13 網路閘門 網路閘門 (Gateway) 功能 協定資料單元 (PDU) 轉換 位址轉換 通訊協定轉換

10-14 傳輸骨幹交換器 傳輸骨幹交換器之功能 整合不同的傳輸媒介 整合不同通訊協定之網路,如 FDDI、ATM 或 Gigabit Ethernet 等。

10-15 傳輸骨幹架設 (一) 分散式傳輸骨幹 (區域網路) 架設較容易,但維護較困難。 串接過多交換器,容易造成傳遞延遲時間過長

10-15 傳輸骨幹架設 (二) 集中式傳輸骨幹 (區域網路) 價格較昂貴 維護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