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華中地區— 中國經濟核心地帶
華中地區 (一)位置 北為秦嶺(華北地區),南為南嶺(華南地區) 東臨黃海與東海(以長江口為界) 西接青藏高原 (二)範圍 包含四川省, 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浙江省,江蘇省,上海市 (三)地形區 成都平原,四川盆地(四川省) 長江中游盆地(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 江南丘陵(安徽省南部,江西省東北部,浙江省西部) 長江三角洲(江蘇省)
華中地區 (四)地形 以長江流域為主體 以平原,丘陵,盆地為主 農業生產量居全國之冠 (五)氣候 副熱帶季風氣候 (六)優勢 自然環境優越,農產富饒,水陸交通便利 人口密集,現代工商迅速發達 中國經濟核心地帶
四川盆地 (一)地形 四面環山,典型盆地地形,形勢封閉 早期出入不易 (古諺”蜀道難,難上於青天”) 1.西部 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地形崎嶇 水力資源豐富,稀有動物多(貓熊) 2.中部 成都平原 最大支流-岷江沖積 3.西部 四川盆地 盆底地形為高低起伏的丘陵
四川盆地 (二)氣候 副熱帶季風氣候 四季溫暖 北方高山屏障 冬季不冷 盆地地形 夏季炎熱 雲霧多,降雨豐富 因山脈攔截水氣 蜀犬吠日 作物可終年生長 物產豐饒 南北作物皆有 氣候高溫多雨 土壤風化侵蝕風化作用興盛,呈”紅色”,有紅盆地之稱 形勢封閉,溼氣很重 菜色豐富,麻辣特色
四川盆地 (三)水系 長江流經本省南部 四大支流—嘉陵江,岷江,沱江,培江由北向南匯入長江 四川省名由來 岷江附近沖積出來本省精華區”成都平原” (四)經濟活動 1.農業 集中於成都平原 利用都江堰的水力設施 物產十分豐富 有”天府之國”之稱 2.水力,礦產,森林,稀有動物,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四川盆地 (五)都市 1.重慶市”山城” (1)位置 四川盆地的東部 (2)地形 地形崎嶇,山地廣佈 (3)水陸交通樞紐 水運-- 長江 於本市東緣穿越巫峽,形成長江三峽 陸運-- 鐵路於此交會,可連絡華北(襄渝).華南(成渝) (4)升格-- 1997年因長江三峽大壩建築 (5)資源-- 農礦水力資源豐富 (6)重要-- 長江上游最大的工業城與經濟中心
長江中游盆地 (一)範圍 兩湖盆地(湖北,湖南省) 播陽盆地(江西省) 巢湖盆地(安徽省) (二)地形 地勢低平,湖沼眾多, 典型的盆地地形 長江穿越三峽後,因為流速變慢而成 (三)氣候 副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暖溼 (四)水系 向心狀水系 利用湖泊聯絡長江,構成水運網
長江中游盆地 (五)經濟活動 1.農業—氣候暖溼,適宜農業的發展 經由長江的運輸, 運銷全國,農產運輸量全國第一 “湖廣熟,天下足” 湖泊旁—圍湖造田 丘陵地—開闢梯田 作物—種植稻米,小麥,棉花,油菜 2.森林,礦產資源豐富
長江中游盆地 (六)都市—漢口 1.位置-- 位於長江,漢水匯集處 2.重要性-- 兩湖盆地出入門戶 長江中游的交通樞紐,商業發達 3.武漢市-- 武昌,漢口,漢陽 1950年代 武昌-- 政治,文化 漢口-- 商業,交通 漢陽-- 重工業
長江中游盆地 (七)長江三峽大壩 1.興建背景-- 電力短缺 (因環境破壞,沿岸經濟快速發展) 2.目的-- 發電 防洪 改善航運 3.位置-- 湖北省宜昌市 4.問題-- 生態環境破壞 移民安置 古蹟破壞
江南丘陵 (一)位置: 位於長江中游南部 (二)範圍: 包含安徽省南部,江西省東北部,浙江省西部 (三)地形: 丘陵地,地形較高 距海近,雲霧繚繞 (四)氣候: 副熱帶季風氣候 (五)經濟活動: 農業: 坡地開闢梯田 種植茶,水果 活動多來自於山地-- 採石作硯,伐松製墨,劈竹造紙,挖土燒瓷 具濃厚商業氣習 運銷外地 (利用長江水運)
江南丘陵 聚落: 防禦上的理由,群居而住 成年男子多外出經商 凝聚力強-- 以宗祠,聚落聚集 配合地形,沿坡地建築,具有特色 觀光業:昌盛 (1)精巧的手工藝 (2)特色的聚落景觀 (3)天然景緻
長江三角洲 (一)位置: 長江流經江蘇省,與錢塘江沖積而成 (二)地形: 平原地形 地勢低平, 河渠縱橫,湖泊密佈 水鄉澤國 (三)氣候: 副熱帶季風氣候 (四)經濟活動: 農業: 平原: 種植稻米,小麥,油菜,棉花 河渠旁: 種桑養蠶 魚米之鄉 河湖: 放養魚蝦
長江三角洲 (五)都市: 南京—六朝古都 上海— 位置: 長江出海口 優勢: (1)長江流域貨物集散地-- 長江航運便利,腹地廣大 (2)對外貿易興盛,工業發展快速— 中國海岸中點,國際航線經過 19世紀開埠通商 ,現代工業發展 近年行開放政策 目前發展: 1980年代致力工商業發展,吸引外商投資 建設衛星城鎮,工業區,浦東新區,加強交通電力設施 1990股市, 股市期貨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