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电测量指示仪表 第一节 仪表概论 第二节 磁电系仪表 第三节 电磁系仪表 第四节 电动系仪表 第五节 感应系仪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2015 年高考实验专题复习. ● 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 ( 电流表内接法、外接法: 控制电路选择 ) 欧姆表测量 替代法 比较法(伏伏法、安安法) 半偏法 电阻的测量.
电气及电子测量技术 复习提纲.
VICTOR 8145B双显示台式数字万用表.
第13章 电工测量 13.1 电工测量仪表的分类 13.2 电工测量仪表的型式 13.3 电流的测量 13.4 电压的测量 13.5 万用表
第九章 电动汽车技术 第一节 动力蓄电池电动汽车 一、动力蓄电池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 电磁铁的磁力(二) 大洋路学校 陈建秋.
第3章 模拟测量方法.
第2期 第1讲 电源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第三章 铁心线圈与变压器 3.1 磁路 3.2 交流铁心线圈 3.3 变压器 3.4 直流铁心线圈在汽车上的应用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Magnetically coupled circuits
三相负载的功率 §7-3 学习目标 1.掌握三相对称负载功率的计算方法。 2.掌握三相不对称负载功率的计算方法。
滕召胜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系 2007年11月28日15:00 电气院219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大连民族学院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作者 郑建洲.
第 3 章 磁路与变压器 3.1 磁路及其分析方法 3.2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3.3 变压器 3.4 电磁铁.
7.4 磁场对运动电荷和载流导线的作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在电场强度为E的电场中
第十三章 电功和电功率 一、电能和电功 第二课时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一章 半导体材料及二极管.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主讲:赵训义.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电路图的设计
电学实验整合.
看一看,想一想.
安捷伦Agilent 3458A 八位半高精度万用表
5.4 变压器.
第6章 第6章 直流稳压电源 概述 6.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6.2 滤波电路 6.3 串联型稳压电路 上页 下页 返回.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物理 九年级(下册) 新课标(RJ).
实验4 三相交流电路.
ACAP程序可计算正弦稳态平均功率 11-1 图示电路中,已知 。试求 (1) 电压源发出的瞬时功率。(2) 电感吸收的瞬时功率。
第十七章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wl com.
第二章 相控整流电路 March 3,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第三章:恒定电流 第4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章 末 整 合.
西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示范课 主讲: 吴昊 序号: 肖滟琳 组号:[ 周宇 一八年十一月制
实验3.11 交变磁场的测量 ----亥姆霍兹线圈的使用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R、C、L的相位关系的测量.
1.掌握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和数量关系。
§2.5 二极管应用电路 §2.5.1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 整 流 电 路 滤 波 电 路 稳 压 电 路 u1 u2 u3 u4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平阳中学 王焕转.
第 8 章 直流稳压电源 8.1 概述 8.2 稳压管稳压电路 8.3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8.4 稳压电路的质量指标.
第六节 用频率特性法分析系统性能举例 一、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 二、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
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与说明 即 Σi=0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2.加深对参考方向的理解;
本章主要介绍用电测量指示仪表对电流、电压、功率以及电阻、电感、电容、直读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同时,对直读测量所产生的误差也作粗略介绍。 第三章 电量和电路参数的测量.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第八节 磁电式检测元件 磁电式检测元件 磁电感应式 霍尔元件 电磁原理 被测量 电信号 电流 霍尔电压 感应电动势 振动 转速 电流 扭矩
四 电动机.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一、 实验内容 1. 熟悉电子元件及实验箱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综合练习 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电磁波.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煤矿电工技术 制作:任延峰
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 ),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复习: 欧姆定律: 1.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表达式: 3. 变形公式: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四章 MOSFET及其放大电路.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第13章 电路初探 第4节 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
第二章 恒定电流 8 多用电表的原理.
13.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
ITO-TFT 第二次尝试
《智能仪表与传感器技术》 第一章 传感器与仪表概述 电涡流传感器及应用 任课教师:孙静.
关于含有滑动变阻器电路的研究 华南师大附中物理科 钟斌.
第六章 三相电路 6-1 三相电路基本概念 一、三相电源 uA uB uC uC uB uA 时域特征: o t.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电阻的串联 2014机电班.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电测量指示仪表 第一节 仪表概论 第二节 磁电系仪表 第三节 电磁系仪表 第四节 电动系仪表 第五节 感应系仪表 第一节 仪表概论 第二节 磁电系仪表 第三节 电磁系仪表 第四节 电动系仪表 第五节 感应系仪表 基本电参量测量:电压、电流、功率、电阻等

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重点: 各种仪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学习目的: 通过对仪表的了解可以选择,应用仪表   学习目的: 通过对仪表的了解可以选择,应用仪表 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讲解与自学结合

第一节 仪表的概论 一 .仪表的组成及原理 (一)仪表的组成框图 测量线路的作用: P30 一 .仪表的组成及原理 (一)仪表的组成框图 被测量 中间量 偏转角 测量线路 测量机构 测量线路的作用: 由于测量结构中允通过的电流较流较小,故必须通过一定电路将被测量转化为测量机构能接受的中间量。

(二)测量机构的工作原理 它包括四部分: 作用:在测量机构中接受中间量,并使活动部分产生转动力矩.(M表示) 测量机构的作用:将与被测量呈一定函数关系的被测量转化为角位移,并能指示被测量的大小. 它包括四部分: 1.驱动装置 作用:在测量机构中接受中间量,并使活动部分产生转动力矩.(M表示) 它由磁路系统,可动线圈或铁磁元件组成. 2.控制装置 图2-2 作用:在机构中,对活动部分产生反作用力矩. 它由弹性元件—游丝或张丝组成.

作用:产生阻尼力矩(Mp表示).使活动部分较快稳定.只影想动态特性,对结果无影响. 公式:Mp =-P(dα/dt)(P为阻尼力矩系数) 反作用力矩公式:Mα=Dα D为反作用力矩系数, α为偏转角. 当M = Mα时,轴受力平衡,指针稳定. 3.阻尼装置 图2-3 作用:产生阻尼力矩(Mp表示).使活动部分较快稳定.只影想动态特性,对结果无影响. 公式:Mp =-P(dα/dt)(P为阻尼力矩系数) 通常阻尼装置处于临界状态,使活动部件达到稳 定偏转时间最短。 4.指示装置 组成:指示器与标度盘 作用:显示处理后的结果。

二 . 指示仪表的主要技术特性 ( 一 )指示仪表的误差和准确度 1.误差:常用最大引用误差γm表示.定义为: γm = (Δm/Am)*100% K = γm 2.准确度:要注意选择等级K合适的 仪表,更要注意根据被测量Ax选量限合适的仪表 最好使Ax>=2Am/3. (二)仪表的灵敏度和常数 1. 灵敏度的定义 S=L/ x = m(分格)/x 2.常数 C = 1/S 仪表常数愈小,对被测量分辨力愈强 仪表指针的偏转 被测量的变化

第二节 磁电系仪表 一. 用途: 测直流电压,电流,电量与非电量. 二. 磁电系测量机构的工作原理 动圈每一纵向边受到的力:F=BEWl 动圈受电磁力矩为: M=BIWS(S=ld) 游丝受反作用力矩: Mα =Dα 当仪表的指针平衡时:M = Mα 可得: α=BWSI/D 令BWS/D=SI,则 α= SII 由于铝框,动圈(在铝框上)本身偏转时,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进而产生阻尼力矩. 图2-4 反作用力矩系数

三.多量限磁电系电流表 由于测量机构允许通过的电流小,为了测量较大的电流必须配上一定的测量线路--分流器。 电流表是将一被测的较大电流转化成一个较小的电流,流过表头,再使电流表表头标尺按实际刻度.

1.说明: 由于流过表头的Ig(满偏电流)很小,Rg(内阻)也不大,所以Ug为毫伏级,故需配上一定的测量线路,达到扩大量限的目的. 四. 多量限磁电系电压表 1.说明: 由于流过表头的Ig(满偏电流)很小,Rg(内阻)也不大,所以Ug为毫伏级,故需配上一定的测量线路,达到扩大量限的目的. m1=U1/Ug=(Rg+R1)/Rg Rf1=(m1-1)Rg 同理可求:R2,R3。可计算各附加电阻值 2.总结: 电压表是将一被测的较大电压转化成一个毫伏级电压经过表头,再使表头标尺按实际电压刻度. 1

五.磁电系欧姆表 1.工作原理 通过测量机构活动部分偏转大小来反映被测电阻值,故必须将被测电流转化为电阻,所以在测量线路中,既有被测电阻,还要有电源。 I=U/(Rg+R+Rx) 当U,R一定时,Rx与I对应,只要表头标尺按阻值刻度,就可测出被测电阻(R起限流作用). 说明: 当Rx为无穷时,I=0. 当Rx=0时,表头指针满偏 满流: Ig=U/(Rg+R)=U/R0 中值电阻:R0=R+Rg

2.欧姆表倍率 多档欧姆表产生原因:测不同电阻时,共用一条标度尺,表笔短接时,Ig应相同.如书中例题. 3.欧姆表的调零 最常用方法是在表头上并接分流器. 注意:再测电阻时,每换一档,都要调零. 一般低于一般为2.5级

六.带整流器的磁电系仪表 与前面仪表的区别: 测量机构与整流元件配合,可以测交流量. 但所测的交流量为有效值。 一般为1.5级 半波整流式测量机构(电流表) I=2.22ICP’ 全波整流式测量机构(电流表) I=1.11ICP’ P41 P42

七.兆欧表 1.作用: 专门用来检查和测量电气设备或供电线路的绝缘. 2.组成: 比率型磁电系测量机构与手摇发电机. 3.工作原理: P43 1.作用: 专门用来检查和测量电气设备或供电线路的绝缘. 2.组成: 比率型磁电系测量机构与手摇发电机. 3.工作原理: α = F(I1/I2 )(两动圈电流之比) 由于 I1/I2 = Rv/(Rc+Rx), Rv与Rc为定值 故 α = F[ Rv/(Rc+Rx)] 只与被测Rx有关,故可测电阻. 欧姆表:1Ω~0.1M 兆欧表:0.1M以上 P44

八. 磁电系检流计 1.作用: 测微小电流,电压与暂短的脉冲电压 2.与一般仪表在结构上的区别: (1)采用悬丝或张丝悬挂动圈. 八. 磁电系检流计 P45 1.作用: 测微小电流,电压与暂短的脉冲电压 2.与一般仪表在结构上的区别: (1)采用悬丝或张丝悬挂动圈. (2)采用光指示读数装置 (3)动圈无框架 基于以上结构,检流计的灵敏度大大提高,可测微小量.

第三节 电磁系列仪表 1.主要构成: 固定线圈,可动铁片。 2.工作原理: 圆线圈排斥式:给线圈通电后,二铁片被磁化,产生排斥力; 第三节 电磁系列仪表 P48 1.主要构成: 固定线圈,可动铁片。 2.工作原理: 圆线圈排斥式:给线圈通电后,二铁片被磁化,产生排斥力; 扁线圈吸入式:给线圈通电后,动铁片被磁化,产生吸力。 3.特点: 简单,价廉,利用测量机构本身即可测200A电流,过载能力强,可靠,交直流两用,应用广泛。磁场较弱,需屏蔽使用。 有效值

第四节 电动系仪表 1.主要构成: 由固定线圈(匝数多,粗,增强磁场)、活动线圈组成(匝数少,细,灵活) 2.工作原理: 第四节 电动系仪表 P50 1.主要构成: 由固定线圈(匝数多,粗,增强磁场)、活动线圈组成(匝数少,细,灵活) 2.工作原理: 利用载流导线间电动力作用而产生转动力矩。 3.电流表的构成 将电动系测量机构中的定圈和动圈串联或并联,并且配置一定的分流电阻。 双量限:串联接法改成并联接法。 直流:α= KII1I2 交流:α= KII1I2 cosφ(必须同频率) 如I1= I2 α= KII2

交、直流两用,在交流指示仪表中准确度较高,频率范围宽,除能测量电流、电压外,还能测量功率、功率因数等。功耗大。 4.特点: 交、直流两用,在交流指示仪表中准确度较高,频率范围宽,除能测量电流、电压外,还能测量功率、功率因数等。功耗大。 5.电压表的构成 将电动系测量机构中的定圈和动圈串联并且配置一定的附加电阻。 α= KVU2 6.功率表的构成 P52

P= UI cosφ∝( α ) I1 ∝I, I2∝U (I2 = U/RV) α= KP UI cosφ 6.功率表的构成 * 同极性端 PW * 电流线圈 电压线圈 同极性端 电流线圈、电压线圈的同极性端必须接在电压的同一极性上。

优点 转动力矩最大,测电能及功率 二. 工作原理 交变磁通→感应流→转动力矩 i1→φ1→ie1(φ2)→ T1 (左→右) P56 第五节 感应系仪表 优点 转动力矩最大,测电能及功率 二. 工作原理 交变磁通→感应流→转动力矩 i1→φ1→ie1(φ2)→ T1 (左→右) →φ1 ’ →ie1 ’(φ2) i2→φ2→ie2(φ1)→T2 (右→左) T = T1 - T2 Tav = KIm1Im2 cosφ

平均转矩Tav与i1、i2的有效值及cosφ相关。 i1,i2的相位差:ψ= 90 -φ 如 ψ= 0 则Tav为零 P57 结论: 平均转矩Tav与i1、i2的有效值及cosφ相关。 i1,i2的相位差:ψ= 90 -φ 如 ψ= 0 则Tav为零 如 ψ= 90 则Tav为最大 如i1,i2为直流,则Tav为零 故只可构成测量交流量的仪表

三.感应系电度表 1.结构与原理 电磁铁A的线圈导线粗,匝数少,与负载串联,故 为负载电流 电磁铁B的线圈导线细,匝数多,与负载并联,故负载电压在线圈中的电流为 转动力矩 P52

制动力矩:永久磁铁4的磁场 铝盘中的感应电流(与ω成正比) 二者相互作用所产生 MT = KTω (KT为永久磁铁有关的力矩系数) P59 制动力矩:永久磁铁4的磁场 铝盘中的感应电流(与ω成正比) 二者相互作用所产生 MT = KTω (KT为永久磁铁有关的力矩系数) 铝盘转数n与被测电能的关系P: 当MT = Tav时,铝盘稳定转动 故有:KPP = KTω P =(KT/KP)ω = Sω

Tω为在时间T内转过的圈数n W = Sn(铝盘转过的圈数n就是电能) 在时间T内所做的功: P =(KT/KP)ω = Sω PT = TSω Tω为在时间T内转过的圈数n W = Sn(铝盘转过的圈数n就是电能) C = 1/S = n/W(电度表常数:圈数/度) 1度电:1KW·h(千瓦·小时)

第六节 电测量指示仪表 一.性能比较 二.仪表的选择 根据要求,注意性价比。 种类、准确度、量程的选择 内阻的选择(100倍) 第六节 电测量指示仪表 一.性能比较 二.仪表的选择 根据要求,注意性价比。 种类、准确度、量程的选择 内阻的选择(100倍) 仪表配套装置的选择 仪表工作条件的选择 P60

(α与有效值I的平方相关,测的是有效值,交直流均可) 电动系列: α= KII1I2 cosφ→α= KII2 总 结 磁电系列: α= SIICP 测的是平均值 带整流器的磁电系列:(K为2.22或1.11) α= SI( KICP’) (α与平均值相关,但按有效值刻度) 电磁系列: α= KI2(dL/dα) (α与有效值I的平方相关,测的是有效值,交直流均可) 电动系列: α= KII1I2 cosφ→α= KII2 (α与I1,I2有效值的乘积相关,与I1,I2的相位余弦cosφ相关,测的是同频率交流有效值) 感应系列:测电能 P60 应用最广 简单,价廉,过载能力强,可靠,交直流两用,需屏蔽。200A/600V 交、直流两用,准确度较高,还能测量功率、功率因数等。功耗大。 转动力矩最大,测电能及功率,只可测交流

作业:P62 1、6 思考: 磁电系列、电磁系列、电动系列与感应系列各自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