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 古 族——马背上的民族 概况:分布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多分布于新、辽、黑、甘、青等省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控 江 路 街 道 2008 年暑期工作总结. 社区的暑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一项关系 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今年暑期,控江路街道在进一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本着 “ 领导重视、学生喜欢、家长放 心 ” 的宗旨。以社区教育为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学习要求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方 面变化的史实:服饰的变化、饮食 结构的变化、住宅的变化; 2 、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 史实: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 的变化以及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
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同步资源 第一册 第二章 第六节 《 Window窗口》 广州市荔湾区西华路小学 董绮珊.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主讲人:伊春职业学院 李晓伊 走进蒙古族.
三(6)班蒙古族主题班会 美丽的草原  我的家 末 节 考 故 诗 歌 舞 说 始.
狂放的民族 ——蒙古族的历史渊源与其风俗的关联.
甘肃少数民族与宗教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马东平.
第四章 中国的民族民俗 第一节 中国的民族民俗概述 一、中国的民族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内蒙古.
蒙古族 -----万雯婷.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分数乘法.
词曲:闫雪峰 演唱:天孪兄弟 问声过年好 文化传播网
词曲:闫雪峰 演唱:天孪兄弟 问声过年好 同学,同事,亲朋:给各位拜年啦! 叶圭璋
猜一猜 有个好朋友, 没有腿却会跑, 没有嘴却会响。 它会告诉我: 什么时候起床, 什么时候睡觉。 请你猜猜看, 好朋友是谁?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担任主体的东西有很多,如:电扇、桌子、笔、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灯……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内阅读热点点津.
八下思品第十八课 民族情 民族魂 2015、5.
蒙古族镂花嵌珊瑚银辫钳、银头圈 【简介】:蒙古族巴尔虎部落已婚妇女盛装头饰。银头圈用宽3厘米左右的银片制成,里侧以红缎为衬,外面镂花双龙,缀饰小铃。银辫钳用2-3厘米宽的镂花银条拼成,长42厘米,呈弧形,下端为手柄状,上雕花纹并饰以珊瑚等物,用发辫作带。佩戴时先将头圈戴好,然后用发辫将辫钳固定于头部两侧。银头圈、银辫钳采用铸炼、锤打、抽丝、编结、镂刻、雕琢、镶嵌等工艺技术手工制作而成。造型生动,纹样清晰,十分精美。
我摘下幸福的花瓣 一片一片地 給你們送來 希望 給你們送來幸福 與 無穷的快樂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伊春职业学院 主讲人:李晓伊.
观察以下图片,你知道它们是哪个民族吗 壮族.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PPT制作:金贵南 文字收集:叶婵 图片收集:蒋晓、胡惠玲 排版:翁张英
组员分工 组长: 任奕达(演讲) 组员: 杨戴维(ppt制作) 杨旭东(ppt修改) 孙嘉沣(资料整合) 徐海川(资料整合)
快乐的节日 羽毛 祖国 希望 度过 祝贺 吹着 勇敢 敬爱 yǔ máo jìnɡ ài zǔ ɡuó Xī wànɡ dù ɡuò zhù hè chuī zhe 度过 吹着 祝贺 jìnɡ ài yǒng gǎn 勇敢 敬爱.
制作:施铭华.
节日里的歌.
欢迎观赏 点击翻页 谢庆漫画选编 2002—2013 资料来自小老头网站 2013年底编辑制作.
绘画中的节日 授课教师 巴瑞兰.
各地儿童喜庆自己的节日.
                                                                                                                                                                
Mongolian's spring festival"
第三课:水 Leçon 3 水和土,活动一:地图 Activité 1, page 44
Cool Panda STORY Cool Panda的故事 ˇ.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Landmarks & direction 你好,请问州立图书馆怎么走?.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Unit title: 中国的节日 Chinese festivals Area of interaction focus
呼神登山隊 中國呼倫貝爾大草原 &東北15日遊 時間:2008年6月7日-21日 日期:6月12日第6天 行程:陳巴爾虎呼和諾爾草原 一.
多元文化概論.
西藏 Tibet.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十八界的 樂受概念.
兔年的祝福 新年快乐! Happy New Year ! 2011 年元旦.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鹊桥相会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始于中国汉朝。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 版 示 模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2017 万圣节PPT模版 添加你的标题在此处添加你的标题在此处.
小王想去外面玩。 他不知道今天的天 气怎么样。他应该穿什么衣服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时间与数学(一).
中华饮食文化 วัฒนธรรมอาหารจีน 刘英、刘秋君、詹玲霞、张博、张丽洁.
音乐:《平安夜》 黑鸭子演唱 2019/5/12 制作:施铭华 文化传播网
愚人节快乐 April Fool's Day.
怜悯人的主 11月30日~12月3日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 新加坡广州 广州阜阳 阜阳利辛.
20、美丽的 课题 Md:gp.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路旁的橡树.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蒙 古 族——马背上的民族 概况:分布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多分布于新、辽、黑、甘、青等省区。

概况:历史 蒙古族源于望建河东岸一个古老部落,唐代为蒙兀室韦,13世纪初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落统一了蒙古诸部落,形成了蒙古族。 忽必烈

概况:语言文字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中国的蒙古人口为598万,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中排名第九。(2010年人口普查)

概况:文学 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 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江格尔》

《蒙古秘史》是一部记述蒙古民族形成、发展、壮大乃至称霸之历程的书籍。它从成吉思汗二十二代先祖孛儿帖赤那、豁埃马兰勒写起,直到斡歌台罕十二年(1240)为止,共记载了蒙古民族约五百年的盛衰成败的历史。书中既有蒙古高原父系氏族制时代狩猎生活,以及与它相关的图腾崇拜现象的记载;也有从氏族发展成部落,又从部落发展成部落联盟,从而又发展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脉络的讲述;还有从狩猎文化嬗变到游牧文化的如实记录;更有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风云一代,抛头颅,洒热血,从夹缝中崛起,成就霸业的全程写照。这便是该书之所以成为解读蒙古民族全貌的“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原因。

中国三大英雄史诗  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被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

主人公江格尔两岁时,家乡遭到了蟒古斯(魔王)的蹂躏,父母被害,他父亲的好友、大力士蒙根西克西日格救了他。江格尔人小胆大,三岁的江格尔,手握黄花戟,身跨枣红马,四岁时就出征,七岁时开始建功立业,宝木巴地方的臣民把他推举为圣主江格尔可汗。但蟒古斯敌人不甘失败,经常伺机侵犯宝木巴国。江格尔率领他的十二位"雄师"、三十五名虎将和八千个勇士,荡平了蟒古斯,保卫了宝木巴,扬名四十四国。以他非凡的才能,建立了一个"没有冬天和严寒,四季如春阳光灿烂;没有痛苦和死亡,人人永葆青春时光;没有潦倒和贫穷只有富足和繁荣;没有孤儿和鳏寡,只有兴旺和发达;没有动乱和恐慌,只有幸福和安康;珍禽异兽布满山头,牛羊马驼撒满草原;和风轻吹,细雨润田"这样一个理想的乐园和社会。这里表达了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赞许了和平宁静的家乡,追求一个美好的没有压迫,没有自相残杀的理想乐园。希望自然界也附随人意,把人间变成没有严寒酷暑,没有风雪灾害,禽兽满山、牲畜遍地、水草肥美的永久幸福之地。

民俗:服饰 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称蒙古袍;系腰带;蒙古靴。

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

民俗:服饰 首饰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制成,逢年过节、喜庆宴会、探亲访友时使用

民俗:服饰 蒙古族:喜欢穿长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则喜用红、粉、绿、天蓝色。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 蒙古族妇女佩带的饰物,除了头饰、耳环、项链、手锡、戒指以外,还有种佩挂在袍子右上襟扣子上的饰物,叫“哈布特格”,有时候被作为友谊、爱情的信物。

民俗: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主要包括粮食、奶食和肉食。牧区主要是奶食和肉食。

传统食品: 白食:称白食为“查干伊德”,意为纯洁高尚 的食品,指各种奶制品 由于在蒙古白色象征崇高和吉祥, 所以白食待客是最高的礼遇 红食:红食蒙语为“乌兰伊德”,即各种肉食品

蒙古族春节 查干萨日,在蒙古语中,意思是白节的意思。是蒙古族的“春节”。    蒙古族自古以来,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他们最崇尚的是白色,故称春节为白节。与国内其它民族一样,生活在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也十分注重过春节。但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和客观环境的不同,蒙古族过春节,草原游牧文化特色十分浓厚。    白节(白月,查干萨日)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汉族春节时间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民俗:饮食 烤全羊 :烤成后放在大盘中,上席让客人观赏,然后撤下来,皮和肉发开,切成片或切笪新上桌供食用。吃时可随意用荷叶饼夹着肉和葱、酱等佐料吃。外皮酥香、味美肉嫩。这是在非常隆重的上等宴会上才能有的肴馔。 蒙古族烤全羊

民俗:饮食 奶制品: 奶是蒙古牧区的传统食品。奶食色白,象征纯洁,蒙古尚白,以白色为美,称奶食为白食。蒙语作“查干伊德”。奶食品种类很多,其营养丰富、味道可口,制作因地区不同各不相同、各有特色。主要品种有:黄油、奶皮子、奶酪、奶豆腐、奶油、奶渣、奶料米兰等。

民俗:饮食 手扒肉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欢的餐食,也是他们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常年似乎已形成这样一种概念,即到草原观光旅游不吃一顿手扒肉就算没完全领略草原食俗风味和情趣,虚此一行。牧民不用手扒肉招待客人,就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心意。因此,用手扒羊肉款待远方客人,在呼伦贝尔地区已成为一种定规。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人的饮宴也有许多特殊风俗。蒙古族人待客必先敬茶,无茶或不沏新茶为不敬,且好饮酒。汉族地区多以“满杯酒半杯茶”为敬,而蒙古族却以“满杯酒满杯茶”为敬。

民俗:居住 游牧地区牧民多住圆形穹庐顶的蒙古包;蒙古地区的标志建筑也常饰以穹庐顶

蒙古族的信仰 蒙古族最早信奉萨满教。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宗教,天地、山、河、日、月五行都是萨满教的崇拜对象,尤以尊天为最,称天为“腾格里”,无一事不归于天。 元朝时期,佛教开始在蒙古族中流传。蒙古族信奉的佛教为藏传佛教,是大乘佛教的一支。藏语把僧人称为“喇嘛”(意为上师),因此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

敖包”亦叫“鄂博”,蒙语音译,意为“石头堆”,由人工堆积而成,高三四尺,形状是圆的,象个塔的样子。早先是道路或边境界线的标志,后来成为祭祀的场所。每年的4月—5月各举行一次祭敖包的活动。这一天蒙古族上自王公贵族下至贫民百姓全集在一起,由喇嘛持法器诵经,以羊的头、角、蹄、尾、皮为祭品,蒙于敖包之顶,并找来树枝插在敖包顶上,用哈达悬挂四周,然后由年长者率众人围敖包行走,走一圈、行一礼、一边走、一边唱歌,歌词大意是祈求太平安康。除此以外,还有火祭、酒祭和血祭。

民俗:节日活动 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祭敖包的由来 在民间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那是很久以前,蒙古族的牧人们,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人们丧葬一直是天葬,尸体放在全是木制的"勒勒车"上漫无目的地在草原上行驶,什么时候尸体掉下来,就在什么地方自然露天安葬。牧人们因为思念亲人,每年都想到安葬亲人的地方悼念。可茫茫草原,到哪里去找安葬地点呢?于是,随着对自然和动物的进一步了解。他们想出来一个办法,那就是安葬亲人时,随车带着一峰驼羔,在安葬的地点将驼羔的血液放掉一部分。第二年将驼羔的母亲或已二岁的驼羔带上,沿着大致的方向和路线去寻找。如果发现母驼或驼羔在某一处不肯前行或悲鸣,那就是安葬亲人的地点。这时,牧人要垒几块石头或拜几把土,来祭礼亲人,求得亲人的祝福。如此沿袭,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形成了敖包。同时,祭敖包的形式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形成了今天的"祭敖包会“

民俗:歌舞 蒙古族能歌善舞,主要乐器为马头琴。

民俗:节日活动 “那达慕”是蒙古语音译,意为“游戏”或“娱乐”,流行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蒙古族聚居地区 。

民俗:节日活动 男子三项那达慕 :摔跤

民俗:节日活动 男子三项那达慕 :赛马

民俗:节日活动 男子三项那达慕 :射箭

民俗:禁忌 忌在蒙古包门前下马、下车,并忌讳将马鞭、刀枪带进包房内

民俗:禁忌 忌讳坐蒙古包的西侧或西北角,睡和坐时忌脚伸向西侧或西北方;不能在火盆上烤脚;赠送礼品忌单数;有产妇或病人,忌接待客人来访

民俗:禁忌 蒙古族的守门狗和猎犬禁止外人打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