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工程设计与评价 中“四防”措施的探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师 培训课程简介 主管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办单位:北京六度天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 电话:
Advertisements

第十二章 建筑供配电系统 第一节 电工基本知识.
第五章 电气消防基础知识 徐州消防职业培训 制作 2012年3月.
连接器技术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 生产&营销副总经理 王跃轩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专业网站.
工厂供电 第8章 电气安全、接地与防雷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自动化工程系.
5.7 建筑防雷与安全用电.
建筑电气工程预算 建筑电气工程预算.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张 全 柱
电气方面 电机与电器方面 电子方面 电子信息方面
门急诊病房综合楼智能化一标段 数据中心机房甲控乙供招标工作汇报
7.1.2 化工生产中的故障处理.
公司荣誉 Enterprise Honor.
学习情境7 SMT元器件检验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家用电器技术基础与维修技术》 第四章 分体式空调器 第一节 分体式空调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一、分体式空调器的组成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任务1 防爆安全的基本概念.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Karamay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一)雷电机理 1、雷云的形成 由于大气的剧烈运动,引起静电摩擦和其他电离作用,使云团内部产生了大量的带正、负电荷的带电离子,又因空间电场力的作用,这些带电离子定向垂直移动,使云团上部积累正电荷,下部积累负电荷(情况也可以相反),云团内产生分层电荷,形成产生雷电的雷云。雷云的成因主要来自于大气的运动,当雷云在天空移动时,在其下方的地面上会静电感应出一个带相反电荷的地面阴影。如图:
第4章 相关设备和部件 4.5 防雷措施.
现代雷电防护技术与标准实践和发展.
ZTE中兴—E8810 V2.0 产品类型:智能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 188元 上市时间:2016年12月
KPS Petrol Pipe SystemTM
PVC绝缘套管 技术指标 产品说明 105℃UL PVC材料 工作温度-5℃-105℃ 额定电压300V,600V 阻燃UL224VW-1
第 3 章 基本概念.
仪表的本质安全电(回)路.
防爆产品介绍 诺冠气动器材(上海)有限公司
乐驾-车载无线终端-CARRO 产品类型:车载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599 江苏鸿信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电气基础知识 --低压元件.
化学品清单 类型.
第一章 半导体材料及二极管.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看一看,想一想.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防护、防爆等级相关知识 Ex Ⅱ2 G d e T4 IP66.
微机系统的组成.
物理 九年级(下册) 新课标(RJ).
实验4 三相交流电路.
一、交流接触器 1.结构 触头系统:主触头、辅助触头 常开触头(动合触头) 常闭触头(动断触头) 电磁系统:动、静铁芯,吸引线圈和反作用弹簧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诺 金 EE07系列 小型OEM数字输出温湿度变送器 产品特点: 典型应用: ► 气象应用 ► 加湿器、除湿器 技术参数: 选型指南:
工厂高压线路的继电保护 一、概述 按GB规定,对3~66KV电力线路,应装设: 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 1.相间短路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
三相异步电动机 正反转控制电路 ——按钮操作接触器触点联锁的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接地方式 华中科技大学 刘浔 CEEE, HUST.
125H201—无卤阻燃热缩管 ≥1014 Ω.cm 技术指标 规格表-1 产品介绍 产品特点 性能 指标 试验方法
机械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管理 Maintenance integrity & reliability.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第八章 建筑防雷及接地.
Z系列过载继电器.
四 电动机.
综合练习 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电磁波.
第五章 接地系统和接地装置简介 第 3 章 接地系统 r 一般规则 不同型式的接地系统 1 r 2.
第六章 电击防护的措施 第 12 章 防电击保护 电流在人体中的效应 直接接触的危险与防护措施 间接接触的危险与防护措施
THERMOPORT 20 手持式温度表 THERMOPORT系列手持温度表基于所用技术及对实际应用的考 虑,确立了新的标准。
监 测 继 电 器 EMR4.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智能仪表与传感器技术》 第一章 传感器与仪表概述 电涡流传感器及应用 任课教师:孙静.
第五章 过电压保护 一、单选题 1、国家相关标准中规定10KV系统中最高工作电压是( )。 A、11KV B、11.5KV C、12 KV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之四(安全用电知识)  在化学实验室,经常使用电学仪表、仪器,应用交流电源进行实验。本节简单介绍使用交流电源的基本常识,以利安全用电。 1、 保险丝      在实验室中,经常使用单相220V、50Hz的交流电,有时也用到三相电。 任何导线或电器设备都有规定的额定电流值(即允许长期通过而不致过度发热的最大电流值),当负荷过大或发生短路时,通过电流超过了额定电流,则会发热过度,致使电器设备绝缘损坏和设备烧坏,甚至引起电着火。为了安全用电,从外电路引入电源时,必须先经过能耐一定电流的适当型号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四路视频编码器 快速安装手册 1、接口说明 2、安装连接 3、软件下载 4、注意事项 编码器软件下载地址
LED 驱动电源主要标准与安规要求 主要标准 安全规范; 电磁兼容(EMC); 功能与能效标准; 应用环境标准.
数据机房接地与防雷 系统探讨V 年06月.
Touch Panel 导电浆料专业制造商 Touch Panel 直接接触显示器控制机器的透明开关平面板。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烟花爆竹工程设计与评价 中“四防”措施的探讨 兵器工业安全技术研究所 尹君平 83196263 13693695161 yjp200600@sina.com

主要内容 一、设计与评价的关系 二、“四防” 技术措施 三、常用依据及附件 四、设计、评价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五、讨论

一、设计与评价的关系 1、安全“三同时”的执行者 2、依据的设计标准一致 3、工程设计除安全外还有建筑功能、节能、外观、造价等内容,而安全评价则包括设计、施工和使用全过程 4、相互配合,“软硬”兼施 可行 性研 究报 告 安全 预评 价报 告 初步 设计 及安 全专 篇 施 工 图及 变更 通知 安全 验收 评价 报告 安全 现状 评价 报告

二、“四防”技术措施 《烟花爆竹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 二、必须确保防爆、防火、防雷、防静电设施完备。 “四防”:防爆、防火、防雷、防静电 烟花爆竹危险特性: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第1类爆炸品,其中的烟火剂属于火炸药类 ,其热感度和机械感度都很高,在一定外界作用(明火、电气火花、设备表面高温、摩擦、撞击、静电火花等)下,均有可能意外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导致烟花爆竹燃爆事故发生的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器设备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导致烟花爆竹燃烧爆炸事故后果扩大的工程因素: 工艺 烟花爆竹工、库房内生产过程工艺布置(药量小、分散)、物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储存方式、药量、储存条件、装卸过程、运输车辆、定员定量等,均与危险物料及成品发生燃烧爆炸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密切相关。 总图 烟花爆竹工、库房一旦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其冲击波、热辐射、火焰或房屋倒塌均对周围人员、建筑物或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破坏和损害。当距离不足时,殉燃、殉爆及对其周围建筑物和人员超出允许的破坏和伤害标准。

建筑结构 当工、库房耐火等级不够,结构选型、构造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不足,抗爆间抗爆能力不匹配,疏散出口数量和疏散距离不符合要求导致疏散不利,地面、墙体、屋面设计不规范时,均有可能造成伤亡事故或导致燃烧爆炸事故损失的扩大,引起工、库房倒塌、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消防 一旦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后,消防水源、水压、管网、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设备不完善、不可靠时,不能及时扑灭初起火灾和实施灾后灭火,均有可能造成事故损失的扩大。 暖通 危险工、库房中工艺对环境温度有一定要求,部分危险工房生产过程中产生爆炸性粉尘,当暖气管选择不合理、采暖媒介温度超标;通风不利、通风设施设置不合理、通风设备不满足安全要求时,均可能造成人员中毒,以致引起燃烧爆炸事故,扩大事故的损失。

危险场所电气 在危险区域,其内部安装的开关、按钮、插座、灯具及电动机等电气设备和线路,检测、监视等仪表设备和线路,在正常或事故状态下所产生的电火花或高温达到黑火药、烟火药最小点火能量时均可能引起其燃烧爆炸。 雷电直接击中工、库房时,巨大的雷电流会使主体结构遭到破坏;同时雷电流经过导体转换出大量的热能或金属熔化与飞溅,继而会引起工、库房内烟花爆竹物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燃烧爆炸。雷电波侵入和雷击电磁脉冲造成电气设备和线路损坏时产生的电火花和高温可能会引起燃烧爆炸事故。 危险性工、库房内,所有的金属管道与设备等导体及人体均会因感应、摩擦等原因产生静电荷积累而带电,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此火花能量超过危险品最小引燃能量时也会引起其燃烧爆炸。 此外,与工艺配套的自动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电子信息系统的设置和操作,尤其是安全联锁装置(如抗爆间的门机联锁)的安全、有效,也与生产过程中发生燃爆事故的可能性和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性密切相关。

下面我重点从电气专业角度探讨“四防”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2009中详细规定了工艺、总图、建筑结构、消防、暖通及电气专业在设计中采取“防爆、防火、防雷和防静电”措施的内容。 下面我重点从电气专业角度探讨“四防”措施 防火、防爆 电气火灾与爆炸是由于电火花、电弧与高温等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与爆炸。 (1)电气火灾 电火花:正常工作火花、事故火花。事故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电弧是大量的电火花汇集成的。一般电火花的温度很高,电弧温度高达6000℃。金属溶化、飞溅后,又构成危险火源。 ★电气设备及线路表面正常温度,正常工作火花举例: 100W白炽灯泡150~200℃、BV导线70℃、YJV电缆90℃、电动机外壳(B级)110℃;交流接触器吸合、开关闭合、插座插拔等操作时均伴随有火花的出现。(黑火药引燃温度230℃)

电气火灾主要原因 短路(含接地故障) 裸导体相碰,或者是导线的绝缘层损坏,导体彼此相碰,电流不再按照规定的线路而是在相碰的地方“走近路”,这就是“短路”。           短路一般有相间短路和对地短路两种。相线之间相碰叫相间短路。相线与地线相碰,或相线与接地导体相碰,或相线与大地直接相碰叫做对地短路。  过负荷(过载) 通过的实际电流超过其允许载流量时,称为该线路过负荷。过负荷并不马上引起火灾,但是它经常损坏线路绝缘,间接引起火灾。 接触不良 导线之间,导线与设备之间,插头与插座之间等两个导体之间的接触如果存在氧化膜,形成的接触电阻过大,则通过工作电流时的局部温度过高,而温度过高又使氧化膜增厚,这样正反馈引起的热量足以熔化线路绝缘,造成短路电气火灾。

电气火灾常见的设计和管理因素分析: 如果接触处连接不紧密而存在空隙,则电流通过时伴随火花的发生。 铝表面极易氧化,膨胀系数比铜大,铝线接头起火最为常见。 电气火灾常见的设计和管理因素分析: 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低,所选用的设备和线路的额定电压太低不满足工作电压的要求,配电线路的绝缘老化破损,设计时选用线路未与其保护电器进行配合,导线截面小,电动机过负荷或断相,电气线路的连接处、电器元件的触头处等接触不良时均产生电火花或高温,当熔焊在一起,造成金属性短路而保护电器失效时,芯线被大电流烧红,温度超过75℃,绝缘材料释放有毒气体,且在300℃高温时与氧结合燃烧引起火灾。如果发生电弧性短路,绝缘击穿,电流不大,保护电器不动作,导致电弧长时间存在而引发火灾事故;运行管理中的误操作、乱接线、维护不及时也可能造成引火源而诱发火灾。

火灾案例 6月3日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火灾致121人遇难 配电室线路短路引燃可燃物火势蔓延和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露,介入了燃烧。所谓“熔珠”,即电气线路短路后瞬间产生大电流,导致金属被烧熔经冷却后形成的游离的金属圆珠,是认定电气火灾的有力物证。

(2)电气爆炸 ①电气设备 变压器、油断路器、电力电容器、电压互感器等充油设备本身也会因内部着火、超压等原因发生爆炸。 ②易燃易爆危险品爆炸 电火花、电弧或表面高温与易燃易爆危险品接触均可能引起燃烧爆炸。 案例: 1、浏阳市太平工艺烟花厂组盆串引 工房内吊扇产生火花,引燃工作台上的裸露 药柱产生燃爆,造成2人死亡,3人轻伤。 2、大瑶镇南山铝银粉厂拆卸设备氧气 切割火花,引发爆炸事故,造成2死2伤。

电气防火防爆措施: 远离、隔离防护、限温、测控 (1)危险场所选用防爆电气设备 (2)正确选用电气保护装置(*防火漏电保护) (3)合理选用线缆材质、截面与耐压 (4)线缆敷设、安装规范 (5)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其他

—防止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在正常或异常情况下产生的电火花或高温而引起周围易燃易爆危险品燃烧爆炸的系统。 防爆电气★ —防止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在正常或异常情况下产生的电火花或高温而引起周围易燃易爆危险品燃烧爆炸的系统。 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分类: ①爆炸性气体环境 —是指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汽或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构成的混合物,在混合物点然后,燃烧将传遍整个未燃混合物的环境。如乙醇、丙酮等。分0,1,2区; ②可燃性粉尘环境—是指在大气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然后,燃烧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如铝、镁粉等。分11,12区; ③火炸药环境 属于自供氧物质,爆炸机理与前两种不同。只要达到火炸药最小点火能就引起其燃烧爆炸。分F0,F1,F2区。 国内外尚未研究和制造出火炸药环境专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目前一直为代用。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标准(GB3836.1~15) 防爆类型:隔爆型(d);增安型(e);本质安全型(i)等9种。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标准(GB12476.1~2) 防爆类型:尘密型;防尘型。 常用防爆标志: ① Ex dⅡBT4 (Ⅰ/Ⅱ类、A/B/C级别、T1~T6温度组别) 隔爆型+工业类+B级+135℃ ② Ex eⅡT5 (增安型) ③ Ex ia(b) (本安型) ④ DIP A21 TAT5 IP65(防粉尘点燃、A/B型、20/21/22区、T1~T6温度组别、外壳防护级别) 防粉尘点燃型+A型+21区+100℃+ IP65(尘密型) ⑤ DIP B22 TBT4 IP54(防尘型) ⑥ Ex dⅡBT5 IP65(复合型)

最新防爆标准增加EPL概念(了解)

防雷 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大气中带有正负电荷的不同云层之间释放电能产生强烈的光(闪电)和热。 雷电危害: 雷电基本类型: (1)线状雷 (2)片状雷 (3)球雷 雷电危害: 具有电、热和机械综合性破坏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直击雷 雷电(200kA)一旦击中人或建筑物(特别是危险性建筑物),就会造成人员伤亡或建筑物主体的破坏,甚至屋面坍塌、爆裂成碎片,进一步造成较多的人员伤亡、设施和设备的损坏及较大的财产损失。

雷击案例 重庆开县小学教室遭雷击 7名小学生丧命,44名受伤 2013年6月21日下午,江西省抚州市一烟花厂因雷击引发爆炸,事故导致3人遇难45人受伤。大部分地区已经设置了避雷针,但是他们的检测周期 却是1到2年 进行一次检测。 2013年5月 美太出口花炮厂的亮珠库,遭雷击后爆炸,引发相邻亮珠库、黑火药库倒塌,人员幸免。 重庆开县小学教室遭雷击 7名小学生丧命,44名受伤

重庆綦江化工厂凉药工房遭雷击,19人死亡

2)闪电感应(静电/电磁)、闪电电涌侵入 雷电在危险性建筑物附近放电时,建筑物内的导体产生静电和电磁感应,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该火花可引起周围环境中危险品的燃烧和爆炸。 建筑物、高低压配电装置、架空输电线路、架空管道及电缆线路等遭受闪电感应和闪电电涌侵入时,金属部件之间会出现电位差,能造成人员遭受电击。另外,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绝缘薄弱处也可能因冲击电压(1010V)被击穿烧坏,还可能引起短路、反击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甚至导致人身遭电击而伤亡。 3)雷击电磁脉冲 建筑物内所设的电源、信息系统遭受雷击电磁脉冲的干扰时,电源线路、信息线路会产生过电流或过电压即电涌,因而损坏用电设备、电子设备,导致设备损毁、系统瘫痪或错误运行。 雷暴日较高的地区 海南、云南(景洪、思茅)>100天;广东、广西 80~ 90天; 西藏(那曲)、江西、福建、四川(巴塘)、江西抚州、贵州(盘县)70~80天;湖南、贵州50~60天。 容易遭雷击的建筑物 金属屋面、砖木结构和建在旷野、河(湖)边、土山顶、地下有矿藏处的建筑物。

全国年雷暴日分布图

建 筑 物 防 雷 措 施 措施 内部 防雷击 电磁 脉冲 ☆——适用于一类、部分二类 接闪杆 接闪器 接闪线 外部 防雷 装置 引下线 接地装置 接闪杆 接闪线 接闪网 防雷等电位连接 (防生命危险) 间隔距离 (防反击) 防闪电感应 措施☆ 防闪电电涌 侵入措施 措施 建 筑 物 防 雷 措 施 防雷击 电磁 脉冲 内部

防雷措施: (1)防雷设计因地制宜、符合规范(选址、保护范围、引下线数量、接地电阻、风压、SPD) (2)制作、安装执行标准图集 (3)定期检测,确保防雷装置有效、可靠 (4)关注雷电预报、加强防雷安全管理

防静电 静电:电子转移的现象。通常感应、摩擦或剥离等均会产生静电。 静电危害: (1)爆炸和火灾 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局部电场强度超过周围介质的击穿场强而产生火花。此火花能量超过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最小引燃能量时就会引起危险品的燃烧爆炸。当前,静电为烟花爆竹事故的三大杀手之一。 最小引燃能量:黑火药0.203mJ;镁0.24mJ (2)电击和二次伤害 (3)电子设备等损坏、误动作(国外称“障害”)

静电案例: 1993年1月,黑龙江方正县迎春烟花爆竹厂的一位配药员穿化纤服装,在往搪瓷盒内倒药时,因磨擦产生静电火花引起混合药爆炸。当场炸死12人,重伤2人,生产车间全部炸毁。 1999年11月,山西某厂烟花分厂烘干工房,虽然不发火地面上铺防静电胶板,但因操作工没穿防静电鞋,在出烘过程中操作时磨擦造成静电积累,在静电释放过程中产生静电火花,并引燃药剂粉尘。2人死亡,工房被炸毁。 2008年5月9日,海星县中兴烟花厂发生爆炸,领药工、发药工2人死亡。事发现场:发药室地面铺设橡胶地板,工人穿棉质外衣,盛装容器为纸筒,药物为发射药(黑火药)。

常用静电防护措施: (1)控制静电产生 药物配方 工艺过程(湿法、包覆) 设备结构(皮带、齿轮、流速)、设备材料 空气湿度等 (2)防止静电积累 ① 静电直接接地:金属设备通过导体与接地系统连接 ② 静电间接接地:药物、人体、金属设备通过一定阻值的电阻(导电性材料)与接地系统连接 ③ 人体电阻检测与静电着装 ④ 防(导)静电地面的铺设与检测 ⑤ 检测与静电安全管理

《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 静电危险环境级别 EⅠ 最小引燃能量≤1mJ EⅡ 1mJ<最小引燃能量≤100mJ 极对地电阻值 E1 5x104~1x106Ω (导) EⅡ 5x104~1x108Ω (防) EⅢ 5x104~1x1010Ω (防) 地面面层 树脂、水泥或橡胶板类 1)黑火药制造的三味混合、压制、潮包药、打片、造粒、光药、筛选、混 合、包装、储存;烟火药的混药、造粒、烘干、星体压药、药球成型等工序为 E1 级(台面、地面对地电阻5x104~1x106Ω ) 2)烟火药单组分粉碎、混药、筛选、干燥、称量、储存等工序为 EⅡ 级(台面、地面对地电阻5x104~1x107Ω ) 3)库房为EⅢ级(地面对地电阻5x104~1x1010Ω )

三、常用依据及附件 法律、法规 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主席令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主席令第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国务院第412号令《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公安部令第119号《公安部关于修改<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的决定》 公安部令第120号《公安部关于修改<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的决定 国务院令第570号《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建设工程设计资质) 气象局第24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修订)》 气象局第25号令《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修订)》 气象局第21号令《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 《各省、市气象条例》

常用技术规范 1、防爆 GB50161-2009 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GB11652-2012 烟花爆竹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火药、炸药、弹药、引信及火工品工厂设计安全规范 GB50154-2009 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 GB50089-2007 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GB3836.1~15 爆炸环境用电气设备标准 GB12476.1-2000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标准 GB50257-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 收规范

2、防火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2011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217-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12158-2006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3、防雷 GB/T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4、防静电 GB12158-2006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50515-2010 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 WJ1695-2004 黑火药生产防静电安全规程 WJ1911-2004 烟火药生产防静电安全规程 WJ2389-1997 发射药生产防静电安全规程 WJ2146-93 兵器工业防静电用品设施验收规程 AQ4115-2011 烟花爆竹防止静电通用导则 SJ/T 11277-2002 防静电周转容器通用规范 SJ/T 31469-2002 防静电地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SJ/T 11236 防静电贴面板通用规范

常用国标图集 94D401-3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下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安装 99(03)D501-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03D103 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安装 04D201-3 户外变压器安装 04D201-4 10/0.4kV变压器室布置及变配电所常用设备构件安装 D101-1~7 电缆敷设 01J925-1 压型钢板、夹心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

四、设计、评价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一)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和线路防爆问题 首先,设计应正确划定危险区域危险场所分类,平面图中应具体到每个工作间标注出类别,且应注意工作间与工作间的关系,然后选用相适的防爆型电气设备,包括工艺设备。 现场核查工作间内设备选型(电动机,按钮,灯具,开关,插头、电话,摄像头,电磁阀,温度、压力及流量探头,火灾探测器、浓度检测仪、行程开关、皮带传输机、电子称、现场控制仪表箱、排气扇、烘箱、除尘用排风机,接线盒等)的防爆标志、外壳防护等级IPXX;有无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电气室、控制室与危险场是否相通(门,窗,开口隔墙) 。 对策: 新建项目现场施工与设计不符,设计确认;更换防爆设备或封堵 隔离(加装防护室)或移出危险场所。对于室外安装的设备应确保危险物料不会与其接触的前提下可不采用防爆型,但应具有防雨雪措施

室内电气线路的设计,应选用铜芯线缆,穿钢管或沿金属封闭桥架敷设,隔爆型电气设备一定采用防爆挠性管密封连接。钢管壁厚和螺纹连接以及过墙洞口得密封处理应按规范要求在图纸中说明。 现场检查有无明装裸线,有无PVC(塑料)管,钢管是厚壁还是薄壁,有无线路安装不牢,桥架是梯形、线槽?穿越各危险工作间的孔洞是否封堵。 对策: 用不燃材料防火封堵孔洞,改用厚壁镀锌钢管和防爆挠性连接管

某厂结鞭场所采用非防爆电气案例

(二)防火问题 设计应保证各工房配电间、动力间、控制室门朝室外开,并与主工房之间隔墙为密实墙。总进线配电箱内装设防火漏电保护器(或报警装置,漏电电流整定值为300mA),上下级开整定电流值应与负荷大小和线路截面配合,确保短路、过载保护有效。 室外架空线路应按规范要求,远离危险建筑物,避免断线造成火灾、触电等影响。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应选快速火焰探测器,如:红紫外、紫外+频率、视频等。不联动雨淋系统。 现场检查门的开向、与危险区域的隔墙是否实体墙,有无防火漏电保护或报警装置,配电箱系统标识图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配电室是否有杂物,箱内外是否积有灰尘? 现场检查室外架空线路敷设是否有跨越、接近等情况。 查看火灾自动报警设置情况,报警信号(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场所?现场有无人工报警按钮? 消防中心位置?火灾探测器位置有误,控制器因误报是否调在手动状态。 对策: 配电间隔墙封堵,朝向室外开门,补装防火漏电保护或报警装置,换开关及其整定值,清理环境。 架空线路远移处理。 探测器更换,保持自动状态,信号上穿有人值班的消防中心。

设计 (三)防雷问题 应具有建设部颁发的综合甲级设计单位证书或气象局颁发的甲级防雷设计资质证书。 防雷设计图纸应通过当地气象部门审核批准。 接闪器应按现行防雷规范要求,选用常规接闪器,接闪线截面50mm2,材质为热镀锌钢绞线或铜绞线。保护范围按照“滚球法”计算。特别注意独立接闪杆的计算高度和被保护建筑物室外地坪的关系,应以现场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计算。防雷设计除考虑单体外,还应考虑总平面布局,优化防雷装置方案。另外,还必须考虑当地土壤电阻率的大小,因为电阻值决定接闪杆基础边缘至建筑物的距离Se1≥0.4Ri。 引入危险建筑物的电源线、电话线、视频及报警、控制线路应全线埋地敷设,架空敷设时应在离开危险建筑物15米外改用穿钢管埋地。 总配电箱内应设SPD。 建筑物内总等电位联接,并接地。

滚球法 1.单支避雷针 注意: 站台、 坡屋顶、土堤、山坡 独立接闪器与库房距离(示意图) 接闪杆 库房 ~5 基础 接地体 ≥0.5 3 hr hx h LxW 30 5.5 10x6 基础 接地体 ≥0.5 3 1

滚球法 2.双支避雷针 hx h D LxW 5.5 20 40 30x4 4.5 30x7 一般双针布置在建筑物长向的两端,且等高。

滚球法 3、单根避雷线 bx=rx 注意:基本风压:0.4kN/m2 0.7kN/m2 地基承载力:100kN/m2 150kN/m2 200kN/m2 线塔基础:2~4m 线塔跨度:40~160m 另外,一级防雷设计单位资质:综合甲级设计院;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甲级。 当地防雷中心负责避雷设施有效性检测—新建工程设计审核和检测验收;已有防雷装置每半年检测一次,包括独立避雷装置接地、建筑物共用接地和线路SPD等。

评价 独立接闪杆 1、有无及其形式(水泥杆、金属杆、铁塔(线)和非常规接闪器) 2、完好性(杆、引下线、接地线的缺损、腐蚀) 3、有效性(稳定;通过接闪器高度、建筑物高度(含屋面设备、管道)以及接闪器的平面位置判断保护范围和间隔距离;有资质单位的防雷检测报告) 4、防雷设计图纸和现场情况比较,是否有移位? 防闪电感应 1、屋面接闪带完好,接闪带、柱筋头与屋面设备、金属管道的连接 2、建筑物专设引下线完好性、引下线的数量、间距 3、建筑物内金属设备外壳、钢罐、金属管道、钢平台、导轨(含传送架)、金属桥架、钢管及配电箱外壳等导体与室内接地干线的连接 4、长金属物的纵向、管道水平、交叉时的跨接 5、有资质单位的防雷检测报告 6、建筑物周围有无大树等

防闪电电涌侵入 1. 低压、通信、监控线路的室外敷设方式 2. 架空线换电缆终端杆与建筑物的距离 3. 架空线与电缆连接处有无SPD、接地 4. 架空金属管道、桥架的接地间距、入户处接地 防雷击电磁脉冲 1 .入户总配电箱内的电气SPD 2 . 室外电子系统的入户处终端箱的电子SPD 3 . 室内至室外用电、信号回路安装电气、电子SPD 对策: 防雷设计甲级资质、移位的经核算保护范围后给出整改建议,对于新改扩建的建筑物按照现行规范执行,对于原有建筑物在危险性级别、药量、外形均无变化条件下维持不变,但防闪电感应措施需增设;检测报告中错误信息需提出。架空线路改用埋地,离开危险工房长度不小于15米。若采用桥架应有接地线。屋面补装防闪电感应接闪网格,明敷引下线并接地,补装SPD,平行(交叉)敷设间距100mm以下者、钢管连接处补跨接线,所有金属门窗均应接地,距离建筑物小于5m的大树,移栽处理。

某库房无防闪电感应措施案例 某危险厂房架空配电线路引入案例

2009年8月18日,位于雷电多发区域的华海烟花厂成品库在打雷后发生爆炸。当时,库房左右两边各安装了一根10m的接闪杆,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以及检测报告均有,但检测报告显示,避雷针还没有年检。企业方面怀疑质量不合格。 该事故告诫我们: 1)设计、安装单位有无甲级防雷资质,防雷不仅只是外部防雷。 2)防雷装置的有效性最重要。 3)如果事故原因明确为雷击,检测、验收单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防静电问题 建筑专业按照《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要求设计采用不发火、防静电地面的面层,并应给出施工做法、接地检测合格等要求。不应选用塑钢窗。 空调专业保证落实工艺专业提出的温湿度要求。 电气专业应在防雷接地平面图中,说明防静电直接接地、等电位及 共用接地系统阻值要求(4或1Ω),防静电地面等间接接地系统的接地与室内接地干线连接成一体。静电释放装置应安装在非危险区域。 现场检查防静电直接接地是否可靠,是否共用同一接地系统,防静电地面、台面级对地电阻检测报告,现场面层破损程度,接地线牢固与否,设备、小车及工装器具材质是否绝缘、运动速度和静置时间,人体防静电着装和释放装置位置等情况。 对策: 建筑物内部一个地!静电直接、间接接地均与建筑物防闪电感应接地系统共用。防静电地面的施工应规范且经有资质单位检测合格(兵器工业静电检测中心)。投入使用后每年干燥季节和潮湿季节以及停产超过半年复产前均应检测。绝缘体应更换。防静电服、鞋和防静电地面构成一个系统。

五、讨论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