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人口稠密;高纬度地区、赤道雨林地区、干旱地区、地势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控 江 路 街 道 2008 年暑期工作总结. 社区的暑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一项关系 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今年暑期,控江路街道在进一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本着 “ 领导重视、学生喜欢、家长放 心 ” 的宗旨。以社区教育为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Advertisements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典型事例使学生懂得人口迁移在客观上具有促进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 的交流等积极作用。 2 .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迁移在原因、形式以及流向上的不同特点。 3 .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概况与特点、原因及作用。 教学重点 造成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人.
人口的空间变化 湖北省恩施市清江外国语学校 田 俊. 一、人口的迁移 1 .概念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 变化。 ①必须改变居住地 ②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常为 1 年) ③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空间移动) 例如: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到中国来工作 的外国人等。
人口的迁移 一、什么叫人口迁移 含义 人口迁徙 人口移动 也称移民,离开家园, 定居他乡。 移出时间可长可短,或 返回或不返回,但改变 住所一般一年以上。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6 中国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问题一: 历史上我国人 口迁移的方向是什 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北向南 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秦汉始,人口迁,四周散,向南方;安史之乱,南超北;移民、 支边、加战争,自然灾害是原因。
学习目标: 1 、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影响 3 、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吉林省前郭县第五中学 王彦峰.
人口增长.
第三章 世 界 的 居 民.
关于汇率计算.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1.6 中国人口迁移.
中国的工业.
1.6 中国人口迁移.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第四章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廊坊市第四中学.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 变 的 天 气.
Learning Goals Lesson1&2 To exchange basic greetings;
猜一猜 有个好朋友, 没有腿却会跑, 没有嘴却会响。 它会告诉我: 什么时候起床, 什么时候睡觉。 请你猜猜看, 好朋友是谁?
一、课标要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深圳市的人口变化情况告诉我们: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来自 人口自然增减 和 人口迁移 。
人口迁移.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必修2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人口的空间变化.
1.2 复习 人口的空间变化.
松口中学高一级地理学科 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
古代 近代 现 代.
人口的迁移(空间变化).
早期的西方殖民扩张.
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掠夺与扩张 课标要求: 列举荷兰、英国海外殖民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人口自然增长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迁移).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1.6 中国人口迁移.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1.3 人口迁移.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Do now – translate to Chinese
海外留学生活安全篇 Life abroad – Safety Issues
Unit title: 假期 – Holiday
-51- 关于巴西 About Brazil 巴西与中国 BRAZIL & CHINA 1.
K1 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第2课 工业联系和转移、集聚.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文化传播网
西藏 Tibet.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澳大利亚 迪肯大学 DEAKIN UNIVERSITY 紧密相关 • 不断创新 • 快速响应 James Sun 孙琎 迪肯大学中国区主任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Seminar 【Speaker】 Lisa Cameron , Associate professor,University of Melbourne 【Topic】 Propensities to Engage in and Punish Corrupt Behavior: Experimental.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人口与人种.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C1U5.1 You are Who?!.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1.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人口稠密;高纬度地区、赤道雨林地区、干旱地区、地势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许多大河流域是人类历史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寒冷、湿热、干旱、高寒 思考:世界人口的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

中国:约13亿 印度:10.5亿 美国:约2.9亿 印度尼西亚:2.15亿 巴西:1. 8亿 巴基斯坦:1. 49亿 俄罗斯:1.4亿 孟加拉国:1.35亿 尼日利亚:1.33亿 日本:1.27亿 墨西哥:1.05亿

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1、人口迁移的概念 人口迁移与人口自然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影响有何不同? 不影响全球人口的增长 不受生物学规律的影响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发生剧烈的变化 活动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人口迁移的分类 国际迁移 国内迁移 科技移民(大批高素质人才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 劳动力输出(不发达国家向经济较发达国家输出劳工) 国际难民迁移(由于战乱、种族冲突和政治迫害等造成的大批流亡其他国家的人口) 国内迁移 农村→城市(历史上发达国家和当前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类型)

思考 人口由农村迁往城市的原因是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读下图“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将出现较大人口就业压力的国家是 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

读下图“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目前社会养老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最近曾有战争发生的国家是

下列叙述分别描述的是何种人口迁移现象? A 16--17世纪,英国、法国、爱尔兰等国的商人、手工业者、庄园主,在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中破产,被迫背井离乡,到美洲谋生。 B 16--19世纪,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采矿、种植热带作物。 C 19世纪前,应该政治犯、异教徒、刑事犯等被流放到澳大利亚。 D 卡秋莎与许许多多的政治犯、刑事犯一起乘坐拥挤不堪的、长长的列车,被沙皇政府流放到距莫斯科近万公里的、风雪弥漫的乌拉尔山以东的西伯利亚,等待他们的是漫长的苦役。 E 近些年来,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外中介机构在中国境内大量招募大中学生出国留学。

二、国际人口迁移 1、二战前 哥伦布 麦哲伦 达伽马

欧洲 中国 美 洲 日本 非洲 印度 澳大利亚

1 二战前 条件和原因 特 点 流 向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 1 从欧洲 到 美洲 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 从非洲 到 美洲 1 二战前 条件和原因 特 点 流 向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 1 从欧洲 到 美洲 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 从非洲 到 美洲 3 从亚洲 到 美洲、东南亚 从已开发区到未开发区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的扩张 中国人到美国、东南亚秘鲁、非洲、澳大利亚 日本人到美国、巴西、秘鲁 印度人到美洲、非洲、大洋州

2、二战后 原 因 特 点 流 向 从北非、南欧、西亚 到 西欧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工人增加。 经济生产发展不平衡 原 因 特 点 流 向 从北非、南欧、西亚 到 西欧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工人增加。 经济生产发展不平衡 从北美、西欧 到 拉美 从东南亚 到 西亚

三、国内人口迁移 原苏联 美国 中国 流向 原因 特点 作用 西部欧洲部分流向乌拉尔山以东 东北部流向西部、南部 东部流向东北、西北 五大湖区工业呈现“饱和”,人口拥挤,地价昂贵 西部、南部资源丰富,阳光充足,环境洁净优美,有利新兴工业和与旅游业发展 开发国土、建立新工业区 城市化、开发内地建设边疆,地区经济差异 国家有组织移民 自发迁移 有组织与自发迁移相结合 调整人口分布、开发资源,加强边疆、内地建设 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促进西部、南部经济发展

四、中国的民工流动 北京 安徽 四川 上海 贵州 江西 广州

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这种差距是多少年来吸引千百万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动因,可到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由此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反转。

练习1 下列有关人口迁移的叙述中,正确的一 项是 ( ) C A 最早移入美洲的移民,主要是西班牙人和英国人 项是 ( ) A 最早移入美洲的移民,主要是西班牙人和英国人 B 欧洲移民者用暴力贩卖到美洲的黑人,主要分布 在北美西部、南美洲东北部 C 二战后,大量移民迁入的地区是美国、加拿大、 西欧、大洋州和西亚 D 二战前后,发展中国家都是人口迁出区 C

练习2 2 二战前,亚洲劳工主要迁出、迁入地区是 ( ) A 中国人主要迁往美洲和西欧 B 日本人迁往美国、巴西、秘鲁等国 B 2 二战前,亚洲劳工主要迁出、迁入地区是 ( ) A 中国人主要迁往美洲和西欧 B 日本人迁往美国、巴西、秘鲁等国 C 印度人只迁往非洲和大洋州 D 中国人只迁往东南亚国家 B

练习3 ① ② 3 读19世纪以前世界部分地区人口迁移图和“三角贸易”图,回答: (1)就人口迁移方向和地区来说: 归程 出程 中程 3 读19世纪以前世界部分地区人口迁移图和“三角贸易”图,回答: (1)就人口迁移方向和地区来说: 箭头①表示: 箭头②表示: (2)有关此阶段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批移民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 ②从已开发国家移向未开发国家 ③迁移原因是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 的开辟 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结合“三角贸易”图,你能说出奴隶贩子在出程、中程和归程中分别利用了什么洋流和风带吗? ① ② 归程 出程 中程

例题解析: 1、二次大战后,由人口迁入变为迁出地区的是 A.北美洲 B.欧洲 C.大洋洲 D.拉丁美洲

2、城市人口“钟摆式”移动的条件是 A.工农业的持续发展 B.高速公路和地铁的发展 C.城市中心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D.农村劳力过剩 [试题剖析] 发达国家城市的“钟摆式”移民是高度城市化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人口流动的逆向过程。其主要原因是市中心地价高、环境恶化,居住条件差。有钱一族由于高速公路和私家车及地铁的发展,反而选择在近郊区购买住房,这就出现了早晨乘车去市中心上班,晚上乘车回郊区住的钟摆式移民,C是原因,但非条件;条件是B

读19世纪以前世界人口迁移图,完成以下要求: (1)在图中地区间联线(虚线和实线)的一端,用箭头表示出当时人口移动方向。 (2)当时人口迁出的大洲和国家主要是 洲的 、 、 、 等国家和 洲。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引起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特点是 。

练习 (1)就人口迁移方向和地区来说: 箭头①表示: 箭头②表示: (2)有关此阶段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批移民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 ①  读19世纪以前世界部分地区人口迁移图和“三角贸易”图,回答: (1)就人口迁移方向和地区来说: 箭头①表示: 箭头②表示: (2)有关此阶段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批移民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 ②从已开发国家移向未开发国家 ③迁移原因是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 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结合“三角贸易”图,你能说出奴隶贩子在出程、中程和归程中分别利用了什么洋流和风带吗? ① ② 归程 出程 中程

[试题剖析] 本题考察动手能力,稍有不慎就出错。绘图时都能将欧洲流向美洲,非洲流向美洲的标出,但往往漏标从欧洲流向非洲的。其次欧洲最早移民的是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非洲的移民带有强迫和殖民色彩。他们是返奴运动的受害者。迁出的原因是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主义的扩张。特点是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移向未开发国家。

是否能购买环保物品 学历 能 偶尔能 不能 大学 46% 53% 0% 中学 13% 70% 16% 小学 5% 65% 29% 学历越高科学文化素质就越高,从而对保护环境的意识就越高

德国人的环保意识 德国的政府顺从人民的意愿,改造了垃圾处理的方式。 德国有很多的环保组织,但不是政府成立的,而是爱好者组成的。 在德国,只有少数的一些物质主义者不注重垃圾的分类。

在汉堡 每一户人家都有5个垃圾桶 一个用来放工厂要回收的包装; 一个用来放要回收的纸; 一个要放回收的植物垃圾; 一个放不能回收的垃圾; 在汉堡 每一户人家都有5个垃圾桶 一个用来放工厂要回收的包装; 一个用来放要回收的纸; 一个要放回收的植物垃圾; 一个放不能回收的垃圾; 一个放能回收的玻璃。

德国 ;总人口——7950万人 总面积——356545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223人/平方千米 中国: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总人口——13亿人 人口密度——135人/平方千米

德国人与中国人的差异。 中国人在身上带垃圾有不舒服的感觉,只有丢掉才舒服。 德国人也不喜欢带垃圾,但他们会觉得随便扔垃圾更不舒服,结果就带在身上,比如放在口袋里。

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数量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人口素质的高低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补充材料1:安史之乱 唐代中叶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又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政治十分腐败;藩镇权限增大,总揽军事、行政、财政大权,不听中央节制。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反叛,率军南下,很快攻占洛阳,次年五月称大燕皇帝。七月击败唐将哥舒翰,攻破潼关,进占长安,同时派部将史思明占据河北十三郡。757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于安庆绪所杀,长安、洛阳相继被唐将郭子仪收复,安庆绪退守邯

郡(今河南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再度攻下洛阳,中原又落板军之手。761年.史朝义杀其父史思明,自称皇帝,叛军内江,力量削弱。762年,代宗继位。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逃往莫州(今河北任丘)。763年,因田承嗣、李怀先降唐,史朝义势穷自杀于山林之中。安史叛乱始平。自天宝十四年至广德元年,安史之乱历时八年,波及中原广大地区,使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重大损失,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人们背井离乡,纷纷南迁。唐朝也从此由盛转衰,陷入藩镇割据局面。

补充材料2:靖康之变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军逼近宋都汴京,宋微宗让位,宋饮宗当上了皇帝。第二年起年号为靖康。靖康之变就是指在钦宗统治时,政局的变故。靖康元年正月,金军在完颜宗望的率领下,围攻汴京(今开封)。宋以金银、绢帛、牛马等物,和康王赵构、宰相张邦昌为“抵押”,还许下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为条件,才使金兵退兵。八月,金兵分两路再次进攻北宋,很快完颜宗望的军队第二次包围汴京,并攻入京城,钦宗请降。当时北宋政权实际上已经完全被金朝所控制。1127年4月,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饮宗以及后妃、宗室、大臣等3000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

阶段 总迁移量 年均迁移量 1954 ~ 1960年活跃时期 1.958亿 2797万 196l ~ 1976年低潮时期 2.548亿 1593万 1977 ~ 1984年回升时期 1.437亿 1796万  

1954~1984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情况 净迁出地区 辽宁 山东 上海 四川 迁入、迁出平衡地区 西 藏 净迁入地区 内蒙古 河北 山西 北京 天津 吉林 黑龙江 江西 安徽 江苏 浙江 福建 湖北 湖南 广东 云南 贵州 陕西 甘肃 宁夏 新疆 青海 河南 广西

补充材料3:解放后。为了更好的建设我们的祖国,国家政府曾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了一系列人口迁移,其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 (1)向内地移民 解放后为了使生产力布局向合理方向发展,在内地新建了一大批工矿业基地、农业基地,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交通运输建设。为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从东部沿海人口密集地区抽调了大批工人、干部、科技人员及其家属,支援重点开发地区和重点建设地区,人数达几百万。迁入地区主要是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2)向新建的农林业基地移民 为了建设新的农、林业基地,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地广人稀的边疆地区移民,迁移了大批城镇青年、复员转业军人及城镇闲散人员。解放初期的大规模野战军团改制成建设兵团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大批城市青年上山下乡就属此类型的移民。

(3)毕业生分配 解放后,每年均有几十万名大中专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中,除部分回各自省、市、自治区安排工作外,尚有一部分响应国家号召,分配到重点建设地区、边远山区和文化落后地区工作。 (4)灾区移民 这种移民人数越未越少。但在生产条件差,遇到难以克服的自然灾害时,仍有相当数量居民离开家乡,移向生产条件较好的、人口稀少的地区。(5)水库移民 解放后,我国水利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兴建了数千座大、中型水库,水库淹没区的居民要迁移,一部分就近安排,一部分需迁往其他省区。我国目前的三峡库区移民,几乎遍布大半个中国。 (6)特殊性质的移民 这类移民,各国、各地区不一样。在我国由于经济建设或是军事上的需要,有组织地从人口密集区迁出部分居民到海岛、边疆等地。有时,某些地区性别比例失调时,也会有组织地迁入部分异性青年调节该地区的性别结合。  

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记者从铁道部春运办公室了解到,从1月9日春运开始至2月11日,我国铁路已累计发送旅客 1.08亿人次,比去年春运同期增长0.3%。据介绍,近两天在家过完“元宵节”的民工和大批学生返程,铁路春运掀起了春节后的第二个高潮。2月9日发送旅客340万人次,2月10日发送360万人次。今年40天春运中,民航共执行航班83277班,比上年同期增长11.4%,运送旅客714.1万人次。

补充材料4:民工潮的原因、特点和利弊 成因: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②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③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④农村体制改革。⑤城市吸引力。 特点:①流动的经济定向: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地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的输出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主要的输入地。②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体,“外籍工人”以年青人居多。③流动不稳定。④文化素质偏低。

利弊:民工的流动有效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许多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工作,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利”是主要的。但民工盲目无序的流动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城镇民工的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对社会治安和当地居民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其他社会问题还有:违反计划生育,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破坏环境等等。

阶 段 历史上我国 的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后 ~8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以来 特 点 人口频繁地迁移 迁移规模比较小, 频率比较低 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迁 移 方 向 秦汉开始:黄河中 下游平原→长江流 域和珠江流域;“安 史之乱”:人口分布 中心由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净迁出地区有辽、 鲁、沪、川等省市, 西藏为迁入和迁出 持平地区,其余地 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①从农村到城市②从 内地省、自治区到沿 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原 因 移民支边、战争、自 然灾害等 受国家政策和户籍 管理制度影响较多 ①各地之间巨大收入 差异(最根本) ②农业 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 力③政策允许农民进 入小城镇落户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1954~1984年我国人口迁移三个阶段内容,正确叙述是( ) A.1950~1960年为活跃期,年均迁移量大 B.1961~1976年为高潮期,总迁移量最大 C.1977~1984年为回升期,年均迁移量最小 D.1961~1976年为低潮期,总迁移量最小 2.关于中国人口迁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主要是自发的 B.历史上人口迁移是由自然灾害引起的 C.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人口迁移频率高,规模大 D.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农村到城市

二、填空题: 1.在我国,由 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 迁到了 _________。 2.解放以前我国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 ,解放后到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是受 控制较多,而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迁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以自己的家乡为例,简要叙述当地的人口迁移情况。

1972--1978年,巴基斯坦50%--75%的医科毕业生外流。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一个在美国硅谷流行的说法是,集成电路的英文缩写“IC”,其实指的是“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华人在硅谷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有调查显示,硅谷创造的财富中,40%有华人的参与,每年涌现的5000家初创企业中,约有1/4由华人创办。  70年代初,由发展中国家迁入美国的医生人数,每年增加25%--50%,工程师增加15%--20%,科学家增加20%,而在美国,把一个婴儿培养到大学毕业需要12万美元。 思考:科技移民分别会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产生怎样的影响?

大多数中国人不知道的内幕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迫害、并欲图灭绝犹太民族。逃出欧洲的犹太人痛苦地发现,畏惧于希特勒淫威之下的整个世界均冷酷地对他们关上了大门;唯有中国上海一扇小门,尚敞开在那里。消息传出,短时间内,世界各地共五万犹太人逃来上海避难。上海当时浑然不知希特勒;上海只是个开放的、不设防城市而已;任何人来上海都无须签证。 战后,五万犹太人几乎全都离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成了以色列复国后的第一代开国元勋。 1976 年唐山大地震,以色列在第一时间宣布,向我国捐赠一亿美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今天日本横滨和美国芝加哥也来个 7.6 级大地震,以色列也会捐赠,不过金额不会超过十万、二十万。

  冷战时期,西方搞了个“巴黎统筹”,相当多的敏感技术对我国是严禁出口的。那是一道铁幕,但有没有缝呢?且不论我军战机和潜艇、今天看来同以色列的是如何相似;就说一个防弹衣吧,八十年代,以色列率先发明纺织纤维防弹衣,而我国还停留在缀垫钢片阶段;很明显的一项军用技术,“巴黎统筹”盯得紧,而我国警方迫切需要,于是奇迹出现了,中国“自行”研制出了纺织纤维防弹衣!   前些日子,我国向以色列订购了四架预警飞机。后因美国国内反华势力阻挠,合同被取消。我国定金曾付二点五个亿,以色列派人来赔了三点五个亿;事情就此结束了?才不呢,等着看吧!三年之内,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预警飞机必将飞上祖国蓝天!上海虹口唐山路一带不起眼的老房子,近来变得不寻常;年年有从以色列等世界各地远道而来探访的犹太人、他们扶老携幼,流连忘返,深情、虔诚地寻访他们当年的诺亚方舟!   上海沦陷之后,日寇巴结希特勒,也曾策划灭绝在沪犹太人。有两条犹太人居住最密集的弄堂,一度被鬼子前后出口焊上铁栅门,禁止出入达一年之久!被困在弄堂里的二千余人,最后大部分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是居住在周围的上海市民,路见不平,接二连三地采用“空投”、就是将面饼等食物掷过房顶去的原始方法帮了他们一把。

  中国人现在去海外旅游的多了,如果着眼于友好,首选当推以色列。站在特拉维夫街头,你尽管大声宣布自己是中国人!或是干脆说自己是上海人!你会发现,素昧平生的以色列男女老少,请你到他家去喝茶吃饭的都大有人在!   中国人骂美国,常常是脱口而出;但从没见骂加拿大的;那是因为有一个白求恩的缘故。而在以色列,当年犹太人在中国上海的避难史,是写进教科书里的!是写进族谱家史的!   在以色列,有一个纪念碑:中国人,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恩!!   其实,我们不过是仅仅救了5万以色列人。却得到了他们举国的尊敬和后来巨大的多年的军事科技的帮助。在以色列,他们把每一个人都视为最宝贵的财富的情况下,在以色列,他们可以几十年如一日的追杀纳粹战犯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不对这个民族和他们爱恨分明的性格而肃然起敬!!!